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夸大的宁锦之战
在天启年间,就算明帝国退守山海关,皇太极也不敢率军越过400里的宁锦地区,强攻山海关的。且不说,强攻山海关那要塞,肯定比强攻锦州、宁远那种孤城要困难。更主要的是,就算费尽力量能攻下山海关,在朝鲜、蒙古、毛文龙都没有被征服的背景下,满清就敢继续从山海关向北京城进军?就算敢向北京城进军,就敢一心攻破北京城?就算攻破了北京城,难道真敢当时就把都城迁到北京城去?
所以,皇太极的战略目标非常简单,那就是再一次重创明帝国。主要的目的呢?如果能攻破锦州、宁远,如果能对明帝国有生力量造成巨大杀伤,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如果不能实现这个目标,也不值得硬去追求。这也就是,宁锦之战持续24天后,就结束的主要原因。
我们必须得知道,明帝国整个宁锦防线,是由众多城池构成的。而在宁锦之战时,明帝国军队守住几个城池,只有两个!其它城池,自然都是主动放弃,或被敌人轻易攻破。放弃或丢失的结果,自然是被满清毁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当满清大举进攻宁锦时,明帝国的军队,实际上能守住一两个大城池,其它城池,明帝国军队连防守的勇气也没有。既然如此,明帝国军队为什么要在宁锦修建一大堆城池呢?显然,明帝国关于宁锦防线的战略,一直只存在于理论上。换而言之,修建一大堆城池,如何如之何;但真正打开仗后,明帝国绝不敢分兵防守这样多的城池,更不敢让相关城池互相呼应。因为,城墙大炮战术的指导下,所有的城池都是孤城;而且分兵防守的城池越多,越容易让敌人逐个攻破。
在宁锦战役中,明帝国把宁锦孤城之外的城池、地区都丢了。皇太极率军一会打到锦州城下,一会率军打到宁远城下(要知道,两座城池相隔200里)。而且整个宁锦地区,明帝国只控制着这两座孤城。
但是,因为明军其它城池,都是主动放弃的。所以,满清得到相关城池,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的。关键是,剩下的宁远、锦州实在是两块硬骨头,所以啃了半天,满清终于觉得太难啃了,所以撤军了。
单就防守而言,宁锦之战是以明军胜利结束。
但是,如果从此推论出,袁崇焕有机会打败满清,也实在说得太夸张了。因为,在宁锦之战中,袁崇焕可能指挥的军队,已到了明帝国能力的上限。说得简单些,以明帝国当时的能力,恐怕永远也无法在关宁附近,集结比这更大庞大的兵力了。
在这种背景下,袁崇焕只能被满清堵在两座孤城中,绝不敢率军事主力出战,那他靠什么打败满清呢?
所以,袁崇焕的五年平辽一说,估计也就能蒙蒙刚刚进入政治舞台的崇祯小皇帝。因为,五年平辽,拿什么平呢?魏忠贤给你十五万大军,你都被皇太极堵在城里不也出门,新皇帝能给你的兵力,就能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就凭让你让敌人堵在城门里,不敢率主力出城的表现,说你能平辽,谁相信呢?
就算新皇帝愿意给你更多的兵力,下面的官僚集团也会大倒苦水的,因为这不是往死逼人吗?调动军队,那绝不是调动几个数字,相关的军队一旦出发,就需要相关的军费,相关的后勤保障,这些东西从哪里来?这可不是空口白牙能变出来的东西。
宁锦大捷结束后,魏忠贤把袁崇焕的职撤了。表面上,这叫不可理喻了。但是,坐在魏忠贤的角度去看这场战争,自然认为自己被袁崇焕忽悠了。因为,帝国给你集结如此庞大的兵力,你还是躲在城里,却不敢率军事主力出战;就凭这种打法,奢谈收复辽东,那不是扯淡玩吗?
