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写手服务区
›
写作素材
›
衣料、衣饰
返回列表
[民俗]
衣料、衣饰
[复制链接]
黑色郁金香
发表于 2016-9-27 12: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黑色郁金香 于 2016-9-27 18:00 编辑
丝
蚕丝;丝织品。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了丝织品。殷商时代发明了提花装置。商代甲骨文出现桑、蚕、丝、帛等字,还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公元前数世纪中国开始向外输出蚕丝和丝织品,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中国丝绸种类多,绣工巧,织造技术高超,图案花纹精美,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誉。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山海经.海外北经》:“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呕)丝。”郭璞注:“言噉桑而吐丝,盖蚕类也。”唐杜甫《白丝行》:“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象庆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宋庄绰《鸡肋编》卷上:“定州织刻丝,不用不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桢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农蚕》:“湖丝惟七里者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分,苏人入手即识。用织帽缎,紫光可鉴。”
锦
用彩色丝线织成图案花纹的织品,常在织造前将纬丝染好颜色,颜色一般在三种以上。特点是色泽鲜艳,质地厚实。常用以缘边。中国织锦业一向发达。春秋战国时期有菱花织锦、深棕地红黄菱纹锦、朱条间花对龙对凤纹等。秦汉以来,名目繁多。唐代锦以组织细密、设色精良为特点。宋代三大名锦为苏州宋锦,南京云锦和四川蜀锦。清代壮族的壮锦和瑶、傣等族的棉锦也很著名。《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晋陆翽《邺中记》:“织锦署在中尚方,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大博山、小博山、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凤皇朱雀锦、韬文锦、桃核文锦、或青绨,或白绨、或黄绨、或绿绨、或紫绨、或蜀绨,工巧百数,不可尽名也。”《唐大诏令集.大历六年四月禁大花绫锦等敕》:“在外所织造大张锦、软瑞锦、透背及大繝锦、竭凿六破以上锦、独窠文绫、四尺幅及独窠吴绫、独窠司马绫等,并宜禁断。其长行高丽白锦、杂色锦及常行小文字绫锦等,任依旧例造。其绫锦花纹,所织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天马、辟邪、孔雀、仙鹤、芝草、万字、双胜,及诸织造差样文字等,亦宜禁断。”明范濂《云间据目抄.风俗》:“绫绢花样,初尚宋锦,后尚唐汉锦,晋锦,今皆用千钟粟、倭锦、芙蓉锦、宋锦,后尚唐汉锦,晋锦,皆称厌物矣。”清张澍《续黔书.洞锦》:“黎平之曹洞司出洞锦,以五色绒为之,亦有花木禽兽各样,精者甲他郡,湅之水不败,渍之油不污,是夜郎苗妇之手,可与尧时海人争妙也。”参阅元费著《蜀锦谱》、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锦”条。
素
指白色生绢。除作衣料,中国艺术与它也有不解之缘,历史上许多书画作品、清代顾、湘、苏、粤四大名绣都是以白色生绢为依托创造出来的。《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绣,从子于鹄。”《太平御览》卷八一四引《范子计然》:“白素出三辅,匹八百。”又卷八一九引同书:“白纨素出齐鲁。”《三国志.魏志.夏侯尚传》:“今科制自公,列侯以下,位从大将军以上,皆得服绫锦、纨素、金银饰镂之物,自是以下,杂彩通于贱人。”清叶梦珠《阅世编.食货六》:“露香园顾氏绣,海内驰名,不特翎毛、花卉、巧若天成,而山水、人物,无不逼肖活现,向来价亦最贵,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丈者,不啻数金。”
缬
染花的丝织品;织物上的印染花纹。中国印花技术发明于战国。至西汉即有金银加彩三色套印染缬。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绵布。近年新疆于阗也有绞缬织物出土。唐代普遍流行蜡缬、夹缬和绞缬三种方法。长安有采缬铺。缬氆,即蜡染,或起始于西南少数民族,透过镂空的花版,将蜡融化后印于织物之上,经过浸染处理,再将蜡迹洗净,显出轮廓清晰的花纹。夹缬是用两块相同花纹的版模将织物折叠夹紧,然后再行浸染,染出的图案工整对称,能套染多种颜色,是一种直接印花的方法。绞缬则适合于染印散点状的花纹,染时根据需要先将织物依次撮缬起若干组,再用细线扎紧,浸染时将线拆除,织物上便会出现一组组浑厚而有规则的花纹。北宋时曾下令禁止民间使用染缬,并不许印花棋逢对手片流行。十七、十八世纪西藏的氆氇仍用夹缬法刷印花经纬度和缬法撮晕浸染花纹,保留了唐代的印染风格。晋陶潜《搜神记》卷九:“淮南陈氏于田中种豆,忽见二女子,姿色甚美,著紫缬襦青裙,天雨而衣不湿。”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复引诸王按行府库,锦罽珠玑,冰罗雾縠,充积其内。绣、缬、紬、绫、丝、彩、越、葛、线、绢等不可数计,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为元色,余则入染色,谓之彩缬,今民间亦多为之。”
蜀锦
四川成都所产的美锦。以染色熟丝织造,质地坚韧,图案多样,五彩缤纷。三国时,为蜀汉主要手工产品,行销魏、吴。宋时列为贡品,南宋时朝廷赖以购买军马,为此曾严禁私贩。元费著撰有《蜀锦谱》详列宋代蜀锦名目。三国诸葛亮《教》:“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华阳国志.蜀志》:“蜀郡西城,故锦里也。”
《渊鉴类函.布帛.锦》引山谦之《丹阳记》:“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始有之。”唐杜甫《白丝行》:“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元费著《蜀锦谱》:“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以锦官,江史以濯锦。而《蜀都赋》云:‘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游蜀记》云:‘成都有九壁村,出美锦,岁充贡宋朝。’......建炎三年,都大茶马司始织造锦绫被褥,折支黎州等处马价,自是私贩之禁兴。”元戚辅之《佩楚轩客谈》:“客蜀时,制十样锦,名:‘长它竹’、‘雕团’、‘象眼’、‘宜男’、‘宝界地、’、‘天下乐’、‘方胜’、‘狮团’、‘八嗒韵’、‘铁蘘梗荷’。”
罗
质地轻软稀疏的丝织品,其经纬组织显椒眼纹。未练者称生罗,已练者称熟罗。起花纹者称纹罗,无花纹者称素罗。自先秦以来,历代都有生产。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服饰实物有绣、罗、绢、纱等各种衣著十余件。唐代有透额罗,即以一小方马尾罗遮住前额,为妇女装饰之一。宋代公私服多用罗,妇女成婚用以蒙头的盖头,即以五尺见方的皂罗制成。清代苏州生产的罗有花罗、素罗、刀罗、河西罗等名目。罗除主要用作衣料外,历史上还常用作扇面、床帐、屏风等。《战国策.齐策四》:“下宫糅罗纨,曳绮縠,而士不得以为缘。”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以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隋书.礼仪志七》:“[皇后]鞠衣,黄罗为之”;“青衣,青罗为之”;“朱衣,绯罗为之。”明范濂《云间据目抄.风俗》:“罗,初尚暖罗、水围罗,今皆用湖罗、马尾罗、绮罗,而水围罗又下矣。其他纱紬更易,不可胜计。”《红楼梦》第四十回:“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作了帐子,糊了窗屜,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
绮
在素地织纹起花的丝织物。质地柔软,质理疏朗,多用作夏服材料。用经线、纬线错综地在织物上织出凸出的图案工艺,商代已经发明了,安阳殷墟出土的铜器粘有织成规矩纹样的绮、绢等丝织物残迹。战国楚简上出现了“绮”字。尔后各朝都有织造,规格和花样愈益丰富。锦绮,向被视作高级织品,不少朝代对服用对象作了限制。《书.禹贡》:“[兖州],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传:“地宜漆林,又宜蚕桑。织文,锦绮之属,盛之筐篚而贡焉。”《汉书.高帝纪下》:“[八年],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颜师古注:“绮,文缯也,即今之细绫也。”唐白居易《庚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开缄日央晚霞色,满墙风生秋水纹。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剪惜花分。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明张瀚《松窗梦语.风俗记》:“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律令严明,群相蹈之。如翡翠珠冠,龙凤服饰,惟皇后、王妃始得为服;命妇礼冠四品以上用金事件,五品以下用抹金银事件;衣大袖衫,五品以上用纻丝绫罗,六品以下用绫罗缎绢;皆有限制。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者也。”
绫
俗称绫子。一种有彩文的丝织品,光如镜面,像缎子而比缎子薄。汉代即有生产,六朝时绫与锦同样贵重。唐代尤为发达,名目繁多,公私衣服多用绫,其丝织业以蜀中锦彩、吴越异样纹绫纱罗和河南北纱绫为著。宋代罗绫则多以提花。元代有大绫、小绫。明代出土丝绸纹样中有落花流水花绫。《急就扁》卷二:“青绮绫縠靡润鲜。”《西京杂记》卷一:“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四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直万钱。又与走珠一琲,绿绫百端,钱百万,黄金百两,为起第宅,奴婢不可胜数。衍犹怨曰:‘吾为尔成何功,而报我若是哉!’”《三国志.魏志.杜夔传》:“其好古存正莫如夔”南朝宋裴松之注:“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明范濂《云间据目抄.风俗》:“绫布乃松郡中土产,昔年绫尚厚重,今皆用轻而薄者,而王江泾绫,始乱真矣。”清姚莹《康輶纪行.赏蕃茶物》:“洽达者,织素绫为之,每方约二尺,中织佛头,六方为一连。凡蕃目及剌麻见贵客,不用名柬,奉哈达为礼。”参阅《新唐书.地理志》和清谷应泰《博物要览》。
