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猫腻:“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大概还是这样”|网络文学“破壁者”访谈
[ 复制链接 ]
神星尘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2
回帖
85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5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5 积分
积分
305
主页
发表于:2025-2-28 15:55:48
77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网络文学发展二十余年来,其创作生态虽历经迭代,同时也为当代文学版图留下了一些经典性长篇作品。本栏目邀请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选取网络文学发展史上具备经典性、取得一定文学成就的十二位作家进行长篇访谈,话题包括个人阅读史、文学观形成、重要作品创作、
网文
史细节、对网络文学创作的总体评价和自我评价,等等。通过相对完整的创作论,以探寻网络文学的内在机理,促进网络文学研究的深化。本系列访谈完整版将收入《创作者说:网络文学代表性作家访谈录》(北京大学
出版
社)。
——编者
猫腻(网络文学作家)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映秀十年事》《朱雀记》至今不满意
邵燕君:老猫,采访开始前要申明下,我们是一个以“学者粉丝”身份自命的研究团队。我是你的粉丝,我的许多学生也是。所以,我们不但对你的书感兴趣,也对你的人感兴趣。在我们看来,你与绝大多数网文作家不同,你写的是类型小说,但你作为一个作家是类型文套不住的。在写网文之前,你的三观已经确立了,你的每一部作品都在不同方向上展现着你对生命的理解。我们先来谈《映秀十年事》吧,《映秀十年事》算是你的首作?
猫腻:应该算是公开写的第一篇小说。2000年家里集资买电脑以后,我写了第一本书,古代武侠的故事,两年写了40万字。我写一篇我爸看一篇,直到现在只要我写东西我爸都是我最忠实的读者。这个小说除了家里人没人看过,写得很烂。小说这种东西必须要亲自写才知道怎么回事。《映秀十年事》其实是从这本里抠出来的,添加了当时流行的东西。仍然写得不好。
邵燕君:《映秀十年事》你觉得哪里不好?
猫腻:各种不好。装、矫情、酸腐。
邵燕君:为什么刚写都容易这样呢?
猫腻:因为我们本质上以为自己是文学青年,但又没有足够的文学底蕴来支撑,也没有能力和技法。我们只知道文字要优美,形象要脱俗,一个劲儿地走堆砌道路。如果修改《映秀十年事》,我就全部推翻,重新写。
邵燕君:第二部《朱雀记》呢?
猫腻:《朱雀记》前面写得也很烂。当时我发现,有些人写得那么烂也能挣钱?我按照他们那样写,是不是也能挣钱?结果一写,成绩不错。
邵燕君:能透露当时《朱雀记》挣多少钱吗?
猫腻:那个时候是2005年,在付费订阅机制下,好的话一个月一万多,一般时也有六、七千。
邵燕君:真的是不错了。那时候你有想当职业作家的感觉吗?
猫腻:那时候真有。我那个时候就清楚怎么写会让读者高兴,心里很懂。我看了很多网文,和人家交流了很多。于是就想写一本大红书,接下去就写了《庆余年》。
《庆余年》开始摸索出“爽文公式”
邵燕君:什么样的书能大红呢?
猫腻:非常简单。70分以上的文笔,整个套路文,关键是节奏。比如,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写一段几万字过渡剧情,比较平淡,自己心里都没底。这时候就硬生生给它生个事,营造一个剧情的小高潮。
邵燕君:能不能拿《庆余年》举个例子?
猫腻:《庆余年》的例子最好举了!新书上架第一个月,那个时候zhttty的《无限恐怖》和撒冷的《天擎》抢一二名月票,我的作品第三,水叶子的《天宝风流》在第四。那段时间真的写得有点“平”了。
邵燕君:哪段?