帝国花费大笔白银,修建了400里长的宁锦防线,最后的结果,就是敌人一来,帝国马上把相关的城池全部放弃(结果自然是让敌人毁坏),然后躲在两座孤城之内不出战。这样说来,宁锦防线的价值在哪里,难道只是为了保证山海关的安全?如果只是为了保证山海关的安全,帝国玩的也太大了了吧。关键是,山海关从修建起,就不是为了让人保护的,因为山海关本身就是最著名的要塞。
事实上,支持修建宁锦防线的人,在说到宁锦防线的价值时,都也不是告诉皇帝,只要修建了宁锦防线,山海关就安全了;山海关安全了,北京城就安全了。因为,这就是扯淡之极的说法。
为了保证山海关的安全,值得弄出这样大的动静?为了保证山海关的安全,就值得整出这样大的动静,帝国当年修山海关,又是为什么呢?总不成就是为了让它在日后变成一个旅游景点吧?
大家在说修建宁锦防线时,都是告诉皇帝,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收复辽东。问题是,就凭袁崇焕在宁锦之战中的表现,说他能依靠宁锦防线收复辽东,估计母猪也能上树了。因为,当时明帝国的任何一个执政官,也不敢说,他可以给袁崇焕在关宁集结,比宁锦之战时更多的兵力。
既然袁崇焕在宁锦之战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满清把朝鲜打得签订了城下之盟;在宁锦之战时,只能放弃其它城池,困守锦州、宁远两座孤城之中,不敢率主力出战。那宁锦防线的价值,恐怕也就这么大了;换而言之,它就是只能让山海关远离战争的威胁。问题是,山海关是帝国最著名的要塞,帝国不惜代价让它远离战争的威胁,又是因为哪门子道理呢?如果山海关面对敌人的进攻,就是不堪一击的,那帝国当年修建山海关,又是所谓何事呢?
宁锦大捷,总的来说,比宁远大捷还像回事。至少,明帝国没有损失巨大的物资,更没有付出巨大的伤亡。而且,最后也把皇太极折腾的只能无奈撤军。
但是,这场战争显然让人们,更清楚的看到了宁锦防线的价值。换而言之,它的存在恐怕也就能让山海关远离战争的威胁。
一、宁锦是如何被神话的
最初的宁锦神话,是明帝国官僚政治的产物。
宁锦战役,明帝国动员了当时最大的军事资源(在宁锦之战时“明有关内兵4万,关外兵8万,四上援兵3万,共有官兵15万。还有数省兵员待命,随时调往关门外。”(阎崇年所著《袁崇焕传》)
但结果呢?无非是保证了宁、锦两座孤城的安全!
这场战争本身就已证明,明帝国的国防已残破了,因为北部边防一千多里的长城防线,用这种军事比例投入;明帝国得多少军队才能守得住呢?
而且明帝国几乎动员了当时最大的军事资源,却无法率主力出城与敌人打仗;那岂非意味着面对敌人的进攻,明帝国军队只能困守孤城,任由敌人掠夺、攻取孤城以外的所有地区了!
但明帝国以魏忠贤为首的政府,却显然完全漠视这一切;东厂抓住一个乱说话的嫖客,都要大举宣扬“这个人是满清派来的特务,如果不是在魏九千岁的英明领导下破获这个案子,那我们大明帝国可就危险了”。现在取得了宁锦那种所谓的胜利,想吹捧魏忠贤的人,自然更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了。于是他们就说了,宁锦一失敌人就要长驱中原了;幸好在魏忠贤的英明领导下,我们打破了敌人这种战略企图。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宁锦神话还不足以成为永远的神话。因为魏忠贤不久后就被搞死、搞臭了;这种伴随魏忠贤而来的大捷,又怎么能成为永远的神话呢?
在魏忠贤被打倒后;面对沦入满清手中的辽东,明帝国一心想要收复它。
但明帝国的军事系统已腐烂了,明帝国军队内到底有多少合格的士兵?明帝国的军费到底都干什么了?帝国政府、帝国皇帝根本弄不清楚。一个帝国的军事系统已腐烂到了这种地步,靠什么打败强敌收复失地呢?
崇祯刚当皇帝,这个问题已浮出水面;但明帝国就是稀里糊涂的硬着头皮往下混,谁敢说一句要全面整顿这件事呢?
