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元:网络文学,扣准人心欲望的写作
这是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政府的重视、主流的接纳、渠道的拓展,给了年轻鲜亮的网络文学最优良的生长土壤和最充分的养料,网络文学的发展如列车一般轰然前行,穿越神州大地,掠起浩荡之风,一路延伸向前,直至走出国门。而如何把握时代脉搏,扎根人民生活,打造文化精品,避免网络文学被浓重的商业气息过分浸染,杜绝同质化和脸谱化,实现网络文学的精品化,是每一个网络文学作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记得一次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有位致力于传统文学创作的女作家一直在问两个问题:一是网络文学的生命到底能有多久;二是网络作家是否能够承担起文化传承的时代责任。当时笔者从网络文学的特征、发展以及精品等方面,明确表示网络文学作者一定会有所承担。主持人点评说,这一代的文学新人很有自信。这个点评正好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如今网络文学虽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并已走出国门,但更高程度的自信,还是应该来源于作品,来源于对生活的感知和人性的挖掘,来源于对文学的建构和时代的共鸣。
有人说,相对于更注重采风和积累、讲究在生活和现实中提取亮点的传统文学写作方式,网络文学近乎于“闭门造车” ,缺乏与现实和人民的深度联系,然而在网络文学写作的过程中,和读者的即时联动和信息互通,本身就是一种联系和了解的过程。网络文学并不是无根之木,它呼应市场而生,市场的核心语言是欲望,在欲望驱使下的心理补偿和痛楚释放,使网络文学写作自行建立了想象特征。
网络文学题材的发散和丰富,正是源于人们不同的情感和愿望的表达和期待。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使普通人的欲望很难获得满足,因此高代入感的网络文学受到市场欢迎。很多读者和主角建立了情感共同体,主角的上升过程就是他们内心欲望借助于故事而实现的过程。
网络文学作者正是基于人们内心的深层欲望而写作,因此同样需要对资讯的了解,对文化的剖析,对读者群体的深入把握和融合。笔者创作处女作《燕倾天下》时,虽然文风青涩,但依旧有一批忠实的读者和笔者就小说的人物、情节进行互动。和读者的交流,是了解不同类型阅读群体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也是汲取经验、丰富自我、促进提升的过程。在创作《扶摇皇后》之前,笔者阅读了当时很多优秀的网络小说,并对很多读者进行了调研,了解当时最为热点的元素,最终确定了以升级打怪为背景,以权谋争斗为主线,串联七国,故事可独立可联合的较为新颖的文本风格;人物关系的设定则来源于笔者一个普通日常场景中生发出的灵感,并在写作过程中,适当融入读者所关心的时代热点。这部小说最终给我带来了无数荣耀和成绩,从网络阅读至实体出版至影视传播,如这部小说本身一般盘旋而上。同样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凰权》 ,主要人物的设定也来自于大量阅读和紧跟时代所带来的灵感。这正是一个作者创作的生命力所在,是网络文学鲜活动人之所在。
也有人说,网络文学更新量大,会影响文本的素质。其实,井喷般的写作方式对网络文学来说也未必完全没有好处,有压力才有动力和爆发力,逼迫式的写作会使思维运转加快,每天都有新灵感。另一方面,读者会给予相当的支持和回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优秀的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之间是一种互相的精神支援:作者努力创作精品力作,而读者给予作者全部的支持;作品支援了读者心中对于美好和光明的向往,读者为作者继续坚持写作提供了信心。
当然,无论何种方式的写作都需要对自身的清醒认识和有效充电。最好的时代,也意味着是最具考验的时代。网络文学经历了市场的大浪淘沙之后,还要面对众多目光的审视和洗礼。限制网络文学作者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对自身责任的认识不足,对未来发展的规划不足,对受众喜好的信心不足,对提升自我的动力不足。很多人认为,文本的内涵格调与浅平快的网络文学写作存在天然的冲突,因此失去尝试的勇气,而笔者认为,正是这种想法局限了网络文学提高质素的步伐。通俗文学注入人文精神并不存在天堑,区别只是在于表达方式。
网络文学作者要有一颗敏感细腻、懂得体味生活的内心,有善于捕捉筛选纷繁信息、从中寻找闪光点的眼力,有扎根读者群体、聆听人心幽微的悟性。民国通俗小说如今已经被经典化,希望未来网络文学也有这一日。我们所要注意的是留存网络文学的气质,掌握网络文学的节奏,认准受众群体,坚持正面理念,把准时代脉搏,在商业定位的基础上,在扣准人心欲望的写作过程中,润物无声地传递人文精神和文学信念,如此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系网络小说家天下归元,著有《扶摇皇后》《凰权》《燕倾天下》《帝凰》等)
来源:中国文艺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