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写手服务区
›
写作素材
›
哭嫁的风俗阅读
返回列表
[民俗]
哭嫁的风俗阅读
[复制链接]
萧盛
发表于 2016-9-29 12: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哭嫁的风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
这种风俗,直至清末还盛行于四川农村中,随地区变化而大同小异。解放前,听老人们说,早些时候,没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现嫁而不哭的姑娘,也会被邻里看作没有教养的人,传为笑柄;相传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亲责打的事,这位母亲当然算得上是入流导演了。
旧时宣讲故事中,有花轿临门,父亲强令哭《迎风骂媒歌》的情节,可知哭嫁是有歌词的,带有表演性质,原是用来渲染气氛,以悲衬喜;不过,因为婚姻是包办的,真哭真骂的也不会少。
我少年时,是抗日战争后期,居住在县城近郊,风气较开,哭嫁之风已不盛行,而老人们却还在津津乐道,称述不绝。但实际哭嫁我仅见过一次。邻居们都说是那家老祖母执意要行古礼古俗,晚辈们拗不过才依了的。哭的方式是,从婚期前一个月的首日起,入黄昏,姑娘诉哭约一个小时,其声呜呜。十天以后,她的母亲加入" 陪哭";又十天以后,她的祖母加入陪哭。这家没有诸姑姊妹,人们说,如果有的话,也应当加入陪哭行列的。
哭嫁在川西叫"坐堂"。清代吉道人《味蔗轩随笔·坐堂词》云:"婚姻之礼,各省风俗不同。然酌礼准情,各省亦大同小异。凡男家娶妇先赋之诗,谓之'催妆 ';女家亲串颂女之词,谓之'坐堂'。坐堂者,女当喜期将近之先数夕,其诸姑伯姊,置酒为女祖饯,各述吉祥之词,以为颂美,女则申己之意以答。女左右更有少女,则随而娴习者也。其词要多鄙俚,然有音韵凄清,风格遒劲,如古歌古谣者。罗江明府蔡,微服巡查乡里,一日行至某处,值有女子归,诸娣姒咸以谀词颂女,女申意以答。忽风吹句入耳,词曰:'凤凰落在桌子上,哪个女儿肯离娘'。一字一转,音韵凄其,谁谓天籁之鸣,不在愚夫愚妇耶!"云云。吉道人姓周名际唐,成都人。吉道人记得明明白白,可惜他只记了一句哭嫁词,难窥全豹。好在旧时坊间丛刻中有《训女哭嫁》一种,可见一斑。这本小书的目录有《闺声哭》、《娘训女》、《嫂哭妹》、《哭爹妈》、《哭哥嫂》、《花轿到屋哭》、《哭叔爷》、《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爷》、《拜香火哭》等等,编次有点凌乱,似乎随手所记,未经文人之手。遥想《诗》十五国风未删之时,大约也不过如此吧!现录几段如下。
闺声哭
娘听后园鸟雀惊,要听房中女儿声。
我娘当门苦葛藤,手攀苦葛诉苦情。
我娘苦情苦过了,女儿苦情才起根。
............
桔子开花叶子青,阳雀开声我开声。
新打铜盆才装水,新打剪刀两面青。
娘不开口我开口,娘不开声我开声。
当门一根木莲树,目连树上挂卷经。
一本经书背完了,未见我娘来开声。
亏了我娘睡得稳,爹妈眼泪贵如金。
哭爹妈
月亮弯弯照华堂,女儿开言叫爹娘。
父母养儿空指望,如似南柯梦一场。
一尺五寸把儿养,移干就湿苦非常。
............
劳心费力成虚恍,枉自爹娘苦一场。
哭兄弟
黑漆茶盘乌木头,姐姐离娘弟不留。
留到姐姐吃你饭,留到姐姐穿你衣。
兄弟当家挣家忙,嫁了姐姐买地方。
上头买齐潼川府,下头买齐遂宁乡。
............
这个本子所记是川北的歌词,而我以前所见的是川南,吉道人所记的是川西,川东,大约也不会大异的。遗憾的是,该书所记哭嫁词虽有"只怨媒人莫良心"等语,却没有列出"骂媒专目,大约是怕媒人太难堪了吧!
其实,骂媒是哭嫁中必不可少的节目,也是最具反抗色彩的哭嫁歌词。旧社会,妇女无婚姻自由可言,由于"三从四德"的束缚,平时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几乎不能置一词,全由媒人和父母摆布;因此,这登花轿之前的"骂媒",便是难得的发泄机会。这早已反映在戏曲和民间说唱等艺术之中。
以前,川剧《柳荫记》有《英台骂媒》一折,英台骂媒人,言词激烈,声色俱厉,充分表现了祝英台刚烈的性格和反封建精神。她骂道:"提媒婆,更恨她,胡言乱语嘴喳喳......唯愿你,房屋遭火化,田园水推沙。"但这场戏现在却被删掉了,五六十年代还有的,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的川剧《柳荫记》也有这一折,是陈书舫演的祝英台,得了一等奖。现在城里人大约以为媒婆不必骂了,但偏远地区,媒婆似乎还在肆虐。不过,据说,媒人从来不怕你骂,反倒怕你不骂;你不骂,他的"霉(媒)气"反而脱不了。这也是风俗民情中的一种幽默吧!