縠
汉以后又称“纱縠”。一种有绉文的纱,以轻薄著称,向为贵重衣料。近年湖南长沙一带出土的西汉初年的细绣纹纱罗,薄如烟雾,且有仿泥金银印花彩绘薄质织物。每件纱衣重不到一市两,近乎汉人说的雾縠,南朝人说的天衣。《楚辞.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后汉书.章帝纪》:“癸巳,诏齐相省冰纨、方空縠、吹纶絮。”李贤注:“《释名》曰:‘縠,纱也。’方空者,纱薄如空也。或曰空,孔也,即今之方目纱也。”《世说新语.轻诋》:“何处闻有蔡充儿”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曰:“高平刘整有隽才,而车服奢丽,谓人曰:‘纱縠,人常服耳。’”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袖软异文绫,裾轻单丝縠。”《宋史.食货志上三》:“其纤丽之物,则在京有绫锦院,西京、真定、青、益、梓州场院主织锦绮、鹿胎、透背,江宁府、润州有织罗务,梓州有绫绮场,毫州市绉纱,大名府织绉縠......以供服用及岁时赐与。”
纱
亦作“沙”。历代织品之一。经纬稀疏而轻薄,多以丝为之。周王后夫人之服,以白沙縠为里,称素沙。六朝以后,以纱为特重,用亦最广,凡朝服公服不论冬夏,无不用纱。唐代以纱罗作女服的衣料,常不著内衣,仅以轻纱蔽体。宋代以后亦指棉纱。《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郑玄注:“素沙者,今之白缚也。六服皆袍制,以白缚为里,使之张显。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鲛绡纱,帛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清叶梦珠《阅世编.冠服》:“花云素缎,向来有之,宜于公服。其便服则惟有路绸、瓯绸、绫地、秋罗、松罗、杭绫、绉纱、软绸以及湖绸、绵绸,夏惟有生纱、硬纱、生罗、杭罗而已。其后有软机纱、番纱、线纱、永纱,皆因一时好尚,群相和从耳。”《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卷三七一引张之象《黄道婆祠记》:“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又各有法。故被褥帨带之类,织以折枝团扇棋局文字,粲然若写。土人竞相仿习,稍稍转售他方以牟利,业颇饶裕。”
绨
粗绸。质地厚实、平滑而有光泽,色彩多样。秦汉以来常作袍料。唐人谓之絁。《管子.轻重戊》:“鲁梁之民俗为绨。”《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司马贞索引:“绨,厚缯也,音啼,盖今之絁也。”唐元稹《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报之》:“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宋史.赵珣传》:“绨毡居龛谷无所属,珣与书招之,遗以绨绵,绨毡听命。”
罽
指彩色染经剪绒,用以作毡。为我国西间少数民族所产。西汉以来锦罽常并称。汉代一张罽价值几万钱。清代西北地区的氍毹、斜文褐、花罽、细旃等名目,均属高级毡织品。《说文.系部》:“罽,西胡毳布也。”段玉裁注:“毳者,兽细毛也。用作为布,是曰罽。亦段罽为之。”《逸周书.王会解》:伊尹为四方献令,正西昆仑诸国,“请令以丹青、白旄、纰罽、江历、龙角、神龟为献”。《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夷》:“其能作旄毡、班罽、青顿、羊羧之属。”晋陆翙《邺中记》:“石虎御府罽有鸡头文罽、鹿子罽、花罽。”《辽史.食货志下》:“雄州、高昌、渤海亦立互市,以通南宋、西北诸郡、高丽之货,故女直以金、帛、布、蜜、蜡诸药材及铁离、靺鞨、于厥等部以蛤珠、青鼠、貂鼠、胶鱼之皮、牛羊驼马、毳罽等物,来易于辽者,道路繦属。”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洋舶》:“其人无事者皆细绒大笠,著红罽长襔,金纽连绵至地。”
绸
亦称茧绸。用家蚕粗丝或野蚕茧丝纺织成的平纹织物。汉代即为人重视。南北朝以白绸作为馈赠礼品。唐宋土贡有花绸、绵绸和平绸。明代以山西潞绸为最。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茧绸缣练者,婚姻之嘉饰也。”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服用门.水绸》:“广西亦有桑蚕,但不多耳。得茧不能为丝,煮之以灰水中,引以成缕,以水织绸,其色虽暗而特宜于衣,在高州所产为佳。”清叶梦珠《阅世编.食货六》:“山东茧绸,集蚕茧为之,出于山东椒树者为最佳,色苍黑而气带椒香,污秽著之,越岁自落,不必浣濯而洁,在前朝价与绒等,用亦如之。”
绢
用生丝织成的平纹织物。其经纬密度基本一致。质地挺爽细腻,既可用来制衣,也可用作书画、装璜等。历代绣工在细薄轻软的绢罗上,绣出各种美不胜收的图案。湖北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有春冬战国时期的绣绢袍、裙、裤和单衣等。敦煌出土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满地锁绣绢。《墨子.辞过》:“治麻丝,梱(稛)布绢,以为民衣。”《初学记》卷二七引《晋令》:“其赵郡、中山、常山国输缣当绢者,及余处常输疏布当绵绢者,缣一匹当绢六丈,疏布一匹当绢一匹,绢一匹当绵三斤。”《新唐书.食货志一》:“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丁随乡所出,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上两,谓之调。用人之力,岁二十日,闰加二十日,不役者日为绢三尺,为之庸。”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文汇阁凡三层,忘廇楹柱之间,俱绘以书卷,最下一层,中供《图书集成》,书面用黄色绢;两畔皆经部,书面用绿色绢;中一层尽史部,书面用红色绢;上一层左子右集,子书面用玉色绢,集用藕合色绢。”
缣
质地细密的丝绢,通常以双丝织成,能染成各种颜色。多作衣料。汉以后或用以赏赐、酬谢和交易。《管子.山国轨》:“春缣衣,夏单衣。”《玉台新咏.汉古诗一》:“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魏书.食货志》:“又河北州镇,既无新造五铢,设有旧者,而复禁断,并不得行,专以单丝之缣,疏缕之布,狭幅促度,不中常式,裂匹为尺,以济有无。”宋庄绰《鸡肋编》卷上:“单州成武县织薄缣,修广合于官度而重才百铢,望之如雾,著故浣之亦不纰疏。”
帛
丝织品的总称。生帛称缟、素、绡、绢,熟帛称练。帛在古代不光用于服饰,还用于书画。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穿袍服的楚国妇女”帛画,是我国现存缣帛画中年代最早的一幅。又,隋唐妇女服饰之一为披帛,又称画帛,以轻薄纱罗制成,上印花纹,长度两米以上,披搭在肩,盘绕两臂之间,后世披红出于此。《周礼天官.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郑玄注:“染夏者,染五色谓之夏者,其色以夏为狄为饰。”唐樊绰《蛮书.蛮夷风俗》:“本土不用钱,凡交易缯帛、毡罽、金银、瑟瑟、牛羊之属,以缯帛幂数计之,云某构色,直若干幂。”又:“帛曰幂,汉四尺五寸也。”宋赵汝适《诸蕃志.海南》:“髻露者以绛帛约髻根,或以彩色帛包髻,或戴小花笠,皆簪二银篦,亦有着短织花裙者。”清祁韵士《西陲边略.厄鲁特旧俗纪闻》:“妇人辫发双垂,钓发用红帛,在辫之腰帛间,缀以好珠瑟瑟之属,望若繁星。”
绵
丝绵。中国很早用来絮衣。春秋战国有锦面绵衣、绣绢绵袍。魏晋的裲裆,元明的比甲、背子,都有用丝绵絮的。《书.禹贡》:“[豫州],厥贡漆枲絺纻,厥赋纤纩。”孔传:“纩,细绵。”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至一大冢,木中有好妇人,形体如生人,著白练衫,丹绣裲裆,伤左髀,以裲裆中绵拭血。”《辽史.礼志六》:“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著衣,七事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赐三事。”明钱希言《戏瑕.同功绵》:“古乐府有‘丝用同功绵’。今吴兴养蚕家,以两蚕共作茧者,谓之同功绵,价倍于常。其丝以三茧抽为合罗丝,岁以充御服。”
纨
细致光洁的绢。向为珍贵的衣料,所谓白縠之衣,薄纨之里,即是。汉代宫廷以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以细绢制成的团扇,称纨扇,常为古代女子所持。宋玉《神女赋》:“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汉书.地理志下》:“[齐地],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明沈德符《野获编.妇女.妇人弓足》:“向闻今禁掖中,凡被选之女一登籍入内,即解去足纨,别作宫样,盖取便御前奔趋无颠蹶之患,全与民间初制服不侔。”清张岱《陶庵梦忆.秦淮河房》:“女客团扇轻纨,缓鬓倾髻,软媚著人。”
缟
细白的生绢。历史上以曲阜所产尤为轻细,称鲁缟。《书.禹贡》:“[徐州],厥篚玄纤缟。”孔传:“玄,黑缯;缟,白缯。”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揄纻缟,杂纤罗,垂雾縠。”《汉书.韩安国传》:“强驽之末,力不能入鲁缟。”颜师古注:“缟,素也。曲阜之地,俗善作之,尤为轻细。”唐杜甫《忆昔》诗之二:“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絺綌
絺,细葛布;綌,粗葛布。都是将葛经过浸渍煮沦的加工法制成的。絺綌,指葛布衣服。这种由絺綌制成的衣服在我国很早就有了,《诗.葛覃》中说“为絺为綌,服之无释。”古人暑天穿葛布单衣出外,一定要外加套衣,否则被认为不敬。《礼记.玉藻》:“振絺綌不入公门,表裘不入公门。”郑玄注:“振读为禅禅(单)也。表裘,外衣也。二者形且亵,皆当表之乃出。”民国《川沙县志.物产》:“葛,草荡最多,村野亦有之,蔓生二三丈,茎多纤维,可为絺綌。人多识。即有识者,未谙其法,此风气使然也。”
葛布
