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仓颉二十八字(完)原创
说仓颉二十八字 字圣仓颉,相传为上古黄帝之史官,陕西白水人。后人纪念其造字神功,改故里为史官乡,依墓修仓颉庙于此,祭祀不辍。对于仓颉造字传说,当不是空穴来风。今传世有仓颉鸟迹书碑一通,镌有二十八字,谓其所造。这二十八字真伪众说不一,但有《淳化阁帖》收录,另存有玉琮刻有同样的字存世,当为不假。文字演化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甲骨、金、隶、楷字形的演变和毛笔的使用附加了行、草变化,成就了汉字魅力,延续了华夏文明,其功不可没。对于仓颉二十八字解读者不少。缘于尚古追宗、证求历史,但无一可使人信服,形成迷案,身为家乡学子,甚敬甚慌。尝试解读之心甚久,今有较好条件,故试之。对于仓颉造字个人认为大致是这种情形。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一种大家都能看的明白的工具来记述生活经验,以代替结绳记事和口头传记诸多弊端。这种充当表意符号和大家都能看懂的需求促使了象形文字的产生,如与生存息息相关的人、兽、鸟、水、火、木、日、月等临摹的象形符号就出现了,完成了文字起源。这一点各文明发源地是一致的,而且形以表意这种手段现在仍在使用。随后,由于象形文字远远不能满足记述需求,迫使人们不得不去创造同等功能的符号来使用,于是在华夏就有了“六书”之说。按照文字“六书”的概括,继象形之后由智慧的无穷力量创造出了会意字。至于后来总结的指事、形声和会意,只是后来的分类,而且都可以归纳到会意行列。再随后的假借字和转注字也仅是以用代造罢了。严格来说,形声字也是以用代造而产生的,类同于假借字。那么,仓颉就应时代需求而出,开创了造字先河。所谓造字,不应该是象形字,而应该是会意字。从这个思路上说,仓颉是在已有象形字基础上使用会意的办法造出了大批会意字,这里面主要是如上、下、中这样的指事字和如明、苗、吃这样的会意字。由此而言,仓颉极有可能就是充当了这个角色。从二十八字中没有明确的象形字可以佐证这一点。当然,把想法变成使用工具这是高智慧的创造过程。因此,仓颉被尊为字圣!故,个人认为仓颉二十八鸟迹字应当从指事和会意两方面去探析。既然仓颉为字圣,他所创造的字也肯定流传下来了,怎样解读?按照现在存在文字最早记录就是甲骨文了,因此,别无选择,从甲骨文中找解读把。不管仓颉告知大家的是什么,但肯定不是简单的二十八个字。按传统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出发点分析,这二十八字极有可能描述的是造字方法之类内容。甲骨文自发现至今,人们逐步去认识已有了长足进展。但这个认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本求源的过程,几千年的时空差别,不可能完全知悉原像。经辩读出来的甲骨文字也只能算是窥豹一斑,读音、字义就更难复原了!故此,就是把这二十八字对号入座了,要想感知仓颉原意恐怕也只能是大概罢了,就像解读其他先秦文学一样。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内在规律,只要抓住其规律,就能充分去掌握其本质,对解读甲骨文也是一样。个人理解,指事和会意字中,读音和含义基本会维持原状的有以下几类。一是东、南、西、北、上、下这类方位词;二是天干、地支这类专用词;三是商、周、禹、舜这类名称词;四是姓氏这类氏族或家族符号词;五是一、二、三、百、千这类数字词;六是年、岁、旬、春、秋这类时间用词;七是饮、执、行这类动作词;八是用、若(诺)、命这类状态词等。再加上象形字就能基本上揣摩出甲骨文大致意思了。现有甲骨文以卜辞为主,难免有所偏颇,但这些卜辞是以指导生活为主要目的的,涉及军事、农业、起居等领域,也是难能可贵了。仓颉二十八字经过多次临摹镌刻,失形在所难免,对解读有一定阻碍。