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盛 发表于 2016-12-31 15:45:09

告别2016,这五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值得再次重温


  [前言]今天,华语电影在喧嚣与纠结中收官了。相较于2015年的票房井喷、类型片扎堆,2016年的电影市场似乎很难总结出规律。岁末年初,我们另辟蹊径,为您盘点重温2016年上映的由小说改编的5部口碑佳作,在文字和光影交汇之间,回味过去一年它们为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涂抹上的一笔亮色。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6-12/31/129427130_14830926093971n.jpg青春疼痛:《七月与安生》上映日期:9月14日  原著故事:  电影《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安妮宝贝的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讲述了七月和安生这两个女生十几年的成长故事。十三岁那年,七月与安生展开了她们的青春序幕。从踏入中学校门的那一刻起,二人便形影不离。尽管背景、性格各异,一个恬静如水,一个叛逆洒脱,却又一见如故成为莫逆,彼此分享着最重要的青春成长印记。直到十八岁,她们遇见了男生苏家明,三人纠缠在隐秘的三角关系中。对于爱情的角力令二人友情受到考验,终于越行越远,改写了各自往后十多年的命运。她们彼此关爱、彼此欣赏,同时亦互相折磨、互相伤害。安妮宝贝曾说,“人生最美丽的艳遇,是遇见另一个自己。”七月与安生代表着一个人灵魂的两个对立面,一个渴望安定,一个渴望漂泊,一个总是以被选择来逃避内心负累,一个总是主动选择、主动背负。两个女孩之间即便彼此伤害到刻骨依然无法割舍友情,因为对方身上有自己没有的品质,因为彼此刚好是彼此向往的那一半灵魂。如果有机会,能用内心另一半的灵魂去过另一种生活,那是难得的圆满,若不能,那是宿命。像七月与安生那样,互换人生也许是一种圆满,但那也不过是想象中的圆满。
  电影风格:
  电影《七月与安生》把故事放大到人生,把人生放大到所处的时代。《七月与安生》也不再是两个女人对男人的爱情争夺,而是人生中一场寻找自我的内心博弈。七月和安生之间的爱,是寄托自己人生于彼此的爱,她们是各自的苟且,是彼此的远方。一株两艳、并蒂而生的两生花,花期时有各自的朝夕,花落时还是一茎相连的同一个生命
  带你找不同——
  在电影改编中,导演柔化了悲剧和冲突,在尽可能致敬原著的基础上,加了一版理想化的解读,突出两个女孩性格中的隐性特质,上演命运置换。
  小说的结局中写七月与家明结婚。安生出国,再次写信是告知七月怀了家明的孩子,自己孤身一人。七月让安生回家并照顾她,随后安生不幸难产死亡,七月与家明一直照顾安生的孩子,出版安生小说《七月与安生》。而电影完全改写了小说里两个女孩的宿命。最后七月通过让家明逃婚来解脱自己,但又因难产付出了生命,变成安生一直照顾七月的孩子。深刻体现了作者所说的:她们是“一个人心中的两个自我。是自我的对抗与和解。


萧盛 发表于 2016-12-31 15:46:01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6-12/31/129427130_14830926217691n.jpg荒诞现实:《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日期:11月18日  原著故事:  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直逼现实,书写民苦,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真切的生活常理。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故事都是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其实不过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说上话的人,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是一个戴绿帽子的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不过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  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要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告状路。结果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但没能把假的说成假的,还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乃至市长一举拖下马,以至每到“两会”时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围追堵截的一幕,竟持续二十年。
  电影风格:  电影借以说书人的方式开场,给观众讲一段当代的传奇故事。说书的方式,使得影片产生距离感,虽然这其中的人、这里的事,那些剧情与角色,都是很生活、很熟悉的。只不过在这电影里,却又总是有些距离感。你总是感觉在远远看着这个故事,有如荒诞的现实主义,好像戏说的故事。  影片采用了少见的圆形画幅,为了配合圆形构图,影片也有意少用特写、近景以及运动幅度太大的镜头。更多的中景或远景,但仍然能保证镜头中的信息量,同时,圆形构图即对应着传统中国的圆形窗户,对应传统文化以及复古感,更重要的是偷窥视角。导演冯小刚说,中国会用方圆这两个字来形容规矩规则,所以我觉得用方圆的转换来表现这个故事特别好。这个圆就是要把所有的事做的很圆滑,不像法律是带有很强的约束性和规则、是硬线条的。我们提出要建设法治社会,李雪莲的故事就是中国社会从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过渡期出现的故事。  带你找不同——  刘震云亲自担当了电影的编剧,并将小说作了一次微型的调整。一是将主人公秦玉河与李雪莲因为生二胎而离婚的原因放在电影的最后来揭晓,而小说早早将其放入开头。二是电影里没有李雪莲与秦玉河第一个孩子出现,而小说里是有他们的孩子,李雪莲执着的告状路上很大的原因是来自对孩子的爱。