葛,植物名。多年生蔓草。其茎的纤维所制成的织物叫葛布,俗称“夏布”,质地细薄。除作衣料,魏晋以来多用制巾。葛之产地,一为吴越,一为岭南。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遗址发现三块五六千年前的葛布。自周以来,历代贡赋。尤以广东之葛为有名,其织葛者名细工,织成布弱如蝉翅,重仅数铢,明清以来有用丝纬葛经混织者。《书.禹贡》:“岛夷卉服。”孔传:“南海岛夷,草服葛越。”孔颖达疏:“葛越,南方布名,用葛为之。”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货语.葛布》:“粤之葛,以增城女葛为止,然恒不鬻于市。彼中女子终岁乃成一匹,以衣其夫而已。其重三四两者,未字少女乃能织,已字则不能,故名女儿葛。所谓北有姑绒,南有女葛也。其葛产竹丝溪、百花林二处者良。采必以女,一女之力,日采只得数两。丝缕以针不以手,细入毫芒,视若无有。卷其一端,可以出入笔管。以银条纱衫之,霏微荡漾,有如蜩蝉之翼。”
布
麻、苧、葛、棉等非丝织物的通称。上古布仅指麻、葛。古代贫贱的人穿不起丝,只能穿麻,布衣遂成为庶人的代称。中国织麻较织丝为早。五六千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就用野麻纤维纺成线,织成布,布幅很窄。西安半坡和华县泉护村等地发现的陶器底部麻布印痕,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各十根。汉魏六朝著名者为南方葛布,作夏服材料。宋元初开始流行棉布,至明代一般棉布代替了苧麻、粗绢。宋明都有丝棉交织,以明代丝丝棉纬的云布为有名。《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三一四引《唐六典》:“胜、宁等州出女稽布,济州出賨布,海州出楚布,涪州出连头獠布,巴州出阑于布,凉州出毼布,西州出白氎,南州出斑布,汉州出弥牟布,韶州出竹子布。”宋庄绰《鸡肋编》卷上:“苏州以黄草心织布,色白而细,几若罗縠。”
火浣布(犬夜叉……)
石棉布的古称。以能用火燃法除石棉布上的污渍而得名。我国利用石棉作纺织材料由来已久,《山海经》中已有用石棉制成火浣布的记载。直至明清,始终不绝。惟前人对它的性质不明,或认为用某种木皮织成,或认为用火鼠毛织成。《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二月,西域重泽献火浣布。”裴松之注引《傅子》曰:“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以火浣布为单衣,常大会宾客,冀阳争酒,失杯而污之,伪怒,解衣曰:‘烧之。’布得火,炜晔赫然,如烧凡布,垢尽火灭,粲然洁白,若用灰水焉。”《太平广记》卷六二引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录.杜兰香》:“初降时,留玉简、玉唾盂、红火浣布,以为登真之信焉。”清周亮工《闽小记.火浣布》:“予在敢野外,谢茂才尔将出布一缕,以火焚之,色尽赤,闽中多有见之,亦不甚贵,今不可得矣。”参阅《艺文类聚》卷八十引《玄中记》、《海内十洲记.炎洲》。
白叠
亦作“帛叠”。棉布。棉花自鲟度传入我国,经过南北两路:东汉由南路经过南洋诸国传入云南,云南少数民族当时生产出一种名叫“白叠花布”的纺织品,南北朝由北路传入新疆。唐宋白叠被视作珍品。内地棉花的大量种植和棉布的大量生产则始于宋末元初,由海南岛黎族地区经闽、广传至江南。惟唐以前不知有草棉,将棉布误认为木抽所织。《史记.货殖列传》:“榻布皮革千石。”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曰:“榻布,白叠也。”司马贞索隐引《吴录》曰:“有九真郡布,名曰白叠。”张守节正义:“白叠,木绵所织,非中国有也。”《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人》:“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缀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梁书.诸夷传.高昌国》:“多草木,草实章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宋方勺《泊宅编》卷三:“闽广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土人摘取去壳,以铁杖杆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今所货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织为巾,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巾。”
氍毹
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古代产于西域。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三辅黄图.未央图》:“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规地以罽宾氍毹。”《梁书.诸夷传.高昌》:“大同中,子坚(高昌王)遣使献鸣盐枕、蒲陶、良马、氍毹等物。”唐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褐毡》:“凡毡绒白黑为本色,其余皆染色。其氍毹、氆氇等名称,皆华夷各方语所命。”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楼设氍毹帘幕,为宴饮地。”旧时,居家演剧用红氍毹铺地,因而又用为歌舞场、舞台的代称。明张岱《陶庵梦忆.刘晖吉女戏》:“十数人手携一灯,忽隐忽现,怪幻百出,匪夷所思,令唐明皇见之,亦必目睁口开,谓氍毹场中那得如许光怪耶!”《格致镜原.居处器物.毡毯》引《异物志》:“大秦国野茧织成氍毹,以群兽五色毛杂之,为鸟兽人物草木云气,千奇万怪,上有鹦鹉,远望轩轩若飞,其文赤白黑绿红绛金缥碧黄十种色。”
氆氇
藏语音译,为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可以做床毯、衣服等。明汤显祖《邯郸记.大捷》:“氆氇登台,绣帽猩蛮带,与中华斗将材。”又,《紫钗记.河西款檄》:“俺帽结朝霞,袍穿氆氇。”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褐毡》:“其氍毹、氆氇等名称,皆华夷各方语所命。”《西藏记.生育》:“女子则教识戥称,作买卖,纺毛线,织氆氇。”《红楼梦》第一0五回:“氆氇三十卷。”
幄
亦作“楃”。帐幕。由于四面围合起来象屋宇而得名。《左传.哀公十七年》:“卫侯为虎幄于藉圃。”杜预注:“于藉田之圃新造幄幕,皆以虎兽为饰。”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今富有黼绣帷幄,涂屏错跗。中者锦绨高张,采画丹漆。”《说文.木部》:“楃,木帐也。”《释名.释床帐》:“幄,屋也。以帛衣板,施之形如屋也。”王先谦疏证补引王启原曰:“幄之制,必先立板,而后帛有所傅。自有幄已然。”唐康骈《剧谈录.曲江》:“都人游玩,盛于中和上巳之节,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一:“设黄幄于南苑晾鹰台,幄后设圆幄,恭候皇上躬御甲胄。” 被先秦称“衾”,又称“寝衣”,汉以后称“被”。寝时用以覆身。多以布帛为料。其特殊者宋有纸被,唐有神丝被,上绣三千鸳鸯,间以奇花异卉,络以细珠,五色辉映,精巧奇绝。《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实命不犹。”《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楚辞.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南道之酋豪。多选鹅之细毛,夹以布帛,絮而为被,复纵横衲之,其温柔不下于挟纩也。俗之鹅毛柔暖而性冷,偏宜覆婴儿,辟惊间也。”明陶宗仪《辍耕录.鸳衾》:“孟蜀主一锦被,其阔犹今之三幅布,而一梭织成。被头作二穴,若云版样,盖以叩于项下,若盘领状,两假冒余锦则拥覆于肩。此之谓鸳衾也。” 褥亦作“缛”。分坐褥和卧褥两种。先秦以草、毛为垫具,写作“蓐”;汉以来渐以绵为垫具,写作“缛”。其褥面有锦、练等,上绣鸳鸯、凤凰、芙蓉等各种图案。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皮毛草蓐,无茵席之家,旃蒻之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宋赵希鹄《调燮类编.衣服》:“蒲花褥,九月采蒲略蒸,不然生虫。晒燥装入卧褥或座褥内,以杖鞭击,虚软温暖,长久可用。” 幕 1、原指帐篷的顶盖部分,类似今蒙古包的上盖。后泛指帐篷。《周礼.天官.幕人》:“掌帷、幕、幄、绶之事。”郑玄注:“在旁曰帷,在上曰幕......帷、今之设幕则无帷在下为异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道祭》:“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帐幕,有假花假果粉人面粻之属,然不过方丈室,高不逾数尺,议者犹或非之。丧乱以来,此风大扇,祭盘帐幕,高至八九十尺,用床三四百张,雕镌饰画,穷极技巧。”《元史.舆服志一》:“帐幕,除不得用赭黄龙凤文外,一品至三品许用金花刺绣纱罗,四品、五品用刺绣纱罗,六品以下用素纱罗。”2、门窗帘儿。《别国洞冥记》卷二:“帝寝灵庄殿,召东方朔于青绮窗,不隔绨纨重幕。”宋晏殊《蝶恋花》词:“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花撩乱。” 幌指用于遮挡或障隔的幔子。多以细软的绸帛做成,上饰花纹图案。用于门窗、屏风等。《文选取张协<七命>》:“重殿叠起,交绮作幌。”李善注引《文字集略》曰:“幌,以帛明窗也。”唐崔湜《同李员外春闺》诗:“卷帘双燕入,披幌百花惊。”清薛凝工《水龙吟.咏杨花.和苏东坡韵》词:“罗幌黏时,琼楼着处,几人深闭。” 帱床上的单帐。其色彩有翠、丹、绛等,其质料有罗、绡、纱等。宋玉《神女赋》:“褰余帱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文选.潘岳<寡妇赋>》:“易锦茵以苫席兮,代罗帱以素帷。”李善注引《纂要》曰:“单帐曰帱。”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霜罗曳曳,云锦年披披,鸳鸯褥兮翡翠帱,白羽扇兮青丝履。”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你铺排着鸳衾和凤帱,指望效天长共地久。”
服色
指车马、祭牲、服饰等的颜色。古代由于五德思想的流行,每一王朝都有特别崇仰的某一种颜色。以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如谓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汉尚黄之类。秦汉以后,新王朝建立,皆将改正朔、易服色视为关系到国运的大事。后亦泛称各级官员的服饰。
襁緥