但好在有不同版本存世,较而相之,会接近原像。用接近原像的二十八字对照甲骨文是解读这些字的唯一途径。另外历史上的解读肯定有一定基础,不可能是凭空臆造,也可参考。那么,所谓仓颉二十八字真的是仓颉所创?是仓颉留的还是?国内有好多地方都有仓颉遗迹,说明仓颉经历了中原大部分地区,留书该在何处?仓颉要告知的极有可能是造字方法,是指事、会意吗?还是涉猎到形声领域?等等都无法回答。只能解读了这二十八字才能有所收获。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溜溜便知!总观这二十八字,形近者居多,会不会是仓颉在作统一文字类似的工作?二十八字字形有差异很正常,临摹误差能让变化成创造;顺序版本上反映不同,很有可能是后人录用时条件所限;古代成型字很少,以音通共用、混用者诸多(如:有、又、佑、侑、祐等),给解知本意留下了空间;但现实就是这样,想用训古之法也没有条件。按历史遗存来说,能以纪念仓颉而刻意留书的大致有这么几种可能:一仓颉自己所为,想到(创造)的字在崖壁上刻记下来(白水,洛南有传说证之),这样很难有顺序之说,后人临其形而成二十八字。但说以二十八字而成圣不信,最大可能就是随着风化,到有人感觉应该记述仓颉造字之伟功时只留下这二十八字了。刻本临摹,差异就有可解释之说了!二是后人为纪念仓颉创字之圣而镌刻,这样,凡是仓颉逗留过得地方如陕西、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均出现这二十八字就有了依据,纷而效之。如果是这种情况,这二十八字肯定具有代表意义。三是因无解而众求,故分布较广,是后人缅怀先圣的一种方法罢了,这样的话这二十八字就只能是天书了!另外,历经多人解读,为什么没有让人信服的解释?这恐怕与这些字本身有关。无非这几种情况:一是这二十八字距后世所认识的字时空上相差太过久远,从文字传承上已有断代之嫌,导致后人无法解读;二是会意字本身产生于生活,几千年前的生活环境不是现在可以想象的,因此,在判别上难以说明白也属正常;三是就文字传承来说,有方言差别,有用法差别,有通用(代用差别),有书写差别等,这些都可能造成解读不便;四是后世有认为该二十八字系后世伪作亦不能排除。故要得出让大家都能信服的解读难上加难!怎么办?有且只有证明。用离仓颉所在年代最近的甲骨文去举证。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对先古圣贤的一种尊重!如何定位解读这二十八字的方法?个人思路是:用现有具有代表性的解读进行比对,然后对照《甲骨文字典》找相对应的字进行确认和辩读;再对无法对照的字以会意的方法剖析出大致方向后比对《甲骨文字典》,如果能解读出一半以上的字,就可大致判断出这二十八字所描述的本意了。选择这样方法的考虑是:一,已经做出解读的都有他的道理;二,解读一致的就应该予以确认;三,用《甲骨文字典》或其他类似工具书最终找到原像才能让人信服;四,即是现在解读不完这些字,可以等,等到很多甲骨文字或籀文被发现,看历史上的问题能不能在历史上找到答案;五,如果还不能找出满意的答案就只有两种可能了,天书或伪造。拭目以待吧!仓颉二十八字现有解读者众,我选其四作为参考:一,宋《大观帖》解读,因其为现存最早解读,后文简称宋本;二,马贺山解读,因其相关解读较多,断句后注释有一定理想化说服力,后文简称马本;三,谢子展解读,因为其为陕西人,感情上信任,后文简称谢本;四,魏文成解读,因其用古语法解读,又有七言诗体注解,个人认为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文学发展史,后文简称魏本。仓颉二十八字宋本解读为: 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马本解读为: 化、己 、庇、乃、尼、山、艾、友、所、草、米、并、刈 、乞、少、子、左、互、 学、耒、弢、雨、水、儿、纠、叔、兵、朱;谢本解读为:之、己、之、乙、虚、乎、篝、友、所、奉、米、牲、戊、刉、卉、酿、有、犬、背、隹、之、鼔、益、血、亡、弔、渊、朱;魏本解读为: 自、己、 丑、乃、居、山、 住、艸、所、又、 洛、歷、五、紀、咬、文、佐、字、度、 寒、 宿、橋 、通、挖 、引、乂、水、米。