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知名编剧饶俊:IP改编的三个维度
导语:2015年,由女频仙侠网络小说《花千骨》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火爆荧屏,自此网络文学、影视界掀起了IP热,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因此大放异彩,网络文学和影视领域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从打造《花千骨》到漫改IP《画江湖之不良人》,再到最新播出的《火王之破晓之战》,这些热度极高的IP改编剧背后,都有一个共同名字:饶俊。
饶俊:贵州铜仁人,201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因改编电视剧《花千骨》而被众人熟知,该剧荣获2015年国剧盛典年度十大影响力电视剧。近几年,他相继创作了《寂寞空庭春欲晚》《重生之名流巨星》《画江湖之不良人》《美味奇缘》《醉玲珑》《火王之破晓之战》《剑王朝》等多部作品,2018年荣获首届初心榜“中国十大青年电视剧编剧”。
饶俊可以说是国内IP改编数一数二的编剧,他对影视、对网络文学都有深刻洞见,橙瓜特此对他进行了专访。
提到那么多的网络小说改编剧,饶俊老师也跟我们分享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他跟《花千骨》作者fresh果果是多年好友,为了改编《花千骨》,饶俊曾不遗余力推荐《花千骨》小说,最终促成了慈文影视打造《花千骨》,这已经是业内佳话。与古龙先生合作的《飞刀又见飞刀》,则让饶俊记忆犹新。
“我记得初中时在姑妈家看过林心如、张智霖、韩雪、董洁版的(《飞刀又见飞刀》),那时候还是黑白电视,印象中应该是金星牌的。因为是用天线接收信号,所以可能看着看着画面会出现雪花以及噪音什么的,就时不时还得动一下天线。”饶俊提到童年时的趣事。
这段经历,也牵扯出饶俊很小时候就有的编剧梦,“我小时候看电视的执著劲儿被大人们称为‘电视精’;年少时就曾想过哪天自己能够古龙、金庸这样的武侠大师近距离接触就好了,没有想到从业以后真的有人来找自己改编古龙先生的作品,说到底还真是年少无知,改编古龙先生的作品需要花很大精力,看过这本书的都知道它原本出自于同名电影,所以小说写得极为简练,更多是意象化的表达,全书堪堪不过5万字,却需要改编成一部40集的电视连续剧,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后来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已经尽了很大力气了,但也告诉自己,其实有些作品是不适合改编的。”
有些作品是不适合改编的,那怎么样的IP才是适合改编,同时保留原作气韵的呢?饶俊认为选择IP有三个维度:一种是小说本身故事非常完整,起承转合,人物都有了,这一类IP改编是比较容易的,编剧需要做的就是做加工与筛选工作,将主线捋清楚,在主线上的,进行保留或者放大,不在主线上的,可能就需要适当的删减;人物内心活动如何进行可视化改编,这些都是编剧可以做的工作;一种是人物非常好,但故事可能没有那么完整的。这一类则需要编剧就IP提供的经典人物,进行情节推导,将其补充完整,是需要相当的原创能力在里面的;而第三类就是提供了特别好的戏剧核,或者是惊艳的创意点,但人物和故事都没有那么完整的,则需要编剧在这个戏剧核或创意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作。比如古龙先生的《飞刀又见飞刀》,小说给的信息很有限,但是有戏剧核,这个戏剧核就是当李坏和薛采月互相欣赏并相爱之后,发现彼此有杀父之仇,但此时两人已经有了爱情的结晶——孩子,却要为了各自的家族决一死战。这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故事核,但细节是需要编剧自己去创作的,所以当时在创作这部戏时,我就根据这个故事核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将这个故事核用我自己创作的内容去承载它。
也因为这个缘故,符不符合影视化的改编,符不符合他所说的“三个可改编的标准”,是饶俊选择是否接受这个IP的关键,为此他拒绝过不少找他改编的IP。现在一部IP价格几百万、几千万,不少IP改编后也失败,“IP泡沫论”说法喧嚣尘上,饶俊却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所谓的IP泡沫是回归理性,让大家不要盲目的去追求IP,不是什么IP都可以改编,也不是只要有了好IP就一定能做好,一个IP的改编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你这部戏崩盘,IP基础、编剧都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它没有那么大能量直接决定一部戏的成败。无论是市场上,还是自己亲身经历的,饶俊都遇到过那种IP基础很好,但是最后却失败的作品。
饶俊对橙瓜表示,整个行业,好内容长期稀缺资源,只要内容够好,一定不愁市场,IP价格永远不会有天花板。
