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雷闪 发表于 2021-3-22 16:51:26

人的写作水平会随着读书数增加而有明显提高吗?

人的写作水平会随着读书数增加而有明显提高吗?

小潴我的最爱 发表于 2021-3-22 16:52:00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降一个维度,变成:
人的写作水平会随着读书数增加而提高吗?
那所有人的答案都会变成:会。
但是,当这个问题变成:
人的写作水平会随着读书数增加而有明显提高吗?
的时候。
大家突然就不肯定了。
看来问题不在提高,而在“明显”。


而在这个问题下,说什么的都有,说明大家对于阅读提升写作水平的感知是有差距的。
那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距呢?


因为:我们不一样。(此处当有BGM)
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大家读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读了10%,这叫读感觉,读完就忘,连故事是什么都回忆不起来。
有的人读了50%,记得故事的框架,但是复述的时候让人索然无味。
有的人读了60%,记得故事框架,复述的时候也让人觉得挺有意思的,可能是一本好书。
有的人读了80%,记得故事框架,而且知道这本书哪里写得好,好在哪里。
有的人读了100%,不但看了个故事,对作者的词汇,写作意图,写作套路和价值观等内容都搜刮了一遍,毫无遗漏。
有的人读了120%,不但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知道作者没写什么,为什么没写这个,作者抛弃这部分东西应当是怎样的心路历程。
有的人读了150%,不仅看了这本书,甚至读了好多本这位作者的书,于是通过书看到了背后的那个人。
有的人读了200%,不仅读了书,读懂了人,还收获了一个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还有的人读了1000%,他发现了作者自己都没有发现的深邃思想感情,眼里闪着一丝诡异的光。(大雾)


那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距。
(1)知识储备。
有的人是带着硬盘大数据在读书的,读的时候能够调取以前的阅读数据。
(2)选择记忆力。
有的人是带着内存在读的,一边读一边运算,然后把运算结果的一部分存到硬盘里。
(3)具象化能力。
有的人是带着声卡和显卡在读的,一边读一边脑子里各种声音和画面。
(4)阅读方法不一样。
有的人是自带APP在读书的,不同的APP之间运算效率还特么不一样。
(5)读书交流。
有的人是带了网卡在读书的,自己单机读了还不算,还要跟人分享读书心得,大家互通有无,实现了交互式的读书。


输入的东西有差别,自然在输出的时候,有的人有好多数据可以调用,有的人只记得那本书看的挺爽的,这特么怎么比。。。所以读书对写作的提升到底明显不明显,只能见仁见智了。

小航爱elva 发表于 2021-3-22 16:52:55

写作是一个高度依赖于训练的技能,所以需要日复一日的持续不断的进行针对性的写作练习,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首先建议写作时要大量阅读,因为写和读是相辅相成,相互激发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
在阅读过程中,除了关注信息量,还要揣摩他具体的写作方法,分析主题,素材写作结构,写作风格,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这篇文章进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其次,希望你的阅读更加有针对性,分两个层面,一个是要进行有目的性的阅读。
比如说这段时间你很想写好某一类型的文章,你就要对这类型的文章进行针对性搜集。你要在单位时间内集中阅读这一类型的文章,并对这一类型的文章进行横向的比较和解读,从中找到你值得学习借鉴的一些细节,另外这种针对性细节;
还体现在另外一个层面,
你说这段时间想把文章开头写好,你可以做的事不一定要读完一篇文章开导,也许你找十篇文章,只看开头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分析。
写作方面的建议:
第1.由短到长,由易到难的意识,循序渐进,慢慢的提升;
第2,进行针对性讲写作的意识,比方说集中训练如何运用好概述或者描写。集中训练,具体的针对针对性模块,更加高效,更加深入,会大大提升你训练写作能力的效率;
第3.挖掘写作对你的乐趣
写作是一种可以给自己带来收获,带来成就的事情,不要盯着写作最终实现的那个现实性目的。要转变心态,化为日常的行为习惯,把它变成一种生那你习惯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会容易提升。