本人主要参照的《甲骨文字典》为徐中舒所编著。纵观这二十八字,字形圆润,结构端正,没有甲骨文字之生硬乖张,由此可分析这二十八字极有可能是对甲骨文字进行改造所产生的,也就是说是介乎于甲骨文和金文之间的一种字体。把这二十八字和徐中舒版甲骨文字典进行比对,可找出原像的有九个字,分别是排序为第2的“己(乙)”、第4的“乃”、第五字“斤”、第8的“友”、第11“米”、第13“五(乂)”、第17“左(右)”、第28“朱”;可以从字中拆出偏旁字的有三个字分别为第10“止”、第23“水”、第27“水”;疑似(相像)有12“作(乍)”、14“长”、18“丩”、19“儿”、22“雨”、24“儿(易、益、血)”、26“叔(弔、弘)”和27“涉”等8个字。比对容庚金文字典能找到原像的除了“己、乃、斤、友、左、水、朱”七个字外,可以拆出偏旁1“止”、6“火、”10“止”、11“米”、17“寸”、27“水”六个字;疑似(相像)字7“荣”、12“乍”、13“子”、15“生”、23“长”、26“弘”六个字。这样基本可以确认的字有九个,大致可以类比解读的字八个,共17个。应该可以大致能分析出这二十八字内涵的端倪。但是给人以感觉,好像这些字都是为字的偏旁而产生,有没有可能这二十八字是仓圣人为了统一甲骨文字而创造的新字体?现在根据可以辨认的十七个字进行分析:一、“所”字解读为误。宋、马、谢、魏四本解读均把仓版第9字解读为所字,个人以为不妥。原因如下:一是“所”字为汉字高频字,但甲骨文和金文字典中都没有仓颉版“所”字;二是据《甲骨文字典》所述,“所”从户从斤,但仓版第9为从人从斤,人和户两字用做偏旁字形差异较大,在甲骨文字典和金文字典中也没有“户、人”互通的字例,故现在还不能说仓版第九字就是“所”字;三是大篆“所”字也不是仓版第九字;四是仓版第五字解读为“斤”字,在金文字典721页作为字旁有清晰原像,随后发展成的大篆“斤”字就更清晰了,同理,仓版第九字还没有证据确凿证明为“所”字。二、仓颉被尊为字圣,其影响力是巨大的。虽说这二十八字相传是两本书的字流传下来的,到最后只剩下这二十八字了,但是怎样流传下来的,没有说法。现在只能给汉代所发现的这二十八字以夸张的想象了。前面说过,仓颉所处的年代和目前所发现的文字证据(例如《说文解字》中多次提到仓颉造字之说),都可以说明仓颉造字是通过对已有的文字进行整理和发展,也就是说,极有可能是仓颉对过去已有的象形(也有可能有指事字)文字进行整理和统一,然后再在前人基础上发展了会意字、形声字和指事字。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天干地支二十二个字在现在发现的甲骨文字中很普遍,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些字应该都是会意和假借来的。那么用这二十二字和仓颉二十八字对比分析,一个是使用普遍,一个是连孔圣人都认不完,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三是仓版第1个字,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在《金文字典》中441页有个“人”字是仓版第一字的倒形,在甲骨文中有上下颠倒和左右颠倒为同一字的习惯。以此规律推解,把仓版第一个字假定为“人”字,那么在甲骨文字典44页中有该字原像,但注为“所会意不明”;同样在《金文字典》443页有个“保”字,人字旁写法相似于仓版第12字左边结构,以此为据,那么仓版第12字就可以看做是两人从字了;仓版第3字也能在金文字典中找到上下倒置的类似原像,同理也可假定为“人”字。这时候就有个问题出现了,两个“人”字和一个“从”字同时出现在这二十八字当中会是偶然吗?再看仓版二十八字,形近字大致可以分为九类,说明了什么?