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宗教负担”?从3000年前的“殷周之变”说起
作者:李沐茗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莫剧于殷周之际。——王国维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中,一开头就提出了上述观点。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他在文中阐述到:
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王国维
在大师的论述中,殷周之际,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革。从商到周,整个社会的思想风貌和精神气质,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么,“殷周之变”到底变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剧变?这种剧变又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接下来,开始我们的正文——
殷人的宗教观念——“直接神圣性”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
在商代,整个社会的主旋律是“神灵崇拜”,人们信神、敬神、奉神。并且,殷人的这种宗教性,有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我们称之为“直接神圣性”。
(神灵崇拜)
这种“直接神圣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君权神授;占卜和祭祀。
一、君权神授
在商代,殷人就已经有了“至上神”的概念。他们的“至上神”被称为“帝”,是掌管人间祸福、人世秩序(年成、战争、作邑、王之行动)的至高存在。
(上古天帝)
同时,在出土的诸多甲骨文中,伴随着“帝”经常一起出现的是“王”。这就说明了现实中的“王”和宗教观念中的“帝”是密切相关的,是“帝”在人间意志的执行者,即“君权神授”。
二、占卜和祭祀
殷人相信,“上帝”会通过甲骨文上的裂缝来给人间传递旨意,让人们据此去调整行动,因此,占卜成了殷人求神问意的重要途径。
也即是说,“帝”通过占卜这一宗教活动参与了人间的活动,占卜行动也就成了“帝”在人间的代理。对占卜的不敬即可被认为是对“帝”的不敬。通俗点说,卜辞让你三更死,没人敢留你到五更。
(甲骨文上的卜辞)
于是,掌握占卜这一“核心技术”的殷商王室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帝”在人间的代理者。
现实中的人拥有了“神圣性”,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神圣性”
本来殷人是要寻找并追随“帝”的,现在却只需要服从“帝”在人间的代理者就可以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讲,神的旨意就是代理人占卜的结果,神的喜好就是代理人的祭祀,最终,王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命。
对比现今的宗教模式,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不同。现今的宗教模式中,神在人间的代理(如神父),是需要接收神的认可和调整的,只有在被认可和调整过后,他们才会获得相应的“神圣性”。
(现代神父)
而殷人的“直接神圣性”,使得占卜、祭祀直接分享了神的权威,王权成了天命。“帝”的无限性与其代理的“有限性”,在本质上是不相符的,因此,殷商的社会慢慢陷入了困境。
殷商“直接神圣性”宗教模式下的困境
通过刚刚对殷人“直接神圣性”宗教模式的阐述,我们了解到,他们重视占卜、发展祭祀,并且相信王权即天命,这三点成为了殷人生活的全部重心,以至于其他的一些生活内容自然而然就被忽略掉了。
当被殷人忽略掉的那些生活内容开始慢慢冲击他们的实际生存时,矛盾就产生了。再加上“帝”并没有明确指出现有的殷商王室就是其“合法”的代理者,王室的“代理头衔”只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加上的。
(商朝的祭祀用品)
于是这时,现有的代理者——殷商王室,以及现有的宗教模式就会面临危机,直至面临崩溃。
举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了。
在《盘庚》篇中,殷王要求那些不愿迁徙的刁民改变主意时说了如下的话
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与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孙有比?’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汝罔能迪。——《尚书·盘庚》
这一段的翻译如下:你们万民如果不去谋生,不和我同心同德,先王(在殷商时期,祖辈死后是宾于上帝左右的,就相当于神,因此“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是没有界限的)也会对你们降下罪责,问道:“为什么不同我的幼孙亲近友好?”因此,有了过错,上天就将惩罚你们,你们不能长久。
(盘庚迁殷)
在这件事上,殷王显然是以“帝”的代理人的身份压制人们,强迫殷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儿。
到了纣王时期,这种“王权即天命”的观念表现得更为充分:
西伯(周文王)既勘黎,祖伊(商纣王臣)恐,奔告于王。……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
周文王把殷商的属国黎国给攻克了,祖伊担心王国在即,便告知纣王,纣王却说:“啊!我的命运难道不是早就由上天决定了吗?”