让帝国政府、帝国皇帝去整顿军事系统的腐烂,那是注定没有结果的。
让帝国政府、帝国皇帝承认,不改变军事系统腐烂就注定无法收复辽东,那也注定是不可能的事。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自然只有把宁锦神话再拿出来了。好象只要派一个优秀的将领,好象只要战略应用得当就真的能收复了辽东。于是宁锦那种战役,在魏忠贤的宣传基础上遂进一步被神话。
用城墙、大炮的战略收复失地;那纯粹是哄鬼的事!除了收复满清根本没有驻扎一兵一卒的宁锦地区外,除了收复满清一再放弃的宁锦地区外,用这种战略根本收复不了任何地方!
就是宁锦地区;如果敌人在这些城池修复之中、或在这些城池还没有足够物资之时就前来进攻,所谓的城墙大炮战略怎样执行?因为修复一座城池、向一座城池运送足够的物资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但那些被既利益迷失双眼的官员、将领,才不管这些事实呢!
如果否定宁锦神话,那就等于说:如果不改变帝国军事系统的腐烂,那我们就只有坐等灭亡了!
帝国既无力改变军事系统的腐烂(因为既得利益集团想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又想打败强敌收复失地。在这种背景下,自然大肆叫喊宁锦神话了。
只要我们应用的将领得当,只要我们应用的战略得当;那我们根本用不着改变军事系统的腐烂,一样能重创强敌收复失地的!在既得利益集团的推动下,帝国政府只有不停的叫喊着这种梦话。
但如果仅仅是到此为止,宁锦神话还不足以成为永远的神话。
因为帝国收复辽东的幻想,在崇祯四年时就已幻灭了。大凌河的惨败,让所谓的城墙、大炮战略成为历史了,因为面对敌人是旷日持久的围城,一座孤城通常总会不战自溃的;因为面对敌人旷日持久的围城,帝国军队如果不能在野战中取得胜利,城池注定是无救的。
用城墙大炮的战略,守住城池都是一件未知数;用城墙大炮战略,去收复失地,就更不用提了。
但宁锦的神话;并不会到此结束。
因为面对满清一再深入长城劫掠,明帝国无能为力;面对满清在长城以北肆意扩张,明帝国也无能为力。对此,明帝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显然什么措施也没有采取;他只是采取了一种自欺人的措施,那就是无限夸大宁锦的意义。
于是在宁锦神话这种自欺欺人的宣传之中,帝国政府这种军事上的无能、失败,遂变成了一种了不起的胜利。
面对满清一再侵入长城的行为,明帝国采取的实际上是一种麻木不仁的战略,那就是坚守几座有限的城池,任由敌人肆意蹂躏帝国领土,反正敌人抢够了就会撤军的。
这种麻木不仁的战略,只因宁锦神话的存在,遂变得非常了不起了。因为明帝国可以用无耻的逻辑把这种失败说成了是自己的胜利;敌人一再进长城抢劫;这是因为他们无力夺取宁锦才行的下策。如果敌人能夺取宁锦,哪会一再进长城抢劫呢?他们早就长驱中原了!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自然更得大肆叫喊宁锦神话了。
面对满清在长城以北肆意扩张的行为,明帝国采取的是一种漠视的、装聋作哑的战略;那就是什么也不管。
这种战略,只因为宁锦神话存在,遂也变得非常了不起了。帝国用一种无耻的逻辑把这种无能说成了是自己的胜利,敌人一再在长城以北肆意扩张,那是因为他们无力夺取宁锦才行的下策,如果敌人能夺取宁锦,哪还会在长城以北肆意扩张呢?他们早就长驱中原了!
真是自欺欺人的够可以!
如果宁锦真拥有那样大的战略价值,满清为什么把一再把到手的宁锦(或以锦州为中心的城池)放弃呢?
