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北京青年报:“孤芳”并非孤例

[复制链接]
萧盛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官方 发表于 2017-2-27 13: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年一度的SMG制播年会,因为举办时间和发言的含金量都牢牢扼住“要害”,逐渐成为电视剧行业承上启下的年度风向标。昨日一整天的大咖发言、行业论坛,虽然多是老问题变着花样的新说法,但至少能感到经过近两年瓶颈期的反思,“放炮”的少了,理性的多了。打击数据造假、解决演员高片酬、接受IP幻灭、追求精品内容这些必由之路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但是无独有偶,已经播毕的《孤芳不自赏》继开播前曝出天价片酬,播出中被批抠图,上周又被水军讨薪,简直成为国产剧丑闻的集大成者。一部剧将国剧当下所有最极端的问题一网打尽,大靶子最终成了筛子。

  《孤芳不自赏》如何沦为“抠图不自赏”笑柄,各种讨论几乎弥漫了整个春节档,此处不再赘述。万万没想到此剧的槽点还能自破天花板:已经结束了,又冒出大批“水军”前来讨薪,称剧方花钱刷好评,最终却不付账。影视圈最后一股神秘力量“水军”自此彻底浮出水面,如果再加上之前的天价片酬和替身抠图拍摄,有了《孤芳不自赏》,这个圈里从此没有潜规则,全是明规则了。更可怕的是,“孤芳”并非“孤例”。在它被观众唾骂同时,数部电视剧接连被曝出了同样的问题,替身、抠图、配音、雇佣水军几乎是业内常态,真拍、实拍、同期声一夜之间成了清流、良心、奢侈品。

  催生奇葩“孤芳”的正是这个市场不以为然的日常。在SMG制播年会上,各方提供的数字、论点,也都佐证了“孤芳”并非“孤例”。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的主题演讲中提到,仅在2016一年时间内,一至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将近250%,在一些更为倚重流量偶像的IP大剧中,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占比甚至升至75%!

  在高片酬的压力下,国剧制作成本大幅度攀升,电视售价每集500万,网络售价每集1000万的价格天花板不断被刷新,销售市场节节高的数字背后,是平台的广告收入与采购价格倒挂,“卫视已经失血乃至卖血!” 更深入一层的真相是,IP孵化团队思维固化,转化率低下,只做表面功夫,“2016年,在东方卫视收到的电视剧项目PPT上,90%都标明该项目具有创新性,而在2016年中国电视剧年产1.5万集的成品队列里,实际创新程度不到10%。”一部2017年的开年大IP,如同恰到好处配合制播年会的PPT,告诉大家中国电视剧,说到跟做到,差得到底有多远。 来源:北京青年报,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标签:北京青年报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关注

125粉丝

2524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