猫腻:“宫廷斗诗”之前那段。那段时间,排在第四的《天宝风流》更新又好,写得又不错,剧情又吸引人,眼看就要超过我了,我在家想了一天,又和一个编辑朋友聊了天。于是就把“斗诗”这个情节提前了。这个章节原本十几章后才会出现,被我生拉到了前面,结果后面就有了问题。写完“斗诗”,一帮作者过来骂我。这个我们叫“兴奋的阈值”,我把它抬高了。
邵燕君:我看愤怒的香蕉在《赘婿》里是一首一首地用的,特别“节俭”。
猫腻:他就把“抄诗”的节奏拉得特别缓。以前的穿越文都是两三章扔一首,这个节奏被我打乱了。“斗诗”那节就是生造的,读者已经有点疲惫了,就要刺激一下。后来到了《将夜》和《择天记》就好了,提前做的节奏设计,比较稳定。
邵燕君:你是不是把节奏内在化你原初的设定里?这就是写出经验来了。
猫腻:很简单,小高潮、平复期和余韵。高潮越小,平复期越短。几个小高潮后要有大高潮,大高潮前要挖好扣子。一个比较清晰的环是“挖扣子—填坑”,外面有大环,挖大扣子。一般做两三层就行,多了就复杂了,写得也痛苦,读者接受起来也有难度。我看自己的小说,觉得老是在啰里啰嗦的时候,就不对了。
邵燕君:就像生物钟一样,这可以叫“爽文公式”吗?
猫腻:网文真的有自己很特殊的地方。我们掌握了许多规律,就是总结不出来。娱乐产品主要是满足期待值,主角一定要翻身。但怎么翻?翻得读者高不高兴,满不满意?我们看有的小说就蛮着急的,明明前面已经被压迫成那样了,好不容易等到他翻身做主人了,书就没有了。读者会不高兴。“自己赢”不是快感的来源,“看对方怎么输”才是快感的来源。对方要惨到非常后悔、非常痛心嘛,这时候主角很有风度地看着他,就可以了。
邵燕君:《庆余年》的构思,是先有一个故事吗?
猫腻:我可以尝试总结一下,男主要有安全感,不能朝不保夕,总在悬崖边缘,这种小说可能好看,但是要撑300万字,这样读者脑子里的弦会绷得太紧。
邵燕君:“安全感”是怎么回事?
猫腻:安全感的来源就是大背景、金手指,这是最常见的两条路。比如范闲,父亲是皇帝,母亲是叶轻眉,养父是户部尚书,有陈萍萍撑腰,有五竹做保镖,想死都死不了。这样做有个很大的问题是后期矛盾不好制造。所以我一定要把五竹调走,一定要让皇帝、陈萍萍、户部尚书这三个人之间互相猜疑。这样才会构筑安全感之上的不安全感。但这种不安全感是可控的,我随时可以让五竹回来,随时可以让陈萍萍用他的监查院发动致命一击,因此不管范闲和长公主、皇子如何冲突,安全感都在可控范围内。
邵燕君:可是你的人生为什么不给自己找安全感呀?
猫腻:我自己挺有安全感的。
邵燕君:你的安全感从哪儿来?
猫腻:宅在家里,祸也不会从天上降。
邵燕君:《庆余年》是不是目前接受度最广的一部作品?
猫腻:如果不算《择天记》的话,因为《择天记》有电视剧加成。订阅最好的是《庆余年》和《将夜》。但《庆余年》比《将夜》早两年,应该说《庆余年》成绩最好,喜欢的人比较多。
邵燕君:你觉得《庆余年》哪点写得特别棒?
猫腻:我前不久还在看《庆余年》,我觉得比想象中写得好。我以前看就觉得普通,重看觉得有几段写得不错。特别是陈萍萍从达州回京城进了御书房,和皇帝闹翻了那两章,我觉得写得特别好,因为当时虽然写得很认真,但马上就要展开范闲回来救他的情节,精神非常紧张,来不及细看。后来写范闲一路杀回来,这是我写过的节奏最快的东西,空间转换最快,一路杀回来,雨中上法场、把陈萍萍一抱。这一抱,我一口气终于松下来了。
邵燕君:紧张了多少天啊?
猫腻:这个情节很早就想好了。直到还有二十多天写到这段的时候,开始紧张。我知道我想了一个很厉害的情节,但担心自己实现不了,有落差,就很紧张。包括写《庆余年》《将夜》《择天记》的时候,每次写到这种情节,更新就不自主地变慢了,不敢写了。
邵燕君:其实传统作家,包括我们自己写论文也是这样,知道要碰到核了,不写也得写。但毕竟不是更文。我想知道你们的节奏是什么,比如,从陈萍萍和皇帝对峙到范闲劫法场,你更文更了多久?