亦写作“襁緥”、“襁保”、“繦緥”。背负小儿用的布兜和系带。旧说长一尺二雨至二尺,阔八寸左右。《论语.子路》:“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臣青子在繦緥中,未有勤劳,上幸列地封为三侯。”张守节《正义》:“襁,长尺二寸,阔八寸,以约小儿于背;褓,小儿被也。”《史记.蒙恬列传》:“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褓。”《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后汉书.桓荣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褓。”《玉篇.衣部》:“襁,襁褓,负儿衣也。织缕为之,广八寸,长二尺,以负儿于背上也。”
衫
魏晋以来流行的一种服装。其特点是袖口宽松,不需施祛,不同于袖端应收敛并装有祛口的袍。衫有单、夹二式,六朝不论婚丧,均用白色细绸制成。隋唐以后,男子公服流行袍衫,大袖右衽,衣体宽博下长过膝,民国年间的长衫其形制犹受其影响。衫亦为女子常服,唐代女装即主要由衫、裙、帔组成,直至清代,汉族女服都以衫裙为主。东晋以来有裲裆衫,中纳丝绵,形似今日棉背心。唐以后有缺胯衫,多为下层人民所服。《释名.释衣服》:“衫,芟也,芟末无袖端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孝武帝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著复衣,但著单练衫五六重。”宋周煇《清波
杂志
》卷二:“乾道中,王日严内相申请,谓环一室而围座,色皆浅素,极可憎,乞仍存紫衫。至今四十年不改。前此仕族子弟未受官者皆衣白,今非跨马及吊慰,不敢用。”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清明前后,肩担卖食之辈,类皆俊秀少年,竞尚妆饰。每着蓝藕布衫,反纽钩边,缺其衽,谓之琵琶衿。”
襦
短衣。一般作亵衣(内衣)。自春秋时期直到清代,上襦下裙是中国女装主要形式之一。多为短襦,长及腰间。唐以后,为便于劳作,襦亦可著于外,有袒领,里面不穿内衣。宋代多为下层妇女穿,腰身与袖口较宽松,以质朴清秀为雅,由汉代上襦演变而成唐代套在外面对襟为半臂。《急就篇》卷二:“袍襦表里曲领帬(裙)。”颜师古注:“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曰短而施要(腰)者襦。”《礼记.内则》:“衣不帛,襦袴。”《初学记》卷二六引《古乐府.陌上采桑》:“缃绮为下裳,紫绮为上襦。”宋王溥《唐会要.舆服上》:“(太和)六年六月敕......又袍袄衫等,曳地不得长二寸已上,衣袖不得广一尺三寸已上,妇人制裙,不得阔五幅已上,裙条曳地,不得长三寸已上,襦袖等不得广一尺五已上。”《宋史.乐志十七》:“队舞之制......二曰剑器队,衣五色绣罗襦,裹交脚幞头,红罗绣抹额,带器仗。”《日下旧闻考.风俗》:“清明寒食,宫庭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双双对蹴。”
裳
下衣。始指保护下体的几幅布前后联成的大围裙,于腰部折叠,从腰遮到膝部。膝下小腿部分则有胫衣(称袴),套在双腿上,呈双筒状,不连中裆。汉代的满裆裤称裈。历代妇女下裳一般多穿裙,清光绪以后穿裤才渐多。男子除袍服外,隋唐以前下裳多为裙,以后渐多穿裤,直至清代。就色彩而言,古代规定,上衣下裳,衣用正色,裳用间色。《仪礼.丧服》:“凡衰外削幅,裳内削幅,幅三袍。”贾公彦疏:“为裳之法,前三幅,后四幅,幅皆三辟摄之。”《三国志.吴志.妃嫔传.孙休朱夫人》“甘露元年七月,见逼薨,合葬定陵“裴松之注引《搜神记》曰:“见一女子年可三十余,上著青锦束头,紫白夹裳,丹绨丝履。”元宇文懋昭《金志.男女冠服》:“妇人衣曰大袄子,不领,如男子道服。裳曰锦裙,裙去左右各阙二尺许,以铁条为圈,裹以绣帛,上以单裙袭之。”清李心衡《金川琐记.蛮裙》:“近日蛮女下裳多用白布或藏绸制成,边幅镶红布,襞襀细致,如百叠裙。头人家衣裙多用碎锦镶成,临风飘飏,颇似古时舞衣。”
法服
封建礼法规定的标准服。用于祭祀、朝会等仪式。其特点是宽袍大袖,峨冠博带,与日常生活的轻便服装不同。自南北朝后期至明代,法服和常服一直并存,但法服使用的范围始终不大。《孝经.卿大夫章》:“非先至之法服不敢服。”唐玄宗注:“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言卿大夫守礼法,不敢僭上偪下。”《三国志.魏志.杨阜传》:“阜常见明帝著绣帽,被褾绫半裹,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见阜。”元杨瑀《山居新话》:“郊祀祭庙,天子御袞冕,百官皆法服。凡披秉须依歌诀次第,则免颠倒之劳。漫识歌诀于左:袜履中单冀带先,裙袍蔽膝绶绅连。方心曲领蓝腰带,玉佩丁当冠笏全。”
单衣
亦作“禅衣”。形制略与袍同,衣袖宽大,以其无里,称禅衣。汉魏以来,除平时在家穿著外,也可用作官员朝服,但只能作为衬衣,穿在袍服里。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的服装中有绣罗单衣、绣绢单衣。楚国贵妇的直裾单衣乃用正裁法制成,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右衽,交领,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均呈平直状,无明显弧度。领、袖、襟、裾均有一道缘边。袖端缘边常用两种颜色的彩条纹锦镶沿。《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縠禅衣,曲裾后垂交输。”《魏书.外戚传上.冯诞》:“使彭城王勰诏群臣脱朱衣,服单衣介帻,陪哭司徒。”唐李颀《行路难》诗:“父子兄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王于朝堂变用,著平巾帻,单衣,东向流涕,拜受玺绶。”胡三省注:“单衣,江左诸人所以见尊者之服,所谓巾褠也。”
衮衣
简称“衮”。亦称“衮服”。为古代天子王公的礼服,因上有龙的图案得名。中国传统的衮衣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料、黼、黻十二章纹为饰。周制,前六章绘于衣,后六章绣于裳,皂衣绛裳,衣裳相连,形制似裘。东汉以来,大体相沿。清代废除十二章纹,但皇帝衮服纹饰仍以龙为主。《诗.豳风.九或》:“我觏之子,衮衣绣裳。”朱熹集传:“天子之龙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龙。以龙首卷然,故谓之衮也。”《南齐书.舆服志》:“衮衣,汉世出陈留襄邑所织。宋末用绣及织成。建武中,明帝以织成重,乃采画为之,加金银薄,亦谓之天衣。”《明史.舆服志二》:“洪武十六年定衮冕之制。衮,玄衣黄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清史稿.舆服志二》:“[皇帝]衮服,色用石青,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其章左日,右月,万象篆文,间以五色云。”
裙
下裳。主要为女服。汉代裙式仅四幅,上窄下宽,不施边缘,裙膘用绢带,两端缝有系带。南朝裙式较广,多著条纹间色裙。唐代初兴紧身长裙,裙腰束至腋下,后趋宽松。一般为六幅。通著的石榴红裙一直传到明代。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中施细繝,多如眉皱,称百叠、千褶,是明代百褶裙的前身。明代裙腰细褶增至数十,裙上纹样更加讲究,著名者有“月华裙”、“凤尾裙”等。其年轻妇女的襦裙中间常加一条短小的腰裙。清代男子穿裙已不多,女裙则以红为贵。南方少数民族妇女多喜著裙,如黎、瑶穿短裙,壮穿长裙,傣穿筒裙等。《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初学记》卷二六引《晋东宫旧事》:“皇太子纳妃,有绛纱复裙,绛碧结绫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太平广记》卷三一引前蜀杜光庭《仙传拾遗.许老翁》:“唐天宝中,益州士曹柳某妻李氏......着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地银泥帔子,盖益都之盛服也。”清叶梦珠《阅世编.内装》:“裳服,俗谓之裙。旧制,色亦不一,或用浅色,或用素白,或用刺绣,织以羊皮,金缉于下缝,总与衣衫相称而止。崇祯初,专用素白,即绣亦只下边一、二寸,至于体惟六幅,古来已久,古时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是也。明末始用八幅,腰间细褶数十,行动如水纹,不无美秀,而下边用大红一线,上或绣画二、三寸,数年以来,始用浅色画裙。有十幅者,腰间每褶各用一色,色皆淡雅,前后正幅,轻描细绘,风动色如月华,飘飏绚烂,因以为名。然而守礼之家,亦不甚效之。本朝无裙制,惟以长布没履,无论男女皆然。”
深衣
代诸侯、大夫、士晚间所穿之衣。流行于先秦。当时深衣,以白色麻布为之。其用途极广,是朝祭之外的士吉服,庶人的唯一的吉服。其特点为上衣和下裳相连,衣襟右掩,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后深长,故称深衣。深衣边缘通常镶以彩帛,其形制、规格皆有严格规定,历代解释者甚多,说法有不一致处。及汉代,妇人礼服用衣,裳相连续,与古代深衣同。其样式,对后代的服饰产生极大影响,唐代的袍下加襴,元代的质孙服、腰线袄子,明代的曳散等都采用其上下连衣裳的形式。今之连衣裙,也是古代深衣制的发展。《礼记.深衣》:“[深衣]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郑玄注:“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采者。”又《礼记.王藻》:“朝元端,夕深衣。”
袍
长衣。古代基本服装之一。始为长袄,后成为外衣。袍服源于上下相连的深衣。秦汉以袍服当礼服。其样式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缩紧小,领和袖一般用花边,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形,穿时露出内衣,常见为曲裾。魏晋南北朝男子亦著袍服,但不广。隋唐以后男子兴袍衫。历史上契丹、蒙古、吐蕃、女真等民族盛穿交领或圆领长短袍,一般小袖紧身,与法服的宽博大袖不同。清代礼服以蟒袍为贵。男子盛行长袍马褂,女子盛行源自满装的旗袍。受阴阳五行的影响,长期以黄色为重,象征中央,唐以后黄袍为帝王的专用服饰。龙是权势的象征,龙袍仅限于皇帝、皇后和皇太子所服。《论语.子罕》:“衣敝緼袍。”《礼记.杂记一》“内子以鞠衣、褒衣、素纱”汉郑玄注:“六服皆袍制,不禅,以素纱里之,如今褂袍襈重缯矣。”孔颖达疏:“汉时有褂袍,其袍下之襈以重缯为之。”宋王溥《唐会要.舆服下》:“异文袍,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敕三品已上,服大料绸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已上,服小料绸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已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及双紃,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输石,流外及庶人服绸绢絁布,其色通用黄白,饰用铜铁。”明陶宗仪《辍耕录.贤孝》:“国朝妇人礼服,达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无贵贱皆如之,服章但有金素之别耳。惟处子刚不得衣焉。”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散记》:“妇女制服,最隆重者为组绣丽水袍褂。袍则大红色,褂则红青。妇女袍褂皆一律长的,不似男服之长袍、短褂。有时穿袍不套褂,谓之领袖袍,亦得挂朝珠。”
