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新书《中国文化课》,讲述中国文化的古往今来
屡屡提到要“封笔”的余秋雨又出新书了。近日,余秋雨携新作《中国文化课》出现在上海。《中国文化课》将余秋雨近年来在喜马拉雅FM上播出的音频课程整理成文,对中国文化的古往今来作出系统梳理。在自序中,余秋雨写道,出版此书缘由是想把在“秋雨书院”主持的博士生专业课程向全社会公开讲授,包括对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历史、精神主干等五大单元内容。
在9月的讲座现场,他与观众分享了心中对中国文化的定义以及新时代下的个人体悟。
谈学历:有自主权地求道问学
在余秋雨眼中,学历并非指的是毕业文凭,而是求学的经历。作为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师,在录取研究生的过程中,他时常感到,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在专业上表现平平,而一些背景普通的学生,却常有惊艳的表现。他以自己为例,在年轻时候,他曾有在农场劳动的经历,在空暇时间才能读书,“由于劳动之后产生只要空下来就看看书的动力,看书的效果又很好,也不在乎学历。自我选择的个人化学习往往有很好的效果,结果反而成了成绩特别好的。”
在他看来,学习的本质在于有自主权地求道问学。“新学历的三个标准在于高度、完整、入心。”余秋雨表示,只要将一门课程完整、系统地阐述,并将它和接受者的生命连接在一起,进入他们的心扉,它就能成为全新的学历。
对于大众推荐的经典名著,余秋雨的观点是,应尊重自我的选择。不管是古代的作家还是现在的作家,都有一个心理结构,喜欢的作家,本质是和自己的心理结构悄然重合,“我有权利坚持我的不喜欢。一个作品魅力不在于其他,在于被接受状态,作为一个接受体,你在这方面最有权利做出评判的。”在学习时,不能全盘接受而丢弃自我,似少而多,关键在于选择。
谈中国文化:长寿基因在于“中庸”
在讲座中,余秋雨提到,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农耕文明,尽管有着反反复复的内战,但没有侵略性,亦少被外族侵略,因此文化的基底保留得较为完整。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不走极端,总是用一种有弹性的灰色哲学来解答问题。“极端主义分子像英雄一样,站在悬崖绝壁上,许多人认为他们是英雄。但是作为真正的思想引领者不可以这样,你在悬崖上大家参观,了不起的肌肉都被人家看到了。但是如果民众跟了你,民众也就站在悬崖绝壁上,太危险了。中国的哲学就是中国文化要求把大多数中国人带离悬崖,带到一条安全的路上。如果有的时候路不安全,就要在尽量安全的路上,这是中国的中庸之道的思维。”
在他眼中,中庸之道看上去不鲜明,不强烈,说出来的话口号不响亮,句子不漂亮,但是却保全了多数人的生存,也保全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另一重要长寿基因在于科举制度。世界上许多重要文化没有建立代代延续的选拔机制,几代之后就难以为继,科举制度保证每隔三年提供大量管理人才,源源不断,这是中华文化保持有序延续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大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存在误解。”余秋雨说,中国文化对应的关键词并非是保守和陈腐,而是开放和青春,以唐代最为显著,“真正的诗化人生实际上是充满想象力的,在马背上打猎、走各式各样风景好的地方,穿不同的服装,到玉门关、沙漠、阳关,这个时候就充满了诗意的青春气息。大漠进入他们的视野,千里草原进入他们的文笔,所以他们的青春气息是和诗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意义上,唐代、特别是初唐,是最青春、开放最充满活力的一种集体人格。”
谈成长经历:挫折就是财富
对于人文学科,余秋雨也提到了自己的观点:文学不应是专业,而应成为素养。
“文学的魅力在于创造,而不在于研究。研究文学已经研究的人太多了。”他感慨,少数人可以进入文学专业,多数人尽量不要进入那个领域,它不够专业。
谈到最欣赏的中国古代文人,余秋雨提到苏东坡。“值得尊敬的人很多,值得喜欢的人不多。只有苏东坡全方位让我觉得喜欢,也全方位觉得有才华。散文、医药、佛学、绘画、书法都好,而且几乎绝大多数中国文人都对他表示亲切,他有非常好的平常心。我个人比较贴近苏东坡,也比较温和。”
令他感慨良多的是苏东坡所面临的挫折。“年轻的时候如果不经历一些挫折,以后就很难担当重任。在文化上更是如此,没有遇到过挫折的文人是平淡无奇的。我还找不到一个文人没有受到巨大挫折,却名留青史。我很想找一个,却从未找到。”即便在年轻时遭遇巨大的磨难,亦不需担忧。 “我肩上的肌肉,伤口从来没有弥合过,是被扁担磨破的。”余秋雨说。在他眼中,所有的挫折必将沉淀,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来源:澎湃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