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20-1-16 09:53:09

辛夷坞:写作需要共鸣和情感寄托


辛夷坞,80后,原名蒋春玲,代表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山月不知心底事》。

许多人认识辛夷坞是从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的。在她笔下有一整个青涩、温暖又带有阵痛的青春世界:《应许之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山月不知心底事》《我在回忆里等你》……这些故事有不少已经被搬上荧屏,赚足了少男少女的眼泪,也让辛夷坞这个名字和“暖伤文学”“虐文大神”等标签挂上了钩。但文笔细腻又缠绵的辛夷坞现实中却是个利落率直、语速很快,把生活和写作分得特别清楚。近日,辛夷坞接受了《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记者:《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炮而红后,有人说您是“青春暖伤文学”的代表,您觉得您笔下的青春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辛夷坞:我理解的“暖伤”,简而言之就是在感伤之余仍让人看到类似于希望的东西存在。悲伤可以使一个故事更婉转悠长、更令人记忆深刻,但是我始终认为好的情感类作品不应该是彻底令人感到冰冷绝望的,而是在触动人心的同时给心灵以抚慰。说到“暖伤”就脱不了伤,随便询问几个读者她们都会告诉你她们对“虐文”的喜好。这里的“虐文”未必指的就是“悲剧”,而是种悲喜交加的故事线索,在终成正果前不断撩拨读者的情绪,这种悬而未决的恋情,往往更有戏剧性更容易让读者“上瘾”。

记者:在您的作品中经常有从校园到社会的成长阵痛,爱情与金钱的抉择,还有恋人分别等很“虐”的情节,您会刻意在写伤痛吗?

辛夷坞:我自己的早期作品也还是比较温暖的,没有那么虐。作品里的人物我都给了他们合适的结局,所以很多读者说我的作品“虐”或者说我是“后妈”,我还是不太认同。如果非要说早期作品比较悲观,可能是年轻时内心会有很多决绝的观念,年轻嘛,就会觉得惨痛才值得珍重。现在的我也不能接受悲剧,包括在阅读别人小说时,我会先看最后的结局,如果不是悲剧我才会看。我认为爱情的本身比爱情的结局更重要。

记者:您的小说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就是人物常常是有关联的,这本书中的某个配角可能在下一本书中就成为了主人公,所有的小说串成了一个故事宇宙,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呢?

辛夷坞: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的串联让我觉得自己笔下构建了一个真实的小世界,但这个世界并非理想国。它在我笔下也好,在我的构想中也好,都和真实的世界一模一样,有美好,有丑恶,有矛盾,有释然,并且遵循这个世界所有的法则。它和真实的世界唯一的不同在于里面的人。我塑造了他们,他们有血有肉地存在于那个小空间之中。这种感觉很奇妙,其次,也有对自己书中人物的不舍,再则,同一个人物在多部作品里出现省去了不少取名的烦恼。

记者:您是怎么看待青春的呢?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书写青春、书写爱情的方式有没有什么变化?

辛夷坞: 写《原来你还在这里》的时候我还很年轻,现在回过头看,当时的写作技巧尚且不够圆熟,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也是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方式。也许正因为这样,这个故事在略显生涩的同时也更真切而纯粹,我在创作的同时也为书里的角色而动容,他们的悸动、挣扎、喜悦、悲伤我都能感同身受。我很难去设想今天的我来写这个故事会是怎样的走向,也不会再尝试重写,在我看来,这个并不完美的故事和当时与它一起哭过笑过的我都恰到好处,程铮和苏韵锦的爱情也一样。

20岁有20岁的青春,30岁有30岁的爱情,40岁又有40岁的风景。我的故事似乎也随着的年龄生长,更加“无伤”甚至更加“世俗化”,然而这也许就是世界的真相,青春无法永远保护住那个不经事的少年。

记者: 您笔下有各种各样的爱情,这些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是从何而来?笔下的人物有原型吗?

辛夷坞:我自己个人而言,灵感这个东西真的不是需要你刻意去寻找的,我没有尝试过专门为一个作品去做采风。一个合格的写作者或创作者,除了基本的文学功底以外,就是要有很敏感的心和一双善于捕捉身边事物的眼睛。一个很小的事情其实都可以激发你的灵感,行走过程中你遇到的一个陌生人、你看过的一部电影,都可以激发你的灵感。这是一个写作者应该具备的敏感度。

记者:您觉得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哪个更加重要?

辛夷坞:我写一个故事的时候并没有把它们分开来考虑,人物是要在情节中塑造的,情节则需要靠人物来推动。不过只要是关于人的故事,人物角色塑造好了,情节就会很自然地发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人物的塑造是小说的灵魂。我会用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收集灵感、构思故事、搭建大纲。故事架构完成80%至90%开始动笔,真正开始创作反而是比较舒服的阶段,只要把所思所想如实表述出来就行了。

记者:现在您离开最早的网络写作已经越来越远了,可否回忆当年的网络写作带给你整个写作的影响?

辛夷坞:网络写作对我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开放式的环境没有约束没有限定。能最真实的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写我想写的心情。网络写作,还有一点特别锻炼写作者的是,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读者反馈。或赞扬、或批评,跟文的读者可以立刻评论,通过与读者最直接的互动,人物设定或者故事发展都有可能不停在改变,从而找到更合适更好的方向。这就是我一直觉得写作特别重要的两点:“共鸣”和“情感寄托”。前者要求作品里必须有使读者感同身受之处,那通常需要真实的情感贯穿于故事始终;后者却是要在小说中给读者一个做梦的空间,让他们找到现实生活之外的慰藉,哪怕只是一点点。我想,这也许就是好的作品要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另一种解释。

记者:写作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您会沉浸在作品中吗?

