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和几个编剧作家聊了聊
!!!!怎么把他写死???编剧我要把你****
!!!!编剧太牛了!
简直把我想象中的样子都还原了。
这是真实网友在看到改编剧以后的真实状态。
改得不好,全网震荡;改得好,那就喜气洋洋!
如何实现更高质高效的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一直是行业高度关注的痛点。
昨天,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在上海举办了 “合光·向融” 2020年度发布会 。
会后,三方又联合腾讯新文创研究院共同举办了:
“如何‘向融’?——IP作家对话影视编剧”圆桌论坛
在新文创生态下, 探讨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的规律和方法。
于是, 作者和编剧见面了。
作家:唐家三少、会说话的肘子、天下归元
编剧:李潇、秦雯、王倦
现场火药味十足、面红耳赤、语无伦次……
以上场景,都是大家想看到的。
但都是我瞎编的。
真实的现场是这样的:
首先,大家谈及了近年来最优秀的网络文学IP改编作品, 在场作家和编剧一致将票投给了《庆余年》。 (你也会投《庆余年》吗~)
这部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联合制作,王倦操刀改编自阅文集团白金作家猫腻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在去年取得了收视与口碑双丰收。
然后大家以《庆余年》的成功改编为基础,继续深入探讨了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的规律和方法。
要对IP有的深刻理解
最了解 《庆余年 》的编剧——王倦。
“我既然接了这个IP,首先一定熟读它,因为我要了解它的精神,要了解表现什么意义,表现每一个人物。”
在成为庆余年编剧之前,王倦便是忠实的书粉,他了解网文,了解网文气质的剧。(我也是书粉,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庆余年》不好改。”
唐家三少表示,IP改编剧本最重要的地方,是把IP人气延续下来,在保留原著粉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非网文受众的粉丝。
“这一点《庆余年》就做得特别好,原著粉基本没有不满意的,又抓住了很多新观众的心,它的吸引力是全年龄段的。”
天下归元认为,《庆余年》的成功离不开猫腻《庆余年》原著的高水准,更离不开编剧王倦对原著的理解。
“王倦老师的改编,第一保留了原著的内核,第二用轻喜剧的方式阐述使剧作的观赏性更高,第三成功勾画了主要人物的群像。”
要尊重IP内核、尊重读者、尊重自己
如何处理好原创IP与改编剧本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现场热议的焦点
首先,当然是尊重IP内核。
只有懂得原作的梗,和原作者有相同的认知,才能获得信任,把作品交给编剧,这是相得益彰的。
“IP改编要专注于故事,特别重要的一个词就是尊重,如果不够尊重这个作品,改编很难获得成功。”——王倦
其次,尊重读者。
读者是网文发展的基础,是最原始的粉丝。
王倦认为与读者情绪上的共振也同样重要:“我经常看一些连载的评论,透过评论可以看到读者诉求本质是什么,它有最朴素的情感在里面。你可能挖得更深一些,抓住背后的那个经典的人类共情点。”
会说话的肘子对此表示认同:“其实网文的内容、风格、品类更新迭代很快,所以网文作者要通过读者理解现在的时代,让读者来告诉我们,时代变没变,或是变成什么样。”
最后,是尊重自己。
站在编剧的立场,秦雯认为:“ 好的IP改编就像是谈恋爱,要彼此尊重,既要尊重原著IP的作者,也要尊重编剧自己,两个人应该是站在一个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来改编。”
天下归元也非常赞同,她期待未来IP作者能够以策划或顾问的身份参与到作品改编中来。“互相理解,求同存异,相辅相成,最后水乳交融,是我期待的,IP作者与编剧间的理想状态。”
IP影视化改编需要更完善的产业链条
除了要推动IP作者与编剧间的有效协作,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完善、健康的产业链条。
李潇说:“ 我们现在并不缺好的作家和编剧,缺的是既懂IP作者和编剧,又能跟市场接轨的优秀制作人。”
这种需求,与腾讯和阅文的规划不谋而合。
新丽将持续坚持精品化战略,聚焦头部项目的制作。
腾讯影业,主要聚焦主投主控,会在坚持“高品质内容平台”基础上,更多地扮演枢纽的角色。
阅文影视由原来的阅文影业升级而来,将更多立足阅文丰富的网文资源,通过聚焦与外部合作伙伴的联合开发,来更体系地推进网文IP的影视化,同时也会更多地参与到外部的关键作品当中。
程武表示:
未来,腾讯新文创研究院,也将引入更多专业力量,对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规律,进行持续、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切实助力更高效高质的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推动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下一部《庆余年》,大家期待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