莲开的美 发表于 2021-3-22 16:53:01

许多人都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我书读得不少,但是我就是不会写,我写不出来」。
好比有些人知道不少方法,比如知道「人物弧光」是编剧塑造人物的一种创作技巧,它指的是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者变化,这种变化具备隐蔽性、动态性、对抗性和渐进性等特点;有些人也知道「三幕剧」,了解三幕划分的主要用途是帮助作者组织如何讲述故事的想法,让作者为最具冲击力的关键瞬间,找到最合适的发生地点。
然而当他们真正下笔的时候,依旧没情绪。为什么写不出来?因为没感觉,不敏感。
所以故事写作,终究是一门艺术创作。那么艺术创作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灵感。有一句话说起来,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是瞎说吗」!但如果你认真问很多编剧怎么来的灵感,他们往往会回答「就像是雷劈下来,啪一下,跟柯南一样」。感觉一件事过来,灵感就来了,但这其实是一种自嘲。个人认为,如果你想要拥有这种雷劈下来的感觉,获得这种「渡劫」的机会,前期其实是需要做一定准备工作的,它并不是一个随机的东西。
也就是说,如果你平常的积累够,你永远准备着,那你迟早有一天会被雷「劈中」。那么究竟做什么样的准备,才能让灵感的雷「劈」在自己身上呢?


一、如何让灵感的雷「劈中」我?
1. 用阅读培养敏感,锻造联想力
我的建议是,在写东西之前,先抛开那些有关如何创作的公式。因为对很多人,尤其是对很多写东西的朋友来说,写作并没有那么专业,有时候靠的真的就是灵感的灵光一闪。谈到如何培养灵感,总要有一个灵感的土壤,或情感的土壤,这实际上就是你平常的积累。
但相信许多人会有一种疑问,就是自己已经看了很多书,觉得积累挺够的,怎么就没有产生灵感?这个灵感为什么跟阅读的这些知识没有挂上钩呢?具体应该怎么积累呢?
其实,积攒情感和灵感的土壤这件事,是有方法的。
首先,对于写作的人来说,阅读自然非常重要。很少遇到不喜欢阅读,却很容易就能完成写作的人。但阅读又分很多种,这里说的阅读方式,并不是指做读书笔记,或者一条一条剖析之类的。阅读不一定局限于读书,书籍只是一种形式,其实我们在看电影、看漫画、和人聊天,甚至谈恋爱的过程中,都在吸取内容。
但充分吸取内容的前提是,要对内容很敏感。这种敏感是什么?
这就好比是我们在练功,等到练成以后,就会达到一种境界。这是一种看见内容本身,就能够产生联想的能力,它是一个整体。当你看见文字,就有画面,有声音;看见画面,脑子里就会有文字感;听见一段音乐,就有情绪,能脑补到那个故事的结尾画面。
这就是当你培养自己,让你的土壤足够肥沃、丰富之后,产生的联想能力。
有一个词叫「多愁善感」,它在写作上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当一个人总能为了一些小事热泪盈眶,为了一个简单的笑点哈哈大笑,那么这个人的情感就非常丰沛。要先让自己变成一个丰沛的人,再讨论写作,那么写作就会让你感到轻松。
所以在此之前,你需要先了解这个原始的东西,那就是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敏感。
这种敏感在写作上会带来什么好处?
举个例子,一天你和朋友们在 KTV 聚会,这时候来了一个朋友,他是一个歌手,而且对于乐理知识、突击节奏这些都特别了解。接下来他唱了一首《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大家一听,觉得「不错,好听」,但情绪的波动并不大。结果又来了一个朋友,他刚刚跟女朋友分手,分手的原因是女朋友劈腿了。他是个破锣嗓,接下来也唱了同样的歌。在他唱完歌后,大家都纷纷表示自己感动不已。
之所以造成两种不同的反应,就在于前者没有情感上的浓烈,那么浓烈的情感会带来什么呢?就是当大家在表达同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浓烈的情绪可以弥补一个人在技术上的缺陷。比如写故事的时候,有些地方只要情绪到位,情节上甚至可以不讲逻辑。对于读者来说,虽然阅读起来没有那么严谨,但是因为情绪到位了,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好作品。
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培养出自己的敏感和情绪,ta 在写作上就可以事半功倍。
2. 从自身内容偏好入手,打造多元审美
培养敏感和情绪,归根结底,是一个审美问题,而审美是需要锻炼的。那么怎么锻炼呢?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无敌娜娜无敌 发表于 2021-3-22 16:53:10