萧盛 发表于 2016-12-31 15:46:31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6-12/31/129427130_14830926291081n.jpg 乱世悲情:《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日期:12月16日  原著故事: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导演程耳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罗曼蒂克消亡史》《人鱼》《鸡》《童子鸡》《第三个X君》《女演员》《皮囊的诗篇》7个短篇。小说大致述说的,是导演自己的见闻,有朋友的、教授的、小姐的、女演员的,多是隐在平淡生活中的秘密,藏了难以道尽的辛酸和喜悦。程耳以导演特有的镜头感,将一个个故事娓娓讲出,读来曲径通幽,回味无穷。程耳的小说如同他的电影,循环推进,起落得当,总要人怀着好奇与疑惑,绝难一览无余。他通过冷静自律又舒缓细腻的叙述,连接往昔与现在,抖落隐秘——人类的存在就是一部消亡史,那些浪漫的,需要被重新打量,那些经得起打量的荒诞,才最浪漫。
  电影风格:  《罗曼蒂克消亡史》采取的是非线性叙事,把时间打乱,通过重组不同的时空片段来呈现整个故事。观众在电影中会看到几个不同的时间段落,包括1937年、1934年、1941年、1945年等,但整个故事并不难理解。  在影像上,程耳也保持了他冷峻克制的美学风格,画面构图追求严格的对称,不管是人物的站位,还是人与物的组合,都追求平衡感,与影片的厚重气质相得益彰。影片的镜头画面极尽考究,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可以作为一副完美的照片,与时代迎合的人物角色将上海滩风云的变幻莫测演绎得淋漓尽致。但事实上却有着诸多的矛盾,再光鲜靓丽的服饰与装饰格调,最终都会在影片的某个时间节点完结,取而代之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血腥杀戮。精致的人生背后是绵延不绝的贪念与欲望,以及到最后上升到民族与国家兴亡的社会思考。《罗曼蒂克消亡史》讲的到底是什么?它就是用形式与仪式反思过去战争的一部作品,从英文名“The Wasted Times”可以理解:战争就是浪费时间。

萧盛 发表于 2016-12-31 15:46:56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6-12/31/129427130_14830926364741n.jpg 自我救赎:《荒野猎人》上映日期:3月18日  原著故事:  《荒野猎人》取材自19世纪前期美国内陆毛皮贸易时代一桩真实发生的传奇故事。1823年秋天,履历不凡、身手强悍的皮草猎人休·格拉斯受雇于落基山毛皮公司,参加一次深入蛮荒西部内陆的捕猎远征。一天,在外出侦察时,他受到一头灰熊袭击,重伤濒死。远征队安排了两名队友留下来照顾格拉斯,但这两个人不久便将奄奄一息的格拉斯抛弃在荒野中,还掳走了他的枪支等财物。万幸的是,依靠强大的求生意志与丰富的野外生存技能,外加天赐的好运气,格拉斯活了下来。随后,他发起了史诗般的复仇行动……
  电影风格:  《荒野猎人》首先给人强烈视觉冲击的就是极具特色的摄影风格,调度完美的长镜头,广角旋转镜头,大全景,自然光拍摄等等。卢贝兹基和冈萨雷斯的再次合体,却完全不同于《鸟人》局限于剧院一地,本片有着奥德赛一般的丰富场景,落基山脉的壮丽风光一览无遗,广阔天地之间人类力量的渺小和意志的伟大自然融合,人之灵魂与自然共鸣或者是在伟大自然面前的渺小的存在的深刻体验。这不是冰雪版的户外生存指南,而是在探讨生存的意义。这生存,与种族挂钩。这生存,与人性挂钩。这生存,与希望挂钩。这生存,更与信仰息息相关。他完成的不仅仅是一场复仇,更是一次自我的救赎。

萧盛 发表于 2016-12-31 15:47:20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6-12/31/129427130_14830926484651n.jpg 战争反思:《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日期:11月11日  原著故事:  《漫长的中场休息》是美国作家本•方登的长篇小说。比利·林恩所在的B班士兵,在伊拉克赢得了一场3分43秒的短暂胜利。一夜间,他们成了美国的英雄。每个人都说着“感谢你们”,记者、好莱坞导演蜂拥而至。他们甚至还被邀请参加超级碗的中场秀。绚丽的烟花在耳边炸响,伴舞身上的亮片在身畔旋转,战争仿佛无比遥远。小说格局宏大,情节扣人心弦,文风细腻却又令人捧腹。展现了不亚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繁华而虚假的美国梦,充斥着肥皂泡沫似的绚烂和瑰丽,一场场辉煌的视觉感官盛宴。人们沉浸于表演式的英雄主义,人人都自诩爱国,爱英雄,但仅仅停留在语言和表演。唯有语言的狂轰滥炸,煽情渲染,才能维持这场战争。没有人会像比利那样思考——“有没有一个临界点,有没有一个死亡人数能把祖国梦炸得粉碎?”本·方登通过一位参加伊拉克战争的19岁少年的眼睛,对战争和纸醉金迷的美国梦进行了辛辣有力的讽刺。正如比利•林恩自己所言,“这感觉其实很奇怪,为这辈子最糟糕的一天得到表彰”。
  电影风格: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如实反映了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社会的撕裂,可谓无远弗届,即使久别团圆的家庭餐桌也不能幸免。人们不知道为什么打这场仗,不知道战争何去何从,更不知道这种撕裂何时终结。这是美国日常生活的一天。谈论战争与真实的战争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出现在这一天的B班既是众星捧月的战争英雄,又是这场战争的局外人。他们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却在真实的祖国那里饱受挫败,以至于灰溜溜地落荒而逃,逃回战场上去。那是一片死亡之地,又是他们保持尊严的存活之地。  影片上映后最引起热议的是李安使用的3D实拍、4K分辨率、120帧率三者的结合,他打破观众只能坐在台下观看的模式,既打破“第四堵墙”,重新定义了观众与表演之间的关系,观众不再是被动者,我们可以直接走进表演空间,去选择自己的所到之处和所见之剧。大量的主观视角,景深极强的画面,超高清的视听效果,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无助统统嫁接到观众的亲身感受上——交战时的激烈,贴身肉搏时的恐惧,看着战友死去时的痛苦,回到喧嚣世界时巨大的孤独……此时的观众不再只是坐在屏幕前的旁观者,而是化身为千千万万个同在战场的比利·林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告别2016,这五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值得再次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