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们的写作课:一本书,让你看懂好文笔应该怎么来
作者:十二家书房有苦乐而难诉诸文字,心中欢腾喧嚣笔下却一片死寂,该有多么地憋屈。——舒明月
在新媒体的圈子里,常听有人说:即便没有很好的文笔,也能写出很好的文章。
每每听到,我都不免在心底里说一句:如果文采斐然,谁又愿意做那个文笔不好的人呢?
如何提升文笔?我想应该是大多数写作者的心心念念吧。所以今天想要分享一本关于如何提升文笔的书,那就是《大师们的写作课》。
书籍作者舒明月,豆瓣人气教练,开设过多期文学精读和写作相关的教学训练营,是一个颇有实力的写作教练。
为什么我想分享这本书?
用书里有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有一点出乎意料的妙意。
不能说全部,但在我读过的写作类书籍里,对于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的看法,大都是那几点,遣词造句、排好结构、写好故事,而后多加练习。
而舒明月所著的这本书,脱离了大多写作书籍的套路,从解读名家开始,从读什么以及如何读的角度,提出了提高文笔的新观点:好文笔是读出来的。
如何提高文笔?
如何定义文笔?舒明月给到的解答是:精准、富于新鲜感、画面感和音乐感。
精准一词很好理解,就是说清楚说准确,这点只要在写前理清思路,自然就不会差到哪里。但新鲜感、画面感和音乐感如何提高?
先来说说新鲜感。
为何文笔还需新鲜感?舒明月说:出奇制胜,才能“惊”艳于人。写文章时多一些出乎意料的妙趣,能让人对你的文字印象深刻。
比方说唐朝流传至今的著名打油诗:
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常人写雪,多是以天地景象、人或植物来描述雪景。而这首打油诗却别开生面的以狗咏雪,黑狗沾雪变白,白狗沾雪变肿,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你可能会觉得想要写出这样出乎意料的妙趣,需要一些突然出现的灵感,不可强求。
但实际上,这样的妙趣也有迹可循。
如何循?舒明月给到的建议是,从现代诗里挑金捡玉,或多研究深具造语精神的古典诗人作品,如杜甫、李贺、温庭筠等。
然后说说画面感。
关于如何塑造画面感,舒明月在书中提了许多。篇幅有限,这里仅拿比喻一点来说。
比喻如何做,简单来说就是拿一物比一物,由一事关联一事。但除这底层逻辑以外,比喻还需注意妥帖、新奇以及协同性。
所谓妥帖,就是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明显的相通之处。比如说张爱玲写在《琉璃瓦》中的比喻:
姚先生大大小小七个女儿,一个比一个美,说也奇怪,社会上流行着古典型的美,姚太太生下的小姐便是鹅蛋脸。鹅蛋脸过了时,俏丽的瓜子脸取而代之,姚太太新添的孩子便是瓜子脸。西方人对于大眼睛、长睫毛的崇拜传入中土,姚太太便用忠实流利的译笔照样给翻制了一下,毫不走样。——节选·张爱玲《琉璃瓦》
以忠实流利的译笔来来做比喻,读过后立马就有了对姚太太女儿美貌的画面,本体和喻体之间,各不相同但又隐隐有着一些勾连。
在舒明月看来,这样的妥帖是作为比喻的一条及格线,及格线以上是妙喻,及格线以下,则显得生硬。
妥帖之后是新奇,还是张爱玲的这段文字,我想应该少有人会想到用译笔来形容女子美貌吧?
这一点,就是上文舒明月所说:出奇制胜,才能“惊”艳于人。
除此之外,协同性也是张爱玲比喻中的一大特点。
什么是协同性?我的理解就是比喻手法需保持风格一致,契合主题。
比如张爱玲在《金锁记》中所用的比喻,就多与题目中的“金”字契合,成呼应之势:
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
敞旧的太阳弥漫在孔丽像金的灰尘,微微呛人的金灰,揉进眼睛里去,昏昏的... ...