同样看个电影,多数人看个特效,看个笑料,看个荡气回肠,看个热泪盈眶。
但总有人看得出角色定位,场景结构,剧情节奏,通篇架构,乃至编剧团队的人数与分工……
同样看本书,也总有人能很容易看出,哦,刚换地图时这个小冲突是为了引出这个角色的,这个角色是为了给新地图做向导用的,这副本掉的宝是用来做短效金手指的,那个副本是为了勾引出长线剧情的,这几个情节看起来很废,仔细一琢磨,大概是为了这一卷最后的小爆发埋线用的。
进而思考,这几条线,作者没处理好,要是我能做更好;那几段对白,做得真好,角色塑造的功力比知道比我强多少了。之后再扒一本畅销榜上排名很高的小白书,到处是病句错字,小学生作文一样,然而我看着看着却绝望得想哭。人家那更新速度快的,人家那剧情循环妙的,难怪人家挣大钱,换自己花十年全职去写估计都赶不上……
甚至还能看出来,这个作者有大纲,那个作者没大纲,这个作者做了人设,那个作者没做人设,这个作者写到这段卡文了,那个作者写到这里浮躁了。甚至对于个别作者,还能看出,这货,码这段时又TM饿肚子了。
电影也好,小说也好,程序也好,游戏也好,种种文化产品不是凭空诞生的,都是人写出来的,都是思维的产物。
既然是思维的产物,必然有内在结构。既然有内在结构,必然有设计模式。既然有设计模式,必然有创作心法。
一边享受作品,另一边对其进行解构,进而还原出作者的思路与心法,初期刻意而为,练得久了,形成本能。
在游戏策划这碗饭里,我们管这种能力叫“游戏感”。没这种能力的人玩得再多也是“傻玩”。
有不少新人在面游戏策划这岗位时,总是会强调自己从小到大玩了多么多的游戏,表示自己玩多了游戏就能做策划,钻研多了游戏里的数据就能做数值。面对此类,有同行就吐槽:
你从小到大吃了那么多饭,咋就没成个厨子呢?
你从小到大得了那么多回病,咋就没成个医生呢?
你从小到大读了那么多本小说,咋就没见你……

1362305736 发表于 2021-3-22 16:53:58

人的身体水平会随着吃饭数增加而有明显提高吗?
显然会有点提高,但不会有明显提高。
真要身体水平明显提高,得锻炼、吃饭、搭配食物、看天分等等。
只要吃饭就能让身体明显变强壮。想什么好事呢?
读书写作同理。

