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盛 发表于 2017-4-5 16:45:00

编剧的独白:写着写着就长大了

1
简介
赵洋,女,河北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读研究生。职业编剧。
主要作品:电视文学剧本《巨浪》《雨过添晴》《爱情大魔咒》《柯曼的选择》等,电影文学剧本《追杀陷阱》。
2
独白
小时候喜欢写作,纯粹是因为喜欢。每天都会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点滴。考试写作文随随便便一写就是高分,经常作为班里的范文来读。写作更像是生活的一部分,一直都觉得文字是抒发内心的最好方式,很多放在心里无法言表的都在笔下流淌出来,给自己的心留有一个安放的地方。
从没想过长大后会以写字为生,然而当兴趣与谋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种伟大的说法,叫做梦想。你会发现生命都变得有意义起来,生命不再是荒芜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欢喜,乐趣。
对于我来说,从事编剧这项职业,相对来说比较顺畅,没有太多波折,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合情合理。
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作短片剧本,自己做编剧、导演、剪辑。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几个要好的同学在一起瞎鼓捣,专业性谈不上,只是尝试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整个过程开心极了,那会就觉得影像的呈现对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完成一部小型短片的拍摄,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
于是毕业后立志要做跟影视相关的工作,顺利进入一家大的影视公司做责编。看大量的剧本,接触到不同级别的编剧,开始对这个行业熟悉起来,对剧本的熟知程度也日渐清晰。工作之余,私下开始创作剧本。审看剧本的时候,看到不好的剧本总有修改的冲动,自己慢慢琢磨,思考怎样改编起来更好。看到好的剧本就像发现一件稀有宝物,百般研究,不停拜读,认真学习。
第一次坚定做编剧的契机,是一位还算熟悉的编剧老师找我写剧本,也就是给她做枪手。我欣然同意,前五集剧本我写两集,她写三集。第一次写剧本很兴奋,创作速度特别快,频率一天一集,制片方对交出的剧本很满意,只提了一次意见,改了两次,剧本就通过了,我的第一笔剧本费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拿到了。这对我的意义重大,这是我第一次电视剧创作,第一次直面制片方,第一次商业合作。这不单是形式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更给我强大的信心。虽然当时有点盲目,但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编来说,这已经足够了。这个项目总共三十二集剧本,我完成了十六集,写到最后因为制片方资金链出现问题,决定不拍了。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很重要,我已经通过这个项目找寻到了自我,这比任何都来得重要得多。由此,我顺利走上了编剧之路。
第二次合作是我认识的一位作家编剧,她的小说改编电视剧版权被一家影视公司买了,她找到我一起创作,并答应给我署名。签约的时候,编剧一栏都是我们两个人的名字,剧本费用此时翻了一番。我跟她的合作,相对平等,沟通还算顺畅。这次合作,对小说改编有了新的认识,小说可用之处甚少,写剧本需要重新架构,人物要重新丰满完善,基本是抛弃小说,重新写。故事大纲和分集大纲都经历了不同阶段的修改,最要命的是制片方是两家公司,两个老总意见总是不一致,我们都要听,而且每次意见都不一样。他们不统一,对我们的修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最终的结果就是写出来不停地推翻推翻,最后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搞得我们很崩溃,但热情依然不减。我是觉得修改也是剧本创作的一部分,这也是做责编身份出来的思维。折腾到最后,故事大纲和分集通过了,正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导演突发心梗死了,两家制片方打起官司来了,只得终止,观望,也就不了了之。也是一次特殊的经历。
之后的创作都会有朋友“慕名而来”,有的是直接让我个人改编小说,有的是找我谈合作,都没有太大的波折,合作都算是愉快。后来总结经验,这个行当说起来复杂,也简单。人对了,合作就没那么难。
2015年,由我联合创作的抗战剧《巨浪》,作为反法西斯七十周年献礼片,在北京卫视和河北卫视播出。这也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合作,其中的收获也颇多。只能说,遇好人,成好事。
做编剧四年多,合作了几个项目,中间各种原因夭折的不少。以前会因此而苦恼,自我反省,自我检讨。渐渐也明白了,电视剧能否完成拍摄播出完全是综合型因素,不单单是编剧对剧本的完成度,还要投资、制作、发行,各方面的综合因素集合,才能让这个项目生产出来。在编剧这一环,只要是自己想做的,尽最大所能去完成,其他的交给命运吧。
在编剧这条路上,我还是小学生,蹒跚学步,一步一步,不停学习,不停吸收,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感悟,每次都觉得自己又提升了一层。关键的时刻,也会适时地出现一位老师,给我指明方向,教我创作深层次的理念和技巧。我经常以幸运自居,认为上天对我格外眷顾,对每个出现在生命中的人都充满感恩。
我热爱创作,而且每次创作都会让我觉得发自内心的快乐,这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为了创作,我可以废寝忘食,抛弃所有事情。生命中有了这件事情,其他的一切都瞬间失去了颜色。我内心也一直在坚守这份独有的快乐,尽量让自己生活变得简单,平和,有趣。
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为了创作而服务的,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是的。我狂爱看书,是为了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能够让创作这条路更长远;我热爱运动,是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魄和精神去创作,因为我知道创作是一项需要持久坚持的长跑运动,不能让自己身体垮掉;我喜欢旅行,是想着在看遍大山大河之后,能够站在世界的角度去看待故事,更宏观,也更具体;我学习心理占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剧里面的人物内心,也为了能够站到另一个层面上去看待人物,会更加丰富;我喜欢烹饪,这是我在写剧本时候最好的放松方式,一刀一刀切着菜,看着锅里渐变的食物,味道散发出来,思路也就打开了;我每天都会坚持练琴,古筝是我大学毕业以后才开始学的,这是我在变相磨炼自己的意志。我希望把古筝和创作当成生命中的必修课,同时坚持下去,到老都在弹着琴,读着诗,写着文。
作为生活的创作者要能够接受一切,包容万物,理解众生,承载宇宙。这样才能像真正的上帝一样去创作一颗颗独一无二的灵魂,有血有肉有感知有真实感。我愿怀着单纯干净的心,探索这未知的世界,创作出不同凡响的剧作。
编剧之路如此长远,我还是个孩子,写着写着就长大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编剧的独白:写着写着就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