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幻想到底是什么?是浪漫主义!
在北京的公司见到江南时,他刚刚午睡醒来,还有一些咳嗽,不停嚼润喉糖。他抱歉地说,可能说话会不太多也有些不清楚。那天朋友圈的主题只有一个,漫威老爷子斯坦·李去世了。这些年一直在从事幻想文学创作的江南说,他最崇敬的还是乔治·马丁,“大家都开玩笑说,马丁可不要有事。”今年5月美国科幻大会上,江南见到了马丁大神,他并不避讳他的某些小说比如《九州》在架空上与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有相似之处。
新世纪以来的幻想小说,架空是很多创作者常用的技术手段,这种创作手法的流行多少跟《指环王》《冰与火之歌》《纳尼亚传奇》影视剧改编成功有关系。其中也包括江南的《九州》。与架空一词同时流行的是如何在幻想小说中架构一个所谓的世界观——一个挺能唬人的概念。
“我觉得多半是商业行为。”江南说,“宇宙世界观这个东西其实特别难做,不是说你的作品里有组织、有种族、有逻辑、有结构,就有世界观。如果你建一个古代的架空世界却和现代架空世界一样的,那你建一个世界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在我看来,世界观大概是个哲学主导的东西。比如《九州》是二元论,有序与混沌。什么是有序?井井有条,然后国与国之间相安无事,以义理和法律统治天下,这是有序。什么是混沌?在有序之中会孕育着无序的风暴,无序始终会席卷世界。如果是有序,大家互相有章理,到两个国家之间关系绷断,那就爆发大的战争,这样及时地把秩序打断。在我看来,如果你让一个作者用两种世界观去看世界,挺难的。大部分作者只建立一个虚拟世界就完了。”
幻想文学读者口中乐于讨论的所谓“世界观”,到了写作者那里是一件非常难以操作的事情,单凭写作者一人甚至无法完成。在江南那里就有一个挺大的团队来做这个事情,江南负责写小说,其他人负责画画、文案、设计创意,如果作品有影视剧的可行性,还得配上影视剧团队等等。在江南看来,大多数网文小说在“世界观”里出现逻辑问题和矛盾冲突,不是因为他们所说的世界观太大,而是世界铺得太大,如果以主角视角写,走着走着就歪掉了。
“我的《九州》世界其实没那么大,信息量并不大。你看,这么一块有限的空间,相对平衡起来容易些。”江南指着墙上的一张画,一副大概2平方米大的九州地图。
这是一幅中西合璧的九州地图,绘制的手法更接近于传统中国方式,这跟江南一开始就想在《九州》中使用东方化元素有关。在他看来,在中国小说中照搬某些西方奇幻小说的元素会比较奇怪,比如经常在西方文学中出现的矮人。而中国传统中有自己奇妙的幻想元素,比如《山海经》,“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待奇异物种态度是不同的,这也导致我们的奇幻传承和欧洲人的奇幻传承完全不同。”如果模仿《指环王》来做世界观,就很容易变成一部欧洲小说的样子。“我也写过。”江南说。“中国人看世界的态度是这样子的,我在世界的中间,然后看周围,离我越远就越奇怪、越神秘,《山海经》就是这样子。”
在《九州》里有一个人物设定是“羽人”,鸟身人头,只有头部是人,双脚是鸟的爪子,可以抓着锋利的投枪往下投射。虽然描述起来这个人物设定很带感,但江南后来发现,如果把羽人设定为一个种族,这个人物可能就有些四不像了。江南最初也设定过金发的人物,但现在他都放弃了,“现在我们的设计里面,把中国元素加强了,甚至还会去找一些藏族的服饰、宗教元素来参考。”
江南作品中,中国元素的加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市场,这样才能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冰与火之歌》《哈利·波特》《指环王》等等,很多读者都喜欢用在西方已经获得成功的幻想作品去框江南的作品。但江南说,要说真有影响或借鉴,《指环王》算一个,而且是电影版的《指环王》。彼得·杰克逊非常真实地还原了那些战斗场面,比如每拳打到铠甲上的震动感,面对箭雨的恐惧感,这是发达电影工业带来的,“《九州》强调和注重画面,是得到彼得·杰克逊《指环王》的教育。这方面,我们已经脱离了中国传统写意写作方式。”
当然,画面叙事现在已成为全世界畅销书写作的趋势。这当然是受到了电影工业的影响。但另外一方面,电影工业也越来越依赖文学作品的IP输出。于是我们在文学作品或影视剧中,能记住的就是几场打斗场面,两个人物关系,或者几句话。
江南认为,影视剧的画面叙事表达方式,在畅销书领域,已经比文字化的表达占更强势的地位,无论你用剧本讲故事,还是用画面讲故事,用小说讲故事,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讲故事,讲不同的故事。但随着整个影视工业成本往下滑,和技术往上提,用影视剧讲故事越来越容易了。所以即便影视剧仍然比小说缺少联想的空间,但影视剧能做的越来越多,远比十年前要多,基本上什么题材都有人敢做。“如果一个作者不为自己的画面化表达做工作,那么它的失败指日可待。乔治·马丁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是个小说家。他是在讲故事,但他是用画面讲故事。用画面讲故事,是一个工具,是一个技巧。我担忧的一点,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求变,那我们很快没有故事可讲了。”