辛夷坞:写作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它不是我的全部,也不是我的梦想,更不是我的信仰,是一个能给我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的爱好。我的先生曾半开玩笑地问过我:“写作圈中有那么多作者都会抑郁,为什么你从来不抑郁?”我觉得可能是我会把生活和写作分得很清楚,所以不会陷入自己的桎梏中。

一部作品写完后,我也确实会有一段时间沉浸在角色中走不出来,但也是仅此而已,我总会想办法让自己抽离出来。对于作家而言,敏感的内心很重要,但我的敏感只限于在小说的世界里面,我会去捕捉人跟人之间情感的微妙变化,但我不会用在我自己的生活里面,我还是蛮善于处理自己情绪的问题。

记者:从开始写作到现在已经有13年的时间了,这中间有遇到过写作瓶颈吗?

辛夷坞:我的写作习惯是我可以很长时间不写,可是一旦开始一本书的创作就会尽可能地不让它中断。我喜欢把一篇文章在脑子里、在大纲里彻底理顺了再动笔,所以大的瓶颈在写作过程中几乎不会有;遇到小的情节的卡顿,就放慢速度,一边写一边思考,能写多少写多少,但不会停下来。有时候电脑前一坐七八个小时只写几百字也很正常,只要不过分焦虑,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的。阶段性的写作任务完成后,如果真的没有特别想写的冲动,我就暂时不写了。但当写作欲望再次来的时候,是想等也等不了的。

记者:有读者认为,您的作品开始从现代言情创作向古风文学创作转型,其中有哪些契机吗?

辛夷坞:我只是觉得我已经写了不少现代题材的小说,至少在现阶段我没有了特别想要写的都市爱情故事,没有“为写而写”的必要,那就先放一放,写写别的我喜欢的、感兴趣的题材。这在我自己看来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也不存在刻意尝试转型,甚至我在写《抚生》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这是什么主题的小说。它就是目前我想讲的一个故事而已,正好这个故事有奇幻、仙侠的元素。大家可能没接触过我创作的这一类作品觉得有些新奇,但其实对我而言创作初衷没有太大不同。

记者:您的很多作品都成功影视化或者售出版权了,请问您是怎么看待IP的呢?您认为一部作品能否影视化是好坏的衡量标准吗?

辛夷坞:IP改编电影成了很有争议性的话题。现在的IP热正好说明了影视方对内容的追捧和热衷,这个不是一件坏事。不管是小说、游戏、动漫,IP原著毕竟是经受过市场考验的,有一批先天的受众群体。我也不认为一部作品能否影视化是衡量它好坏的标准,很多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影视化改编后并没有收获预期的好评。优美的文字韵律感、精妙的叙事方式和生动人物内心描写未必能够在大、小屏幕上如实呈现出来。相反有些情节别致的作品即使文笔寻常,但却具备很好的改编条件。原著和它的影视化产物其实已经是两个相关但不相同的作品,这是原著作者、影视行业从业者和读者、观众都需要适应的一个事实。

记者:您曾做过编剧,您觉得编剧的经历对您的小说创作有哪些影响?

辛夷坞:很多像我这样从作者转变为编剧的写作者,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小说毕竟是存在于想象里的东西,很多东西是可以脑补的,男孩子长什么样,女孩子长什么样。我喜欢谁,我就把谁的一张脸安排在里边,这个都可以。

但是剧本是一个非常具象的东西。整个剧本我是为影视拍摄服务的,为剧组服务的,所以必须在很多地方做出一些妥协。我得学会听不同的声音,然后做不同的修改,这也为写小说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也让我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更容易影视化。

记者:有人认为,“好看”这一品质在当下的小说创作中越来越难得。如何写出一部读者喜欢,又“好看”的小说?您认为一部小说“好看”的标准是什么?

辛夷坞:一个小说作品要“好看”看似简单,其实它至少需要有流畅的文字表达、饱满而有吸引力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如果再有引人深思的立意则更佳。如何写好一部小说其实也就是围绕着这几点进行的。天赋当然也很重要,但多看、多思、多写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圆桌谈

@李国靖:读过辛大所有的书,《我们》是最给我力量的一本。不光是因为辛大笔下的爱情有伤也有暖,也不光是因为她的故事总能唤醒我们每个人的独家记忆,更是因为那里还住着一个人性与命运的迷宫,吸引你去探索,然后,你总能发现让自己灵魂一颤的真理!

@豆瓣网友不欠西风:她的笔力很好,没有很多矫情的语言堆砌,平铺直白但又让人一下子就能进入到故事里,我特别喜欢这样的风格。

@豆瓣网友深夜想吃火锅:辛大经常有这本书的人物在下一本书里客串,好像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一样。我还因此悟出一个道理,就是别以为自己是配角,在你的世界里,你也是主角。

@网友文翰畅谈:纵观辛夷坞的小说能看出来她在青春少年的形象勾勒方面下足了功夫,她更喜欢写一些青春飞扬的文字,在她的爱情小说中爱情不是很重要的主旋律,而是通过爱情揭示出爱的真谛,这才是辛夷坞小说的的灵魂。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辛夷坞:写作需要共鸣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