在三峡民间,特别是在巴人(土家族)的生活习俗中,哭嫁无疑是最富特色的一种婚嫁仪式。
新娘从出嫁前半个月就开始哭起,一直哭到上轿。哭嫁的风俗与古代的婚姻制度有关。土家族过去有这样几种不合理的婚俗广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种”;二是无论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买一串鞭炮到她家门口放了即为定亲,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对。若一个女子被几个男子同时看上并举行了行放炮定亲仪式,男方有时候甚至打倒婚敌来赢得婚姻,当然也有殃及女方安全的;三是抢亲;四是过去的婚姻大都是“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女方对男方及其家庭不了解,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担忧。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女人的婚姻通常不幸,因此哭就成了一种必然。
哭嫁的过程先是待嫁姑娘独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和三亲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围坐一屋,轮番哭述。哭述的内容逐渐衍化成有一定调式和韵律的曲子,成了“哭嫁歌”。而且,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新娘不仅要对家中的每位亲人唱一首,就是遇上陌生人也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
哭嫁歌的内容一般都是低俗作品请删除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妹妹的深厚情谊和离别之苦,或者是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担心等等。
一首与母亲辞行的歌中唱道:“我的妈呀我的娘,您为女儿办嫁妆,十天赶三场,一月赶九场,大路走成槽,小路跑起毛。鸡子刚开口,娘在路上走;麻雀进了林,娘在半路行2喜鹊落了窝,娘在路上摸;红红绿绿几大宗,凑凑合合办得多。我的妈呀我的娘,韭菜开花九匹叶,我娘怀我十个月。十月怀胎受苦难。十月一满临盆降,我娘分身在一旁,嘴巴咬得铁钉断,双脚踩得地皮穿。醒来一看儿的身,是女非男娘伤心。娘的好处千千万,十天半月数不完。”
又如流传在重庆江北区三圣乡的一首哭嫁歌:“短命吹手天寿锣,逼得我心碎意乱莫奈何!我的爸呀我的妈,我在你奶根脚下长大,费尽二老苦心血。千般恩情我没报,万滴甘露未酬答。明日就要离开你,不知他家是个啥,内心话向谁去表达?我的爸呀我的妈,我愿侍奉二老不愿嫁。”
哭嫁歌朴实自然,情真意长,带着明显的三峡特色,也是三峡民风淳厚的表现。如一首与兄嫂辞行的哭嫁歌中唱道:“我的哥呀我的嫂,一个柑子十二瓣,哥嫂妹妹要分散;一根竹子十二节,逢年过节要来接;一个鸡蛋没散黄,你家姊妹日子长;一口水缸三道箍,你我姊妹莫生疏。”
除了待嫁姑娘哭,父母、兄弟姊妹以及亲朋好友亦有回唱。一首母亲回唱的歌:“成人要出嫁,妈妈嘱咐几句话:一要孝公婆;二要敬丈夫;三要妯娌多和睦;四要心细贤,茶饭要均匀,火烛要小心,炒菜要洁净;五要起得早,堂前把地扫,贵客来到家,装烟又递茶;六要学裁剪,免得求人不方便,切莫贪玩多,日后穷了靠哪个。”歌词就是母亲在女儿临行前点点滴滴的叮咛与嘱咐。
也有好友回唱的歌:“妹妹亲,姊妹亲,拣个石榴平半分,打开石榴十二格,隔三隔四不隔心。”
哭嫁之风现已在大多数地方消失,只在重庆的黔江、石柱、秀山和湖北的巴东、长阳等土家族人生活的地方还可见到。
土家姑娘哭嫁是土家族独特的风俗。土家女子婚前要唱哭嫁歌,即在婚前半月至一月开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哭唱的内容大多是:哭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秭妹别离之情,骂媒人和对封建婚姻礼教的不满等;乡邻则以劝嫁为主,内容以贺新婚、夸新郎、互祝愿、道吉祥为主。与其说是哭,倒不如说是唱,其腔多为传统音调,口音,既伤感又抒情,充满了土家民族风情。哭嫁歌的格调新颖,哭词长短成句,贬褒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之儿作,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其文词巧妙,寓意深刻。内容上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山川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颂,有对未来的憧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哭嫁的内容也不断翻新。
喜嫁姑娘要哭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它通过哭唱的方式,将姑娘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细腻的感情,民族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刻画得惟妙惟肖,实在是土家族文化魅力之所在
陪十秭妹
土家姑娘在出嫁前的这天晚上,要举行陪十姊妹仪式,这天由未婚姑娘九人,连同新娘十人围席而坐,通霄唱歌 。先由新娘唱开台歌,然后依次唱或对唱,一首唱完,众人合说:"喜啊",给予贺彩,胜者奖糖食果品,败者罚再唱。歌词的内容主要是祝愿、贺喜、也唱生活小调助兴,其唱腔优美婉转,是优美的抒情曲,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也有领唱的。
标签:
凤凰
成都
风格
古歌
花轿
TA的其他文章
格非:文学的经验
金英孔:文字所书,是我自由的态度
中国电影触到了天花板? 学者:IP不是一天养成的
靳东谈《精绝古城》剧组:一群不对自己示弱的男人
北村:千万不要想从文学创作里获利,即便你有这个能力
金庸小说带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走进古代女性的闺房介绍
写手萧盛:我的2016写作总结
相关帖子
•
古诗风格
•
第三届「凤凰文学奖」征稿启事
•
首奖50万元/部 | 第三届「凤凰文学奖」征稿启事
•
凤凰网小说主编红陆:最大的想法是做出红遍中国大陆的作品
•
当编辑拒稿说“文笔很好,但风格不符”,作者该怎么办?
•
十位网络作家,十种风格
•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10月18日启幕
•
悬疑喜剧:网络悬疑新风格——陆春吾访谈
•
凤凰书城编辑凌云收稿
•
凤凰网文学收女频长篇小说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萧盛
管理员
29
关注
125
粉丝
2524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