好男银枚 发表于 2021-3-22 16:54:54

写作水平可能长期保持不变,不管你读了多少书,见过多少牛人。因为读书、见人相当于输入环节,必须经过转化,才能在输出环节有不同的深度。读书多了,只能解决你无话可说,但对于逻辑深度、写成爆款,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从写作小白,到靠读书、写作打造个人品牌,我是这么做的:
1.做读书笔记,建立写作素材库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读书,能写出好文章的人却只有少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多数人读书都是在“走过场”,看过去的内容很快就会忘记,自然对写文章帮助不大。
想要通过阅读显著提高写作水平,一个高效的方法就是做读书笔记,不但要记录书中对自己有启发的点,还要把一些好的观点、方法、结论,以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做好标签,方便写文章的时候随时查找。
随着读书数量的增加,读书笔记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无形中就建立起了一个写作的素材库,无论写什么类型的文章,都能快速找到相关的素材,有助于提升文章的质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如果没有素材,就如同巧妇没有米,再好的想法,没有素材的支撑,文章也就失去了灵魂。
在这里推荐大家一个工具——印象笔记,它是一个线上笔记本,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能随时记录书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可以添加标题和多个标签,查找起来也非常方便,能大大提高找素材的效率。
2.通过写书评,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我总是记不住书中的内容,为了倒逼自己提高阅读效率,我决定读完一本书就输出一篇书评。
开始的时候,基本上是摘抄书中的内容,然后加一点点思考。经过几个月的练习,我发现自己不再局限于“搬运”书中的内容,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写书评之前,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找选题,思考文章的框架,文章的阅读量也在逐步提升,很多人读完文章都反馈说收获很大,这也证明了我的写作水平不断在提升。
坚持写书评最大的收获就是,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了。
书评就是结合书中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一本好书的结构是非常严谨的,我们可以参考书中的结构去构思文章,既能避免写流水账,也能文章的每部分都是围绕主题展开,文章的结构会非常清晰。
经过这样的练习,能有效提升构建文章框架的能力,写作水平也会稳步提升。
书评的写作技巧看这篇:
每天练习写作,应该写什么来练习?3.多引用书中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很多人写文章都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文章没有说服力,显得平淡无奇,让人提不起阅读兴趣。除了文章素材不饱满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权威的支持。
所谓的权威就是名人说过的话,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专业人士的观点、看法等等。如果一篇文章能多引用几个名人的观点,或者研究成果,那么文章的说服力一下子就会提升几个档次,读者也会认为你非常厉害。
之前结合热播剧《二十不惑》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部分写的是姜小果利用下电梯几分钟的时间,简明扼要地向老板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成功争取到了去大公司工作的机会。
当时我就想到了之前读过的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于是我就在在文章中加入了这个理论,并结合姜小果的案例进行了解释和延伸,很多读者都感叹说,原来工作和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30秒电梯理论”,文章也比只讲一件事情更有说服力。
因此,读书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热闹”,而是要记住一些有权威的观点、理论,有了这些内容做支撑,不但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章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4.写文章的时候多思考,增加文章的深度

很多人看完一本书都会写书评,为什么有些人的书评让人看了以后收获满满,有些书评却没什么收获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文章缺乏深度思考。
我写文章有一个习惯,就是确定选题以后,会反复思考如何构建文章的结构,哪些素材可以用,怎样写会引发读者的共鸣,书中的哪些理论可以支撑我的观点……
同样是“30秒电梯理论”,很多人就会写职场沟通要尽可能地简洁、突出重点,提高沟通效率。当时我还想到了,写作、工作汇报、自我介绍等诸多场合都能用到这个理论,在文章中就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引申,这样的文章就比其他人的更有深度,读者读完以后会有更多的收获。
想要通过读书快速提升文章的质量,就要多思考,把书中的内容灵活运用到文章中,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多思考,当每篇文章都很有深度的时候,写作水平也会有飞速的提升。
从阅读、写作小白,到靠读书、写作谋生,我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这4个方法对我的帮助很大,既提高了阅读效率,又帮助我快速提升了写作水平,只要坚持下去,你的写作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写作训练技巧,看这篇
如何系统地练习写作?我是筝小钱,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写作天赋,后来都靠练,也能写出10w+的普通人,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slyfhyd 发表于 2021-3-22 16:55:04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长文预警,看完不点赞我要闹了~】
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前一周产出一篇短文都很难,坐一上午还是一个字都憋不出来,到现在公众号积累一定粉丝,甚至前几天还中了青云计划,全是靠高效阅读+正确的写作方法。
1.高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说,一个人的人生,如果没有阅读,真是难以想象,肯定是一个苍白的人生。他每年度100多本书,写50多万字。知名音乐人李健,也是书不离手,在参加《歌手》决赛时,还随身带了本加缪的《异乡人》来缓解紧张。正是不断地阅读和积累,让他大学时便写出了人人传唱的《一生有你》。湖南主持一哥汪涵也曾多次公开表达,自己能走到今天,全靠书籍的赠与。
为什么上学时文科大神们作文总是得高分,文章里都是金句?就是因为他们阅读量比我们大,通过阅读找到书中的逻辑和论点,引经据典的同时又能联系到实际。让你不自觉地读完全篇。
剽悍一只猫说过「输出倒逼输入」,阅读就是最好的输入方式。


