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民俗故事(二) 礼拜—回族老人的健身操
礼拜---回族老人的健身操清晨五点,夏天的天已经蒙蒙亮,冬天还一片漆黑的时候,艾依莎奶奶已经起床准备礼拜了,不用订闹钟,她的生物钟已经准确到快赶上瑞士金表了,今年八十五岁的艾依莎奶奶做礼拜已经快四十了《古兰经》规定,每一个穆斯林有“五功”,五功是指:念功,拜功,课功,朝功,戒功,五功是这一生必须要履行的神圣义务和必修功课,其中拜功是指回族男性十一岁,女性九岁便要开始做礼拜,称拜功,但随着滚滚发展的社会洪流,到今天的中国,哪怕穆斯林特别集中的地方,做礼拜的也只是部分闲居的老人和清真寺的阿訇,其余的人主要是太受时间限制,也受其他的限制吧,比如工作、学习等,艾依莎奶奶当然不受时间限制,她多的就是时间了礼拜一天分五次,随冬夏季节的更替时间会略有改动,所有礼拜之前都要先洗小净,洗小净专用的壶称为“汤瓶“,类似于大一号的茶壶,一般由塑料或铁皮做成,上写“清真”二字,汤瓶装够九分满的水,按:洗手,净下(洗下身)洗脸,漱口,呛鼻子,灌耳朵,洗脖子等七要素按顺序洗完,每一项至少洗三次,中间不能添水,七要素洗完,汤瓶的水也要刚刚用完,按这个顺序洗完身体,称用水,也称洗小净,洗完小净后,换上专门做礼拜的袍子,袍子的长度至少要盖住膝盖,带上盖头,铺上礼拜毯,就可以开始做礼拜了,无论是在哪里,都要面朝西,要朝着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加的方向,一日五次礼拜的时间不等,第一次称“绑不答,”是早晨五点到六点之间,时间是二十分钟左右,第二次是中午十二点到两点之间,称 “ 撇师尼 ” 这次的时间要长一些,大概半小时左右,下午五点左右,七点左右,晚上九点左右,有三次,分别称“第个勒” “ 莎木尼”“胡福特,”这三次时间短一些,十五分钟左右,所有的礼拜基本动作为;一:两手抱胸前略微前倾直立,二:九十度鞠躬,三:磕头,(普通的中国式磕头,不是藏式的磕长头)四:跪做,五:一手下垂,一手掐念珠,基本动作就这五个,随着念的“念头(经)”不一样就变换不一样的动作,有点儿像跟着音乐的韵律操。艾依莎奶奶坚持做礼拜将近四十年了,老伴儿去世后,悲伤的她寄情于做礼拜,之后便一直坚持,再也没有中断过,艾依莎奶奶周围像她这样坚持礼拜的回族老人比比皆是,她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哪怕有超级特殊的情况,她也会按《 古兰经 》 中规定的特殊时候权益办法从简把仪式进行完,即使前几年儿子带她出去旅游,她在飞机上,火车上,等等的时候也一次都没落下过,这是阿伊莎奶奶每次给儿孙们说起来最为自豪的,对阿伊莎奶奶来说,礼拜是她现在每天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阿伊莎奶奶脸色白皙红润,耳聪目眀,腿脚灵便,有重大的日子她和儿媳闺女们合影中,她的脸色比人到中年的儿女们都好,跟这几十年坚持礼拜是有关系的,回族老人普遍身体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很少,许多文献研究证明,这大都归功于礼拜,因为每天礼拜的是时间合起来将近两个小时,礼拜的时候不止是动嘴念,还是个全身的运动过程,而且要精力高度集中,不能把念头和相应的动作弄混淆,既锻炼了大脑的灵活性,也增加了身体的协调配合,相当于常年坚持做瑜伽,这就不难理解,如果每天坚持健身两个小时,每个人都会好的,相比现代人的每天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阿伊莎奶奶的运动量早超了,难怪阿伊莎奶奶的小孙女在朋友圈里感慨,如果能拿出奶奶做礼拜的毅力和坚持,按一万小时定律来算,这一生,也能在一两领域内成为专家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过战争、饥荒、老伴儿去世等等一系列的天灾人祸,一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阿伊莎奶奶真心觉得新社会真好,有比较总是体会最深,儿女们都上了大学,事业有成,生活安定,都是托共产党的福,这是艾依莎奶奶常挂在嘴边的话,但她老人家也有烦恼:儿孙们都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上班,工作,没有一个礼拜,封斋的,这可咋是一个好呢?哎……又一个夕阳西下,阿伊莎奶奶忙着洗小净,准备做 “ 户伏特”孙女在健身房骑动感单车,儿媳妇在跳广场舞………哈哈,都在健身运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