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guo945 发表于 2020-5-25 16:34:20

《活着》作者:在太平间长大,遭连续退稿5年,8部小说写死了29人

作者:益美传媒
“莫言写书只会吹牛,鲁迅从文也是凑巧”

竟然有人敢这样公开调侃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事情是这样的,在前些天的某个访谈中,被采访者笑着说道:

“我跟莫言在一个宿舍住了两年,他说自己如何创作的那些话,比他创作本身还要虚构,《生死疲劳》他只用了四十多天就写完了。所以不要当真。”

当然,这不过是他无伤大雅的调侃而已,但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震惊四座:

“鲁迅走上文学这条道路,完全是一个偶然因素。”

到底是谁,调侃莫言就算了,竟然还公开批评大文学家鲁迅?

在太平间长大,见惯血肉的他高考落榜后从医


这个人,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掀起“先锋文学”潮流的当代小说家——余华。



余华

而他也对那句鲁迅的批评做出了解释:

“鲁迅写了《狂人日记》,没想到这篇小说出来以后那么的有名,后来他就走上了文学这条道路,完全是一个偶然因素。

而且根据我读了鲁迅那么多作品以后,我相信鲁迅还没那么幼稚,认为他能够拯救国民性,他能拯救民族的灵魂。

谁都拯救不了,民族的灵魂根本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改变的。”



1960年,余华出生在浙江杭州。

但在余华还不到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举家搬到了一个叫海盐的小县城。

之所以离开杭州还算稳定的生活,是因为余华的父亲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做一名外科医生。

到了急缺医生的海盐县,余华的父亲还没收拾好房子,就被叫去做手术了。

所以余华在童年时期很少见到父亲,他每天在余华睡觉后才回来,又在余华醒来前被叫走。



青年时期的余华

1970年,医院给余华的父亲分了一套职工宿舍,余华全家人再次搬家。

而这次搬的地方直接影响到了余华后来的写作风格,因为新家的对面就是太平间。

那天起,余华隔三差五就能听到太平间凄惨的哭天抢地。

而这样的经历,也让余华对生命和血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后来,每天放学后余华就直接跑去医院,以至于慢慢喜欢上了酒精和福尔马林的气味。

他最常待的地方就是父亲的手术室,注视着手术结束后一桶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被提出来,然后迎接刚做完手术“满身血迹”的父亲。



直到余华小学毕业,父亲给他办了图书馆借阅证。

而本就对世间万物都充满好奇心的余华,很快就沉浸在了小说的世界中。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余华很少再去父亲的医院,有时连学校都不去,更别说认真学习了。

没过多久,余华就读完了七十年代所有出版过的小说。

到了1978年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沉浸在小说中的余华自然榜上无名。



父母也没有跟他过多沟通,结束高考没多久,就直接把余华安排到了医院做牙医。

工作的第一天,师傅就告诉余华说:“你看一遍我拔牙,下一个患者就你来拔。”

而余华这一拔,就是五年。

弃医从文,被连续退稿5年,8部小说写死29人


在拔了上万颗牙后,余华实在不想拔了。

说起来,余华决定写小说也十分“冲动”,他只是看到在文化馆工作的人每天都清闲自在,觉得那样才是适合自己的工作。

想了很久,余华发现只有写小说可以让自己跟这些人一样。

于是余华直接辞掉了牙医的工作,在家里写小说。



一开始,只识4000字,连标点都不会用的余华随便找来一本杂志,大概看了两页就说:“好了,我可以开始写小说了。”

那天起,余华像发了疯一样地写小说,白天写晚上写,没几天就完成了一部。

接下来他一边给全国的杂志社投稿,一边继续通宵写。

但稿件一直在投,也一直在被退。

甚至到后来,邮递员看到名字就直接把信件扔进余华家,“啪”的一声,余华就知道退稿又来了。



那时刚经历特殊的历史时期,血气方刚的余华,看着自己的作品不断被退回来,深深感觉自己被所谓的“教育”欺骗。

愤怒和叛逆逐渐占据了余华整个人的状态。

所以,那时余华笔下的故事只有血腥、暴力和死亡。

仅仅在8个短篇小说中,余华就写死了29个人,且都是离奇死亡。

后来余华也表示:

“那四年的写作里,我的精神都快要崩溃了,我白天一写作就是杀人,到了晚上睡着后,全是自己被别人追杀的噩梦,常常从睡梦中吓醒,一身冷汗。”

直到1989年底,余华再也没有在小说里“杀”人。



那天他做了一个梦,梦中的自己被绑在处决台上,旁边的人在一一陈述他的罪行。

接着,一杆枪对准自己的脑袋,还没等余华反应过来,“砰”的一声枪响,余华醒了。

自此十五年,余华再也没有写过杀人的故事。

向千万中国人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到了1990年,在中国小说界已经小有名气的余华靠每个月400块的稿费过日子。

当时他刚写完一部短篇小说,脑子里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下一部要写什么。



就在绞尽脑汁还是没想法的时候,他听到了一首歌,叫做《老黑奴》。

歌中的老黑奴确有此人,他连续经历了父亲离世、姊妹远嫁、兄弟病故、妻离子散,最终被迫在纽约流浪,穷困潦倒,四年后独自死去,但他从没有一句怨言,依旧用热爱对待这个世界。

写多了生死悲壮的余华被老黑奴的“以歌报痛”深深折服,决定要为这样的生命态度写一本小说。

三年后,余华的《活着》出版了。



小说的主人公叫福贵,本是纨绔子弟的他因嗜败光所有家产,接受现状决定重新开始的他,又遭受了父母妻儿的相继离世,但福贵仍然对生活充满信心,坚定地活着。

霎时间,这本书引起巨大轰动,迅速占领全国各大书店,并且一举拿下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第三届世界文学“冰心文学奖”等众多奖项。