是在统一异体字吗?还是会意字类比教学?经过参考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容庚《金文字典》和《古陶文字表》等对比分析,现在说一些对这二十八字解读的看法。从第一到第五个字,个人认为分别是:人、己(已)、人、乃、斤。第六字应该是“示”字,《说文解字》中有“示”字倒写这一说。第七字能靠近“荣”字,《金文字典》311页,其他资料无解,尚且这样认识吧。第八字为友,基本是共识。第九字应为“斦”字,意为二斤,复合字,只有这样看待这个字才觉得是。第十个字应为“止”,在《金文字典》中730、745页可找到原像。第十一字看起来极像“米”字,但纵观二十八字认为应当和二十二字、二十三字、二十七字一同分析,原因如下:第十一字、二十三字、二十七字都可以找到“水”字原像,例如《甲骨文字典》814页,1225页,《金文字典》第496页等,只能说明这类字是仓颉在统一字体做出的努力,形近字像,合同第二十二字个人认为都与水有关,因此认为第十一字为“水”,比较丰满的“水”,例如江、河两字专指。第二十二字为“冰”或“冻”,因为下面四点恰好是古“冻”字简写(上下两八字)。第二十三字为“水”,比较苗条之水,例如溪、流。第二十七字也是“水”字,可能代表其他含义吧,例如季节性支流等。第十二字为“从”。第十三字不明,非五非乂,但和第十九、二十字放一起考虑可能是“五”字,第十九字是“五”的变形,二十字是从人从五当为“伍”字,又有“武”字风格。故认为一类。第十四和十五字,分别应为“匕、乙”和“小、乙”,原因在第十八字应为“乙、乙”两字合写。接着再说第十六字,对比《说文解字》可类比作“卂”字,原意为鸟疾飞状。其中间横画像翅膀疾飞状,故此。同时第二十四字也有同样笔画,类比分析,此笔画代表“横折弯之像,即“卂”字半包围结构”,再对比第二十七字,可分析第二十四字亦应为水字,代表池中或盆中之水。第二十一字难以揣度,因为上面的三笔肯定不为“小”字,“小”字在第六、十五两字中明确显示;下面结构也不是“又”字,那么该字为何?查据《甲骨文字典》、《金文字典》、《说文解字》及《文字源流》可以在“扫”字上找到渊源,同理对比第二十八字上部,个人认为,然也。第二十五字为“丩”,《甲骨文字典》1218页有原像。第二十六字对比无解,这是仓颉二十八字中最草率的一个字,观其形像用棍子打蛇,在几本工具书中可查到的“害”字与其形有所相近之处,故暂且认为“排除危险”之意,也姑且借“害”字一用。最后一个字,像“朱”,但绝不是“朱”字,“朱”在几本典籍中表象极其统一。再来通篇观察这二十八字,最后一字最为正统,当为仓颉之妙笔。由此以形分析,该字有持木点点画画之状,疑为“字”字,或“写”字,但“字”字为后世会意而来,在现行《甲骨文字典》中并无该字,可能当初尚没有造出“字”字吧!但仓颉造字之说何来?结果在《金文字典》、《文字蒙求》和《文字源流》中看到“书”字,感觉都有第二十八字的影子存在,那么就基本可以确定该字为“书”字,既说明了“六书”不叫“六字”的原因,又平复了紧张心态。至此,这二十八字基本归位。但代表什么含义还不知道,断句分析后才能有个大致了解。通过对比分析和断句理解,个人认为这二十八字应该为三十二个字,其中有四个字为合体字,合体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常见,故然也。依次分别为:人、己、人、乃、斤、示、荣、友、斤、斤、止、水、从、五、匕、乙、小、乙、卂、右、乙、乙、五、伍、扫、“冰”、水、水、丩、“害”、水、书。虽然有了一定结果,但还是心里不踏实,毕竟多个字没有找到原像,还有好几个字没法确认真正含义希望断句后能有合理的注释在里面。经分析,这三十二个字可以这样断句。“人己人乃斤,示荣祐。斤斤(此斦字也应为斤斤合体,形容砍树声音)。止水从乂(此字当为乂不为五,收种之意),匕乙,小乙,卂右(祐)乙乙(生长艰难缓慢的样子)。乂(此乂应与前乂有别,下面有两点,有示重之意)伍扫冻水,水丩害。水书”。