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失落文人的一颗滚烫的初心
作者:农俗闲话文人自古以来,都不乏愤世嫉俗之辈。其实文人之所以这样,不外乎仕途不得意,人生不理想。毕竟安身立命不像做文章这样容易。很多文人会在悲愤中,用笔给自己构建一个世界,然后沉浸在这个世界里。在文人自己主宰的这个世界里,文人在现实中所不曾拥有的一切事物,在文人笔下都会出现,并且,随着创作的深入,文人感到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精神财富。比如清朝的蒲松龄,他的一生始终科举不第,因此蒲松龄深恨当时的科举舞弊现象,为此蒲松龄在《聊斋》里创作了诸如《席方平》这样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总之,对于蒲松龄来说,《聊斋》其实是他这个不得志文人的春秋梦。
蒲松龄的纠结
从《聊斋》上,我们可以看到蒲松龄的纠结于分歧。因为《聊斋》的故事套路大致一样:不外乎某男子得蒙鬼狐垂青,于是有了一系列的奇遇。只不过,如果仔细研读会发现,得蒙奇遇的男子,可以分为两种——或者这两种主人公,代表着蒲松龄的两种渴望,两种诉求。一种是放任型男子。这类男子的特点是贪财、软弱,同时还见色起意,但是运气无敌,总是可以得到鬼狐垂青,而后收获幸福和成功。这种幸福生活,其实古往今来无数人都渴望——不付出有收获。而另一种则是固守型。这类男子是世间的一股清流——他们清高、有操守,敢于迎难而上,不畏凶险——或者,这是蒲松龄眼里的豪杰,也是另一个理想中的自己。而宁采臣就是其中的典型。
自重
宁采臣和聂小倩的爱情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而聂小倩起初是鬼姥手下的女鬼,多次用钱财或者美色诱惑别人。很多人或者因为贪心,或者因为贪图美色,而导致丧生。直到这一天,聂小倩遭遇宁采臣,碰了钉子:宁采臣对聂小倩带来的钱财和提供的美色毫不在意,这让聂小倩惭愧:这个宁采臣真是一个铁石之人。其实宁采臣并不是不知道金钱的威力,也并非对美女不动心,而是宁采臣有着自己的操守和世界观,并且愿意守护自己的世界观不动摇,这其实也是一种自重。宁采臣是一个读书人,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在贫贱的时候不动摇,不接受不符合常规而来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自重,就是守护自己的世界观。而在世界上,能真正坚守自己的信念、恪守底线,做到自重的人,又有几个?因此,蒲松龄虽然贫贱,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像宁采臣这样,做一个自重的人。
救危扶困
南宋宰相文天祥在元朝的大牢里写下了《正气歌》,认为正气是天地的根本,是日星和河岳的基础。当然文天祥这样写是一种修辞,文天祥认为,一个人只要胸中有浩然正气,就可以不用畏惧妖魔鬼怪,更不用患得患失。宁采臣的正气,让聂小倩产生钦佩心理,因此聂小倩向宁采臣表明心意,并且希望宁采臣能够救自己脱离鬼姥控制。聂小倩没有看错人,宁采臣毫不犹豫答应了聂小倩的请求,并且落实了他的承诺。就这样,聂小倩暂时脱离了鬼姥的控制。不过,宁采臣当然知道,自己救助聂小倩,等于得罪鬼姥,必然招来鬼姥的报复。但是,宁采臣还是选择帮助聂小倩。这种精神,也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的一种英雄观,就像孟子教导的:舍生取义。
侠义精神
中国人都有着侠客梦。当然这些侠客来自不同的世界——有来自天界的神仙,看不惯人间的不公,于是仗义出手铲除人间的恶人;有来自人间的:比如金庸小说《飞狐外传》中的胡斐,就因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小人物,而追杀当地豪强恶霸。侠客的特点在于不计较个人名利,能为素不相识的人伸出援手。宁采臣其实也是一个侠士——尽管宁采臣只是一介书生。宁采臣选择帮助聂小倩,并没有对聂小倩有任何图谋——因为如果有图谋,早在聂小倩起初献身给自己的时候,自己大可以笑纳。甚至宁采臣帮助聂小倩,还有以德报怨的成分——因为起初,聂小倩是打算加害宁采臣的。对于儒家知识分子来说,宁采臣这种以德报怨、这种不求回报、毫无所图的付出,是圣贤才能达到的境界。或许,蒲松龄内心深处,也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圣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