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9-11-11 09:39:06

网文素材:意蕴悠长的古代年龄称谓你知道吗?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古代的年龄代称~

这么有意境的年龄代称可别错过哦!

1、昏庸的商纣王

孩童时期


童孺:儿童。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孺子:儿童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0~1岁:

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周晬:指婴儿周岁。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垂髫(tiáo):3、4岁——8、9岁的儿童。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

《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总角:8、9岁——13、14岁的少年

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
9岁:

教数:9岁。

九龄:为9岁。

黄口:十岁以下。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10岁:

幼学:十岁。

《礼记 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外傅之年:儿童10岁,出外就学。
12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昏庸的商纣王

少年时期

13~15岁

豆蔻:指女子13岁。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象:男15岁~20岁。

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礼记 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结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16岁:
二八:为16岁。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

晋人孙绰的《碧玉歌》最为有名。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

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1、昏庸的商纣王

成年时期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24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三十岁。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

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强壮:指四十。

《续焚书》卷一·书汇:兄虽强壮之年,然亦几于知命矣

1、昏庸的商纣王

老年时期
50岁: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60岁:

花甲(耳顺):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70岁: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从心之年:70岁老人。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悬车之年:指70岁。

80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10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100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

《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今天的古人年龄代称总结就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文素材:意蕴悠长的古代年龄称谓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