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想玩复杂的结构?你需要注意了……
作者:故事研习社研习君常常听人评价一部小说“结构精巧”,也总听人说想写更复杂的厉害结构,所以这几天总在思考,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好的结构?复杂的结构就一定好吗?今天研习君就来理一理小说结构这回事儿。
先说什么是结构。我们上学时就听过,小说中的故事需要经过生发,发展,高潮,结局几个过程。其实小说的结构也主要是指这几个部分的融合、配合。
当然我们说到结构技巧,具体会涉及人称叙述、单线/双线/多线叙事以及时间线的设置等技法。研习君认为,一般小说结构分内外两个,外结构就是倒叙/顺序/环形结构等大的时间叙述方式,内结构是具体情节的分布与推进等,如单线、双线和多线式。今天这篇先主要讲讲外结构~
讲故事的方式,真的比故事本身重要吗?
“小说不是叙述一场冒险,而是一场冒险的叙述。” 这句话流传甚广,大意就是讲故事的方式比故事本身更重要。研习君认为,这句话有其合理性,想想研习君学生时代看过的卡尔维诺、博尔赫斯、马原等人的作品,确实是这话最好的标注。
但言归正传,人物和故事本身才是小说最核心的部分,如果结构压倒了人物和故事,研习君觉得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其实仔细想想,较为成功、影响较大的小说,它的结构都是相对简单的。
不信你看,《追风筝的人》《嫌疑犯x的献身》《半生缘》都是顺序叙事+首尾呼应,《百年孤独》是开头倒叙,《漫长的婚约》是中间插叙,其他如《饥饿游戏》《哈利波特》这样风靡全球的幻想小说也都是顺序叙事。就拿我们每天读点故事app的连载来说,不论题材,人气最高的几部如《她从梦里来》《女王不低头》也是顺序结构,主线情节展开的速度也较快。可以确定的是,结构越复杂,对作者的宏观把控能力要求越高。
对此,研习君的建议是,写作初期可以尝试不同的结构写法,来找到最适合故事和人物的那个结构。故事的结构并无高低之分,重点在于和要讲的故事、整体风格是否搭调。所以不要刻意追求结构的复杂和精妙,而要始终为人物与情节服务。
比如,张爱玲、亦舒的爱情小说一般都是顺序结构,偶尔会有点“三十年前的月亮……”这样的倒叙或插叙出现,但绝不会用更复杂的结构,因其人物和情节相对简单,意趣都在情节、人物心理/对话之中,所以显得线索鲜明、主题突出、绝少枝蔓,读起来非常顺畅。而像《1Q84》《百年孤独》那样的魔幻现实风格小说,结构当然可以玩得花一点,如果按线性结构来组织,大概小说那种迷幻的宿命感、杂乱感和魔幻感都会消失。
不同结构下的同一立意
有时,同样的题材和人物、立意,用不同的结构来组织,效果也会大大不同。举例来看,张爱玲的《金锁记》和《怨女》基本上是同一套情节、背景和主要人物(都是出身低微的女主被迫嫁入没落大家族中的残疾少爷,和小叔子有过纠葛,算计妯娌,最终得了家产却孤身一人心理扭曲),却选用了不同的结构,使得阅读体验和最终成就很是不同。
前者开头用了个小倒叙,以“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开篇,接着插入了一段关于月亮的议论:“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云云。首尾呼应,仍是以关于月亮的叙述结束:“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小说的楔子式开头,首尾的呼应形成张爱玲特有的“套子”结构。它的内部结构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屈辱史”和后部“复仇史”跳跃较大,对照鲜明,很清晰地表现出七巧的扭曲过程。内外结构的组合使得《金锁记》在较短的篇幅内完成了人物乃至一个家族的衰亡史,堪称精当。
再来看《怨女》,按时间的自然流程和故事的自然发展来展开叙述,是十分朴实的线性展开的叙述结构。从女主银娣出嫁前的生活写起,接上嫁入姚家经历,直至暮年。与基本也是按照顺序时间叙事的《金锁记》相比,没有以分家为界前后分开的两个部分,而是按时间、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舒缓地叙述其一生的故事。就效果而言,远不如《金锁记》精致蕴藉有回味,显得平淡。七巧这个人物深入人心,被屡屡改编,不得不说也与其结构的巧妙有关。
那么,常见的小说结构(外部)都有哪些呢?研习君就来理一理啦~
