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阎崇年抖音新书首发 讲述600岁故宫变迁
作者:抖音短视频阎崇年家餐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北京紫禁城平面图。这地图,他天天看,天天琢磨。
自从1949年第一次去过故宫后,阎崇年就对它的一切充满好奇,保存明清两朝大量档案的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就在故宫内,他每天去读档案,带个窝头,喝着白开水,一天就耗在“宫”里。连故宫的看门人都认识他了。
自首次去故宫后的70多年时间里, 阎崇年进出故宫超过千次。
最近,已经86岁的阎崇年决定将一生的研究和爱好写进新书里,他系好领带,端坐镜头前,为新媒体拍摄海报。讲述明清故宫600年历史变迁的新书在“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首发,在这个抖音、今日头条等机构联合发起的活动中,老历史学家作为“领读人”奉上新书,滋养万千网友。
古稀之年,一举成名
故宫可能是中国最老的一个“网红”。2020年,“网红”故宫就整600岁了。
在常人眼里,故宫是“大猪蹄子”乾隆的皇宫,是一场初雪,是北京必玩旅游景点,是国宝的代名词。 但故宫承载的,远远不止如此。 它是人性,是思辨,是努尔哈赤的坚毅果敢,皇太极的勇猛进取,袁崇焕的忠烈正气,魏忠贤的狡诈奸猾…… 这座宫殿,曾经也是一座“血色皇宫”。
阎崇年与故宫的缘分从上中学时开始,他所在的北京六中与故宫一街之隔,每日望见它的红墙黄瓦;后来步入明清史研究领域,到位于故宫西华门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明清档案,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再后来,他有更多机会到故宫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考察。
展开一幅故宫平面图,东华门与西华门、文华殿与武英殿、东六宫与西六宫等东西相望,前三殿与后三宫、太和殿与保和殿、乾清宫与坤宁宫等南北对称,即使没有置身其中,也会感受到它的平衡、和谐之美。
“故宫的建筑严格地遵循对称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子午线即中轴线,依次排列,对称展开,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建筑形式,都显示出庄严、雄伟、壮丽、中和的气度。这条中轴线向南北延伸,就是北京城市中轴线。”2011年,阎崇年重走中轴线,从永定门出发,一路向北,经正阳门,进午门,穿故宫,行程近8公里,抵达钟鼓楼,再次感受中轴线的主旋律——“中正安和”。
十几年前,登上《百家讲坛》讲台,使节目打破历史类节目的收视率纪录。
作为“百家讲坛”的“第一坛好酒”,古稀之年的阎崇年,一举成名。易中天曾这样评价他:“阎崇年是‘百家讲坛’推出的‘当头炮’,我只是‘过河卒’。”
有一次,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见到阎崇年,就像粉丝见了偶像一般:“我一定要告诉你,我和爱人都喜欢听你讲,每集都要看。”
一个观众看了阎崇年关于清史的演讲后,成长为故宫的工作人员。
在登上《百家讲坛》前,阎崇年在历史学术圈里早已成名。他与美国汉学家孔飞力谈笑风生,向宣统帝家人考证过清宫细节……这一钻研,就是六十多年。
为了研究故宫,阎崇年不仅常去沈阳、承德、台湾,就连大兴安岭、贝加尔湖、库页岛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一般人找不到的史料,他都有;一般人不敢讲的观点,他敢说。这背后,考验的是阎崇年深厚的学术功底。
阎崇年将陈旧、固定的知识,变成了活的智慧,可以让读者从中获得教益、提升境界。他说,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存储知识,而是一为知识,二为智慧,三为顿悟,四为圆通。
书有古今,智慧没有古今
中学时期,阎崇年就迷上了历史,考试常拿满分。 到了大学,他干脆把明清史研究作为自己的终生目标,师从白寿彝先生。
有一次研究三希堂,这是乾隆皇帝的书房。故宫的官方介绍说有9.6平方米。但“每出一言,必有依据”的阎崇年觉得三希堂还要小。于是,他决定自己去测量三希堂的面积,结果是4.8平方米。
这间书房曾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这三件稀世珍宝。
为了更了解三希堂,他特意打“飞的”到台北看《快雪时晴帖》,然后琢磨这三件作品——好在哪儿?乾隆盖了多少章?赵孟頫怎么题的?
