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也在写网文:如何从小白进阶到大神
作者:橙瓜网文“生活就像一本充满玄机、充满神秘的书,没有人能完全读懂,只是有些人读懂多一些,有些人读懂少一些。”
阅读战歌的作品,总能从中窥见到他对生活的感悟。而这位爱奇艺文学的签约作者、悬疑作品TOP榜的常驻大神,真实身份其实是一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在读博士。
他严谨、博学的学者形象,看似与笔下神秘大胆的悬疑故事相去甚远。但这一切,其实都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战歌出生在陕西安康。他的出生,就有一段奇异的故事。
当年老一代安康汉江大桥超过了使用寿命要炸毁时,恰逢他母亲生产,必须要过这座桥才能最快到达医院。陪护的同行者见状,苦苦央求爆破军人推迟时间。可军令如山,战士们也很难做。后来一名爆破连的军官实在不忍,特意打电话向上级申报,最终为她母亲争取到了一分半钟的过桥时间。如果一分半的时间里他们没能跑过这个近200米的大桥,就只能和大桥一起消失。外婆咬牙道:“过!”当最后一人的脚跟踏上对岸的柏油路面时,轰然一声,汉江桥应声而陷,成为历史。
而陪护母亲的几个人,浑身汗出如浆,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
现如今的安康汉江大桥,图源自网络
或许是惊险的出生历程为他赋上了冒险的基因,战歌从小便很喜欢听各种冒险悬疑故事。后来,由于他的姨爷(指父亲的姨夫,奶奶的姐夫)要调去大庆工作,他们一家人便共同前往东北生活。
姨爷作为六十年代的第一批大学生,懂地质会俄语,自身更是拥有无数藏书。因此会识字后,战歌最大的爱好就是找姨爷的书看。
图为战歌姨爷的部分藏书
其中有一本线装《山海经》,是他姨爷在莫斯科的古书市场上淘来的,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古籍,也是他后续所有悬疑作品的启蒙书。
或许是从小接触到了许多志怪故事,战歌一直都很喜欢悬疑题材的内容。迁居东北后,他扎根在这片广袤肥沃的黑土地上,有了更多的人生见闻。这里不仅有豪爽的人民,也有许许多多的神秘故事在深深吸引他。在这个阶段,他耳濡目染了许多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听的多了,战歌便想尝试着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结合母亲的讲述,构思成一个个离奇而神秘的故事。一开始也出于补贴家用的目的,他依靠这些故事尝试着在网文平台连载小说。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获得想象中的高收入,还因为平台条条框框太多,有的作品甚至不得不草草收尾。这让战歌一度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反复问自己,还应该坚持吗?
这个时候,战歌先后经历了外公外婆的去世。鲜活而亲切的生命从此成为了灰色的照片,爱护自己的外公外婆永远定格在这个照片上了。母亲的痛苦唤醒了他对生命更真切的思考。是的,时间面前,没有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以为家是永恒的,可这只是一厢情愿的错觉。
人生就是不断和外物告别的过程。而自己的生命正是这外物的最终部分。
外公外婆的去世,孩子的出生,让战歌对生命有了更多思考
没有了外公外婆,母亲的生命失去了最重要的一堵屏障,她开始直面衰老和死亡。战歌明白,父母也是他和死亡之间的最后屏障。
生命的重量给了他更深刻的思考。于是战歌决定在悬疑题材的故事中融入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在他的笔下,死亡不再是单纯地惩恶扬善和快意恩仇,而是开始变得神圣而庄重。角色们面对死亡的抉择,也不再是善恶有报的单向度认知,而是具备了更复杂的人性内容。他笔下的人物开始有了深度。
硕士毕业后,战歌进入了杂志社,成为了一名编辑。这是黑龙江省级刊物,杂志的特色正是塞北大地的乡土文学。在这期间,他了解到神秘的萨满文化,也接触了许多关于萨满的故事。
就读博士后,他的老师正好在做《萨满文化与东北作家的创作》研究,老师便带着他走访了黑吉两省的萨满文化源地。这个过程中他更直接地接触了萨满文化,他们治病救人甚至奉献自己的精神,以及艺术性的表现状态,让他原本对萨满文化尽是迷信的看法多了很多思考。出于兴趣,他整理出了一份调查报告。
图为战歌调研时所拍摄的照片
这份报告,正是《最后一个萨满》的创作动因。
机缘巧合,在朋友的介绍下,战歌认识了爱奇艺文学的主编。
在了解了战歌的情况后,主编并没有给他太多的压力,更鼓励他沿着自己的调查,融入自己的思考,放开思想包袱去写作。还一直支持他鼓励他,要他不要盲目跟风,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作。战歌极为触动,决心一改此前消极的态度,要在爱奇艺文学开启他正式的小说创作之路。
他将调查报告修改为一份小说大纲拿给主编看,得到了主编的大力支持。主编建议他以此扩展,写一篇既有风土人情的故事、又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这便有了《最后一个萨满》。
战歌的小说《最后一个萨满》第一部分已完结
与一般人关注的“悬疑”事件不同,战歌关注的更多是萨满背后的人文情怀和生命温度,这也是他决定以萨满为主题进行写作的原因。萨满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除去不科学的世界观外,走近它了解它,会发现它背后是对自己、对家人、对部族浓浓的关怀,放宽视野去看,这种关怀还是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感。
在当今这个文化形式多变的时代,萨满文化依然值得被关注与研究。
因此和爱奇艺签约之后,战歌便开始了潜心创作。付出的辛劳终有回报,《最后一个萨满》第一部分完结后,便入选为爱奇艺“云腾计划”第十一期网络电影书单。
当得知自己的作品有可能被拍成电影后,战歌的第一反应是激动,第二反应便是有些惭愧:“感觉自己一开始还是有点草率,很多情节的还是不够周到,有机会的话还是想要能改一改”。毕竟如果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就会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可以进一步推动萨满文化的保护。
目前的战歌是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士在读,同时也是一位大学讲师。而他的日常除了讲课、写论文、带孩子外,还有一项便是写小说。“一开始确实比较痛苦,自己这么忙,只能等孩子睡着后才能写小说。”
“爱奇艺对作者没那么多约束,收入也比较透明,又有编辑的大力支持,我便每天坚持写一点,到现在,写作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写作也给战歌带来了一定的成就感。除了网上拥有大批的书粉外,现实生活里许多学生都是他的书迷。
《最后一个萨满》第二部《定妖:民国萨满密语》正在爱奇艺文学连载中,收获了很多好评
未来除了希望自己博士能顺利毕业外,战歌也对自己的写作有更多的要求。正如他所说:
“我本身是老师,说出去的话就不再是个人的话语,而是会对一个年轻的群体产生影响,所以要谨慎而准确。对待学生对待孩子对待写作,都要确保传达的信息是准确的。就像萨满这个故事,虽然文字不能百分百还原他们的文化样态,但是至少要把他们求善、自我约束、治病救人,希望天下能够昌盛太平的愿望——这样的精神表达出来。而我未来的态度也是,无论写作还是生活,都要直面自己、直面人生,对自己和他人永远心怀责任。”
战歌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也充满励志。写作,写出爆;读书,读到博士;这两者既是相得益彰,也是相辅相成。这样的励志人生,值得我们汲取力量。
码字,我们一直在进步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