褐
1、兽毛、粗麻之类织成的短褂或织品,后泛指粗劣衣服。为古代贫贱人所穿,因称贫贱者为褐夫。释褐指脱掉粗料衣服去做官,后沿称料举及第授官。《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赵岐注:“以毳织之,若今马衣者也;或曰,褐,枲衣也;一曰,粗布衣也。”
2、一种长袍。斜领大袖,四周镶边,前系长带,类似后世道袍。汉代以来为士人家居常服,隋唐为盛。宋人称之直裰。《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颜师古注:“褐制若裘,今道士所服者是。”《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廪粮,为作褐衣。”李贤注引许慎注《淮南子》曰:“楚人谓袍为短褐。”《太平御览》卷六七五引《仙公请问经》:“太极真人曰:‘夫学道当洁净衣服,备巾褐制度,名曰道之法服。’”《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乃阖门谢宾客,巾褐裙帔,放情萧散,为林墟之适。”参阅《旧唐书.舆服制》。
补服
亦称“补褂”。清代官服中主要的一种。其形式比袍短,类似褂而长,袖端平,对襟,前后各缀有用金线、彩丝绣成的“补子”。其纹饰文官为鸟,武官为兽,因称“补服”。由于穿在蟒袍之外,故又称“外褂”、“外套”。“补子”用于表示文武职位品级,起于明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之规定,世宗时一度废止。清代用于外褂,据《大清会典图》规定:皇子,龙褂用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及前后各一团,间以五彩;亲王,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郡王,绣五爪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贝勒,绣四爪正蟒二团,前后各一,固伦额附同;镇国公,绣五爪正蟒二方,前后各一,辅国公和硕额附、民公、侯、伯补服同;庶官一品文鹤,武麒麟;二品文孔雀,武狮;三品文孔雀,武豹;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鹇,武熊;六品文鸳,武彪;七品文鸂鶒,武犀;八品文鹌鹑,武犀;九品文练雀,武海马;凡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监察御史、按察使、各道的补服俱绣獬豸。
马褂
旧时男子穿于长衣之外的短褂。其长仅及于脐,较外褂为短。本满族人骑马时所著。故称。初惟营兵服之,康熙以后穿者渐多,乃成为无人不穿的常服。有长袖、短袖、宽袖、窄袖、对襟、大襟、琵琶襟诸式。袖口平,不作马蹄式。其常见者:一、黄马褂。一种官服。清代凡巡幸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长,皆例准穿黄马褂。有功大臣也特赐穿着。二、对襟马褂。又名得胜褂,对襟方袖。初仅用于行装,后渐为平居之便服。三、大襟马褂。亦为便服,唯非对襟而右衽。俗以右手为大手,因名衣襟为大襟。其四周有以异色为缘者。四、琵琶襟马褂。其右襟短而略如短襟袍,故亦称缺襟马褂。
黄马褂
清代官吏的一种制服,为“行服”中的“行褂”,穿于袍外。因其长仅至腰,便于骑马;袖只到肘,便于射箭,所以叫“马褂”,又因以淡黄色(明黄)的绸缎或纱制成,故得名。“黄马褂”分“职任褂子”和“赏赐共同马褂”两种。“职任褂子”系皇帝的随从和卫护(内大臣和侍卫)所穿。因明黄为清代帝王专用的颜色,“黄马褂”乃皇帝近侍的服装,十分高贵。清代帝王每用此作为赏赐。“赏赐黄马褂”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打猎、校射时所赏,只能在“行围”(打猎)时穿,平时不能穿。比武优胜者所奖得的“黄马褂”也是如此。另一种是奖赏高级武将,或统兵的文官,凡得到者,任何时候皆可穿。侍卫所穿的“职任褂子”和“行围”襟子用黑色纽绊,武功的褂子用黄色纽绊(与马褂同色)。《清会典事例.侍卫处.仪制》:“后扈前引大臣一二等侍卫升级新补者,岁于十二月行文内务府,支领缘貂朝衣端罩,豹尾班侍卫支领蟒袍;恭遇巡幸,支领黄马褂。”
裘
皮衣。古人着裘,毛在外。着裘时,必须外披罩衣,这罩衣称裼衣。不同毛色的裘须与不同色的裼衣相配。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汉代以后渐变古俗,著珍裘者将以毛为表变为以毛为里。《论语.乡党》:“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唐王建《花褐裘》诗:“对织芭蕉雪毳新,长缝双袖窄裁身。到头须向边城著,消杀秋风称猎尘。”清金埴《不下带编》卷四:“衣惟称体,何用宽绰为,国朝服式,最超前古。如今之韦裘,全里皆毳,独余膝以下虽(当为垂)地之边减短一二寸或三四寸,用帛代之,使裘之下边不露毛毳,名之曰和罗。始于康熙初间,而今则盛行矣......今裘之全露毛毳者,俗名出锋裘。和罗下不露毳,宜更名曰藏锋裘。”
絝
亦称作“袴”、“裤”。又称“胫衣”、“褰”。古人下衣。其形制与今大异:仅有两个裤筒,而无前后裆,穿时套膝后以带系腰,外罩深衣与裳。古时,絝不被视为重要服装。《说文.衣部》:“絝,齐鲁之间谓之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在乾侯,征褰与襦。”《史记.赵世家》:“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作于絝中。”《南史.梁简文帝诸子传》:“[愍怀太子]狎群下,好著微服。尝入朝,公服中著碧丝布絝,抠衣高,元帝见之大怪。”《魏书.乐浪王忠传》:“忠愚而无智,性好衣且,遂著红罗襦,绣作领;碧绸袴,锦为缘。”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十八引《解酲语》:“元成宗宫人,著白氎袴,为鞠弋滚跄之戏。”又引《戊辰杂钞》:“新婚三日后,命工分作二袴,婿、女各穿其一,谓之‘永谐袴’。”
裈
亦写作“裩”,又称“穷裤”,亦写用“穷絝”。古代一种连裆裤。另有一种连裆短裤“犊鼻裈”,因其形似犊鼻而得名,为贫贱劳作者所穿。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有穿裈的百戏艺人多种,可见其形制一斑。《汉书.外戚传》:“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入使人令皆为穷絝,多其带。”颜师古注:“服虔曰:穷絝,有前后当(裆),不得交通也。”《晋书.阮籍传》:“独不见群蝨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兆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令(卓)文君当鑪,相如身自著犊鼻惲,涤器于市中。”《南齐书》:“永明中,高丽使至,服穷袴,曰,此古之遗像也。”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裈,惚也,亵衣也......犊鼻裈,以三尺布为之,形如牛鼻。盖前后各一幅,中裁两尖裆交辏。即今之牛头子裈,一名梢子,乃为农夫田认衣,而士人无复服之者,矣。”
氅衣
古代罩于衣服外的大衣,用以遮风寒,其形制不一。今称披风。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氅衣,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旧制原不缝袖,故名曰氅也,彩素不拘。”《红楼梦》第五二回:“[贾母曰]:把昨作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给他罢。”
裲裆
亦作“两裆”。古代的一种背心。多为布帛所制。裲裆有夹有绵,男女皆可服用,妇女穿的常饰采绣。《释名.释衣服》:“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太平广记》卷三一七引《幽明集.钟繇》:“棺中一妇人,形体如生。白练衫,丹绣裲裆,伤一髀,以裲裆中绵拭中血。”也有用金属做的,为护身的战甲。《乐府诗集.佚名.企喻歌辞》:“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隋书.礼仪志》:“[直阁将军]平巾帻,绛衫,大口袴褶,银装两裆甲。”
冠
始用以束住发髻,并不覆盖整个头顶,为古代贵族男子所服,作为成人的标志。其前身是将玉石、兽骨打磨成统一形状,以绳串联罩在头发上的束发器。冠服制度约形成于夏商,至周逐步完善。秦汉以后冠的名目和形制更加复杂。凡礼服所戴帽都可称冠。梁冠行于汉代,以冠梁多少区别品级,影响及宋明。由梁冠去安全,缩小于顶,便成了晋人的小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主要冠饰,以黑漆细纱制志,罩于冠帻之外,男女兼服。唐帷帽,宋明笼巾与之不无关系。女子专门冠饰则唐宋有花冠,多用绢花,满罩在头上,与发髻密合。元代蒙古族妇女流行形似竹夫人的顾姑冠。凤冠,其冠饰有凤凰,自汉至清末,多为上层妇女所戴。《说文.冖部》:“冠,弮也。所以弮发。”弮,束缚。《礼记.儒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陆德明释文:“章甫,殷冠也。”《南史.陈伯之传》:“褚緭在魏,魏人欲用之。魏元会,緭戏为诗曰:‘帽上加笼冠,袴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魏人怒,出为始平太守。”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旧制,妇人冠以漆纱为之,而加以饰。金银珠翠、采色装花,初无定制。仁宗时,宫中以白角改造冠并梳,冠之长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元邱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庐帐须低回。”清叶梦珠《阅世编.冠服》:“至(顺治)六、七年间,始颁命服之制。冠加高顶,一品装以红玉,镶嵌东珠三颗;二品蓝玉,东珠一颗;三品红宝石,四品蓝宝石,五、六品水晶,皆用金镶,高低不等;七品金,八品以下银。下至典吏,则用明角葫芦,以章贵贱。其举、贡、监生、生员则用金银飞雀,以期其尺鸣之意。”
帽
