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喜欢写作
在写作教学中,最初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上写作。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件事。
偶尔发呆的时候,我总想起作家阿城在《孩子王》中描写的一段学生王福写自己父亲的那一段话:
我的父亲是世界中力气最大的人。他在队里扛麻袋,别人都比不过他。我的父亲又是世界中吃饭最多的人。家里的饭,都是母亲让他吃饱。这很对,因为父亲要做工,每月拿钱来养活一家人。但是父亲说:“我没有王福力气大,因为王福在识字。”父亲是一个不能讲话的人,但我懂他的意思。队上有人欺负他,我明白。所以我要好好学文化,替他说话。父亲很辛苦,今天他病了,后来慢慢爬起来,还要去干活,不愿失去一天的钱。我要上学,现在还替不了他。早上出的白太阳,父亲在山上走,走进白太阳里去。我想,父亲有力气啦。
常常想起这段话,是因为这段话给我非常强烈的画面感和浓烈的情感。可偏偏写的不动声色。
我在几次和老师分享这本书的时候,请不少老师读过这段话。我请老师们谈谈对这段话的初步感受。
大约有不少数量的老师都觉得语言朴实的令人动容,情感简单的真挚感人。对于许多成人来说,越简单的情感越能品出浓烈的后味,越朴实的语言反而让人聚精会神。
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说明知道写作是为了直抒胸臆,表达真情实感。否则,怎么会有“家里的饭,都是母亲让他吃饱。这很对,因为父亲要做工,每月拿钱来养活一家人”这样的句子,这完全是一个孩子所看所想。
写作为了什么?这是写作教学必不可少的第一课。这也是决定学生接下来怎么写的起点。
我也问过几个学生,他们对“父亲在山上走,走进白太阳里去”这句话印象深刻。至于谈谈怎么深刻,大体上都说,很神奇。h t t p : / / w w w . z r x i n d a i . c o m /
这句话确实很神奇,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这样的语言是怎么写出来的?
只有放开胆才能写出来。
就像阿城说的那样: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流水账就流水账,能把流水账写清楚就不错。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是初学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人担心,是不是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这自然是个担忧,可是相比排斥,这确实是个良好的起步和开始。
宋朝的谢枋得在《文章轨范》中提到的: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
这“初要胆大”就是大胆写文,写放胆文。
放胆文的背后,就是学生敢写,学生喜欢写,怎么写都不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之文。 也是“天性之文”“随心所欲之文”“ 禀赋之文”。
初学写作,就像初学骑自行车一样,就是要放胆去写,去练,不做过高要求,创造一种写作环境,培养兴趣和树立信心。
如果看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你会发现,处处都在明示我们要培养学生喜欢写作的兴趣。
学习的过程循序渐进。
正如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 这篇文章中所说的, 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词之工,谋篇之巧,初非必要之需求。能之固佳,不能亦不为病。
即使到了30多岁,我依然还在学习如何写作。 之所以还愿意学习,大概就是最初的时候老师并没有限制我们对写作的想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