具体而言,业内有“女频IP容易爆、男频IP容易扑街”这一说法,饶俊作为改编了女频IP,也改编了男频IP的编剧,却并不是完全认同这种说法。他个人坚持内容为王创作,以及思考如何去改编,如何去呈现。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算不算男频,这些也都是以男性为主视角,讲一个少年从籍籍无名之辈成为一代豪侠的故事,是不是跟所谓的男频文故事内核是一致的,那为什么这些作品影视化改编之后都获得了成功呢?首先是金庸先生的作品故事饱满、人物立体、情节跌宕起伏,具备可影视化改编的良好基础,因此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是不是有些作品其实是不适合改编的,而只适合阅读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实很多作品在改编时叙事方法、服装、美术等各方面都不够准确,导致整体的观感下降,也是导致作品所谓“扑街”的原因之一。一个作品成与不成,真的是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并非只是单纯的男频的问题,女频没做好的也挺多的,所以我觉得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把握好影视化的每一个阶段。”
在改编无罪的《剑王朝》过程中,饶俊面对男频小说改编,面对新的挑战,他也十分忐忑。“说实话还是有些压力的,因为这本小说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而且无罪老师写得大气磅礴,人物众多,要进行影视化改编的话,其实可能无法承载这么大体量。于是乎,在跟无罪老师沟通之后,以及根据平台方、制作方、导演等主创人员的要求,我们选取了最精华的主线来进行讲述。这个过程中我得到的经验当我们的剧无法承载这么大体量的时候,就得需要找到这部小说的根是什么?我认为是人物,往往作家塑造的人物都是非常丰满立体的,无罪老师《剑王朝》中的丁宁就属于这样的人物。因此我们在改编过程中,我能坚持的就是人设不变,我认为只要人物对了,在删繁就简事件的选择上自然也不会有偏差。”
现在改编的IP类型很多,还有一些小众题材IP,也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饶俊认为,当前已经进入到多屏时代了,观众每天的时间有限,但内容的选择却越来越多。因此我认为未来的趋势一定是精准定位的,会越来越有圈层的概念,试图打破全观众层的项目会越来越难,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与其说是小而美,不如说是精准定位。
除了男频女频作品,饶俊还改编了《火王之破晓之战》、《画江湖之不良人》等漫画IP,漫改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不是一个次元的,一直一来大家公认的就是漫改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突破次元壁的问题,为了让二次元的漫画被三次元的人接受和喜欢,饶俊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饶俊总结下来的经验有两点:“首先是人设不能动,动漫的特点是也许很多时候故事不完整或者跳跃也是没有关系的,但人物立住了,或者说人物有特点了,哪怕是写这个人物的日常,动漫粉都是可以磕半年的。但是改编成真人剧可能就不行,有些动作,有些细节,甚至造型真人演起来真的会很尴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紧紧抓住人物的性格不变,其他真的不能完全实现的我相信观众也是可以接受的;其次是气质不能变。如果这是一部男性热血动漫,那可能我们就不能改编成女性向主要以谈恋爱为内容的真人剧;如果是一部充满粉红泡泡的漫改,那可能就不适合走快节奏情节流的改编。”
在改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争议,尤其是原著粉的一些批评,在原著与改编之间,该如何平衡取舍,这对于编剧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同时,也有很多编剧抵制IP改编,甚至站在对立面,作为IP改编剧较多的编剧,饶俊也面临过这样的困扰。
“每部戏改完之后我都有认真在看大家的批评和意见,有些是提得很有道理的,我自己也在一点点总结经验教训。但其实我也比较想说的是,一部电视剧能拍出来,编剧能决定的事情真的挺少的,这部戏的制片人、导演、主演、平台方,其实都会给到意见,在改编的过程中,其实是一场对于意见的博弈。就我个人而言,在原著和改编之间我可能会首先保住小说的人物和气质,然后再用影视创作自有的规律去看这部作品,哪些可以直接拿过来用,哪些需要进行改编,毕竟小说和电视剧真的是两个不同种类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创作规律非常不一样,这中间有很多鸿沟需要去跨越。”饶俊是如此看待原作粉丝的意见和批评的,他的回答,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做一个优秀的IP改编剧编剧还是很难的。