江南出生在合肥,毕业于如今大名鼎鼎的合肥八中,“当年也只是普通中学,后来出名是因为校友中有我们的李克强总理。我们上学那会儿是真的很普通,下午三点就放学了。”
他说从小阅读的作品比如《平原游击队》《烈火金刚》《林海雪原》,读完还感觉挺嗨的。这些红色经典带给江南的感觉是“浪漫主义”,某种意义上和现在孩子读《指环王》差别不大。江南说,他的大量阅读是在上大学时完成的,那时北京大学刚开了书店风入松,去图书馆拿一个学校做的汉堡看一整天。那时的江南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生,他自称是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这让他在申请美国大学时,把马列、法学通论的GPA都算上,这才勉强把成绩拉到Top10。这些公共课,非专业课,江南反而常常能考全年级第一。
如今,江南读的更多的是历史,比如《罗马人的故事》《文艺复兴的故事》,这些历史书甚至对他的写作也产生了影响,比如九州中内海的设定,就是受到了地中海的启发。
但在北大时,江南还没有写作的想法,虽然北大写作的人一大群。“没想过写作,主要是在北大非常开心,每天出去吃饭、看书,完全不孤单。我觉得孤单对写作很重要。”1999年,江南来到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继续读化学,在那里没有中文书看,对英文小说也不感兴趣,也没有太多人交流,处于一个孤单状态,于是开始写作。那也是幻想文学因为系列电影成功再度引起阅读热潮的肇始年代。江南说,他算是也同时见证了幻想文学的再度大规模兴起,大规模下架,这几年又经历大规模IP改编。算是一个产业的见证者。
快二十年了,幻想产业在中国依然是个小产业。“产业不大,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还需要十年时间。”江南说,这是因为中国至今没有一部类似于《冰与火之歌》的作品,也不知道谁能写出来,谁能拍出来。“我的《九州》跟它也不太像,无论是故事结构还是拍摄、播出方式都不太像,《九州》的影视剧还是比较传统的。”江南强调的技术和工业化程度,如果拍个低配版《冰与火之歌》,它的意义就不太大,但我们看到即将迎来最终季的《冰与火之歌》对整个影视剧工业和幻想文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而中国从事幻想写作的作者,江南基本上也都认识,但读的并不多,“我认为中国类型小说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质量良莠不齐,这对读者来说不是特别好的阅读体验。现在中国的畅销小说,大家都在追求产量,尤其是大IP的持有者们,都不断地复制自己的IP,我觉得至少这个过程是有问题的,它不足以产生一个特别成熟的作品。”
幻想产业表面上在中国得到了繁荣,大量资本也涌入,但在江南看来我们还没有一部《冰与火之歌》,所以还不能说这个行业达到了什么高点。
作家江南目前还经营着一家影视公司灵龙文化。虽然努力在白天写作,但大部分还是在晚上完成工作之后。“写作者最好一天能写一段时间,那样你会觉得今天写了,我有输出了,练笔了,挺开心的。要是今天一个字没写,就会觉得今天我有点浪费。我没有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商人,这一点我得说实话。”
十多年的写作,江南积累了稳定的读者群,而就在2018年5月,江南跟阅文集团进行了一场合作,他最受欢迎的“龙族系列”《龙族V》先于线下出版图书,于阅文集团全平台独家首发。同时,包括《龙族》系列、《九州·缥缈录》系列、《上海堡垒》等在内,江南全部已发行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子版权亦独家授予阅文集团,他所经营的影视公司灵龙文化也与阅文集团共同合作、孵化开发IP。
根据数据,《龙族V》在阅文上线首月更新仅6万字时,总收藏数就达到110万了,占据平台新书榜等各排行榜榜首。目前《龙族》在QQ阅读上总阅读量已超1800万,并获得了1200多万次的平台“赞赏”。
“就我个人体验,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江南说,他自己都还有些不适应,他自嘲是网上更新最慢的作家了,目前周更三次,每次三千多字。在23岁那年,江南曾有过一日写作3万字的记录,那时年轻,所有情节也都在脑子里。如果23岁的他在网上写作的话,大概是能适应网络写作的节奏的。“可是我还是没法学会网络写作的一些套路,我琢磨过,可能也很难学会。”
因为在阅文平台上更新慢,有些读者也觉得挺难受,有些人会攒一段时间看,江南也一直被人催更。但江南把跟阅文的合作算作一次尝试,目前看,效果比他预想的要好。“首先我们肯定在网络传播中是一个异类,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异类。”
毫无疑问,幻想文学的标杆在江南那里就是《冰与火之歌》,但江南会像马丁大叔那样把那么多主角写死吗?“我觉得我不会。我觉得马丁老爷子纯粹属于活明白了,纯粹为了虐待大家。”“但我觉得雪诺会死,因为他比较接近一个罗马英雄的形象,与命运抗争,然后败于命运之手。这就是西方的正剧,西方的正剧大多是悲剧。”
那“幻想”到底是什么?“浪漫主义。”江南说。来源:澎湃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