为了对内阁大学士有一个感性的了解,他到张英、张廷玉这对父子宰相的家乡考察,像蒲松龄那样蹲在地头和当地人聊天,跟宰相父子的后代座谈。
他发现张家六代连着出进士,其家风正是读书、积善。而这个认知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他很久之前就说过,希望读者在看了他的书之后,可以从一个王朝的成败经验中,看到对自己人生的某些借鉴意义,“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曾有记者问他,学习历史有什么用?阎崇年说,“历史是五千年亿万人智慧的结晶,任何个人的智慧都不会超过历史。所以,增长知识、激发智慧、以古鉴今、修身治国,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学习历史。”
阎崇年自己在研究故宫时,从历史人物身上受益匪浅。 康熙每天4点就起床,念完书还要上朝,数十年如一日。而阎崇年也学习康熙,坚持晚上10点睡觉,早晨4点起床,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手不释卷。 于他而言,书有古今,智慧没有古今。
他曾说:“我最关注的,是六百年来,那些跟皇宫、故宫相关联的人,人的命运,人的奋争,人的喜怒哀乐。” 明末,李自成攻破了紫禁城,登基那一天,他没敢选择太和殿,那气场太强大,让这个草莽英雄一下子就失了底气。 李自成选择了偏居西侧的武英殿,登基的当天夜里,他就带着他的人马匆匆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在穿越剧大行其道的今天,阎崇年特别强调对历史要“敬畏、严肃、真实”。“学术研究要这样,历史普及也要这样。不是说普及就不真实。通俗不等于不真实,真实是历史的根本原则,学术研究和普及都要如实的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
从后宫的大数据之中,阎崇年洞察到了为人处世的准则,乃至养生、长寿的准则。这是从“宫斗剧”中所得不到的。
选什么书做朋友?
阎崇年的书房名为“四合书屋”,四合者,天合、地合、人合、己合,他看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从中归纳出一个道理:凡是能够达到“四合”者,他们都是历史的成功者。
在他记忆的宝库里,美国总统林肯说过:谁送我一本书,谁就是我的朋友。英国作家斯迈尔斯也说过:“一本好书常可视作生命的最佳归宿,一生所思所想之精华尽在其中,对大多数学人而言,他的一生便是思想的一生,因此好书即为金玉良言与思想光华之总成,令人感铭于心,爱不忍释,成为我们相随之伴侣与慰藉。”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没有不爱书、不读书的。读书是中国文人一个优良的情结。
阎崇年曾提出问题,既然书可以做我们终生的朋友,朋友是要选择的,选什么书作朋友?
“第一是阅读经典,经典是一个时代文化和智慧的精华。我个人的体会,有一定文化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应该读一点经典。阅读经典,思想深邃。”
第二,选读史书。有人说:“我不是大学历史系的,也不是搞历史研究的,而是搞科技的,干嘛要读史书?”阎崇年觉得搞自然科学,搞社会科学,都要读点历史。阅读史书,增长智慧。
若你喜欢人物,就看历史人物传记,喜欢康熙,就看看康熙帝的传,喜欢张居正,就看张居正的传。
他在一个演讲中曾谈到:“今是古的延续,古是今的由来。不了解历史,就难以深刻地认识现在,不了解现在也难以准确把握历史。”
第三,选读名书。读名家、名篇、名著。名家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群体、一个地域的智慧与精华。譬如先秦七子——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又如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杜、白的诗就是唐诗高峰的代表。
第四,选读新书。看书要抓两头,一头是古的,根源性的;另一头是新的,现代性的。前者如《康熙字典》,为什么受欢迎?阎崇年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例句,有原生性,有学术性,这个例句有汉朝的,有唐朝的,有宋朝的,有元朝的,一下就找到它的根源。
树要挖根,水要探源,新著作是流,不是源。“最新的著作,有代表性的著作,我建议翻一翻,我有时候书看不过来,但最近出版的影响大的书,我一定要翻一翻。反映当前文化和学术最新研究成果的书,要挤时间多读一些的。”
读了一辈子书,阎崇年总结出了读书的三种境界:
一是“消闲”,这是最低的层次。人太忙,怎么办?要消闲,诸如对饮当歌,或串门闲聊,或居家独处,翻开书本求教。不管什么书,只要能读下去,凝滞的时光,如同涧底的暗流,渐次打发过去……
二是“求知”。抱着这种念头去读书似有功利目的在。人要生活、立身、升迁,并求得在社会上立足,必持一技之长,这种技能或从社会得来,或从书本中得来,而从书本中得来,便是“求知”。其实,“求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自我完善,二是启迪别人。世上只有自己明白的事,才能清楚地告知别人,这种人追求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不足。
三是“无欲”。就是无欲无为的读书。清代思想家戴震认为:“凡事皆有欲,无欲则无为也。”读书只有除却功利之外,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将读书当“敲门砖”者,永远跨不进神圣的读书殿堂。
有一次,阎崇年到故宫开会,听到导游催着游客,“赶紧下一间了,哪有时间细看啊?故宫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呢!” 不懂故宫的历史,错过曾经行走在这个帝国权力中心的各色人物,就等于错过了故宫背后人性的精彩。“不跟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的话,那故宫就是黄琉璃瓦盖的一堆房地产。”这些年他研究故宫,研究明清史,“我觉得故宫的价值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凝聚的一座圣殿。我尽心了,也尽力了。” 老人家高寿之年还在讲清史,为人敬仰 都八十多了不像 大故宫讲的非常好 百家讲坛仿佛还在昨天,一转眼老爷子86岁高龄了,时间过得真是好快啊…… 600年,从大明到大G 挨嘴巴的那个吧 大家。 阎老贼 转发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