而对于IP改编的态度,饶俊认为,这是仁者见仁的,改编未必就会省力,或者说改编就一定比原著差。“著名的音乐剧《猫》是根据一首诗改编的,但是我们发现改编后的《猫》也成了经典。中国最有名的改编当属巴金先生的小说《家》,被曹禺先生改编成剧本之后,同样也成了经典,甚至还有人说艺术成就超过了原著。但他也承认,作为年轻编剧在早期能够参与改编一个基础比较好的IP,那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饶俊以著名编剧前辈曹禺为例,激励自己创作,同时,他也肯定一部好的小说,也会给编剧成长带来帮助,甚至起到飞升的作用。
对于年轻编剧,如何深入影视行业,深入了解网络小说,饶俊也提出了他的建议。
“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有足够的阅读量和阅片量,因为我们的年纪和阅历在这里,那我们如何增长知识储备,我认为保持长久有效的阅读习惯和阅片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此为其一;其二我觉得一定不要怕辛苦,编剧就是一个很熬人的工作,无论是心力还是体力。如果怕累,真的建议不要做编剧;其三就是谦卑心,这点很重要,我很怕那种一上来就说这个很不好,那个很烂的年轻编剧,眼高手低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可能意味着你已经陷在自己的死胡同里了。”
在改编经手的IP之余,饶俊也会积极阅读网络小说,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我看的网络小说其实都是朋友给我推荐的,我特别喜欢请朋友给我推荐他们喜欢的,这样我就可以省去一些找小说的时间而花在阅读上了。我最近刚看完的小说是星零的《上古》和《帝皇书》,这个作者无论是文笔,还是人物塑造,以及故事都是非常棒的,我预感她可能会成为新一代网文大神。”饶俊找小说也有门道。
有些网络作家都说在创作过程中会考虑一些影视化的元素;饶俊从专业编剧的角度,对网络作家创作影视向作品,饶俊认为如果一定要给作家提建议,他更加建议作家写作家真正想写东西,创作从某种程度上是共同的。
“金庸先生小说写得那么好,我想他一定没有特别想过将来拍成影视剧的事情,但他的大部分作品影视化改编之后都非常成功,甚至影响了一代人。我坚信作家一定是在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时写就的作品,一定是不朽的。“
附:橙瓜专访饶俊老师全文
1. 我们知道,你跟《花千骨》作者是多年老相识,最后改编《花千骨》也可以说是机缘巧合,想问一下,你接触的其他IP背后,有没有别的值得分享的故事。
饶俊:比较有意思的是古龙先生的《飞刀又见飞刀》吧,我记得初中时在姑妈家看过林心如、张智霖、韩雪、董洁版的,那时候还是黑白电视,印象中应该是金星牌的。因为是用天线接收信号,所以可能看着看着画面会出现雪花以及噪音什么的,就时不时还得动一下天线。看电视的执著劲儿被大人们称为“电视精”;年少时就曾想过哪天自己能够古龙、金庸这样的武侠大师近距离接触就好了,没有想到从业以后真的有人来找自己改编古龙先生的作品,说到底还真是年少无知,改编古龙先生的作品需要花很大精力,看过这本书的都知道它原本出自于同名电影,所以小说写得极为简练,更多是意象化的表达,全书堪堪不过5万字,却需要改编成一部40集的电视连续剧,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后来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已经尽了很大力气了,但也告诉自己,其实有些作品是不适合改编的。
2. 您改编了女频IP,也有男频IP,您是否认同“女频IP容易爆、男频IP容易扑街”这一说法?并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饶俊:我其实并不是完全认同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看内容,以及如何去改编,如何去呈现。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算不算男频,这些也都是以男性为主视角,讲一个少年从籍籍无名之辈成为一代豪侠的故事,是不是跟所谓的男频文故事内核是一致的,那为什么这些作品影视化改编之后都获得了成功呢?首先是金庸先生的作品故事饱满、人物立体、情节跌宕起伏,具备可影视化改编的良好基础,因此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是不是有些作品其实是不适合改编的,而只适合阅读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实很多作品在改编时叙事方法、服装、美术等各方面都不够准确,导致整体的观感下降,也是导致作品所谓“扑街”的原因之一。一个作品成与不成,真的是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并非只是单纯的男频的问题,女频没做好的也挺多的,所以我觉得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把握好影视化的每一个阶段。
3. 您改编了无罪的《剑王朝》,对男频小说改编,您会不会有压力?可以谈谈您在男频IP改编的一些思路吗?