护顶的头衣。最初只是一块搭在或结在头上的皮或布,后渐求美观。商代通作帽箍式。周代则有平型、类型、月牙型等。魏晋以前的帽只是一种便帽,中古以后渐用于正式场合,形制多样。其较著者,有纱帽,流行于南北朝士的阶层,至明代乌纱帽为官帽,圆顶,与晚唐五代幞头略似。唐代妇女著帽檐缀有网状面纱的帷帽和来自西域的类顶浑脱帽,清代瑶家女子仍保戌帷帽的遗制。男子出题元代多戴瓦楞帽,明代的六合一统帽,俗称瓜皮帽,直至清末民初仍有人戴。凉帽和暖帽则构成了清代的礼帽。明清朝帽顶上还饰有不同质料的珠子,以辨等级。《荀子.哀公》:“鲁哀公问舜冠于孔子”,“孔子对曰:‘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者矣。’”杨倞注:“务读为冒。”意为务就是帽。《汉书.隽不疑传》:“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衣黄襜褕,著黄冒。”颜师古注:“冒所以覆冒其首,即今之下裙冒也。”《隋书.礼仪志七》:“案宋。齐之间,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乌,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后周之时,咸著突骑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带,盖索发之遗象也。又文帝项有瘤疾,不欲人见,每常著焉。相魏之时,著而谒帝,故后周一代,将为雅服,小朝公宴,咸许戴之。开皇初,高祖常著乌纱帽,自朝贵已下,至于冗吏,通著入朝。今复制白纱高屋帽,其服,练裙襦,乌皮履。宴接宾客则服之。”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散记》:“穿葛纱,冠用万丝帽,是以细生葛组成者,色深黄;其余纱衣,冠用白罗纬帽。单衣之期,或用纬帽,或用暖帽,以视天气之冷暖。”
弁
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据说是没有上延的冕,色似雀头赤而微黑,用于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类顶,类似今日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处缀有一行行闪光玉石,用于田猎战伐。由汉至明,弁的形制虽有差异,但始终是法服主要内容之一。《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郑玄笺:“会谓弁之缝中,饰之以玉,皪皪而处,状似星也。天子之朝,服皮弁以视朝。”《隋书.何稠传》:“魏、晋以来,皮弁有缨而无笄导。稠曰:‘此古田猎之服也。今服以入朝,宜变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导,自稠始也。”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冠服.弁》:“《大明诸司职掌》云:‘皇帝皮弁,用乌纱帽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各缀五采处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用之。’”
冕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紘;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巾
一种通常用于裹头的织物。始用于庶人,东汉流行开来。西汉的巾多约发,东汉的巾多裹头,以一块布帛罩在头上以为风雅,称幅巾。其质料较著者为纶巾,其样式有襙头、帢等。隋唐巾裹俗称幞头,“裁出脚,后幞发”,四角皆成带状。幞头内加进一个固定饰物,覆在发髻上,裹出各种形状,称巾子。宋除幞头外,有笼巾,架在梁冠之上,为高级官员服饰。明保留了笼巾,一般士人则多用四方平定巾,又有系束发髻的网巾。妇女也裹巾。宋明以来,文人仿古,以裹巾为雅,正式的冠帽很少有人过问。《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玉篇.巾部》:“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汉书.贾山传》:“赦罪人,怜其亡(无)发,赐之巾。”《后汉书.冯衍传》:“乃共罢兵,幅巾降于河内。”李贤注:“不加冠帻,但以一幅巾饰首而已。”元字文懋昭《金志.男女冠服》:“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自灭辽侵宋,渐有文饰。妇人或裹逍遥,或裹头巾,随其所好。”《胡氏杂抄.姚氏记事编》:“明季服色,俱有等级,乡绅、举贡、秀才,俱戴巾,百姓戴帽。寒天绒巾绒帽,夏天鬃巾鬃帽。又有一等士大夫子弟,戴飘飘巾,即前后披一片者;纯阳巾,前后披盘云者。庶民极富,不许戴巾。今概用貂鼠、狐皮缨帽,不分等级,佣工贱役,与现任官员,一体乱戴。”
纶巾
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又称“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晋书.谢安传》:“[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宋陈与义《晚晴野望》诗云:“洞庭微雨后,凉气入纶巾。”明王圻《三才图会.衣服.诸葛巾》:“诸葛巾,此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
帼
亦写作“簂”。古代妇女覆于发上的饰巾。后以“巾帼”代称妇女。《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妇人至嫁时......饰以金碧,犹中国有簂、步摇。”《后汉书.舆服志下》:“二千石夫人,绀缯簂。”《晋书.宣帝纪》:“诸葛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玉篇.巾部》:“帼,覆发上也。”《隋书.五行志上》:“后主好令宫人以白越布折额,状如髽帼。”
幞头
亦名折上巾。又名软裹。一种包头的软巾。相传始于北周武帝。始名帕头,至唐始称为幞头。初以纱罗为之,后因其软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纱内,使顶高起。裹幞头时除在额前打两结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后取消前面的结,又用铜、铁丝为干,将软脚撑起,成为硬脚。唐时皇帝所用幞头硬脚上曲,人臣则下垂。五代渐趋平直。至宋,幞头以藤织草巾子作里,用纱作表,再涂以漆,称为“幞头帽子”,可以随意脱戴。其式样有直角、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身分不同,式样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故也称“乌纱”。后代俗称为“乌纱帽”。
花冠
古代一种用花朵串成冠状的头饰。始见于唐代。初以纸、绢、通草等为材料制成,后乃簪戴真花,至宋代,插戴花冠习俗尤为流行,已不限于妇女,男子亦爱戴饰。传世的麦积山五代壁画、宋人《宫乐图》、《女孝经图》及南燕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等绘画中皆有当时妇女戴花冠情状。唐张说《苏幕遮》:“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半垂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宋杨万里有诗云:“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迎祥池,有对御。至晚还内围子,亲从官皆顶球头大帽,簪花。”
顾姑冠
“顾姑”亦写作“姑姑”、“故故”、“固姑”、“罟罟”、“古库勒”等。金、元贵族妇女所戴的帽子。高二尺许,形圆,以铁丝或桦木为骨,外包红罗,缀以珠翠等。今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元代壁画及传世南熏殿《历代帝后像》图中均有具体描绘。宋孟珙〈蒙鞑备录〉:“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之。其上又有杖一枝,用戏青绒饰。”《长春真人西游记》:“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故名‘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庐帐须低回。”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朝后妃及大臣正室,皆带‘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带皮帽。‘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
冠顶
亦称“顶子”。清代官员朝冠和吉服冠上的顶饰。其制度定于满清贵族入关以前,至顺治二年、八年、九年复定,康熙、雍正、乾隆时又加更定。须按品级戴用,不得僭越,一般所称“几品顶戴”,即是指其按品所戴的顶子。官员如被革职或降职,即须革掉或摘去其原来所戴的冠顶。其规定大体为,朝冠顶子:文一品,顶红宝石;武一品同。文二品,顶珊瑚;武二品同。文三品,顶珊瑚;武三品蓝宝石。文四品,顶青金石;武四品同。文五品,顶水晶;武五品同。文六品,顶砗磲;武六品同。文七品,顶素金;武七品同。文八品,阴文镂花金顶;武八品同。文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武九品同。未入流,同文九品,吉服冠顶子:文一品,顶珊瑚;武同。文二品,镂花珊瑚;武同。文三品,蓝宝石;武同。文四品,青金石;武同。文五品,水晶;武同。文六品,砗磲;武同。文七品,素金;武同。文八品,阴文镂花金顶;武八品同。文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武同。未入流,同文九品。皇帝、皇子则特殊,其常服冠与吉服冠皆用红绒结顶。
花翎
清代官服附件。即冠上向后垂拖的一根孔雀尾的翎羽,也称“孔雀翎”。其尾端有像眼睛一般一圈灿烂鲜明者,叫“眼”,不单眼、双眼、三眼花翎之别,无眼者称蓝翎。翎羽插在用玉、珐琅或花瓷制成的翎管之内。清初,花翎极贵重,唯接近皇的近侍、禁卫亦城内外的武职官员、王府护卫人员、立有军功者、皇帝特赐者可戴。亲王、郡王、贝勒向例不戴,唯领兵、随围时戴之。汉人和外任文臣亦极赏戴者。后因亲每兼将军军务,郡王、贝勒时有赏戴,汉人也有因封爵赏戴或文臣而兼提督、巡抚衔者,乃渐普遍戴之。及道光间,开捐官之例,花翎蓝翎可由捐而得,乃变内廷颁赏而成为自置戴用。据《大清会典》,贝子戴三眼孔雀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附戴二眼孔雀翎;内大臣,一等、二等、三等侍卫,前锋、护军统领,前锋、护军参领,诸王府长史,一等护卫戴一眼;贝勒府司仪长,王府、贝勒府二三等护卫戴染蓝翎。各省驻防之辉、副都统并督抚、提镇蒙赐者止戴一眼花翎。清王士禛《分甘余话》:“本朝侍卫皆于冠上戴孔雀翎,以目晕(即所谓眼)之多寡为品之等级。武臣提督及总兵亦有赐者,后文臣督抚亦或蒙赐,得之者为幸。”
带
古代服装无纽扣,一般用丝条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束衣之带有大带和带。
大带,丝织,用于束外衣。打结于前,两头垂下,称绅。仕宦上朝可以插笏。