最后说说音乐感。
有一个典故,国学大师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做教授时,曾有学生问他该如何写好文章。刘文典很自然地回了五个字:观世音菩萨。学生不解,刘文典便加以解释道:观是多多观察生活,世是明白人情世故,音是讲究音韵,菩萨是有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
总共四点技巧,只有“音”之一字是关于写作技巧的,可见音韵对于文章的重要程度。
如何提高音乐感?作者给到的建议是读简媜的作品以及古代诗词歌赋。简媜的作品是怎样的?来看看舒明月在书中的节选。
我们做了十三年的父女,至今已缘尽情灭,却又在断灭处,拈花一笑,父亲,我深深地赏看你,心却疼惜起来,你躺卧的这模样,如稚子的酣眠、如人夫的腼腆、如人父的庄严。或许女子赏看至亲的男子都含有这三种情愫罢!父亲,涛涛不尽的尘世且不管了,我们的三世已过。——节选·简媜·《渔父》
简媜的文字特别之处,在于她对古典意象和音律音韵的鲜活化用。我们常认为,小说会比散文好看,但简媜却能把散文写得比小说更出彩,不依靠人物,不依靠情节,仅是文字,便可推动文字,让人忍不住一页页往下读。
而这种对文字节奏把控的能力,尽是源自我国古代诗词歌赋。
清朝学者刘大櫆曾说:“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也就是在古人看来,文章的精气神全在于音节。律诗的平仄押韵、南朝开始的四声八病,古人对于文字音韵的运用,从不会含糊。
那些传承了无数年的诗词歌赋,我相信即便是不怎么读书的人也能随口吟上两句。能有如此魅力,不正是音韵所带来的吗。
好啦,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何提升文笔?其实总结一句话就是,多读古典文学及近现代大家作品。如果不知该读什么也没关系,舒明月在书中根据不同角度如写人、写景、比喻、情感... ...等等列出了许多名家文章,以此为跳板,直接就可阅读相关作品。
如何写文章?
说完如何读,再来说说如何写。虽然书籍的主要篇幅是讲如何读,但对于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作者也总结出了一套方法,那就是四有文章,有趣、有用、有料、有力。
首先,有趣。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如何做到有趣呢?书中给出的方法是将读者视作最亲近的人或是情人,敞开心扉以获得回应,然后在互动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喜欢,充足的熟悉度和好感度是带来有趣的前提。
为什么要视作情人呢?只要你认真地观察过那些小情侣们的恋爱琐事就会发现,其实再木讷的人在恋爱中也会有鬼马精灵的时刻。
然后,有用。
关于有用,我想也是老生常谈了。无论是用户思维、站在读者角度思考,话里话外其实无非是说要写好文章,就得与读者相关,对读者有用,而对于这样的文章,舒明月称其为互动式写作。
互动式写作与自嗨式写作有什么区别?做个对比,就能明白。
舒明月在豆瓣创建过一个专栏,她给自己专栏起了个名叫作“好文笔是读出来的”,而最初她另外一个朋友给到她的建议是叫作“文学沉思录”或者“现当代经典文学片段赏析”。
两类标题一对比,要说格调自然是第二类要高上许多,但生生地会有一种与读者的疏离感。反观第一类标题,虽说不上有多高格调,但却更接近读者,让人一眼就明白作者的意图。
然后,有料。
什么是有料?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案例,真实经历,或者用书中的说法“新鲜的细节”。找到这些存储于生活细节之中的点滴,运用到文章中,就会变成你的个人特色。
这些细节,一定是独属于你的,哪怕其他人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再如何高超,没有身处在你的境地,也依旧无法编织出那些你拥有的新鲜细节。
就拿亲子育儿类文章来说,没有照顾过孩子的人虽然也能写出育儿类文章,但是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他的文章中,一定缺乏了很多照顾孩子的人才能获得的经验细节。
最后,有力。
这里作者把有力分为了情感的力度和审美的力度。
首先是情感的力度。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第一流的小说必须具备一个特质:情感的真实。
这句话放在大部分写在互联网上的文章,都是行得通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情感充沛、酣畅淋漓的文章,一定会比平淡无奇的文章更有吸引力。
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不擅长表达情感,其实没那么多纠结,人都是有共情的,你只需要把你真实而细微的情感流动记录下来,就一定会有被它打动的人。
再来是审美的力度。
既是传授如何写文章的书籍,这里的审美自然是文字之美。
如何提升文字的美感?主要依靠广泛阅读古诗词歌赋和近现代经典名家作品,这一点在上文已做阐述,这里就不再重复。
写在最后
书,我认为是好书,不过网络上对于这本书的说法,倒是毁誉参半。
有人说这是一本名家段落摘录集,看它还不如看原文;有人说作者颐指气使,妄论现代名家。
诚然,某些问题确实是这本书籍的缺陷,但自问暂时我是无法从浩如烟海的名家著作里挑出其亮眼之处。并且还要分门别类,一一作出点评对比。
或许它没有广告文案里所说地那么惊艳,但也绝对没有网络所说地那么糟糕。
所以我仍旧认为这是一本对于提升文笔相当不错的书。至于书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相信度过之后,你自有分晓。只期我的观点,对于如何选择,能成为一个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