但到此为止,宁锦的神话依然无法成为永远的神话;因为明帝国没有多少年后就灭亡了。
乾隆他爹(雍正)曾经御订了《大义迷觉录》恨不得让世人都知道;而乾隆却把这本书列为禁书。
范文程在满清历史上几乎是个完人;但乾隆却一下把他贬为下等(直接就把范文臣打入了《贰臣传》)。
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乾隆的政治宣传,那通常都是出人意料的、与时俱进的。
袁崇焕本来是个历史上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在当时与毛文龙非常类似。说他们好的人,把他们夸得象朵花;说他们坏的人,把他们说得一团糟。
但乾隆皇帝非要说把这种争议完全统一起来;于是一条云山雾罩的的太监从清营逃跑的事;遂被大肆炒作,虽然这件事在乾隆之前,人们拿着显微镜也很难从历史书中找到相关记录。但给乾隆这么一大肆炒作,这件事遂爬上了这段历史的头版头条。于是,最终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这件历史大事,那他肯定对明清相间的历史一无所知。
因为被大清皇帝隆重推出的“反间计”问世,遂使袁崇焕的历史地位一下猛增了几十倍;于是与袁崇焕相关的宁锦神话遂被吹得更神乎其神。
袁崇焕的神话,是一个最成功的政治宣传典范。这个显然经不起任何推敲的政治宣传故事,却总会成为明末清初历史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章节。
明帝国的灭亡,本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经过大清皇帝这种政治宣传,遂使明帝国的灭亡变成了一个童话故事。
大明皇帝昏晕无能、残忍猜疑自毁长城;于是明帝国灭亡了。如果皇帝信任、重用袁崇焕,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种样子了。
既然如此,与袁崇焕相关的宁锦神话,岂非真成了永远的神话?
二、城墙、大炮战略
所谓的城墙、大炮战略;这是面对强敌进攻时,最本能的一种战略。在冷兵器时代,谁也知道躲在城里比较安全,出城打仗凶多吉少!但?做为军队,如果只选择这种战略,是无法向政府、百姓交待的!因为等于把孤城之外的地区、人口、物资,都置之不理任由敌人蹂躏。
在宁锦地区,这种战略自然可以应用;因为宁、锦城池之外的人口、物资相对有限,在这种地方坚壁清野相对容易。从某种意义上,军队躲在城里不出战,任由敌人驰骋与孤城之外的所有地区,也许不会造成无法估算的损失。
但在以辽沈为中心的地区,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地区;这种战略可以应用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这种城墙、大炮战略,实在等于把孤城之外的所有人口、物资都任由敌人蹂躏。
但我们知道,在辽阳、沈阳、北京孤城之外的地区有多少人口、物资呢?任由敌人糟蹋,那恐怕马上就会惹得天怒人怨了;如果执行坚壁清野,这可以想象吗?显然是不可以想象的。
在这些广阔的地区执行坚壁清野,那会使上百万人口、甚至几百万人口都流离失所的!如果一切是为了寻找战机重创敌人,那自然可以理解;如果只是为了保证这几座孤城暂时的安全,那就省省吧!让上百万的、甚至数百万的人口流离失所;最后敌人一看无利可图撤军了;帝国军队除了马上大写捷报之外,连追击的勇气都没有;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就为取得这种胜利?这种军事计划不要说执行了,就是说说也会被唾沫淹死的!
帝国军队开始宣扬城墙、大炮战略之时,从最积极的意义而言,是帝国开始知己知彼了,他开始愿意承认自己丧失了与满清野战的能力了。明帝国军队开始根据这种正确认识,开始尽力避免与满清进行野战了;明帝国军队根据这种正确的认识,遂开始避免了军事主力被敌人一再击溃的局面。
如果说城墙大炮的战略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恐怕也就这些吧。
但明帝国显然无限夸大了这种战略的意义;好象明帝国竟然能靠这种战略保卫边防安全,那就得有惊人的想象力了;至于说用这种战略打败强敌、收复失地,那就更得有惊人的想象力了!
袁崇焕的大捷,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大捷。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明帝国投入十多万军队,满清只投入五六万军队),任由敌人横扫两座孤城之外的所有地区;最后敌人主动撤军了,除了马上给帝国政府写捷报之外,不敢采取任何军事措施。
除了宁锦之战外,人类历史上还有这种大捷吗?