革带,皮制,在裳下衣内,用以系韠或挂佩。战国时期,革带两端有带钩联结,称钩络带。魏晋南北朝以后渐不用带钩,而用带扣。革带中还有若干小带下垂,以悬挂什物,称蹀躞带。唐开以后还流行于妇女。宋承前制,其公服大带由两条皮带组成,一条围于前,钻有圆孔,藉以穿插扣针,两端以金银为饰,称铊尾。一条缀有一排并列的饰片,称銙。銙的质料和数量视职位高低而异。这个装有銙的一面必须佩在腰的后背。《战国策.赵策》:“[赵武灵王]遂赐周绍胡服衣冠,具带黄金师比,以傅王子也。”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文武品阶腰带》:“盖古革带也。自三代已来,降至秦汉,皆庶人服之。而贵贱通以铜为銙,以革为鞓。六品以上用银为銙,九品以上及庶人以铁为銙。沿至贞观二年,高祖三品已上金为銙,服绿,庶人以铁为銙,服白。向下捶垂头而取顺合,呼挞尾。汉中兴,每以端午赐百僚乌犀腰带。魏武帝赐宫人金隐起师子銙腰带,以助将军之勇也。高祖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带,武官黑银腰带,示色不更改故也。”清叶梦珠《阅世编.冠服》:“带则紧束于腰,缀以金玉银角,方圆四斤,一、二品玉,三、四品金,五品花银,六、七品素银,八品银镶乌角,九品而下乌角不镶。”
帔
1、披肩。六朝的帔近似今日披风,男女兼服。唐代帔子近似后世云肩、背心,为女子常服。宋代的帔子可能指盖头,为已婚妇女象征,且作装饰,为出嫁新娘不可少。《南史.任昉传》:“西华冬月著葛帔綀裙。”唐蒋防《霍小玉传》:“容貌妍丽,宛若平生,着石榴裙,紫袪裆,红绿帔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公主出降》:“又有宫嫔数十,皆真珠钗插,吊朵,玲珑簇罗头面,红罗销金袍帔。”
2、命妇的礼服。因文有霞彩,称霞帔。始于唐。宋帔分两种,霞帔非恩赐不得服,直帔通行于民间。明代霞帔形似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挂在用前下垂一根金玉坠子。清代霞帔阔如背心,中间缀以补子,下施彩色流苏。《文献通考.王礼九》:“[宋]孝宗乾道中,中宫常服,有司进真红大袖,红罗生色为领,红罗长裙,红霞帔,药玉为坠,背子用戏罗,衫子用黄红纱,裆袴以白纱,裙以明黄,短衫以粉红为之。”《续文献通考.王礼八》:命妇冠服,洪武四年定,“一品衣金绣文霞帔,”,“二品衣金绣云肩大杂花霞帔”。“三品衣金绣大杂花霞帔”,“四品衣绣小杂花霞帔”,“五品衣销金大杂花霞帔”,“六品、七品衣销金小杂花霞帔”,“八品、九品衣大红素罗霞帔”。
绅
原指古人束衣丝质大带打结下垂部分,后泛指束腰一端下垂的大带。后因朝臣插笏于腰间绅带,故有“缙绅”一词,为高官的代称。缙,亦作搢,插的意思。《礼记.玉藻》:“参(三)分带下,绅居二焉。”又:“凡侍于君,绅垂。”《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子张书诸绅。”《说文》“绰,大带也”段注:“古有革带,以系佩韨,而后加之大带,绅则大带之垂者也。”《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宰辅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陈书.徐孝克传》:“每侍宴,无所食噉,取珍果内(纳)绅带中,以遗母。”
绶
丝织带子。本用于穿联玉器,战国始成为系印之带。汉代形成佩绶制度。绶约三指宽,织有丙丁纹,用不同颜色和绪头多少分别等级,同官印一起由朝廷颁发。退职和死亡,应一同缴还。其长度,帝王有长过二丈的,短的也有一丈七八尺(汉约约当市尺六寸半)。绶的佩带,挂在右腰一侧,打成一大回环,让剩余部分下垂。贮绶有绶囊。宋代宫中妇女又常系于胸前,在腰下正中部分增加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借以贴压裙幅,使其走路和活动时不至于随风飘扬,影响美观,称“玉环绶”。这种结环加玉佩方式,一直影响到明清。《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黄赤绶”;“诸侯王赤绶”;“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公、侯、将军紫绶”;“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千石、六百石黑绶”;“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百石青绀绶”。《隋书.何稠传》:“又从省之服,初无佩绶。稠曰:‘此乃晦朔小朝之服。安有人臣谒帝而去印绶,兼无佩玉之节乎?’乃加兽头小绶及佩一只。”《宋史.舆服志四》:“仍乞分官为七等,冠绶亦如之。”“天下乐晕锦绶,为第一等”;“杂花晕锦绶,为第二等”;“方胜宜男锦绶,为第三等”;“翠毛锦绶,为第四等”;“簇四雕锦绶,为第五等”;“黄狮子锦绶,为第六等”;“第七等,方胜练鹊锦绶”。
褵
亦作“缡”。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佩之于前,可以蔽膝;蒙之于上,可以盖头。女子嫁前,母亲把佩巾结在女儿身上,称结褵。后成为一种装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毛传:“母戒女,施巾结缡。”一说香缨,参阅《尔雅.释器》“妇人之祎谓之缡”郭璞注《文选<思玄赋>》“缟幽兰之秋华兮,又缀之以江离”李善注。 帢巾的一种,尖顶,形似合手。魏晋以来士人所戴。帢的流行,一方面由于战乱,经济凋敝,戴不起考究的冠帽,一方面礼教废弛,士人以放诞为尚。唐宋以后都有人著帢,以之作为一种风度。《太平御览》卷六八八引《傅子》:“汉末魏太祖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帢,合首简易随时之义,以色别其贵贱,于今施行,可谓军容,非国容也。”《宋书.礼志五》:“史臣案晋成帝咸和九年制,听尚书八座丞郎、门下三省侍郎乘车白帢低帻出入掖门。又二宫直官著乌纱挟。然则士人宴居,皆著帢矣。”
白笔
古代官员的一种冠饰。战国秦汉官吏奏事,必须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笏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发际。至魏晋以后,成为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于帽侧,笔尖不蘸墨汁,纯作装饰。称“簪白笔”。宋代文武官员兼簪。明代官员朝服冠梁顶部一般插有一支弯曲的竹木笔杆,上端闻有丝绒作成的笔毫,名“立笔”,作用与白笔相仿,乃秦汉簪笔之遗制。《太平御览》卷六八八引《魏略》:“明帝时尝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保官,侍中辛毗对曰:‘此谓御史,旧簪笔以奏不法,今但备官耳。’”《宋书.礼志五》:“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三台五省二品文官簪之,王公侯伯子男卿尹及武官不簪。”明宋濂《和王内翰见怀韵》:“奇才不换金城百,宠名赏簪白笔双。”参阅《史记.滑稽列传》、《宋史.舆服志四》》
幧
头古代男子一种束发裹额的纱巾。后部尖耸,略偏一侧。为一般平民侍从所服。始于东汉,盛于两晋。往后转成尖顶毡帽。《仪礼.士丧礼》“众主人免于房”汉郑玄注:“[免],此用麻布为之,状如今之著幧头矣。自项中而前交于额上,却绕紒(髻)也。”《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少年见罗敷,脱巾著幧头。”《宋书.五行志一》:“太元中,人不复著帩头。”幧少头太元中 鞶囊亦称“旁囊”、“绶囊”。佩在腰带旁的小口袋,类似今日荷包。始用以盛手巾杂物。汉魏以来,官吏用以盛印绶。多画虎头形象,称“虎头鞶囊”。山东沂南汉墓出土有西汉戴漆纱冠、大袖衣、大口袴、佩虎头鞶囊、系绶、佩剑武士石刻画象。六朝以后异其花饰和质地,用以识别官吏品级。汉班固《与窦宪笺》:“固于张掖受赐虎头绣鞶囊一双。”南朝梁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鞶囊虎头绶,左珥凫卢貂。”《隋书志七》:“[鞶囊]今采梁、陈、东齐制,品极尊者,以金织成,二品以上服之。次以银织成,三品已上服之。下以綖织成,五品已上服之。分为三等。”
貂蝉
古代官员冠饰之一。貂蝉冠,“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原是战国北方少数民族中武将标志,赵武灵王将它转介至赵国。秦汉时期把它定为皇帝侍中武官的冠帽。至宋明又称笼巾,作为高级官员的专用服饰。惟明代貂蝉笼巾,改插雉尾。参阅《后汉书.舆服志下》。《汉书.燕剌王旦传》:“郎中侍从者著貂羽,黄金附蝉。”颜师古注:“貂羽,以貂尾为冠之羽也。附蝉,为金蝉以附冠前也。”《晋书.赵王伦传》:“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宋史.舆服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帻,饰以银,前有银花,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衔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侍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
珮
古代的一种佩饰。以玉为主,故写作“珮”。中国玉器出现很早。浙江吴兴良渚遗址最近出土有四千多年前的大小玉器一千多件,其功用之一就是作人体佩饰。商周以后,更为流行,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其中以成套的玉器组成的杂佩最为贵重。魏晋以来,男子佩玉渐少,环珮成了女性的代称。玉一般佩系在衣带上。后世佩饰方式或内容有所变化,但通常仍少不了玉。《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初学记》卷二六引汉刘向《列仙传》:“江滨二女者,不知何许人,步汉江滨,逢郑交甫,挑之,不知神人也。女遂解珮与之。交甫悦,受珮而去。数十步,空怀无珮,女亦不见。”清叶梦珠《阅世编.内装》:“环珮,以金丝结成花珠,间以珠玉、宝石、钟铃,贯串成列,施于当胸。便用则在宫装之下,命服则在露(当为霞)帔之间,俗名坠胸,与耳上金环,向惟礼服用之,于今亦然。”
玦
古代佩身玉器的一种,环形,有缺口。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后世常用以赠人表示决断、决绝。《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鸿门宴上范增对项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他下决断。三国魏曹丕《与钟繇书》:“邺骑既到,宝玦初至,捧匣跪发,五内震骇,绳穿匣开,灿然满目。”
刚卯