我去年刚转行,领导要求我每周更一篇内容,大部分是很简单的盘点类文章,我依旧很力不从心。后来决定逼自己一把,重新开个了公众号,要求自己每周都更新,逼是逼了自己,差点没逼疯。因为没有输入,光要求输出了,我总是会因为不知道写什么选题,下笔写不出东西,很焦虑:掉头发、失眠、爆痘、脸色蜡黄,等等,身体频频亮红灯。
后来加入写作课,专门跟一些保持更新的小伙伴交流,才知道,持续更新的唯一秘诀就是高效阅读。他们的很多选题、观点都是从书籍里来的。
于是,年初的时候我加入了「十分残酷」的每日阅读小分队:每天阅读规定章节,写一篇拆解笔记,分享到群内后再读一遍(为了发现自己的逻辑错误),大概用一周的时间就读完了一本书。而且,只要有一天不写,就会被踢出群。


高强度的读书周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每次准备写作会有东西写,写出来的内容也不会很干。第一次感受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真的。后来分享文章,朋友们也都说能明显感受到我文笔的进步。没有阅读,我绝对想不到,自己能这么快进步这么多。
2.选书比死读书,重要的多。

“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咱们都没少听。但对我们这些零基础阅读的小白来说,选书 也太!难!了!我大学进图书馆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去借的书也都是侦探小说,上哪知道要读什么。
所以我刚开始时阅读那会,只能去豆瓣、知乎、公众号里搜索。虽然收藏的书单、豆列一大堆,但很多都是读了一会就放弃。


尤其是解决某个问题的同类书籍,可选择很多时,更会眼花缭乱,所以就蒙着头选最畅销、名气最大的书去看。事实是,最畅销的书往往并不适合入门。
就拿如何自律这个话题来说,很多人都推荐《自控力》这本书,我也看了,从原理到解决办法一应俱全。但是我,就是看不进去!
看都看不进去,更别提输出了。直到后来我看了约翰·佩里的《拖拉一点也无妨》,才发现自律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难,拖延也没我想的那么无药可救。还结合个人经历,写了一篇文拆解这本书,竟然获得了青云计划的奖金。(点击了解原文:你真的是拖延症吗?)


各个话题都存在简单易懂/好入门的书,只是找到它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关注的一个写作能力超强的小姐姐,前两天分享了今年的书单,我也正在跟着书单里的读,点击就能看到书单:2019下半年,给你们准备了一份大礼
3.没有方法,只靠阅读,远远不够。

在我写作能力飙升的这小半年,除了高效阅读,还离不开正确的写作方法指导。阅读确实带来了更大的视野、更多的案例和观点,但在行文逻辑、素材建立等还需要充满“套路”的指导方法。
就比如素材的收集,我们普遍的方法是,看到书里经典的话把它记录下来。但这样并没有任何用处,只是把它「存」起来了,这句话或者想法和现实没有任何联系,以后遇到同样的例子,你还是永远都用不到它。实际上,素材一定要和现实的例子结合,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关于写作的套路太多了,再写2000字都讲不完,而且再写就跑题了,以后有机会再分享吧~


如果有问题咨询或想了解更多的,可以私聊我。
<hr/>不定时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项目复盘以及求职过程,还有自制的运营人福利包等。
愿意探讨写作、阅读、成长等等,欢迎来加我关注我,让我们共同进步~