大意可以理解为:人们恭敬的去获取木柴,每次砍桐树前都要先祭祀再工作,工作起来斤斤声不断。人们沿着河流而生存,现在洛河旁边,因为有水才有充足的食物。到了收种的季节,大人小孩都在河边劳作,盼望着作物快快长大。有些比较重的活需要大家一起来干,就像开地修水和打猎除害这些事。我则在河边专心致书。这样断句及大意理解和白水仓颉庙地理位置有以下共同点:其一,白水自古有桐树,“荣”即桐树。能在水边有取暖熟食的木柴,满足人的生活。其二,庄稼小的时候,甚至是野菜小的时候人们就开始采食,同时期盼它们快快长大。这个时节大概在春末,仓颉庙会设在谷雨,应当与此有关。另外传说仓颉字成,天降谷雨大概也和这分不开。其三,白水仓颉庙前一独特影壁,观其结构类似仓颉二十八字最后一字:“书”,是召示什么吗?通过以上分析,对仓颉二十八字有了初步理解。这二十八字中与前面所说四个版本有共识的九个字,基本上和起初理解的概念差不多。断句后意思相对接近的是魏本。迫于工具书和阅历的匮乏,目前个人只能做到这一步,但会持续关注并不断完善。虽不可能做到尽善,但可力求完美。在次过程中也有不少收获,现在也一并说说。据许慎《说文解字》所说,仓颉所造文字称为古文和籀文统称为大篆(当时是没有发现的甲骨文字的),从空间概念上说,籀文也应是仓颉文字的发展版本,而且还有李斯作《仓颉篇》可以佐证。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仓颉造字就应该是这样个大致情况:一、当时已有文字,但量很少,而且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主要用于祭祀和占卜(后世所说的“礼”多源于此,以当时人对大自然的敬畏,恐怕仪式都不简单,也可以说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结果,祭祀、占卜这样的仪式无处不在,从而形成文化,进而上升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山海经》中有对祭祀诸多规定性描述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二、文字是伴随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好书者众”(甲骨文中异体众多大概缘由于此);三、这些文字应当是以象形字为主,绝大多数笔画繁琐,难以推广使用;四、各部落都可能有自己文字(各遗址陶文是例)。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发展交流而统一文字和创造文字成了时代命题,即所谓替代结绳记事之说(秦朝和后来也有类似动作)。这时候黄帝完成了实质意义上的华夏部落统一,仓颉天生对制造文字有特长(应当是对抽象敏感,而被传为天生会书),也就理所当然的受命造字了(以黄帝陵的位置知黄帝的生活范围,白水仓颉庙所在地和黄帝陵所在地同处于洛河水系,且距离不远,这样黄帝任命仓颉造字当属真实)。所以仓颉既有造字天赋,又有官方行为,就有助于仓颉造的字进行推广和流传,以至于后世所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这里的“壹”当为“专”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黄帝被尊为华夏先祖,仓颉被尊为华夏字圣也是理所当然,毕竟文字是文明的代表,是最有生命力的生产力。那么,仓颉对华夏文字的贡献在哪里?就对仓颉二十八字的理解说一下看法:其一,这些字应当是仓颉所造。但单说仓颉造的字只留下这么二十八个了不信,因为对华夏文字做出重要贡献的秦朝李斯也有《仓颉篇数千字》之说。这段文字记载当是仓颉生活在白水的写照,但为何这些字却最早出现在山东令人费解,有待更多的证据补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说,自推行李斯小篆以后,仓颉所造的字多佚。