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关于写作的秘密
一名作家要写出有诗性的东西,要写出有思想的东西,创作任何东西都要从生活中找出来。对于写作者来说,扩大文学视野非常重要,文学视野“最起码是全国的视野,更应该是全人类、全世界的视野”,只有在全球视野下摆正自己的位置,再反观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才能写出“大多数人都能共知、共通、共感的作品”。
如何认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有一个外国人说过:面对永恒和没有永恒的局面。这话说过很久了,都是我们今日的状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作家写作,对于世界来讲它是特殊的,是“这一个”。他的努力都是想着使自己能走向普遍的意义。而现实是,往往遇到了更高的文学标准,就将自己的普遍性还原到原来的特殊性。这样的过程是冲撞的、破裂的、痛苦的,但当了解了自己并了解了自己与更高文学标准的关系,分析、吸纳、融合,重新生成,以内在的力量再次使自己的特殊性变为普遍性。如此反复递进,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作家写作才能大成。
当下的中国文学还不到产生像福克纳、卡夫卡、马尔克斯、塞万提斯、乔伊斯这样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甚至连世界文坛上还未有话语权和影响力。我们还处于特殊性,只是在对待特殊性的深刻把握中,只为达到自己的普遍性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一是竭力增强自己的能量,提高自己的力量,以适应国际文学环境;二要超越地域、国家和民族,建立世界视野和想象力,以便安顿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如何认识我们自己与这个时代,与中国现实生活的关系。这个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发生着巨变,文学充满了太多的爆发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充满了太多的矛盾和问题,太多的困惑和焦虑。而文学又总被各种因素干扰,消蚀着它的纯粹和力量。作家,尤其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作家,写作还在继续着,但已经有了与社会脱节、越来越书斋化的现象。激情的衰退,思考的弱化,创作的土壤开始板结,这都是需要我们警惕和改变的,我在书房里写了这样的条幅。我喜欢在书房里不断换着写给自己的鼓励条幅。
近期我写的是:面对生活要有机察之心以及写作保持饥饿之感。
如何让自己的心灵适应这个时代,写出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况,这需要巨大的真诚。有了巨大的真诚就不至于被那些虚假的、矫情的、投机的甚至以各种崇高的名义束行龌龊之极的东西所蒙蔽,就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写作有价值和意义。
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好多作品,相当多都是写当下现实生活的。一个作家,或者说一个更大的天才作家,关心自己没有经历过的、自己没有听说过的、自己没有关注过的东西,人家能写得特别精彩。但是作为一般作家,像我这样的作家,就只能写我比较熟悉的东西。为什么写当下的?这与我自己的生活有关。因为我是在乡下长大,长大以后,现在到了城市。中国发生的变化首先从农村开始,慢慢到城市,然后到各个城市。农村当时的变化直接关系着我的生活状况,后来我也在城市,城市发生的事情和我的生活又有联系。
现实经验是文学写作的要义,写作者面对现实生活要很敏感,要对社会保持新鲜感。结合自己多年来观察中国社会的经验,我认为,只有抓两头,一头抓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一头抓西北偏远地方,你才能对中国的现实有所把握,你的感知才会是新鲜的。
文学创新很重要。我现在谈的创新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从思想上来解放,从观念上来解放,指你对文学的认识要不断更新;再一方面就是形式上,就是写法上。为了在写作中不断创新,我想有两点做法,一是要找写作上的“对手”,“作家为什么强大?就是要不停地作战,不停地写对手,在写的过程中自己才能强大起来”;二是要“照镜子”,“要照出自己的不行,照出自己的平庸和渺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好作家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语言和人的身体有紧密关系,什么是语言?语言就是你身体一呼一吸之间形成的节奏。什么是好的语言?好句子不在乎华丽,也不在乎朴素,也不在乎很讲究的文笔,也不在乎大白话,只要把情绪表达出来那就是最好的。但情绪怎么表达?情绪是靠节奏来表达的,要用语言、字与字、词与词之间节奏的变化来表达你的情绪。
我经常看一些评论家、理论家写的文章,说一名作家要写出有诗性的东西,要写出有思想的东西。什么是诗性的东西?我自己有这样一个体会,比如说一个人,如果这个人身体好,能拉车、挑担,能干好多别人干不了的力气活,你想干啥都能干,这赋予他好多的意义,叫他拉车,叫他担水,叫他放牛,啥都可以。如果一个人身体病恹恹,你就不可能去拉车、上山、挑担,不可能做这些。所以你把你要写的东西写圆满了,写极致,就像一个庄稼麦苗一样,麦苗是二尺高,你要让它长到二尺高结穗子,你不能让它长到一尺高就结穗,那结出来的穗子就是这么长的穗子,你指望颗粒多么饱满、今年给你一个大丰收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把你所写的人和事写透,必然那些东西就来了。一个人身体好的时候,他身体就有力量,如果病恹恹的就没有力量。所谓精神的东西,所谓诗性的东西,从写作的角度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不要产生观念先行的写法,一看就是外加的、不是从生活中来的。创作任何东西都要从生活中找出来。来源:《新民晚报》 | 贾平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