嘿,点个赞再走呗!ʅ(´◔౪◔)ʃ

云飘 发表于 2021-3-22 16:55:30

我相信读书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写作水平的。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真正牛逼的细节自己闷头想是很难想出来的。
我自己的经验是,如果一篇文章想要写的有血有肉,引人入胜,就必须充斥着各种高分辨率且震撼人心的细节。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关于一场灾荒的细节,黑毛风:
有一个曾经去过灾区的人回忆说,他们路过灾区的时候就听自己这马车在行进的时候”咔嚓咔嚓“直响,他探出头一看,发现路上全是累累白骨,那咔嚓声是车轮碾碎死人骨头的声音。这人吓得缩在车里瑟瑟发抖不敢再看,没想到过了一会,刮风了,大风吹进车里很多黑色的毛发,吹的那人脸上身上都是,那人摘干净仔细一看,吓得差点尿裤子里,他发现那些毛发全是死人的头发,有的头发还能辨认出死者生前的发型,当时的灾区,饿殍遍野,那些荒野上尸体的头皮已经被喜鹊和乌鸦啄烂了,死尸的头发被大风吹遍原野,于是山西大地上吹起黑色的风......就这样,灾民们曾经留在这个世界的最后证据也在风中吹散了......

关于一场海战的细节,长长的舌头:
日军飞行员驾驶着满载炸弹的战斗机,向着美国军舰发起决死的冲锋,而美军舰艇立即报以毁灭性的防空火力。飓风般的弹幕横扫苍穹,物质和能量的风暴将日军战机撕的粉碎。片刻之后,美军舰艇的甲板上突然下起一阵阵温暖的人肉雨,日军飞行员被美军的防空火力打的到处都是。一个美国水手后来在甲板上捡起一条长长的舌头,他惊讶到人的舌头竟然这么长,舌头上还连着肉乎乎的扁桃体。

关于一场核泄漏事故的,嘴里的怪味:
事故后9小时。普里皮亚纪。
这里生活着四万三千多民众。他们没有收到任何关于爆炸的消息,以为只是一场小火灾,一切如常。毕竟,切尔诺贝利刚建成时,就号称史上最安全的核电厂。大人们照常上街,孩子们仍在玩耍。有些人感觉自己嘴里有金属味道,还有人觉得有酸味(后来他们才得知那是放射性碘的味道),他们不知道当时所受的辐射量是无害值的50倍。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四天后就会死去。
偶尔他们会看到一些带着防护面具的士兵在城市穿梭。这些士兵也同居民一样对真正的危险一无所知。反应炉还在燃烧,辐射继续扩散。一只侦察队受命到事故厂房基地测量到了第一批数值:2080伦琴(空气允许无害的数值为0.00012伦琴)

你问我这些细节牛不牛?我说牛,太牛了,我读到这些细节的时候瞳孔不自主地放大,心脏猛地颤抖。因为这些细节的存在,使得整个故事分辨率极高,阅读性极强。但是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除非事情的亲历者,否则是很难知道的,更不要说写进文章里。这些事你没经历过,编都编不出来。
任何人都是这样,无法深刻地描写自己生活经验以外的细节。
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要积累这些震撼人心,有血有肉的细节,增加阅读量是非常好的一个办法,事实上,以上我提到的这些细节,都是我读来的。一个人平时不断地积累这些细节,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把它们恰当地安排进自己的文章里,写出来的作品就会丰富饱满地多。
所以我相信,多读书对写作能力一定是有提升的,因为书会开拓你的眼界,震撼你的心。

lotanikita 发表于 2021-3-22 16:55:59

不能。我说一点点阅读和写作的体会吧,哦,一共19点。
1.我的感受是-------写得多了反而能够明显的提升阅读水平。



2.写作是技能,作家阅读的方式和常人大有不同。懂得这项技能的作家,在阅读别人的作品的时候,眼光不自觉入肤入质。画家看画,和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