饶俊:说实话还是有些压力的,因为这本小说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而且无罪老师写得大气磅礴,人物众多,要进行影视化改编的话,其实可能无法承载这么大体量。于是乎在跟无罪老师沟通之后,以及根据平台方、制作方、导演等主创人员的要求,我们选取了最精华的主线来进行讲述。这个过程中我得到的经验当我们的剧无法承载这么大体量的时候,就得需要找到这部小说的根是什么?我认为是人物,往往作家塑造的人物都是非常丰满立体的,无罪老师《剑王朝》中的丁宁就属于这样的人物。因此我们在改编过程中,我能坚持的就是人设不变,我认为只要人物对了,在删繁就简事件的选择上自然也不会有偏差。
4. 《火王之破晓之战》、《画江湖之不良人》,是漫画改编的,你做到了二次元的漫画让三次元的人接受和喜欢,你做了哪些思考和工作,可不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
饶俊:其实漫改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不是一个次元的,一直一来大家公认的就是漫改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突破次元壁的问题,也就是从动漫的二次元到真人改编,什么是可以改的,什么是不能改的。我自己总结下来的经验可能有两点:首先是人设不能动,动漫的特点是也许很多时候故事不完整或者跳跃也是没有关系的,但人物立住了,或者说人物有特点了,哪怕是写这个人物的日常,动漫粉都是可以磕半年的。但是改编成真人剧可能就不行,有些动作,有些细节,甚至造型真人演起来真的会很尴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紧紧抓住人物的性格不变,其他真的不能完全实现的我相信观众也是可以接受的;其次是气质不能变。如果这是一部男性热血动漫,那可能我们就不能改编成女性向主要以谈恋爱为内容的真人剧;如果是一部充满粉红泡泡的漫改,那可能就不适合走快节奏情节流的改编。
5.在改编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争议,尤其是原著粉的一些批评,你是怎么看待原著粉的意见的?在原著与改编之间,怎么平衡取舍?
饶俊:其实每部戏改完之后我都有认真在看大家的批评和意见,有些是提得很有道理的,我自己也在一点点总结经验教训。但其实我也比较想说的是,一部电视剧能拍出来,编剧能决定的事情真的挺少的,这部戏的制片人、导演、主演、平台方,其实都会给到意见,在改编的过程中,其实是一场对于意见的博弈。就我个人而言,在原著和改编之间我可能会首先保住小说的人物和气质,然后再用影视创作自有的规律去看这部作品,哪些可以直接拿过来用,哪些需要进行改编,毕竟小说和电视剧真的是两个不同种类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创作规律非常不一样,这中间有很多鸿沟需要去跨越。
6.您挑选 IP改编,最看重的、最吸引您的因素?您认为的,哪类IP可改,哪类IP好改,哪类IP不好改?
饶俊:我一直说我选择IP有三个维度,一种是小说本身故事非常完整,起承转合,人物都有了,这一类IP改编是比较容易的,编剧需要做的就是做加工与筛选工作,将主线捋清楚,在主线上的,进行保留或者放大,不在主线上的,可能就需要适当的删减;人物内心活动如何进行可视化改编,这些都是编剧可以做的工作;一种是人物非常好,但故事可能没有那么完整的。这一类则需要编剧就IP提供的经典人物,进行情节推导,将其补充完整,是需要相当的原创能力在里面的;而第三类就是提供了特别好的戏剧核,或者是惊艳的创意点,但人物和故事都没有那么完整的,则需要编剧在这个戏剧核或创意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作。比如古龙先生的《飞刀又见飞刀》,小说给的信息很有限,但是有戏剧核,这个戏剧核就是当李坏和薛采月互相欣赏并相爱之后,发现彼此有杀父之仇,但此时两人已经有了爱情的结晶——孩子,却要为了各自的家族决一死战。这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故事核,但细节是需要编剧自己去创作的,所以当时在创作这部戏时,我就根据这个故事核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将这个故事核用我自己创作的内容去承载它。
7.您有没有拒绝过一些找您改编的IP?如果单论IP本身,您一般拒绝的理由会是什么?