这里面还有一个政治原因,秦是用国家机器在推行文字统一,其中焚书坑儒也极有可能是国家强行推动文字统一(治乱唯一)的手段。加上说孔圣人也只认识八个字,李斯强夺字碑也只比孔圣人多认识几个字的说法也实为不可信,这也当是秦为统一文字的一种噱头罢了。其二,什么原因造成仓颉二十八字后世难以识别?以目前理解,仓颉造的这些字有以下特性:首先仓颉是在做统一文字的工作。这三十二个字中像“人”字,“水”字,“斤”字都反复出现,但不尽相同,特别是“人”字直接用和常见的“人”颠倒,当然这样做能有利于区别有关“人”字的形近字,但具体用意不得而知。从两个“小”字和各类“水”字能看出一个趋势,就是规整和简洁化文字。二是所有字里面没有纯粹的象形字,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属于会意字。这说明仓颉造字就是采用会意手法。在那个年代,这样做更方便于记忆和使用推广。三是有合体成新字的动向。“斦”字就是例子,后世解读为二斤,与此作“斤、斤”并不矛盾。至于“匕乙,小乙,和乙乙”这些合体字为什么没有流传成字下来就不清楚了。但现在用的字里面依然有不少合体字,说明这种造字方法还是被大家认同的。举个例子:我们当地有个叫“相里”的姓,也读作相里,但书写习惯上写为(相在上,里在下的上下结构合体字),当为合体字用法之流传。四是通篇二十八字除了第二十六字外都算中规中矩,符合仓颉造字为一同之分析,但第二十六字却怪异至极,在整篇当中格格不入。是蕴含或隐藏什么?其三、详观碑上所有文字都给人一种向上努力和一种忍辱负重的感觉。首先说向上努力:从倒立的“人”字,到倒立的“示”字,加上四个“乙”字,再加上三个“斤”字和最后的“书”字都能看出来。再说忍辱负重:从第二个“人”字,到拖着长尾巴的“止”字,到人拖人的“从”字,到“乙乙”相继的十八字,到十九字的不屈与支撑,再到二十字的“人”不得不在压力之下,再到二十七字的委屈的“水”,都有这样的感觉。再看第十六的“卂”,到二十一字的“扫”,到二十四字的“水”,以及第八字“友”的变形、十七字“右”的变形、到二十五字“丩”的变形,再看变形的“荣”,都能给人以要抗争的感觉。那么仓颉到底想说什么?我就以故事的形式,开玩笑的结束这些对二十八字的理解吧!仓颉原是一个部落首领(有这种说法,仓颉和黄帝为同时期部落首领),但面对黄帝统一全国的野心和力量不得不服从,子民重要啊!加之仓颉有造字的才能,黄帝压迫下收编其部,不用于征伐而用于造字,这也是仓颉所屈服的条件(传为史官,但当时有史官一说可讲吗?)。随后仓颉忍辱负重,子民都在辛勤劳作,自己只能去苦思冥想的造字了。但仓颉是边造字边教字,以至于最后所造字得到成功和天下认可,引发了送米祝贺和释放压力后的子民的反抗,使看管人员狼哭鬼嚎的跑去给黄帝告状,“天降粟,鬼狼号”的故事就被人编出来了。但这也惹怒了黄帝,仓颉被迫带领子民迁徙,先向南迁到洛南,再到河南南乐,后来听说有东荒之地,就一路东北,过开封走淄博了,其中也有东突西行的,山西和陕西西府就也有仓颉痕迹了。世上事歪打正着的多,一个被迫不小心成就了字圣仓颉。但仓颉也有可能是华夏第一个教书匠,身份是逃犯,直接影响了后世对教师这个行业的看法。该故事虽然荒诞,但与诸多传说可以合理挂钩。按照这个故事思路,该仓颉三十二字可解读为:“人己人乃,斤,示荣,祐斤斤。止水从乂,匕乙,小乙,卂祐乙乙。乂伍,扫霜,水水丩害。水书。”大意为:我们都屈服于你了,还给你做造字的事,你还要看管我们,让我们生活艰难。我们面对桐树(代祖地)起誓,要反抗。但条件不允许啊!只能拖家带口出走,看到天上飞的小鸟,希望它们能带着我和子民快速离开。但我们有办法的时候会像洪水一样打败你。此恨永世不忘,期水神护佑此书,后世知之!藏头露尾的仓颉二十八字,也许就是仓颉想说的这些吧。就说这么多吧,权当侃大山吧!期望尽快有能让人信服的证据出现,让谜底示于天下!声明:只是个人爱好,不参与学术争分。 2019.8.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