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老了。身心都不太适合写长篇小说了。
—————————————————
一言以蔽之,他是当代伟大的作家,这一点他还没死就可以这么说,但是伟大到什么程度,要看他死之前还能写出什么了。
在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群里,余华算走得早的了,莫言出道的时候余华已经成名了。所以在那一拨人里,余华绝对算是领头羊。
关于余华,我总结出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年轻时最适合写的东西就是先锋小说,因为靠形式和技巧取胜。
早期余华小说里基本没什么故事,执拗地进行语言实验和结构改造。这时他的小说每一篇都给人新的感觉每一篇的结构都不相同,有些拿到今天看仍然极具先锋性。我最钟爱的一篇是《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中期先锋作家们不约而同地开始所谓“大步后退”,回到现实创作。这个说法是教材里提出的,但我不认同。其实是怎样呢?作家们的年纪到了,实验做得差不多了,人生经历已经足够他们对事情做出比较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所以可以把故事的比重加大了。毕竟小说嘛,虚构的叙事性文体。余华这一点做得最明显。《许三观》、《细雨中呼喊》等等,内容相比之前更加充实,可是仔细看一下,《细雨中呼喊》与《河边的错误》的结构模式上略有相似,但是显然这时余华处理故事的时候更加沉稳,细节更加圆润了。
《第七天》,着实让我失了一望。有说余华的艺术成就不如莫言的,这点我最近开始认同。具体说,二者都是先锋作家来的,但是余华的先锋实验更注重小说结构,而莫言的实验更注重故事结构,这么说不知道有没有说明白。也就是说一开始莫言的小说故事性就比余华 强,余华一开始比较注重怎么把一件事拆开,按照什么顺序再拼起来看着比较好看。大概是这样,这是我的理解。说回《第七天》,可以看到一个作家在自己从前的成功中开始找经验了,这其实是一件挺悲伤的事。故事是一如既往地轻描淡写的荒诞,而结构上,这本书大概也是顺序——插叙——倒叙的结构,说实话,觉得语言有些退步。《第七天》里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单独出来详细揣摩,单成一本书,都会不错,可是这样拼贴之后就显得过程仓促,没有点到人们心中。
我是一个余华粉,中国作家最喜欢的就是他。他目前创新力的退步是让人难受的,但是喜欢余华的人还是会相信他还会有好的作品的
余华老了。身心都不太适合写长篇小说了。 很不喜欢他的文笔
—————————————————
发这个图有什么意义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