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辛:走出昨日的自己,渡过人生的暗河
“其实刚开始,我并没有预想到它会是这样一部作品,里面的小说更像是在某些时刻突然找到了我。”回望自己写《象人渡》的日子,王苏辛这样总结。抛去了以前将生活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开来的习惯,这本小说集也成了她观念变化的见证。里面收录的每一篇,都和她在这个阶段中的日常生活与生命体悟紧紧缠绕在一起,映射着她在“此刻”情境下所产生的对成长的思考。在三十岁,反思和更新从前的自我
2020年开年第一天,“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对于出生在1991年的王苏辛来说,“三十而立”的年纪确实是一个给她带来了颇多感触的人生节点。“可能二十五六岁的我,还没有觉得自己和十八九岁的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但快要走到三十岁,我忽然间就感觉到此时的自己和十八九岁、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差别特别大。”
这种微妙却又明显的变化,让从前只是向前看的王苏辛不自觉地开始反思过去。她坦言,不论是反思自己走过的青春期、成长期,还是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情感交际,总之,自然而然地就陷入了反思,是她写作《象人渡》期间的常态。“就像突然来临的疫情一样,很多事物都在这突然之间改变了,并且这份改变带来的结果依然在延续,让人觉得在此之前的所有认识都要刷新,我在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
如果读完全书很容易发现,《象人渡》并不是一本调性从头到尾都统一的小说集。相反,尽管这其中的六篇小说完成时间相差不久,风格却都不尽相同。不仅是小说里的故事围绕着不同的“改变”在发生,展开它们的笔触同样在不断地“改变”,王苏辛也是在写完以后才察觉到了这种差异。这让她意识到,在三十岁“回过头重新看”,除了让她在心理状态上持续形成崭新认知以外,也是她在自我的构建上经历快速更新换代的过程。
在观察生活的时候,王苏辛发现有许多年轻人会把自己定义为“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太完美,所处的每一种氛围都有些忸怩和奇怪,因而常常想要回避、迷失方向,在社会的大地图上找不到能带给自己归属感的坐标。“我也想通过小说向这类人群发出一种声音,当世界向我们打开它更复杂的部分时,千万不要选择封闭,进一步拒绝反思的动作在自己身上发生,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只能在人群中长大。”
在她的理解中,反思不是用审视的目光去一一挑出自己曾经的过失和错误,更不是对现时自我的否定,它的意义在于指引我们重新认识那些已有的既定的事实,在分岔路口寻找到一个更为准确的定位,一个真正合适生长的空间。
在小说里,给生活一个重来的机会
不同于身体总是遵循规律慢慢长大,人在精神上的许多成长很难预料,往往是在一瞬之间发生的。对此,王苏辛表示深有体会,并且十分赞同“不再认为事情都应该按照我们所认为的方向去发展”,就属于这其中的一瞬间。通过这份成长,她能够更多地去接受自己、理解别人,同时也学会了包容常常充满着戏剧性,甚至毫无秩序可言的现实情节。
“我们可以表现得很乖巧,但是我们的内心不能因此就失去棱角。”王苏辛认为,如果写作的过程只是重复地把生活又过了一遍,那可能不仅无法满足作者自己的需求,也无法满足看故事的人所怀揣的愿望。因此,在小说里,她依然想给生活一个重来的机会。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她坚持用比较强硬的态度去把生活中可能缺失的秩序建立、完善起来,还选择了用一些精神性的对话去填补现实里很难说出来、说清楚的问题。
“再给一个机会”,也是写作尤其吸引王苏辛的特点之一。在生活中,很多“打了结”的事情在较短的期间内根本无法解开,误解之后的理解,责备之后的原谅,都需要一个特殊的契机引发,或者交由时间慢慢过渡。但写作就像搭建了一个容许自由发挥的世界,“生活中的一团乱麻,我们可以在这里进行细致的分析、梳理、清洗,划分出每个人理想的状态,这不仅是在试图重构生活的秩序,也是对自我内心秩序的照亮。”
这也呼应了王苏辛为什么最后决定把“象人渡”作为小说集的名字。“它虽然不是其中任何一篇小说的标题,但却足够温和贴切,高度概括了我和笔下人物们的心路历程。”何为象人?王苏辛解释说,象人就是那些看起来很巨大、很笨拙,但内心又非常敏锐的一群人,受限于许多因素,他们的行动和精神世界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有些时候的缩影。
当我们成为“象人”,面对已经出现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之间的差距,在两者间寻找平衡的过程,就好比是一场现实和内心秩序的较量。而“渡”又包含着“渡过”的含义,在“象人”之后加上一个“渡”字,则浓缩了王苏辛希望每个人在这些时候,都能最终顺利“渡过”的愿景。
通过记录,提供和分享努力的过程
《象人渡》中的第一篇小说,是《接下来去荒岛》,把它放在整本书的开端,王苏辛有自己的考量。疫情之下,各种棘手的难题在年轻人面前铺开,而这篇小说就是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两个年轻人在工作之间不断徘徊和尝试的状态。他们之中一个不断“试错”,在行动中判断前景,一个执着于先想清楚,否则就没有行动力,双方就像两面对立的镜子。当我们作为第三个人站在他们之间,也许可以因此获得一些启发。
除此以外,例如《东国境线》和《雍和宫》,也都涉及了关于选择和努力的思考。“我想通过这些故事表达的是,如果一个人还可以广泛尝试,就一定不要错过,不要害怕失败。”因为人生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让一个人做他只能做的事,如果还有一点点空间去做一点看起来稍微有点难,或者说对自己是挑战和有些限制的事,那是必须要抓住的好事。
就像批评家张定浩曾经说的,在王苏辛的小说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他也在对另外的人讲述自己的成长。这个“另外的人”,不仅是指故事里与他有交集的人,同时也是故事外在观察和聆听的“我们”。在王苏辛尤其写实的刻画下,我们往往都能在某些时刻,从某个人物身上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在写作的时候,王苏辛有个癖好,她喜欢把自己假想成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代入他们的心态,富有感情地把为他们创作的对话念出来。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她将自己的表达完成得更加生动、透彻和纯粹,让《象人渡》这本仿佛是从她的生命与生活里长出来的书,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而且能够成为一部真切忠诚的纪实。
六篇小说,是六段对于理想自我的探寻,六面当下精神生活的棱镜,它们看似毫无关联,其实都在讲述同一个有关“如何走出昨日的自己,渡过人生的暗河”的故事。“尽管这书中的人物,我还觉得没有做到最好,但也提供了他们努力的过程,我认为这是值得记录下来的精神历程,并把这个过程分享给向上走的人。”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 傅佳礼 谢宛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