佩在身上用作避邪的饰物。依等级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制成,长形四方体,有孔可穿绳,四面皆刻有文字,多为驱鬼愕疫等辞,首句常作“正月刚卯既央”,因称刚卯。流行于汉代,自皇帝、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与另一种印“严卯”合称“双卯”。王莽曾一度禁止。至魏晋时废。《汉书.王莽传》“正月刚卯”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方,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革带佩之。”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葺其底,如冠缨头蕤。刻其上面,作两行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元方回《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诗:“佩符岂有玉刚卯,挑药久无金错刀。”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刚卯》。
朝珠
清代朝服的组成部分。形制如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颗。珠用东珠(珍珠)、珊瑚、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悬垂于胸前。朝官凡文五品、武四品以上,京堂、军机处、翰詹、科道、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使用。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有限制和区别,逢大典礼时尤为严格。其中以东珠串缀的朝珠和黄色绦,只有皇、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清昭裢《啸亭续录.董太傅》:“闻其有上赐朝珠,价值数万,一旦失去,公毫不介意,但现有司捕治。”《老残游记》第六回:“登时上房里红呢帘子打起,出来了一个人,水晶顶,补褂朝珠,年纪约在五十岁上下。”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朝珠,五品以上始得挂用。六部主事,惟礼部主事虽六品亦挂珠,以其与郎中、员外郎同预各项祀典也。其他若太常寺属官,光禄寺署正,鸿胪寺序班、鸣赞等,亦不论品级,一律挂珠,因其当典礼司事时,所宜肃朝仪、重观瞻也。至翰林院编修、检讨,亦挂珠,穿貂褂,则尊重词林之意,不在此例也。”参阅《清文献通考.王礼十七、十八》、《清会典.礼部四.仪制清吏司》。
假髻
古称“编”、“副”,汉以后称“假髻”、“假紒”,唐人又称“义髻”,明清又称“鬏髻”。先秦以奴隶的发丝,后世多用马尾、金银丝或纱作成髻形,戴在头上,供妇女装饰用。魏晋流行的“蔽髻”,便是一种假髻,髻上半装有各种金翬首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能用。唐天宝以后,胡帽渐废,流行假髻。宋仍以高髻为美,大多掺有假发,其髻上常饰以金银珠翠制成的各种花鸟凤蝶形状的簪钗梳篦。明代假髻有丫髻、云髻等,其中有一种称做“鼓”的,以铁丝织成圆圈,外编以发,做成固定的装饰物,比原来发髻约高出一半,戴时罩在髻上,以簪绾住头发。首饰铺有出售,清初仍流行。《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今送光烈皇后假紒帛巾各一,及衣一箧,可时奉瞻。”《宋书.五行志二》:“晋海西公太和以来,大家妇女,缓髻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恒戴。乃先作假髻,施于木上,呼曰假头。人欲借,名曰借头。”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扬州鬏勒,异于他地,有蝴蝶、望月、花篮、折项、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八面观音诸义髻,及貂覆额渔婆勒子。”
黛
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青色颜料。多以青石或烧焦的柳枝制成,五代后也用香墨。其珍贵者螺子黛,一颗价十金。画眉时常剃去眉毛,用黛描绘出各种形状。据《海录碎事》,唐明皇命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横烟眉,七曰分稍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汉魏至隋唐,多尚阔眉,唐中叶以后细眉也颇流行。又,古代男子亦有画眉,惟不多见。参阅《北齐书.文宣纪》。《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王逸注:“言美女又工妆饰,傅著脂粉,面白如玉,黛画眉髻,黑而光净。”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靥。”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的
古代妇女妆饰面部的红点。自魏晋以来,用粉脂作点状傅面,是中国妇女常见的一种花妆样式,不过后来不局限于红色罢了。至唐代犹以黄星点颊,或在嘴角酒窝间加两点小胭脂(所谓“星靥”当即指此),均是。《释名.释首饰》:“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当次进御,其有月事,止而不御,重以口说,故注此丹于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书其名于第录也。”三国魏王粲《神女赋》:“税衣裳兮免簪笄,施华的兮结羽仪。”《太平御览》卷七一九引晋傅玄《镜赋》:“珥明珰之迢迢,照双的以发姿。”
粉
古代化妆品之一。包括铅和米粉。铅粉,又称铅华。傅粉以面为主,也有兼及颈项胸背的。秦汉以前以白粉为主,至六朝黄粉、朱粉、紫粉等渐次流行,尤以共同粉为尚,往往用以涂点额上,称花黄。直至元代,妇女还常用共同粉涂额。宋代宫中妇女以粉点眼角,名泪状。又,古代男子亦傅粉。《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注引《魏略》:“[何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南史.王裕之传》:“左右尝使二老妇女,戴五条辫,著青纹袴罗,饰以朱粉。”唐白居易《时世妆》诗:“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宋高承《事物纪原.冠冕首饰部.妆靥》:“远世妇人妆喜作粉靥,如月形,如钱样,又或以朱若燕脂点者,唐人亦尚之。”
额黄
古代妇女脸部妆饰名。南北朝至唐时,妇女爱在额间涂以黄色,作为点缀。因黄颜色厚积额间,状如小山,故亦称“额山”。唐时又有一种专蘸鸦黄色的,称为“鸦黄”。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唐李商隐《蝶》诗:“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温庭筠《照影曲》:“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樨俱含频。”唐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诗:“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禅袖太憨生。”
冠梳
宋代妇女的一种头饰。早在南朝妇女就爱在发髻上插饰梳栉。北宋宫中妇女多在饰冠上安插白角长梳,后来传至民间。其冠甚高,以漆纱、金银、珠玉等制成,两侧垂有舌状饰物,用以掩遮鬓、耳,顶部缀的朱雀等形首饰,并在四周环插簪钗,于额发与髻侧插置白角长梳,其数四六不一。传世的宋人《娘子张氏图》中有“冠梳”形象。后因饰冠过高、角梳过长,曾被下令禁止。然直至南宋,民间犹有高髻插梳之饰。《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志怪录》:“綵衣白妆,头上有花插及银钗象牙梳。”《旧唐书.文宗纪》:“太和二年,诏诸公主不得广插钗梳。”宋王栐《燕翼贻谋录》卷四:“旧制,妇人冠漆纱为之,而加以饰,金银珠翠,采色装花,初无定制。仁宗时,宫中以白角改造冠并梳,冠之长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议者以为妖,仁宗亦恶其侈,皇祐元年十月,诏禁中外不得以角为冠梳,冠广不得过一尺,长不得过四寸,梳长不得过四寸。终仁宗之世无敢犯者。其后侈靡之风盛行,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鱼枕;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宋陆游《入蜀记》:“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一四《王礼考》:“皇祐元年......先时宫中尚白角冠梳,人争效之,谓之内样。其冠名曰‘垂肩’,至有长三尺;梳长亦逾尺。议者以为服妖,故禁止焉。”
花子
妇女脸部的装饰品。以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蜒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因所贴部位及饰物质、色状不同,又有“折枝花子”、“花油花子”、“花胜”、“花黄”、“罗胜”、“花靥”、“眉翠”、“翠钿”、“金钿”等名目。起自秦代,至南北朝时,多在宫中及贵族妇女中使用,唐后始成为流行的妇女而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今妇人面饰用花子。”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至东晋,有童谣云:织女死,时人帖‘草油花子’‘为织女作孝。’至后周,又诏宫人帖五色云母花子,作碎妆以侍宴。如供奉者,帖胜花子。”宋陶穀《清异录》:“江南晚季,建阳进‘茶油花子’,大小形制各别,极可爱。宫嫔缕金于面,背以淡妆,以此花饼施于额上,时号‘北苑妆’。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蜒,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金线笼贮养之。尔后,上元赏花者取象为之,售于游女。”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契丹鸭渌水牛鱼鳔,制为鱼形,妇人以缀面花。”明陶宗仪《说郛》卷七七引《妆台记》:“宋淳化间,京师妇女竞剪黑光纸围团靥。又装缕鱼腮骨,号‘鱼媚子’,以饰面,皆花子之类。”
标签:
衣料
衣饰
TA的其他文章
【诗为媒】断肠人
哈哈,终于我也是一个新人了!
【九年主题征文】很荣幸,很幸运
还有我在你身边
我,我,我……终于又上来了。
衣料、衣饰
暗器(记不得以前是老大发的还是某位家人贡献的了)
荼蘼·犹在
相关帖子
•
闲说清代衣饰裘皮之旧事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黑色郁金香
初级作家
0
关注
12
粉丝
8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