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炒冷饭、郭敬明拍电影,80后作家式微了吗
优秀的小说应该传递四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批判,二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揭示和扬弃,三是对人本身的存在和人性善恶的多维思考,四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而大部分的八零后作家,只是简单或肤浅地图解现实,不过供人消遣和休闲罢了,反腐败小说、美女文学、青春文学、网络小说等,大多在这个境界。
这些小说没有生命力,是因为他们还处在时代和现实的包围中,还没有冲进历史和文化内核,更遑论人性。
80后作家当初备受推崇,是因为他们勾连着叛逆、混乱、残酷青春、45度仰望天空等一系列意象扎堆出现,成为当时爆炸性的文坛现象。然而他们想要在文学上登堂入室,是非常难的。
成也青春,败也青春,虽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到今天也只有一个张爱玲。对于大多数写作者来说,过早的走红往往意味着速朽,而这一点在80后作家群体身上显得尤为剧烈。
于是他们开始逃离,但是逃向何方?有的已定,有的还未知。
“安妮宝贝开始炒冷饭了,韩寒、郭敬明拍电影去了,只剩一个张悦然还坚守着......80后作家还有什么可看的呢?”
安妮宝贝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80后写作者的文化景观,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从安妮宝贝这里开始,80后作家群被打上了“残酷青春”的烙印。
即便安妮宝贝出生于1974年,不过并不影响她被归入风靡一时的80后作家群。那些现在看来难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文学将80后作家捧上了历史舞台。
可是随着市场经济到来,消费主义几乎席卷一切,学者、作家纷纷下海成了腰别大哥大的“倒爷”。八十年代建立的对于文学、艺术和理想主义的共识一夜倾塌。
在《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推动下, 韩寒、郭敬明和张悦然等 80后作家一夜走红, 其作品在青少年读者群中引起热读, 这批写作者也引起了图书市场和媒体的关注。随后, 春树、小饭、蒋峰、胡坚、张佳玮、周嘉宁、苏德、彭杨、颜歌、水格、笛安、步非烟等新锐写作者出炉, “ 80后”文学渐成气候。
长期以来,郭敬明式的写作,被指认为“青春文学”,“80 后”写作被视为孩子们的游戏,被视为青春期的文学综合征。
如今作为一个集体概念的80后作家群早已分崩离析,许多人不再写作:
安妮宝贝继《莲花》之后,无论是《素年锦时》还是《春宴》《眠空》,让人毫无记住感,一本接一本炒冷饭;郭敬明不断把自己作品搬上电影,而这两年《爵迹》《幻城》接连失败的背后,是80后小资幻梦破碎的声音。郭敬明所构筑的精巧的青春帝国,已经在现实的冲刷下摇摇欲坠。
留下的张悦然们也在拼命拒绝再被纳入80后作家这个概念里重提。
在大多数80后作家的作品中,历史始终是缺位的,他们笔下的主人公永远是悬置在社会现实与历史尘埃之间,他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其实,无论是什么年代的文学作品,都有优劣之分,以前的书也有粗制滥造内容肤浅的,而好的作品在任何年代都是值得一读的。所以光从年代划分作者有些片面了。
许多书之所以被归类为“青春文学”是因为它本身反应的主题、价值观太过浅显和幼稚,这是青春文学与严肃文学的一大区别。
所以,青春文学无关年代,其定位本身使之地位低于严肃文学。来源:惟雍文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