猫腻:几天吧。每天现写,写到一口气吐出来,就扔下。
邵燕君:那时候每天写6000字?
猫腻:可能不止,写到不能再写,就停。
邵燕君:没有机会修改?
猫腻:不修改。《将夜》我修改过,《择天记》也修改过,《庆余年》全靠一口气撑下去,不修改,我知道一修改就完蛋。
邵燕君:是什么样的不修改?
猫腻:不回头看。回头看会修补情节,让它变得更缜密,可第一感觉就没有了,一往直前的锐利感会在修改中消耗殆尽。这种情况我们都遇到过,可以等写完了再修改嘛,金庸当年就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急迫地想让读者们看到,特别得意。
邵燕君:你期待他们会怎么回应?
猫腻:发长篇评论嘛,《庆余年》的长篇评论特别多,有一千多篇。
“一个怯懦的人写的一本无畏的大书”
邵燕君:你是不是写完《庆余年》之后觉得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了?
猫腻:对。所以《间客》“闷”,那时我就想写闷的。我之前还总结过,《朱雀记》是我想写“完”,《庆余年》想写“红”,主要为了大家而写,等写到《间客》的时候就是为自己写了,所以“闷”。
邵燕君:《间客》不闷啊,你的意思是说,你写的时候不怕“闷”?
猫腻:当时是这么想的。《庆余年》是在2009年被买断了,八十多万的样子,现在看价格是不高。那时觉得人生除了结婚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需要花钱,这下可以由着性子来了,不用去考虑商业成绩之类的了,就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了。当时写《间客》,编辑提出反对意见,说和你想写什么没有关系,但你为什么要搞一个太空机甲背景的呢?毫无意义。但我坚持了。因为《间客》想表达的东西,是不能写现实的,也不能写成古代,只能放在科幻背景里。
邵燕君:你觉得什么是你在《庆余年》里不好写,但是在《间客》里可以写的?
猫腻:我对世界的看法。我认为世界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就应该是那样的。
邵燕君:是《间客》里许乐那个样子的?
猫腻:对。就算你没有多少知识,但是你有基础的看法。我认为这是不需要让人说的,但我发现很多人不认可这些,这我就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了。我认为《间客》里那些东西是最基础的,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不对呢?
邵燕君:在《间客》后记里,你说,“这是一个怯懦的人写的一本无畏的大书。”我看后特别有共鸣。其实,这里的“怯懦”里有某种“娇气”,对很多人早已习以为常的忍受,你会受不了。
猫腻:对,我真的受不了。
邵燕君:你的情怀好就好在不酸,不“文人”,不是无病呻吟。你的人物都足够的硬,接地气,但永远不妥协,“虽千万人,我不愿意!”但作为一个怯懦的人,我能不能以“小人”之心揣度一下,这股硬气实际上是源于你“受不了”的“娇气”。
猫腻:可以这么说。我以前常跟朋友说,我这辈子太幸福了,一点不幸福的事都没有。我觉得人生像我这样过一辈子多好啊。我基本上在每本书——除了《择天记》之外——都在开书店,写着写着我自然而然就开了个书店。我小时候觉得,就像女孩可能想开个花店,我就想开个书店,天天有书看,人生就可以了。
邵燕君:大家都觉得《间客》的开头不好进入,这是为什么?
猫腻:因为《间客》开笔的时候我真的不会写,我从来没写过这种东西,脑子里面完全是混沌的。
邵燕君:写《间客》的时候前面的细纲也都做好了?
猫腻:没有,《间客》的时候有细纲,但是比较粗糙。从《将夜》开始才做大量的准备。
邵燕君:可是《间客》最后的故事逻辑反而是最顺畅的。
猫腻:对,因为有情绪上的准备。《间客》最好的是什么呢?它所有的故事都是顺着我的思想发生的。它发生后所有人的反应我都可以预料到,所以非常好写。它没有一个大圆圈的阴谋,而是一件一件的事推上去的,最后有个阴谋落下来固定住,像打卯一样,钉住就完事了。一根一根钉子钉下去,就把这个事儿钉死了。最后就结束了。我觉得《间客》最好的是那些事看起来特别像真的,它让你有一种现实感。比如说林远湖抢沈教授的研究成果,其实那段之前我没有想过,我没思考怎么把这段给弄出来,就是忽然看到一个外国学界学阀的故事,觉得这个好,就赶紧写了。
邵燕君:那最后的结局呢?最后的结局太像《平凡的世界》了,有这个意思吗?
