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20-2-26 12:16:48

文学作品不只陪伴我们度过特殊时刻,而是能陪伴我们一生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谈论阅读、谈论我们读过的书、谈论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安慰,确实是复杂的。”随着“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渐入佳境,昨晚的“悦读时刻”迎来作家、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在线畅谈“个人的日常阅读”,B站、喜马拉雅、今日头条等直播平台上累计有几十万人次在线观看参与。

图为武汉方舱医院病床上看书的“读书哥”。 新华社发


几天前,因为在武汉方舱医院病床上看书,“读书哥”上了微博热搜,“书犹药也,多读之可以愈心”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孙甘露坦言,文学作品不只陪伴我们度过特殊时刻,而是能陪伴我们一生。

那么如何面对这个能陪伴我们一生的朋友?孙甘露说,一些网友热衷“一键收藏”各式书单,但很难列出大家都满意的“万能书单”,“文学阅读最有意思的地方,恰恰在于差异与分歧,摆脱对书单的依赖,方能领略读书美妙丰富的滋味。”

别轻易迷信“名人推荐”或“畅销排行”

阅读和餐饮一样,如今也已进入“大众点评”时代,一方面各种榜单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许多个性化阅读小组也在网络出现。孙甘露发现,相较挑选餐厅、去世界各地旅游,大家更容易对美景美食达成共识;但欣赏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在不同的读者群中引发强烈争论,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因此,文学阅读既有公共性的一面,如在课堂或讲座上,由专家学者推荐;但又是极其私人的话题,与每位读者的经历、修养、偏好、习惯密切相关。他抛出问题:当我们说一部小说非常“好读”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比如,有的读者沉溺于精彩的故事,有的着迷于人物塑造和社会背景,有的擅长“考据”作品里的器物、饮食。光是一部战争小说,军事迷们可能津津乐道其中各种兵器装备,花大量时间研究部队力量对比等……

“换句话说,笼统谈论一部文学作品,很难在不同群体中引发共鸣。读一本书,唤起的反应是千差万别的。这是阅读派生出的令人困扰的问题——究竟是仅仅满足于自己读,还是读完后有热情有冲动和别人分享?”孙甘露认为,有关一部艺术作品的评价,一个观点往往马上就能引来无数辩驳、错综纷繁的声音,但恰恰是争论、差异、分歧本身,构成了阅读有意思的部分。

由此,孙甘露提醒,阅读的意义,也在于破除成见,消除对单一声音的依赖。他认为,随着印刷及出版的日益便利,加上互联网便捷传播,大量作品在持续生产推广。但很多新书是不是值得花时间读、花钱买下来,这在今天应引起重视,尤其在日常的阅读生活中,对作品的分辨甄别需抱持警惕的心态。“有的时候我们容易被一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名人推荐、畅销排行等因素影响阅读的选择,尤其是对待风行一时的读物,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独立。”

那么究竟应如何看待学者专家等业内人士,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在他看来,职业性批评,往往更多依赖仰仗评论家个人的训练、经验、见识,但到底如何判断作品的美学价值,也不用迷信所谓权威,可以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在不少社交平台上,有些并非专业出身的普通读者,也有着很高的鉴赏力和好品味,在互联网上写下的见解也很精彩。聪明的读者越来越多。”

读外国经典小说,不妨多比较几个译本

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真正保存下来的经典作品是稀罕的,大部分的写作只是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在孙甘露看来,无论读小说或散文或诗歌,语言的质地是我们接触文学作品时的“第一印象”。语言既是作家写作风格的折射,也是超越作家的历史力量的反映。

孙甘露谈道,语言的鲜明辨识度,是无数写作者异常敏感、孜孜以求的。比如同样是京味,老舍和王朔风格迥异但都影响深远,还有不少作家在标准的书面语写作之外,吸纳了大量口语、俚语、方言,让文学语言变得生动丰富,传达的意思也愈发微妙。

即便都是用书面语,不同作家的运用也风格迥异。可以说,语言本身成了文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语言释放了写作者的个人显著特质,也传递出不同译本的美学风格。同样,不同的译本也给外国文学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趣味,孙甘露表示,有的文学作品译本不止一个,往往各有所长。“读外国经典小说时,文学爱好者不妨多看看不同的版本,多读一个译本,也许会带来双倍的收获。”来源:文汇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学作品不只陪伴我们度过特殊时刻,而是能陪伴我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