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00,《走寻》公众号征稿,稿酬丰厚,详见走寻约稿函
约稿函 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走寻」。那些远去的风景,记忆的河流,老去的面孔,消失的村庄,久违的风俗,
正构成另一幅让我们难以琢磨的图画。
发现心灵深处未知的人、事、物,与我们一起,「走寻」生活的家园.....
如果您是位码字的文客,情系文艺,崇尚个性生活方式,那么就请留下点东西吧: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任何形式作品均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非遗记事、人文艺术、村庄文明、手工匠人、行旅散记、生活美学等等。
要求原创:字数在两千左右即可,图文并茂更受欢迎哦!越是被冷落的、先锋的,越是我们关注的。优秀写作者,将晋级为我们的签约作家,快快飞稿过来吧,作品一经采用,按质付酬,福利多多!
来稿请发到:1151937024@qq.com
联系方式:QQ1151937024
注:投稿请记得留下自己的微信号、邮箱、电话、地址。 另:稿酬目前是100—500,优质稿件酌情提高稿酬。达到标准的通常是三百起。 走寻选题由作者申报或编辑提供,将会不定期在群里发布,作者抱走选题就可以开始写稿啦。
如果你手上有尚未在公众号发表的原创文章,我们也接受自由投稿。
走寻投稿邮箱变更,来稿请发送至:zouxun@winhe.cnQQ:27247916 我有现存的原创文章,能接受吗? 本帖最后由 飞雪迎君 于 2017-4-29 10:45 编辑
浪淘亭夜话 岁月漫漫 ——往事之回忆 往事历历在目,淤积于胸,不吐不快。早就想写点什么,一直没能如愿。今天终于拿起笔,写下这点东西。不为别的,只是记记往事,记记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就算记录一下实实在在的过去,记录一下平凡无奇的生活,记录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吧。
——写在前面的话
赤壁闲士 范逊
2016.5.18 于余杭 浪淘亭观景
范逊
长江水东流,
浪淘何曾休。
古今多少事,
笑谈茶饭后。
第一部
一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村雪夜坐
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雪望 清 洪 升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1954年12月30日,即农历腊月初六,我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的王家坊(外祖母家),现在属团风县。
听母亲说,1954年家乡湖北省新洲县(武汉市新洲区)汪集镇范家湾淹了大水,据说是百年罕见的水灾。田野一片汪洋,庄稼都淹没了。湾子浮在水中,像一座孤岛一样,家乡实在无法生活。
当时,母亲怀孕在身,就离开了家乡,来到外婆家住下了。外公外婆早已去世,一切家务都由大舅撑持着。四个舅舅,一个小姨。大舅和四舅已成了家,我母亲排行第二,三舅参加红军直到解放后就住在北京,五舅和六姨还小。人口众多,一起住在三间狭小的平房里,拥挤不堪,生活颇是艰难。
王家坊坐落在一条小山岗上,田地大部分没受水灾。母亲肚子越来越大了,几个舅舅在房子的旁边,提前搭起了一个棚子,准备好以后让我母亲在里面生产。按照乡间风俗,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在娘家的屋子里生小孩的。
腊月初六这天傍晚,天黑沉沉的,北风呼啸,大雪横飞,天气奇冷。在天寒地冻中,一个弱小的生命顽强地诞生了。可怜的母亲,就在那透凉的棚子里生下了我。
洪水终于退走,母亲和我要回家乡了。从王家坊到范家湾有三十多里路,其间还隔着一条举水河。母亲抱着襁褓中的我,坐上了小船。大舅驾着小船,冒着严寒,向河对岸划去。 父亲早已在西面的举水堤上等着我们,母亲很远就望见了他的身影。上岸后,父亲接过我,和母亲踩着厚厚的冰雪,朝范家湾走去。放眼望去,大地一片白茫茫的。母亲还没满月,在这寒风中踩踏冰雪,从此落下了终生的病根(到冬天一冷脚就痛)。
范家湾坐落在长江北岸的一小片平原上,在武汉和九江之间。东离举水河约十五里,南临长江约三十里,西到武汉约一百五十里,北邻新洲县城约二十里。湾子坐东朝西,它的西面是脉龙咀、朱家湾,西北面是陈祠湾、洪山寨,北面是叶家店、杜家湾,东面是余家店、张家湾,南面有靖家湾、牌楼湾、畈上湾。湾子的正面有一口大塘,叫范家荡,在古时候其实是连接长江的一条湖汊。解放后修筑了江堤,才围起了一口塘。
范家湾在这里建湾基有几百年的历史。听老人讲,在元末明初时,范氏远祖公弟兄三人避战乱,从江西筷子街流落到湖北省黄州府(黄冈)。一说是奉朝廷之旨移民的,即历史上著名的“江西填湖广”。老三定居浠水县城门外,老二定居罗田县,老大定居黄冈县(即今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范家湾)。据说湾子原址在范家荡的西边,因湾里出了很多瘌痢头,说是风水不好,就搬到了荡的东面。
我家住在湾子中间的最后一排,一个三间的主屋,左边一间小横屋(厨房),前面有一块宽敞的院子。屋子左边一家是一个坐台女婿(上门女婿),后来搬回老家了,右边是应生家,院子的前边是万生家。
我在家排行第四,上有婆婆,伯父、父亲、母亲,还有大哥、二哥、三哥,八口之家,艰辛度日。
1958年,人民公社集体化,生产队所有人都在大食堂统一吃饭。当时我四岁,刚记事。开始食堂吃得较好,又是米饭又是馍馍。
记得有一次,食堂门前高木杆上的红旗倒不了,不知被什么挂住了。红旗倒下是社员放工吃饭的信号。当时,我们一群小孩在食堂门前的场子上玩耍。食堂师傅就大声说,谁爬上高杆把旗帜放倒,就奖给谁一个馍馍。话声一落,三哥就冲到高杆边,一气爬了上去,把红旗放倒了。师傅赞扬他,并给了他一个馍馍。三哥强悍,在我们兄弟中最活泼。
食堂是我们儿童玩闹最多的地方。食堂后面有一个很大的砖砌土囤,囤墙壁上有一个洞,刚好容一个人钻进去。囤里堆满了棉籽壳,棉籽壳是食堂蒸饭炒菜的好燃料。我和几个小伙伴经常在这里捉迷藏、翻跟头、打闹、斗嘴。
1958年秋后,食堂的伙食变得越来越差了,差到令人难以想象。馍馍没有了,米饭也消失了,后来连清粥也没有了。每餐都是水煮萝卜菜叶,依稀看见碗底几点米末,叫人难以下咽。
过了几个月,大食堂解散了,人们还是各自生活。各家起火,还是吃菜叶为主,粮食很少,萝卜交上去了,菜叶分给农民。不够吃,还要到野外去找些野菜充饥。如荠菜、芝蔴根(长在土里的白色根茎)、艾蒿、马齿苋、鸡头莲的茎和果实、野芹菜、香椿树嫩叶、紫云英、菱角、莼菜等。吃得最多的是一种叫“茹蒿”的野菜,生长在湖边,有一股清香味。
一次,父亲给生产队送公粮到公社去,领回一小包米糠,还有点霉味,家人如获至宝,吃起来觉得香喷喷的。
这样的日子,人们苦苦地撑着,尤其是大人每天还要坚持外出劳动。那年头,后来据说有的地方饿死不少人,但我们这地方,是长江北岸的一大块沼泽湿地,湖泊多,有鱼有野菜,没听说饿死人,只是饿得让人难受。一直到1962年之后,生活才有所好转,人们再没有像那样饿肚子了。 待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