猫腻:专门那么写的。依照我本来的意愿,故事写到这里就结束了。我觉得很好,就是像《平凡的世界》。虽然我当年始终不明白《平凡的世界》为什么要那样结尾。
《将夜》写了六十万字的细纲
邵燕君:接下来我们说《将夜》吧。你说过《将夜》有两个主题,自由和爱情。
猫腻:《将夜》里面,爱情那条线是我最重视的。世界架构,比如昊天和人类的关系,我也蛮得意的。我用一个夫妻关系把它解决了。这种解决方案讨巧也好,草率也好,抖机灵也好,反正我就把这个事给搞定了,我的故事就在两个人之间。而且《将夜》里面埋的扣子我特别喜欢。冥王之子身份的反转,桑桑变成昊天,所有的扣子我都埋得实实在在的,是所有作品里最结实的。
邵燕君:对。当回过头看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细节,比如桑桑是昊天,全都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但第一遍看时容易忽略。
猫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将夜》的准备是最充分的。《间客》已经很饱满了,最后一天写了三万八千字。休息了几个月,写《将夜》。当时我给自己定位是,我不能往下跌了。所以《将夜》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且是我修改次数最多的。我自己调整了很多次。
邵燕君:怎么修呢?
猫腻:我写细纲的。
邵燕君:你写剧情的时候是拿细纲调整的?你的细纲做到什么程度?
猫腻:最细的时候甚至到过一比三,多的是一比六。
邵燕君:《将夜》是三百万字。
猫腻:三百万字我至少写了六十万字的细纲。
邵燕君:这个细纲是在开文之前就写完了?
猫腻:没写完,大纲写完了。细纲是一段一段的,我写两万字细纲,后面大约有十万字情节,就通了。为什么写细纲,我们后来分析,是因为老了。写《庆余年》《间客》的时候,可以做到一边思考情节一边码字,这对现在的我来讲是不可能的。我不把情节想明白,就没法把手放在键盘上。我必须把情节想明白了才能去实现它,这个是从《将夜》开始的。《将夜》的工作量太大了。而且这样有个不好的地方,细纲已经把我的兴奋度磨了一下,最后有朋友建议我写得再粗一点,不要那么细了。这可能也导致现在回头看《将夜》,有的地方真的很啰嗦。
邵燕君:你觉得哪里啰嗦?
猫腻:修行是最啰嗦的。因为准备很充分,我就在《将夜》里面设计了一套特别复杂的体系,写的时候差点没吐血。这部分我写得很细,读者没认真看就过去了。他们就觉得,哦,好吧。写得辛苦,最后成文效果又不好。
邵燕君:那个时候你主要是想文字怎么灌入进去。我觉得其实是因为你的小说一直贯穿的一个问题,生活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什么是应该的生活?这个是核心问题。在《朱雀记》里,你坚持“就是要活着”,我觉得那是比较原生态的对生命的肯定,强大的生命意志。《间客》也是凭着你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凭借着你的不平之气写下来的。但是到了《将夜》,就像你前面说的,小说越来越往高处走,你躲不过去了,必须要进入内核了。它里面有一些特别矛盾、冲突的问题,在别的地方都可以挡、可以躲,但在这儿其实是要真正面对和处理的,比如说“自由和自私”“规则和规矩”,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你说昊天是规则,那规则是什么?人不可能没有规则和规矩,但夫子、小师叔、宁缺,都是打破规则的人,你怎么理解这个关系?这些问题,虽然你谦虚地说简单,其实特别不简单。
猫腻:所以我特别在乎程序这个事。每个人的容忍度不一样,每个人的幻想度也不一样,这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就像一直在说我怎么长大的,可能我习惯了这样看待事物的方法。
“以后会对作品做大量修改”
邵燕君:我记得写《间客》的时候,粉丝们还帮你和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争月票,一度还赢了。
猫腻:网文作者的“杀气”基本靠着月票养。不抢则已,一旦开始抢榜,沦入这个网文机制就没法不抢。因为读者会愤怒,我们真金白银投给你,你不努力拉票是不对的。
邵燕君:“杀气”是什么?
