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大热的IP剧出现下滑迹象:不必神化IP,但也不该将其妖魔 ...
返回列表
大热的IP剧出现下滑迹象:不必神化IP,但也不该将其妖魔化
[复制链接]
萧盛
发表于 2018-1-24 11: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长达75集的 《九州海上牧云记》 第一季 (以下称 《海上》) 日前收官。尽管顶着“东方魔幻史诗”的前缀且从制作到播出耗时三年,但反响却并不热烈。到目前为止,除了演员转发外,其在新浪微博的热门回帖,平均转发基本一两百。
不同于之前 《孤芳不自赏》 《上古情歌》 在制作上的不走心,《海上》 在制作上可算是近年来奇幻题材IP剧里的良心之作。大量实景拍摄,剧中道具美工也相当考究。
问题出在哪儿?
一度大热的IP剧在去年出现下滑迹象,尽管IP剧越来越长,50集打底100集不多,制作成本也是一路狂飙,最早几千万投资就能上天,现在三四亿都等闲,但口碑却是一路跌破发行价,再难挽回。从年初的抠图巨制 《孤芳不自赏》、顶级流量鹿晗担纲的 《择天记》,再到前后被电视台退片只能转到网络平台播出的《将军在上》 《海上》,基本都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这种情况和前两年的 《花千骨》 《琅琊榜》 不可同日而语。
从2014年的 《古剑奇谭》 到2017年的《海上》,仅仅三年而已。种种迹象表明,被不少业界名人批评的“大IP+流量=名利双收”的粗放时代过去了。或者应该说,靠着流量明星和IP自带的粉丝来冲量的赚快钱模式,兴盛和失效一样快。
然而,急着为IP的衰退鼓掌,其实和之前一味鼓吹IP的万能一样,都是把IP妖魔化的表现。近一两年来成为热词的IP,不过是为了资本及背后的急功近利背了锅。
放眼全球,在影视产业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并非没有IP成功的例子,比如美剧《冰与火之歌》 和日剧 《大奥》。它们都来自于有强大号召力的IP底本,同时也是成熟影视工业的外显结果,是整体的好故事、好演员、好制作产生化学作用的结果,并非单项元素的成功,更没有什么砸钱就能解决的捷径。
举个例子,日剧 《大奥》 的原作是吉永史的漫画。在改编成剧集的过程中,漫画分格被直接复制到电视剧镜头上,构图、姿势乃至于服饰上的家纹毫无区别,活生生从纸面的2D活化到了3D世界。
然而美国和日本的模式很难被我们直接复制,除了工业化程度不同之外,我们的IP大多来源于网络文学,改编难度本来就很高,因为原作的完成度不够。这些作品都来自网络连载,主线和戏剧冲突都是为了连载服务。而作者日更一万是基础,全文数百万乃至于千万字的长度都是常态,也决定了小说很难塑造人物的成长弧,只能是最基础的性格一成不变。且很多支线情节的注水,也冲散了主线冲突的激烈性。
这注定了,在中国改编IP要成功,必须是对原著大刀阔斧的、碎片化的改编。
口碑大热的 《河神》 《无证之罪》 可以说探索出了中国IP改编的一条路:电影班底+强剧情+对人性的开掘。这种模式令本来平庸的原作脱胎换骨,转化为精彩的影视作品。
《河神》 原作更像笔记体小说,没有很完整的主线,就是河神郭和他的徒弟丁卯不断遭遇妖怪,中间穿插了很多天津异谈和民俗传说。到了改编剧,班底是电影导演陈国富的工夫影业,从服、化、道上首先做足了符合戏剧性的还原,又以片尾加入小花絮来表现民俗传说,增加氛围,把平面的世界扩展立体。
《无证之罪》 把事发地点从原作中的江南移到了东北,辉煌的工业史为剧本增加了历史的纵深感;同时增加了人物,样本十分丰富,也开掘了人性的深度。由此,制作方把一个本来单薄的二维世界在三维世界重新搭建起来。
最后,故事、故事、还是故事。情节要“烧脑”,戏剧冲突一定要足。碎片式改编,尊重的是小说和电影的不同,回归到强情节。《河神》 抽出了魔古道这条线,把原作中无足轻重的小头目树立成了大人物;又把丁卯单拉出来做了一条线,形成了几方势力的重合。《无证之罪》 也同样。原作就是一场两人之间的较量,更近于本格推理,但剧集版把它完善为一出社会推理剧,通过形形色色涉入罪案的人,展现光明面、黑暗面交织而成的人性,极大增加了情节的厚度和可看性,也给了演员足够的表演空间。
顺便一提,《河神》 一共24集。《无证之罪》?12集。
要说 《河神》 和 《无证之罪》,不是没有破绽,也并非开创了什么前所未有的模式,它们的成功,表面看是好的故事和好制作,底层逻辑是尊重工业,尊重观众,尊重了戏剧规律。
曾出品了 《琅琊榜》 《欢乐颂》 系列的金牌制作人侯鸿亮谈及IP改编时说过,“IP就像选演员,我们有一个角色,要去找一个合适的演员,我们看到一个所谓的IP,基础是能够改编成电视剧……我觉得IP的编剧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IP再好也不可能直接去影视化。大家不要买椟还珠,忽略了最主要的东西。”
说到底,IP不必被神化,也不该被妖魔化。艺术创作不是金融产品或者互联网创业产品,提出一个模式就可以无限分裂增长和普及。它非常依赖人力与智慧,又夹杂了太多感性和不确定。就好比互联网创业,真正改变时代的创新是少数,最后能成功的,大部分胜在团队强大的执行力上。点子难吗? 不难,难的是后期的完成度。
回过头来看 《海上》,它的缺点很明显:注水太严重,形式大于内容。把原著里分量不多的瀚北草原放在了最重要的头两集,大肆展示原始部族的风俗、草原景色的辽远豪阔。导演的摄影功底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可是把一个情节拉长到半集的量,是否有足够信息量和吸引力来撑剧情?
事实上,原著作者今何在自己也承认,“有的戏的确有些慢……完全可以多剪掉些。但这些戏都是花钱拍出来的,真剪了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也请大家理解其中的苦处。”
问题是,当IP变成了剧,原著粉可以体谅苦处,普通观众却没有提前做功课补习的义务。
观众已经在改变,从最初的有华服有颜值就照单全收,到可以出教程分辨抠图与实拍,趣味在渐渐回归正途。这样的变化正反过来倒推制作方提高水准。现在一出戏不行,已经不能让IP“背锅”,也不能让观众的品味“背锅”,制作方也是时候调高一下对自我的要求了。
(来源:文汇报 李雒城,作者为文艺评论人)
TA的其他文章
《长城》依然有张艺谋风格,和好莱坞合力打造奇观
从未停歇过的钱理群 如今有了廉颇老矣之感
西维创作谈:在继续之中继续
专家探讨网络文学大数据下的机会
福建作家姚璎:要做有灵魂香气的女子
科幻热潮下 产业呼唤专业人才
金宇澄、张大春:寻找中国小说传统
"三生三世"下了盘资本大棋 影视IP热更需冷思考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萧盛
管理员
29
关注
125
粉丝
2524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