如果从这种大捷中,能看到明帝国收复辽东的希望;我以为这完全是谎言千遍成真理的一个典型例子罢了。
城墙大炮战略,最多只能保证某几座城池的安全;却绝不能防守整条边防线,更不要保证帝国的安全了。
明帝国以山海关为中心,布置了十五万军队,战马八万匹,年耗军费四百八十万两;却只是保证了百余里长城防线的安全(宁锦只是山海关防线的纵深罢了)那按这种比例,一千多里的长城防线,需要多少兵力、军费呢?这一千多里,是满清兵锋所能涉及的地方。
明帝以十多万军队,只能保证宁锦两座孤城不受敌人侵犯;孤城之外的地区就只能任由敌人驰骋;如果明帝国按这种战略,到底能保证几座城池的安全呢?
明帝国的安全,是需要帝国有一枝强大的军队;他能够在战争开始后迅速集结起来,寻找有利战机强有力的打击敌人。
如果帝国做不到这一点,想靠宁锦战略保证帝国边防的安全,帝国本土的安全;那永远是自欺欺人。因为一千多里的长城防线,敌人可以随便寻找一个突破口;因为敌人一旦冲入长城,除了有限的几座孤城之外,敌人可以肆意攻击任何一个选定的目标!
用所谓的宁锦战略保卫帝国安全,已是不可能的事了;至于用这种战略收复失地,那更是荒唐到了极点。因为除了收复没有敌人一兵一卒城池(宁锦),这种战略也许有用;收复敌人重兵把守的城池,用这种战略去收复,那不是胡吹吗?
就是用来收复没有敌人一兵一卒城池,用宁锦战略也常常是无用的;比如辽西重镇广宁,虽然那里没有敌人一兵一卒,明帝国哪个将领敢去收复呢?收复了这种城池,如果惹来敌人旷日持久的围困;明帝国该怎么办呢?
所谓的宁锦战略,不要说在收复失地了;就是用于固守国防;那也是需要运气好的!那要看满清攻取它的决心有多大了?
后来的大凌河、松锦之战;其实都是宁远、宁锦战争的翻版;但明帝国终于还是失败了;因为满清这两次战争,对军事目标是志在必得的。
天启六年,满清攻打宁远城;两三天不克;就率军撤走了;崇祯四年,满清率军攻打大凌河城;那是两个多月后了,还在大凌河下赖着不走。最终逼得大凌河城内开始吃战马、吃人肉,于是祖大寿开城投降。
如果满清攻大凌河城,两三天、三五十天不克就撤军;那大明帝国开动宣传机器,一定能把大凌河保卫战说得成宁远大捷第二(甚至比宁远还要牛)!只可惜满清军队就是不撤退,你叫祖大寿有什么办法?
天启六年,面对宁远城;如果努尔哈赤也非要围而不攻的、围点打援的与袁崇焕耗上两三个月(努尔哈赤当时根本不缺粮,抢来的粮食多的运都运不走,只有就地烧毁;袁崇焕除了求上帝保佑外,还能做什么呢?
天启七年,敌人攻打宁锦二十来天不克就撤军了。崇祯十四年,敌人攻打锦州,半年过去了还要赖在锦州城下不走。
天启七年面对锦州被围,袁崇焕驻军宁远,就是不敢率主力大军求援锦州;有幸的是二十多天后,满清就撤军了!
崇祯十四年面对锦州被围,洪承畴也是故技重施(说死说活就是不救援锦州);不幸的是,敌人围着锦州就是不撤军;你叫洪承畴怎么办?最终,洪承畴只有硬着头皮到锦州附近,于是全军覆灭了!如果满清这次攻锦州也是二三十天,甚至是三五个月就撤军了;那明帝国开动宣传机器,松锦会战肯定又是第二个宁锦大捷!
天启七年之时,如果皇太极也非要这样围着锦州不撤军;袁崇焕恐怕比洪承畴幸运不了多少!