1、顺序式结构
这是最常见的结构,也是传统小说最常用的,上文举的张爱玲、亦舒,国外现代派之前的经典小说如《基督山伯爵》《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全是如此。顺序结构的好处就不用多说了,线性时间顺序符合大多数人的理解习惯,可以说是阅读门槛最低的一种结构。看看国内出品的院线电影,绝大多数都是顺序结构,符合国人观影习惯,诺兰那样的非线性叙事估计没哪个院线导演敢尝试哈~
需要注意的是,顺序结构有一种变体:故事从中间开始讲述。具体来说,就是截取故事发展到中间的某段剧情作为开头,然后再回溯前去,讲述前情,接着沿着开头的脉络继续发展下去。
这样的好处是会留给读者更大的遐想空间:为什么这样开场?人物前史是怎样的,发展又会如何?而且中间的这段往往也会不按常理出牌,会制造一些惊奇,像吾玉的《三月当铺,六月筝坊》,以秦筝一身民国打扮去Z大找孟小楠开场,足够吸睛。再如《何以笙箫默》的结构是开头默笙重逢何以琛,回溯二人大学时光,再回到现在的时间线,继续讲二人重逢后的发展。情节不复杂,从中间开始讲述的结构却自带悬念。
2、倒叙式结构
先看《百年孤独》那个著名的开头: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
以未来的时间展开倒叙,时空一下开阔起来,拉美迷离的时空传说就此定下基调。
说到倒叙,研习君第一下就想到的其实是一堆影响极好的“大片”,《泰坦尼克号》《太极旗飘扬》《美国往事》《天堂电影院》《阳光姐妹淘》……之所以选择倒叙方式,是过去时空和现在时空的人物处境/情感或是社会现实的对比极其强烈,通过倒叙方式展开追忆,最后又回到现实。最大的好处是自带悬念:当年的爱情/兄弟/姐妹故事是怎样的?现在还能见到那个ta吗?最终那个ta的出现/真相的揭开,可以对受众造成极大冲击。
当然,很多时候,与倒叙结构相伴的是插叙,以上的这几个例子,主线人物勾连起两个时空,逐渐在回忆/调查中展露出真相,只是不同作品插叙的频率有强有弱。观众/读者会在一次次的回忆中加强参与感。
3、环形结构
说到环形结构,大部分人都会马上想起《低俗小说》。
《低俗小说》一共讲了三个互有关联的故事,线性分布是这样的:
①、杀手A与B索赃,意外被枪击却没死,A 觉得是神迹决定洗手不干,劝解了快餐店打劫的混混;
②、杀手B陪老大夫人吃饭;
③、 C打死B,与老大意外和解。
本身情节其实很简单,但导演把故事打散,把本身的15个情节点重新排序,形成了最终局面:开头是快餐店打劫,紧接着A与B索赃,中间是B与夫人吃饭,C和老大的恩怨(B死),结尾是A和B在快餐店,A解决了打劫的麻烦。于是故事又回到了开头,成为一个传说中的环形结构。
类似例子还有马其顿电影《暴雨将至》、诺兰的《记忆碎片》,各位大大若是有意,可以自己动笔理出这几部电影的顺序情节点和打乱后重组的情节点,作为要写环形结构的练习~
4、首尾呼应式
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结构方式,是和上面三种穿插结合的。研习君觉得这种方式颇为精妙,值得练习,所以专门列了出来~至于例子,上文提到的《金锁记》和《追风筝的人》都非常典型。请看《追》的开头——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开篇不久作者就用了较大篇幅描写他放风筝、朋友为他追风筝的情节,而小说结尾,又一次描写了追风筝这一阿富汗民俗,并提到了开头的那天——
“我们身后的人们欢呼叫好,爆发出阵阵口哨声和掌声。我喘着气。上一次感到这么激动,是在1975年那个冬日,就在我刚刚割断最后一只风筝之后,当时我看见爸爸在我们的屋顶上,鼓着掌,容光焕发。”
接下来是救赎之旅的结果——
“我俯视索拉博,他嘴角的一边微微翘起。微笑。……然后我转过身,我追。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
结尾不仅在文字上呼应了开头的描写,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开头提出的人物最大冲突——要平息内心的愧疚,获得救赎。再如《边城》的开头写“茶峒”小山城的风貌,结尾又回到开头提到的白塔,也是一个道理。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让你的写作不再迷茫。 转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