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我为什么要看书?
年底了,想跟大家聊聊看书。不仅仅是推荐书,还有看书背后的故事。我是一个30岁刚出头的普通互联网人,做数据方向的。
国内几家最大的厂子我都呆过了,除了宇宙条,因为我自知没那个命。
我挣得钱不多也不少,刚好够在北京买个小房子。
我理想的生活就是开个宠物店,照顾一群狗,同时还能养家糊口,还有时间看看书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隐隐的被一个问题困惑: 我到底能怎么定义自己?我从小就还算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所以大部分时间都习惯用社会性评价来定义自己,比如在哪儿工作、做什么的、挣多少钱,可除此之外呢?有没有一种由内而外的自我定义,能带来一种绝对的存在感,而不是那种依附于外界的、相对的存在感?
今年我找到了:数据、遛狗、看书
数据是工作,它也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大部分不熟悉我的人,都会觉得我是个逻辑特别重、甚至冷冰冰的人;
遛狗是情感寄托和心灵放松,我小时候一直觉得有点孤单,想养个宠物陪我,但家人不同意,工作后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狗。我喜欢狗,我会拿他当朋友,每天两次遛狗也不会觉得是负担,只觉得是陪老朋友一起散步;
终于说到看书了,它能让我觉得自己是特别的。对,特别的,这是我认为的最高评价,远胜过“很好很棒很厉害”什么的。 但我不会为了追求特别而刻意选择看什么小众图书,把《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摆在桌上招摇过市早已是高中时期的老黄历了。我看书的源动力,以前是对世界单纯的好奇,今年多了对工作的解惑。
从豆瓣的个人读书标签能看出来, 我主要看非虚构作品,尤其是中国历史。正好今年第一本也是历史书。
这本书在收藏夹里很久了,名气很大,但一直想不起来看。直到我陪老婆在吃饭等场景看了无数遍电视剧甄嬛传,以至于很多名场面我都能表演的栩栩如生后,我在想: 不如好好了解下雍正一朝到底是什么样的吧?~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哪儿有十四爷什么事儿啊~人家皇上忙思想道德建设还忙不过来呢!雍正所面对的棘手问题是 :当初靠武力巧取豪夺来的江山,到他这一代,到底该用满族的思维框架体系彻底驯服大众,还是该用汉族儒家的那套传统体系笼络人心?
其实雍正也是挺逗的一个人,在反清复明人士中, 他偏偏要树立一个幡然醒悟、弃暗投明的典型,还要求这位典型写本忏悔录,叫《大义觉迷录》,刊印全国通告大众。
<span style="font-size: 16px;">虽然看过很多历史书,但一直不大清楚,很多人说的“历史观”到底是什么?我一直觉得历史就是复述故事,谁考据的更细更准、谁能把埋土里的事儿描述的跟自己刚出门体验过一样生动,谁就是好历史。今年通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