3.在初期,阅读能丰富语库。确切说,大多数好的词句和你就只有走马观花见一面的缘分,多数时候阅读所起的作用就只限于让你见识了语言的丰富,然而却与你自我的内化无缘。
想要切实扩充语言库存,我建议阅读过程中要刻意记录刻意笔记刻意记忆刻意回忆刻意复习(笔记)刻意运用。



4.在初期,阅读只起兴趣引导的作用。就像想要学习生物或者宇宙学,纪录片是很好的兴趣引导物。一个喜欢阅读的人,读多了自然也按捺不住想动笔,对于一个有志于写作的人来说,别的作用先不说,阅读确确实实地能够引起和维持你的写作兴趣。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想要让小孩子写作的家长,可以不必急于强迫,只要慢慢培养他阅读的习惯就可以了。阅读是会感染写作的。



5.在写作初期,阅读能提供间接素材。写作需要大量的直接素材和间接素材。一个人的直接素材有限,而阅读能够给你提供间接的生活经验、对不同事物的理解,可以是案例素材,也可以是观念素材、思想素材,这些与你个人生活有所联系,即使你不刻意,那也会耳濡目染的。



6.阅读带来不同层次的写作感觉。阅读对一个人写作感觉的影响是能明显察觉的。读两天王小波你写着就嬉皮了;再读鲁迅你文字都想带刺了;但三五天不读,你的水平又水平了。
长期专门读一位作者,易形成深度的感觉,浑沦吞枣在不同作者间轮换,就形成不同感觉杂合,但都是浅水平。



7.阅读能培养一点个性吧。我不确信这是不是所阅读内容造成的。但我知道,一个浮躁的人读书,他就得坐下来,会坐很久……
任何安静下来坐很久的人,多少都能够让心绪平抚,长此以往,以致形成温和气质------是书让你变得温和吗?但我更相信是因为你长时间坐了下来的这个习惯。就这个意义说,我相信听音乐也可以。



8.我一朋友,他喜欢阅读,每星期读每月读,也许他不谈恋爱,但在读书这件事上他不存在“也许”。此外,他还写作。我看着他就纳闷啊,怎么你读了那么多书,文字水平还那样?不仅仅他是那样,我自己也是这样。
阅读他有,写作他也在进行,水平还是不提高,真让人百思不解啊,难道大量阅读就对写作无所助益了吗?我的答案可能是-----阅读的道路对他已经不怎么明亮了。



9. 书读过头,就会眼光和作者齐飞,自己阅读兴趣却不断变窄。鉴赏力这件事情,它升上去了就很难降下来,读惯了高水平的作品,你再让我去读网文,妈妈请杀我。
所以,现在还能欣赏下路作品的人,没有必要觉得灰心,这是有些人杀掉自己都不一定能够享受到的乐趣。俭入奢易,奢入俭难,这话在阅读中实现了。



10.书读过头,还是眼光和作者齐飞,但却会对自己的作品不屑一顾。阅读层次上去了降不下来,高水平的作品你写不出,低水平的作品你自己受不了。这时候你再写点东西,很可能就不那么能容忍自己了,动辄怀疑自己资质之低。
这种状态中,你已经很难正常看待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要么容易走极端怀疑自己,要么就是想方设法找捷径。对于写作来说,两者都是害。



11. 就算书读多了,深度仍然还是欠缺。看一百本到三百本,我们惯常的阅读深度还是游离在每一部作品以下二三尺的水平,这个虚有其表增加了的广泛度,根本无助于我们写出具备深度的作品。



12. 写作这件事情,我们很愿意认为,我们和莎士比亚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外部表现技巧上的高低,我们的思想由于埋藏太深而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表达。但是,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这种区别并非在于外化形象的能力,而在于能否在内心构造一个能够表现对象的形象。
写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心中想要表达的那个形象,艺术家冥思苦想的、全心构想的也正是为了表达心中主题的最完美形象。



13. 心中能产生“需要的表达的东西”,这是核儿。凡能让这个“想要表达的东西”产生的方式都是对写作有利的,写作本身也可触发这个东西,阅读也可以触发你,在这一点上不排除阅读的作用。
但也从这一点上,我们要看到写作所能引发的是连续性表达,而阅读只是与间断性与作者感觉同舞的感受罢了。



