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醉文明》出版:将老一辈的执守以年轻的方式讲述
九年前,一档名为《收藏马未都》的文化栏目兴起,收藏家马未都“借器说事”,以其特有风格向观众讲述中国文化与历史。而这档节目一做就是九年。“有忍乃有济,无爱即无忧”,这九年间马未都持续谈瓷器、谈收藏的内容集结成书,有了十卷本的《醉文明》。最近,由中信读书会和中信优享+联合主办的马未都《醉文明》十卷本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活动邀请丛书作者马未都与《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青年艺术家十驎到场,围绕传统文化的复兴,结合当下国潮的流行,与观众进行了分享。
马未都是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馆长。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2008年,马未都登上《百家讲坛》,讲述中国文化与历史。之后,录制系列收藏类栏目《收藏马未都》。
《醉文明》是一部收藏知识文化读本,全书分为瓷器篇、家具篇、玉器和漆器篇、杂项篇四个大类,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近50种风格各异、极具收藏价值的宝物,生动地讲述了这些经历上百年历史的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
从生活出发,而又复归于生活,可谓是贯穿全书的主线。马未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解释了诸多引人联想的问题。景泰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不叫“景泰黄”或“景泰红”?金鱼的凸眼鼓肚长相是古人长期培养的结果吗?古人为何将癞蛤蟆尊为神物?古代女子额头点一个红点是作什么用的?字词之间,那些曾觉遥远的历史正通过跨越时空的物件与每个人的生活发生着关联。
谈及九年坚持,马未都说:“这个书留下了我一生中九年的一个成绩一个见证。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几个有效的九年,最多四个,四九三十六年,人生前三分之一,后三分之一都是混沌的,前面是不懂事,少不经事,后面老了,没有心力了,明白也不想凑这个热闹。但是文化是不会老的,我希望把这个介绍给所有人。”
以青年方式讲述传统文化
近两年,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文物收藏、神话典故、影视改编、服饰美妆等各类IP相互跨界交融,在跟百姓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的许多方面都引发热潮,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今天年轻用户这个群体的商业语境,而大众也越来越乐于接受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何让年轻人热爱传统文化?如何讲一个好故事,贴近生活并且有趣?这些年,马未都通过出书,做节目,打造观复猫IP等活动,跟年轻人打成一片,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新的表达方式。
“文化它需要跟当代社会沟通,我们过去的文化大部分都是束之高阁的,搁起来的,并不是拿来应用的,这个很重要,”马未都说,“如何跟我们社会上讲放下身段,不说枯涩的学问,不去装。说实在话,让我讲枯涩的事儿,我自己也没兴趣,我也不绷着,我知道多少就是多少。”《醉文明》的出版就是马未都在这个方向的尝试与探索。
全书通过收藏品来讲述历史,凸显历史的厚重感。在朱伟看来,书中谈及的每一件器物后面,其实都讲了这个器物的缘由,每件器物后面都蕴含着很多中国文化的东西,还包括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问题。“马未都把一件器物后面的东西都延展得比较宽,这对于年轻人了解中华文明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朱伟说。
老一辈人执着守护文化内涵,不断探索创新表达的同时,年轻一代也在用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十驎就是这之中的代表。他喜欢古人的记录方式,追寻着那种画面感,花了400多幅《山海经》里的神兽。谈起与《山海经》的邂逅,十驎说:“《山海经》有点古人的记录方式,没有方位感,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山海经》的地图,包括我后来在外面穷游那几年,也是这种方式,每个地方无意当中发现了一个寨子,发现一个村,和你的生活区别很远,又语言相通,又可以坐下来喝茶聊天。”这样的状态与意境无疑是令他着迷的。
创作青年人喜爱的形象,表达传统经典的故事,这种结合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把我们古人的这些东西,我们现在阅读很困难的东西,把它变成能够阅读的,能够去体会的,最终还要把它变成你自己理解的东西。没有解析力的话,这个东西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如果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好的东西,真正变成真实,让人从心里喜欢、传承的东西,怎么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变成从心里喜欢且能够传承的东西呢?”朱伟说。
以文化观人生
曾任文字编辑的共同经历使得马未都与朱伟对于传统文化有着相对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他们笑称两人都是“对文字有洁癖的人”。在朱伟看来,中国古人有两个东西尤其值得称道,一个是哲学,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诗意化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诗宋词。
而汉字是构成这些的基本单位。“中国的字,它是想有独立尊严,你到用它的时候,这个字虽然不常用,但是当你用它的时候,不可替换,你必须用这个字,其他字没法替换它,它享有独立尊严,”马未都说,“认识汉字,第一准确读音,第二基本字义,知道什么意思。今天我们进入一个信息革命的时代,这次革命叠加了智能革命,我们对未来是看不清的,所有人都看不清,我们谁也不可预测100年后的世界将会怎样,可以预测的是文明在这一定是拐弯的,不是前行的,要拐一个大弯。”
在接触这些文字作品时,想象力的养成是非常正要的。马未都认为:现在的父母一定要重视训练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孩子们看字再现,不要看图。“千山鸟飞绝,小画面上,几个鸟飞过去了,万径人踪灭,又是一个画面,这个不好的,要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读书是唯一途径。”马未都说。
多年来,马未都一直在探寻所谓的“中国文化和美学的打开方式”,但他坦言自己仍然一直在路上。在他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与短,认知自己的短处,比认知自己的长处更加重要。“你认为你行不重要,你认为你哪不行最重要。躲开它。人生无非就是这样。不停的躲开坎坷、荆棘,躲不开就要越过它,越过它也是高尚的躲开。我们希望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这样。一定要走弯路,一定要少走弯路。”马未都说。来源:澎湃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