饶俊:拒绝过不少。拒绝的原因还是我前面所说的标准,符不符合影视化的改编,符不符合我心目中三个可改编的标准。
8. 现在一部IP价格几百万、几千万,你认为到天花板了吗?IP泡沫论说法喧嚣尘上,您是怎么看待的?
饶俊:我觉得永远不会有天花板,因为整个行业,好内容长期稀缺资源,只要内容够好,一定不愁市场,所谓的IP泡沫我认为是回归理性,让大家不要盲目的去追求IP,不是什么IP都可以改编,也不是只要有了好IP就一定能做好,因为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你这部戏崩盘,IP基础、编剧都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它没有那么大能量直接决定一部戏的成败,需要每个环节都是加分项才有可能成功。无论是市场上,还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都有那种IP基础很好,但是最后却失败的。
9.很多编剧抵制IP改编,甚至站在对立面,你作为IP改编剧较多的编剧,会不会受他人看法影响,这类观点会不会对您产生困扰,你如何消除这种困扰?
饶俊:我一直认为是仁者见仁的,而且改编未必就会省力,或者说改编就一定比原著差。著名的音乐剧《猫》是根据一首诗改编的,但是我们发现改编后的《猫》也成了经典。中国最有名的改编当属巴金先生的小说《家》,被曹禺先生改编成剧本之后,同样也成了经典,甚至还有人说艺术成就超过了原著。且不论这些大家或者说已经成功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既有IP改编的剧本,也有在做原创,但其实作为年轻编剧在早期能够参与改编一个基础比较好的IP,那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0.对于年轻编剧,您有什么想说的寄语,好的建议?
饶俊: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有足够的阅读量和阅片量,因为我们的年纪和阅历在这里,那我们如何增长知识储备,我认为保持长久有效的阅读习惯和阅片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此为其一;其二我觉得一定不要怕辛苦,编剧就是一个很熬人的工作,无论是心力还是体力。如果怕累,真的建议不要做编剧;其三就是谦卑心,这点很重要,我很怕那种一上来就说这个很不好,那个很烂的年轻编剧,眼高手低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可能意味着你已经陷在自己的死胡同里了。
11.现在改编的IP类型很多,还有一些小众题材IP,也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您认为未来的IP改编趋势,会以大IP为主,还是小而美的IP会有作为,甚至出爆款?谈谈您对未来改编剧趋势看法?
饶俊:现在已经进入到多屏时代了,观众每天的时间有限,但内容的选择却越来越多。因此我认为未来的趋势一定是精准定位的,会越来越有圈层的概念,试图打破全观众层的项目会越来越难,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与其说是小而美,不如说是精准定位。
12.除了IP改编的项目,你平常生活中会去找自己喜欢的网络小说看吗?能不能分享一下你最近在看的网络小说?你一般如何在网络小说里挑选自己喜欢的书?
饶俊:我看的网络小说其实都是朋友给我推荐的,我特别喜欢请朋友给我推荐他们喜欢的,这样我就可以省去一些找小说的时间而花在阅读上了。我最近刚看完的小说是星零的《上古》和《帝皇书》,这个作者无论是文笔,还是人物塑造,以及故事都是非常棒的,我预感她可能会成为新一代网文大神。
13.有些网络作家都说在创作过程中会考虑一些影视化的元素;你从专业编剧的角度,对网络作家创作影视向作品,提提建议?
饶俊:这个其实我没有太多发言权,如果一定要提,其实我更加建议作家写作家真正想写东西,创作从某种程度上是共同的,金庸先生小说写得那么好,我想他一定没有特别想过将来拍成影视剧的事情,但他的大部分作品影视化改编之后都非常成功,甚至影响了一代人。我坚信作家一定是在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时写就的作品,一定是不朽的。(来源:橙瓜文娱专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