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中关村笔记》为中国的硅谷立传,为创新和创新者立言

[复制链接]
萧盛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官方 发表于 2017-8-1 12: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张漫子)从冯康和数学艺术到陈春先和中关村的硅谷梦,从王选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到柳传志和联想,从王志东和新浪到吴甘沙和自动驾驶技术,从苏菂和车库咖啡到程维和滴滴打车……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非虚构文学《中关村笔记》中,老舍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宁肯沉潜到中关村的历史过往中,探察中关村源起及发展,以人为经,以事为纬,勾勒出一个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崛起的中国硅谷——中关村的发展史略。

《中关村笔记》为中国的硅谷立传,为创新和创新者立言

《中关村笔记》为中国的硅谷立传,为创新和创新者立言

以创新者与创新故事为经纬
中关村,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的历史见证地。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子一条街”,到八九十年代之际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到新世纪初年的科技园区,直至2009年启动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原本在城市地理意义上平淡无奇的中关村,经历纵深的发展、变化,担当起无可替代的创新发展功能,也负载起了日益丰厚的社会人文蕴含。
“该有人记录下来。”作家宁肯做了适时有力的应答。作为第二届和第四届老舍文学奖得主、首届施耐庵文学奖得主的作家,宁肯坦言“中关村像山对于登山家一样,对我构成挑战,从而迸发出从更远处端详文学与世界关系的想法”。
“文学的规律是在历史中发现人、表现人、阐释人。中关村的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经过充分的田野调查与深入思考,宁肯发现,从中关村里走出的风云人物,他们的浮沉起落、进退荣辱,几乎充斥了中关村故事的全部情节;他们的处事之道、经营之术,几乎被描述和渲染成了中关村文化的全部精髓。
新闻结束的地方,是小说家开始的地方。作者赋予中关村故事进入一个文学的深度模式。“虽然我从国家和民族这一角度进行写作,但不是树碑立传,不是讴歌,最终写的是人性。”于是这一次,宁肯选择以小说家的目光,为中关村写史,为改革时代立传。
十九个段落,十九篇手记,令一个个血肉丰满的时代创新者的形象扑面而来,中关村的变迁史也在这些人物故事背后渐次铺开。其中不仅探讨了中关村精神与价值,探讨了人的胸襟、理性、仁义、无畏等人性元素,还将丰厚的社会容量、生活容量、知识容量和精神容量注入其中。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关注

125粉丝

2524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