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互联网改变的“青春”还有“文学”吗?
随着“中版国教”杯第二十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揭晓和各类奖项的颁出,游离于高考作文标准之外的“青春写作”又再度引发关注。在今天,青春写作和时代的变化之间有着更深的联系,那么韩寒、周嘉宁等等这些二十年前涌现出的名字所代表的青春写作风格,与现在的年轻人写作,中间隔了些什么?又多了些什么?二十年过去,读写风气大为不同,据《萌芽》杂志编辑部主任桂传俍十余年的观察,目前,很多新同学首先接触到的是网络和微信公众号上的文本,这会对文学的定义产生疑惑,对文字功底和写作技巧缺乏体认,“这也是近年来我们越发感到好作者稀缺的原因所在。”但是,也不乏令人欣慰的现象——近年来的新概念作文大奖赛参赛者的写作主题“从最初的关注个人内心世界,转向关注他人,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开始了对陌生人感到好奇。”
互联网写作——能称为青春文学吗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分析,以新概念作文为代表的青春文学风格正在随着时代而改变,“文章可能再也不是像1990年代形成的风气,也就是所谓的美文、软文、小文章的写作。”罗岗认为,在将来,写作的概念会大于文学的概念,故事的概念也会大于文学的概念。“很多中学生参与写作,并不是一定要成为作家,很可能他会在网络公司成为很好的网络设计师,或者是在别的游戏的领域里面和影视领域中编各种各样的故事,成为著名的非虚构的写作者。”也就是说,今天的青春写作突破了1990年代形成的美文体,写作者们通过网络微信段子,创造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写作的方式。
但是,这样被互联网改变的写作,可以称得上文学吗?那么多公众号网络平台,都可以以几乎零门槛的姿态快速为写作者带来可观收入和巨量点击,“所有流水线生产‘故事’的人,都觉得自己在做文学”。桂传俍说。
不可否认,与时代紧密相连的青年人写作互联网属性更加突出,创意、科幻、影像、游戏性更加明显,他们也正在挑战造就他们的传统。青年评论家李伟长例举了最具代表性的90后写作。以90后王占黑为例,“她的作品以社区老人为主角,尊重每一个落寞的平凡人。这一点上,余华在《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边城》也是这样,这才是真正文学意义上的可以归入传统价值的个人才能。”
关注“人”——能保持新鲜感吗?
于是,被互联网改变的写作概念大潮中,强调一些基本的文学理念,反而或许倒是“很新鲜的”。
以这次新概念获得一等奖的两位作者为例,从成都来的尹不移高三在读,他来自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复赛中,尹不移选择了难以把握的30年人口变化分析图表题,并在此项中表现十分出色。对于他来说,较难诠释的图形题不仅是一个书写挑战,更是一段沉痛记忆的再现。
尹不移在初赛的小说也非常引人注目,写作技巧以生命经验和大量的阅读作为支撑,“初赛时他的小说有点魔幻现实主义,他把自己真实的澎湃情感包裹在不同的叙述方式之下,用情感的容器来传递情感,非常有感染力,对于过去的怀念不是煽情。”桂传俍的分析也传达出了对于优秀文章的标准评判所在。
另一位一等奖获得者22岁的郭宇正在美国布朗大学比较文学专业读大四,复赛中她选择了“大师离去”作为参赛题目,却并没有落入对今年逝世的诸位大师的缅怀,而是写了一个女孩追随一位文学大师,待到深入了解熟悉之后,发现大师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模样,最后她将大师手稿全部烧毁,兀自追寻文学梦去了。
桂传俍透露,这些年新概念的写作非常强调现实主义,关注他人,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对陌生人感到好奇,而不是像二十年前那样关注内心,关注个人的伤春悲秋。比如,“葬礼”都会成为每年初赛时投稿文章的一大主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掘了生命经验写爷爷奶奶的葬礼,要比写宇宙飞船好,写得好不好只是技巧问题。“评判的标准其实就是写人。”
文学的价值或许正是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去关注、守护、纪念一些遭到忽视、正在瓦解、注定消亡的东西,这其中便也包含了对于“人”的好奇与理解。好在,这一部分的青春文学正在渐渐强大。来源:新民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