猫腻:敢争先,一定要干下去。我用来拉票的单章写得最好,因为我的更新是最少的。我们后来发现,更新数量是一回事儿,拉票单章是一回事儿。不过,最关键的是情节,读者的眼睛真是雪亮的。
邵燕君:现在你怎么看待订阅、打赏这些制度?
猫腻:订阅一定要有。月票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订阅推动作者更新,对作者有要求。月票万恶的是它对我们伤害很大,上去就下不来了,原来嘻嘻哈哈的氛围没有了。
邵燕君:这样玩会不会很套路?
猫腻:有人曾说你们网文把读者的兴奋阈值越提越高,将来怎么办?结果是,大玄幻的主套路除了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辰东那几位,新人来写都很难出头。千篇一律,很难把读者的情绪拉住。
邵燕君:你和读者是什么关系?我记得你说过,从《将夜》开始,你从读者那里得到的灵感与养分就不多了?
猫腻:特别少。写《朱雀记》和《庆余年》的时候,天天在书评区和读者斗智斗勇,一定要躲着不让他们猜到。他们怎么猜我怎么不写。很早有个关于《庆余年》的帖子,说皇帝不会是大宗师吧?我不敢回。那个时候埋的扣子多,要和读者逗着玩。《将夜》的冥王之子故意让人猜,反正是假的,猜到了反而会忘记下面的东西。我用这个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邵燕君:你以后修改会调设定、调整大情节吗,还是会修改文字?
猫腻:会砍。网络连载造成的灌水,不管有意无意都在灌。有的时候写不出来了,但还得写,情节就有问题了,那个可能就是应该被砍掉的,喜欢的肯定都留着,旁支肯定要砍的。
邵燕君:比如说,《庆余年》你打算砍什么?三百七十万字,你想砍掉多少?
猫腻:至少要砍到二百万吧。砍不砍得下来我不知道。
邵燕君:江南那段砍吗?
猫腻:江南那段,真没砍的地方,我自己回头看看,反而是最结实的一部分。我不知道怎么砍,整个事件都连在一起。但有些地方可以砍,比如范闲从北齐回来在皇城外面跟大皇子争道,毫无意义。我当时纯粹在想,新的一卷开头了,得有个热开场,这和影视剧一样。
邵燕君:你最喜欢自己哪部作品?
猫腻:我个人最喜欢《间客》。《庆余年》和《择天记》差不多。《间客》肯定有9分以上。《将夜》就8.3分吧。《间客》是我最想写的,写完我觉得我想写的就写完了。
邵燕君:开新书之前是什么感觉?
猫腻:想新书的前期是恐惧,想出来很废的东西,觉得完了。突然找到点,就觉得很强。这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每天都在想,一直到真的要动笔的时候,又开始把前边的一整套重复一遍。
邵燕君:收官的大长篇《大道朝天》 ,这部你想打多少分?
猫腻:8分吧。
邵燕君:《将夜》是多少来着?8.3分?那不行。
猫腻:体力跟不上了。八十分万岁!
原标题:猫腻:“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大概还是这样”|网络文学“破壁者”访谈
栏目主编:陆梅、李凌俊 文字编辑:郑周明
来源:作者:猫腻 邵燕君
#猫腻怎么样
#《猫腻》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写作交流
作者推荐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成立
书单 | 这些经典畅销书,你读过几本?
青衫取醉:要想反套路创作,你得非常熟悉行业的套路(...
第87个分享:小说的节奏究竟是什么?
网文写作,到底有没有必要写大纲?
莫言开启与年轻人聊天模式
网文写作技巧-干货满满
笛安答读者问:直到你成为复杂世界的一部分
还不会写故事吗?送你50个写作小技巧
普通人如何开始写作?
话题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4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5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6
诚聘 各科硕博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帖子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