14. 可以说,一部好的作品,从作者写作第一刻起,他所写作的每一句话每个字对于他来说都是高潮的共鸣,但是一个作品阅读者来说,我们只能隔行隔段才能偶尔体会到作品意趣恒生的激情。
作者的写作,无论是痛苦或享受,他都有必然经历全程的体验,而读者最多只能找到作品中一部分与我们自己世界产生共鸣的高潮。这种连续性高潮,你不写作是无法体会的;你不写作,这种连续性体验也是无法产生的。



15.我认为想要专项提高写作能力,与其来漫无目的的读书,倒不如去直接看写作技巧的书、上写作课。



16.很多人认为写作就是一件由心而发的事情,但写作它先是一项技能。真想不明白那些矛盾体,一方面他们坚称阅读应该是无功利并且愉悦精神的,一方面又希冀把书读到一定量该对写作有本质的提高了吧。
我说,他这是不了解阅读,也不懂得“提高”这件事。



17.写作是一件很细节的事情。写得多就会写得好吗?
也许吧,但在我看来,写得多也许就只是能维持一定的写作感觉,而想要提高,那就得专门针对性进行写作练习,比如,一种声音有哪些表达方法?一个动作怎么表现才能更生动?一旦你把注意里放到写作提升本身上,就会开始注意到“动词”“名词”“形容词”这些更为细微的东西,而我们平常的阅读呢?一般只是停留在句子或者段落的欣赏水平。
写作是一件需要时刻关注到“细微”的事情,这一点和一般的阅读眼光大不一样。



18.最后与写作水平提升有关的,这一点一定不要忘了----------是修改-----是不要忘记修改----而不是不要忘记“修改”这个词。



19.用第19条故弄玄虚地来强调第18条-------你一定要看--------
一个很常见的很有意思的感受是,很多人会把修改之前的作品当做是自己的真实水平,但是不情愿把大力修改之后的作品当做是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是读书时期的作文训练以及高考写作带给我们的灾难-------在高考和平时的作文考试中,我们都只能一锤定音,写完一遍就直接打分评定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了,“修改”这件事情在写作中的位置从来是边缘的。
其实,当我们看到那么多作家殚精竭虑去给作品修改的故事,怎么就看不到------修改也是写作中的一部分,而我们从来没有赋予“修改”在写作中应有的地位。
20.我说「不能」,指的是「写作」,这时的「写作」和「艺术创造」一般,有很大的「创造性」成分——是「创造」层面的「不能」,并不指「写作文」。如果是写作文,何必看书呢,背模板效果更直接啊,学生就经常这么干。所以,只看开头结论不看过程就会造成误解,因为这个「不能」的意义和你理解的不一样。
感受很复杂,剧终很简单,只需两字——再会~
……………………
回复一下:可能有些人有所不知,第6条的「浑沦吞枣」也是可以的哦: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相比「囫囵吞枣」,这个小众一些哦。(不信你就百度一下~)
。。。完。。。
你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点用,或者可能对你身边的人有用,可以把它发给TA,他们会感激你的!
<hr/>以下是我的「还值得」一看的答案:
1.怎么背书最有效率? - 知乎
2.如何成为记忆高手? - 知乎
3.应届大学毕业生面试中有哪些“黑技巧”可以提高面试成功几率? - 白诗诗的回答
4.我所依赖的记忆方法 - 知乎专栏
5.给高中小朋友的一些学习方法 - 知乎专栏
6.那我就靠这篇文章卖钱了 - 知乎专栏
好吧,只贴几个


Ps.特别提醒:
没必要关注我的知乎账号,因为70~80%的干货都发在了微信公众号里,在历史信息里就有。我的微信公众号名称也是“白诗诗”,我这么负责任的人,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请一定要关注。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人的写作水平会随着读书数增加而有明显提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