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知青爱情小说《无悔》故事梗概
本帖最后由 海魂0817 于 2019-8-10 18:13 编辑爱情,知青,历史
1976年底征兵报名开始了,上海知青刘岩平因为家庭出身问题不能参军,他的多年女友袁姗姗坚持要留下来跟他在一起。
知青农场几十号人,每年招工征兵名额非常有限,两个人同时返城的机会比登天还难,只有袁姗姗走了刘岩平才能放心,他极力说服袁姗姗参军先走,并相信通过自己的劳动表现一定能在1977年夏天的招工中返城。
在1977年招工中,曾经以为经历过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两年多时间之后,便可名正言顺地与所有普通人一样通过招工途径返城的天真想法,被政审不合格的现实击得粉碎,家庭出身问题成为刘岩平人生道路上难以逾越的一道铁壁铜墙。
在被绝望悲观的情绪所笼罩的困境里,刘岩平想到了“对于因重伤、残疾、重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允许其通过正常手续的办理,回城休养治病。”的政策……
要重得使自己真的丧失劳动能力,对于年轻力壮二十岁刚出头的刘岩平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决心已下,无论是充满荆棘,还是碰得头破血流,即使上刀山下火海都是一条不归路!
历经一个多月重重磨难,通过县医院、农场、公社、县知青办的道道证明和审查难关……
1977年9月25日,刘岩平带着所有审批资料和证明来到上海市知青办。
上海知青办的老同志严格复查了所有证明和资料后,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用一种严厉的、令人不容置疑的语气驳回刘岩平的申请时,他痛苦地抬起头对着苍天嚎叫起来,彻底绝望了!
他走出知青办,摇摇晃晃走在大街上时,高音喇叭传来广播声:
8月13日至9月25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采取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考试成绩取代以往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依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机遇大门不再是一张薄而沉重的推荐表,曾经靠家庭出身和政治表现推荐的制度,从此成为历史……
刘岩平的泪水涌出眼眶……
经过二个多月日夜兼程的复习,1977年12月10、11日,刘岩平和全国五百七十万考生一道,涌进了被关闭了十几年的高考考场。
1978年1月,刘岩平收到了上海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