(商纣王)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殷商一败涂地,纣王也一命呜呼。
殷周之变——天人关系的调整
上面聊到,殷人“直接神圣性”的宗教模式直接演化成了一场危机,在这场危机中,周朝代替了殷商,成为了中原大地的统治者。
但凡新政权的建立,总要去审视和总结前朝的经验和教训,周朝也是一样。
(武王伐纣)
殷商王朝始终强调自己“君权神授”,但是代表着“天命”的王权却被无情地推翻了,于是周王朝开始逐步意识到“人民”的力量,因此“天人关系”不得不去调整,这种调整即是“殷周之变”——从“君权神授”到“以德配天”。
什么是“以德配天”呢?
以周公为代表的周朝统治者首先提出了“德”的概念,并大力宣扬天命的归属不是无条件地归于一个民族,而是随着“德”之有无而自动转移。殷商“无德”而丧失了天命,周人“修德”则承继天命。这即是“以德配天”。
而民意的归属就体现了“德”的归属,所以民意即天命。概括为:民意决定了德的归属,德决定了天命的归属。
周人想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敬德保民”,这样才能保证长久的“天命所归”。
(周公)
就这样,“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成为周朝的政治纲领,中国历史也完成了从“神治”到“德治”的改变。
总结:殷周之变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什么?
一、首先是给周朝带来的变化:分封制和礼乐文化
在“德治”的政治纲领下,周人统治的重心不再是人与神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分封制”和“礼乐文化”应运而生。
周人通过分封制的实行,利用“血缘关系”为纽带,划分了人与人的政治等级,上至周天子,中至诸侯、卿大夫,下至士和庶民,各有其等级尊卑秩序,各安天命。
(分封制和宗法制)
与分封制相对应的,伟大的周公在政治形态领域又开创了“礼乐文化”,“礼”用来明确人与人、国与国的尊卑次序,而“乐”则用来彰显道德,维持和谐。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记》
此即分封制度下的“礼乐治国”,也给周人带来了八百年的“天命所归”。
其二,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来说,以“德治”为基础形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
(孔子)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
孔子毕生的追求就是回到周朝大兴礼乐的时代。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这种和周文化一脉相承的思想逐渐被中国统治者奉为正统,对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殷周之变”,来源于中国历史上从“神治”到“德治”的转变。
沐茗,为你解读历史! 从史前大洪水看,西方人面对大洪水,是上帝造若亚方舟救,靠的是神;中国人面对大洪水,是大禹治水,与天斗,靠的是自己。看西方的神话,神是不退场的,再看中国的神话,神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就退场了。这就是宗教从来不能在中国社会居主导地位的深层次历史原因了! 写一大堆繁文绕人就是当代文风,[发怒]观点不认同,君权神授从来无改变。周只不过文明升级用德,礼等增加了对人民的教化…… 周王朝就开始逐步意识到人民的力量,直接调整政权与民权的关系,不再主要借助于神灵统治民众,后世政权虽有个别皇帝迷信神佛,宗教在中国没有形成过类似西方的宗教势力,中国人没有西方人的宗教枷锁,信仰可以更科学。 商朝第一任王汤就是一个巫师。与其说君权神授,还不如说是商王垄断了神权。 周文王演易经对殷商文化作了根本性总结,鬼神文化从此没有人信奉,墨子讲鬼神是墨家没落的原因,以后工匠只传工艺技术不总结自然规律,结果中国古文明缺少几何学研究传承,使中华文明缺了最重要的一条腿,造成二千年循环发展。 君权神授?中国古人的至高无上的至上神,就是“帝乃命禹卒布土一定九洲”的久久女红堂虞朝居上座的上古帝女娲娘娘!殷商统治者是传长子制夏朝王室的后代子孙,以禅让制之说建立夏王朝的大禹就是殷商朝统治者的老祖宗,说是君权神授应该没有毛病。殷纣王在堂庙祭祀时亵渎女娲娘娘画像而遭到灭商朝之灾,是有历史文化说法的。 夏朝开启家天下,家天下寓意着别的东西很难插手权利核心,到了秦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中央集权更加否定了别的东西插手权利的机会。 中国人信祖宗,西方人信宗教 没有“宗教负担” ,也没有宗教给予的同一性和凝聚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