宁、锦地区;战略价值非常有限;所以满清在未解决朝鲜、蒙古这些内顾之忧时,根本不会军事主力旷日投入这里一定夺取它!否则?袁崇焕活着的时候,满清就非要这样死耗着夺取锦州、或宁远;袁崇焕又有什么办法呢?他那所谓的城墙、大炮战略,恐怕当时就露出豆馅了!
城墙、大炮的战略;当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至少它承认明帝国当时的军事系统已残破了;因为政府抱怨军队滥冒军费,军队抱怨政府欠饷;帝国连这这种扯皮的事都摆不平,军队内部纪律性有多强,可以想象吗?
袁崇焕承认这种事实,所以他认为调动军事主力主动进攻满清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只有依靠城墙、大炮)。这种见解完全正确,如果说这种见解能使明帝国打败满清,那当然经不起推敲;但这种见解,却实在延缓了明帝国军事系统的崩溃。因为满清在以后的战役中,虽然可以肆意在明帝国有限的孤城之外横冲直撞,真正大规模击溃明帝国军事主力的机会却明显减少了。
这种战略,实际上是帝国面对自己军事系统腐烂后的一种本能的、被动的、无奈的选择。如果说他有积极意义,仅仅是可以使帝国军事力量不会在无谓的牺牲中毁之殆尽。
如果说这种战略都能保卫帝国的边防,如果说这种战略也能收复失地;那也实在得有惊人的想象力。
三、 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之死,主要是死在军事的失败之上。
如果不是明帝国在军事上一败再败,最终超越了皇帝所能承受的底限,袁崇焕根本用不着死!
袁崇焕并不需要死。只要他能把满清挡在长城之外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什么五年平辽。但很不幸,敌人却深入长城了。
再退而求其次,袁崇焕只要能把满清挡在蓟门之外,那他也用不着死了。但很不幸,敌人竟然越过蓟门直逼北京城下了。
再退而求其次,袁崇焕只要能尽快把满清赶离北京附近,那他也用不着死了。但很不幸,敌人就是长久的在北京城附近耀武扬威。
在这种背景下,明帝国军事上的失败终于超越了皇帝所能承受的底限。
我们常说袁崇焕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问题是:如果皇太极不能深入长城,那所谓的反间计如何起作用呢?问题是:如果皇太极不能越过蓟门一线,那所谓的反间计又如何起作用呢?问题是:如果皇太极不能长久的在北京城耀武扬威,那所谓的反间计又如何起作用呢?
换而言之,不要说皇太极的反间计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即使真存在什么什么皇太极的反间计,这反间计也是建立皇太极把明帝国军队打得一筹莫展之际,才能发生作用。
问题是,在袁崇焕受帝国空前重用之际,明帝国面对满清的进攻就已失败到如此地步;那袁崇焕活着与否,真对帝国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吗?
明帝国以关宁为中心的军队大册就有十五万;明帝国在长城一线在册兵力有五十万;如果加上以北京城为中心的军队,明帝国当时在北方的在册总兵力足足有七八十万。
而满清当时的总兵力呢?也就十万左右。在万历末年时,满清共有二百个牛录,总兵力大约六万左右;在崇祯初年增到二百五十个牛录,总兵力也就七八万左右;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争论,我们权且把这个数字增加到十万左右!
就是在双方这种兵力对比情况下,满清军队深入长城、越过蓟门、长久的耀武扬威于北京城下。
皇太极真的忌殚袁崇焕吗?显然不是的。
如果不忌殚袁崇焕,就是指皇太极必须得按袁崇焕设计好的方法打仗,那皇太极的确是忌殚袁崇焕的。
问题是,皇太极为什么非得按袁崇焕设计好的方法去打仗呢?