1994年,《活着》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也获得大量国际电影节奖项。






《活着》剧照

美国华盛顿邮报这样评论道:“《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和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

余华用笔刻画了一个苦不堪言的悲剧人生,但实际上却是一则讲给每个成年人听的寓言。

《活着》,是一本值得每个成年人用一生来读的书。

很多人第一遍看完,会觉得这是一本不错的小说,但第二遍看完时,就会对某些情节感同身受。

余华曾说:“人类是无法接受太多事实的。”

的确,我们一边为福贵的悲惨境遇打抱不平,另一边却依旧被生活折磨地无力起身。



《活着》剧照,男一号徐富贵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证明自己认认真真地活,从走的每一步路,到为国家做的每一丝贡献。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是为了向谁证明?

日复一日机械化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深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世俗中。

你有没有认真想过“活着”的意义什么?

在《活着》的最后,余华给了你答案。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生活,不只是物质和情欲,而是与生命和平共处


如果说,福贵的苦难与那个时代脱不开干系,那么如今人们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充裕,却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活着。

就像余华说的,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从1993年出版至今,《活着》能成为中国人的必读经典之一,是因为它有作为优秀经典小说必要的品质。



在书中,几乎没有任何煽情的篇章,读者面前也只是一个个的悲惨故事,但故事中每个人物的举手投足和心思情感所表现出的极度痛苦都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有庆的死,脖子一歪倒在地上;凤霞的死,产子大出血,天黑便断了气;家珍的死,凤霞死后三个月便死了,没有死因。

这些在小说中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余华却用了寥寥无几的一段文字“写死”,而这也正是他写作的残忍和真实。

亲人离去无非是生老病死,不需要任何过度的煽情和刻画,但读者却在书中感受到了极度的悲惨无助。



在《活着》的自序中,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当一个人经历活着的种种磨难之后,他还能乐观的活下去,那么他就是一名不平凡的英雄,这使得他可以背负起接踵而至的打击,拥有着对抗挫折的勇气。

主人公福贵一生经历坎坷无数,从门庭若市的大户人家到亲人朋友一个个离他而去,风烛残年时,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没有一个亲人了,他也终于不会再感受离去的痛苦了。

余华把常人难以接受的苦难一件件接连不断地压在福贵身上,再结合极具现实意义的时代背景,让读者得以与福贵同甘共苦。



《活着》剧照

所以在福贵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依旧能乐观地活下去时,读者也被这种坚韧积极的态度所感染,在面对现实的挫折时,也更能迎难而上。

如果你已经体会过活着的苦难,就一定要读一读余华的《活着》。

爱读书的易烊千玺,在微博上和大家分享18岁书单时,就曾晒出这本《活着》,还分享了他的读书感受:“读《活着》,就是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习惯于接受失望,等时间淡了悲伤,苍凉难耐么?尽是人生。”



点击下方商品卡,只需要35元,就可以把这本精装珍藏版《活着》带回家

下单前10名,凭本文底部留言及收书截图,可获10元现金红包



在仅有的一生中,我们要不断地跌倒、挣扎,也要去寻找快乐、接受苦难。

生活,不只是物质和情欲,而是在经历了命运的百般折磨后,我们可以与生命和平共处。

既然要活着,就要好好地活下去,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PS:看过这本书或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的,欢迎底部留言,来找知音~

jmzddxr1 发表于 2020-5-25 16:35:09

余华的《活着》自出版以来,打动了无数作者,所以特意出了这个25周年纪念精装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质量非常好!我们刚上架!下单前十名,在本文后留言,然后凭收图图,私信我们可领10元现金红包!也就是说先下单的只需要25元包邮精装版!超值!快快动手吧!自己和家人可一起看!文末如图戳商品卡即可下单![比心][比心][比心]

丶小新哥哥 发表于 2020-5-25 16:35:25

“莫言写书只会吹牛,鲁迅从文也是凑巧。”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活着》的作者余华。在他小时候,看的最多的就是一桶桶从手术室提出来的血肉,再加上连续被退稿五年,他的笔锋越来越血腥残忍,以至于8部小说写死29人……但他停笔不写血腥小说的三年后,却用一部《活着》却改变了万千中国人的生存态度……

hwt6rn1sw_3i 发表于 2020-5-25 16:35:41

小说的结尾老人的故事讲完了,他和牛渐渐远去,炊烟在田野的乡村袅袅升起,黄昏转瞬即逝,象征着福贵老人短暂而又曲折的一生 ,趁着这次疫情又重温了一遍,每个人短暂的一生中总会有许多苦难,但这些苦难终会过去,珍惜当下,好好活着就是最重要的事!

octwpnbn 发表于 2020-5-25 16:36:29

谁都拯救不了,民族的灵魂根本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改变的。”

网瘾少年 发表于 2020-5-25 16:37:19

余华——中国最真实最好的作家!

Vision爱晨锅 发表于 2020-5-25 16:37:54

我也很喜欢余华,新书必买

杨小小喵 发表于 2020-5-25 16:38:25

从此世间少了一个蹩脚的牙医,多了一个优秀的作家。

zhongximei 发表于 2020-5-25 16:38:31

我觉得余华的书比莫言写的好[呲牙]

丝丝丝c 发表于 2020-5-25 16:39:17

不平凡的人,写出来的文字耐人寻味,文字特别有吸引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活着》作者:在太平间长大,遭连续退稿5年,8部小说写死了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