袁崇焕坐镇宁锦拥兵十五万,皇太极如果真的忌殚袁崇焕就敢率军深入长城?如果袁崇焕率军直捣他老窝怎么办呢?皇太极敢这样做,是因为他早已把明帝国军队渺翻了,明帝国军队早已丧失了这种野战能力;快速、机动的集结兵力选定目标全力攻击,这只是满清军队的专利,明帝国军队哪还有这种能力呢。
袁崇焕拥兵十五万、临时又节制十多万友军;皇太极如果真的忌殚袁崇焕,就敢率军越过蓟门一线直逼北京城?他不怕袁崇焕对他来个关门打狗吗?皇太极敢这样做,是因为他早已把明帝国军队渺翻了,一个丧失了野战能力的军队就意味着只有被动挨打了;明帝国军队现在除了能保证有限的几座城池安全外,其余地区就得任由满清军队出入、攻击;当然更不具备重创满清的能力了。
袁崇焕拥兵十五万(这些军队随时可能会赶到主战场)、临时节制十多万军队;皇太检如果真的忌殚袁崇焕,就敢长久的驻军北京城附近不撤军?他不怕一时不慎全军覆灭吗?皇太极敢这样做,是因为他早已把明帝国军队渺翻了,明帝国军队守个城还勉强可以,如果让他们主动进攻满清军队,那实在是赶鸭子上架了;只要满清不执着于强攻某座紧城,凭明帝国的军队哪有重创满清军队的机会呢?
袁崇焕拥兵十五万,更临进节制十多万友军;在战争开始一个月后,却让敌**军长久的在北京城下耀武扬威;这一切有他能力上的原因、但更主要原因还是明帝国军事系统已腐烂了;对此并无意过份苛责袁崇焕。
但无论什么原因,袁崇焕失败的实在太惨了。
做为一个帝国的统帅,他面对上千里、甚至几千里的边防线;保证区区百余里的边防线安全,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有意义也只是政治宣传上的意义。
做为一个帝国的统帅,他面对是上百万平方公里、甚至几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安全。保证有限几座城池的安全,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有意义也只是政治宣传的意义。
如果满清认为越过长城继续深入,随时都会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那满清自然不敢越过蓟门一线了。
如果满清认为长久停留在北京城下,随时都会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那满清自然然不敢长久的在北京城下停留了。
但满清显然早已把明帝国军队给渺翻了;因为现在的明帝国军队只能躲在城墙里、或是背靠城墙打仗,高速的、机动的、集结兵力全力攻击选定军事目标,那只是满清军队的专利,对于明帝国而言早已丧失了这种能力。
虽然如此,袁崇焕或许也不用死的;但他很不幸,他遇到了信奉乱世用重典的崇祯皇帝。
这一次满清深入长城,明帝国拘捕兵部尚书王洽(死于狱中,死后仍然追究失职罪行被判死刑)、杀蓟辽总督刘策;甚至工部尚书张凤翔(北京城许多工事是豆腐渣工程)、刑部尚书乔允升(在混乱中竟然让众多犯人集体越狱)都一便儿抓进了监狱。
满清第三次入长城之后,梁庭栋(当时宣大总督)、张凤翼(当时的兵部尚书)连活命的幻想都不敢报了,干脆都自杀了。
崇祯皇帝就是如此信奉乱世用重典,既然如此,那蓟辽督师袁崇焕被抓、被杀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袁崇焕之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什么皇太极反间计,有多少可信度?刘策、王洽与袁崇焕的级别类似,如果说袁崇焕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那刘策、王洽死于什么?如果说刘策、王洽死于失职,那袁崇焕就真的不失职吗?
其实即使如此,袁崇焕也有可能用不着死;因为崇祯皇帝的确非常欣赏他;而且不论袁有多少缺点,他的确是当时非常有才能的统帅,至少在明帝国之内。但他却聪明反被聪明误,于是再也没有救了。
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从律法上讲,根本就是捅了大娄子;袁崇焕自己也承认“臣诛毛文龙之间与当时情事如此,但文龙大帅,非臣所得擅诛……谨据实奏闻,席藁待诛,惟皇上斧钺之,天下是非之,臣临奏不胜战惧惶悚之至”。(详见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引自阎崇年《袁崇焕传》)
袁崇焕杀毛文龙后,事情也干得实在不漂亮;“崇焕虽诛文龙,虑其部下为变,增饷银至十八万。然岛弁失主帅,心渐携,益不可用,其后致有叛去者。崇焕言:“东江一镇,牵制所必资。今定两协,马军十营,步军五,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帝颇以兵减饷增为疑,以崇焕故,特如其请。(详见《明史、袁崇焕》)
好汉做事好汉当,袁崇焕实在没有必要非要拉别人当垫背的。但袁崇焕却非要拉钱龙锡一把,于是他在给皇帝的奏章上说:我这一切是向钱龙锡申请过,钱龙锡也同意过。他说这种话,实在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钱龙锡也没有杀毛文龙的权力,说钱龙锡同意他这样干,只是把钱龙锡拉下水罢了;并不能证明他这样做合法。
幸好,当时的崇祯皇帝还被袁崇焕的五年平辽糊弄的五迷三道,所以对此没有进行任何追究,还表示认可。但这五年平辽的谎言一旦破灭,那这事皇帝就没法不追究了。
许多人对袁崇焕并没有恶意,也没有想往死搞袁崇焕的意思。但许多人都想往死里整钱龙锡,因为钱龙锡是东林的党魁,且东林从政的态度从来都是非我同类一概排挤;所以非东林一系的人为了自己的前途,自然也想找机会打击东林。
所谓通过此事打击东林党,是“阉党”余孽欲翻案、欲兴风作浪,那纯粹是东林党给政敌扣帽子的政治手段;明明是现实的政治斗争,在东林党的笔下一下变成了什么历史路线的斗争!当然了,东林党永远是代表正义、进步的路线,而反对者永远是代表着邪恶、退步有路线。于是明末历史最终成了被政治宣传、斗争口号淹没的历史!
钱龙锡为代表的东林党,受到政敌的仇视。而袁崇焕在奏章上又白纸黑字的写着;自己杀毛文龙是钱龙锡支持的,那这是一件什么性质的事?政府高级文职官员、背着最高元首与高级将领谋杀一个独镇一方的统帅,这拿到哪里去(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也是耸人听闻的大罪;更何况这种行为,最后对帝国边防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这就更是耸人听闻的大罪了!
袁崇焕真的与钱龙锡够朋友吗?如果说朋友是用来出卖的,那袁崇焕与钱龙锡的确非常够朋友。一个人做了一件自己都认为是死罪的事,一个人把一件事做得一蹋糊涂,却说这事是某人支持我这样做的,这叫什么事?
袁崇焕杀毛文龙后,本完全可以不提钱龙锡这三个字,但他却是提了,更是白纸黑字写了下来让世人皆知。无论袁崇焕当时是出于什么动机,但这样做显然是把自己拖入了党争的旋涡之中了。
袁崇焕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军事统帅,他只是魏忠贤夸耀边功的产物;他只是后来“壮志未酬”就身先死的产物。
宁锦之战,我最初真以为明帝国方面六万军队、满清方面十万兵力;(从《金庸袁崇焕评传》中看到的);但即使如此,我也以为这种兵力对比,这种胜利也并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夸耀的地方,因为以六万对十万,困守两座孤城、让敌人尽毁孤城之外的一切军事设施;最后敌人撤军之时除了向政府大写捷报之外,任何军事行动都不敢采取,这如果都能称得上大捷,那大捷也实在太不值一提了。
后来再看历史书,原来袁崇焕竟然率兵十五万、满清只有兵力六万;那这种所谓的大捷就更离奇了;这种大捷最多也就是明帝国军队一败再败的背景下,还勉强值得一提的战役罢了!但经过明帝国宣传机器的吹嘘,遂把这种战役说成了古今少有的大捷。
四、崇祯末年时的宁锦
崇祯四年满清攻取大凌河城时,就开始成功应用围点打援的攻城战术了。面对这种攻城战术,城墙大炮战略遂一筹莫展了。
城内的粮草总有吃完的一天;想打退围城的敌兵,明帝国除了在野战中打败敌人外,实在没有任何的选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