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小说写作技巧(1),误导&红鲱鱼,哪个更重要
作者:九级老木匠什么是误导,什么又是红鲱鱼?我们直接开讲。
进入第一篇:「误导」。
古时候反打猎人士或逃犯为了混淆猎犬的嗅觉,会在猎场中四处放置烟熏过的鲱鱼,借此转移猎犬的注意力。自此,「红鲱鱼」(Red Herring)便成为「转移焦点」的代名词。
尤其在推理小说的创作上,红鲱鱼通常代表误导读者思路的「诱饵」,让读者在看到结局之前,误以为某人或某事件为凶手或破案关键。
我在之前也讲过:
每场阅读都是读者跟作者的角力。当你阅读书中的第一句,一场推理竞赛就开始了。
不单单是推理小说,每本小说都需要知道「最后的真相」。
[*]爱情小说是男女主角最后会不会在一起?
[*]奇幻冒险小说是主角最后会不会打倒坏人?
[*]灵异悬疑小说是主角最后能不能活下来?
作者的工作便是要一边泄密、一边故布疑阵。这布疑阵最实用的技巧就是「误导」。
误导的形式有很多。有些就像是红鲱鱼般有个明显的「目光集中标的」:
《哈利波特》中,为了隐藏奎若,便安排了石内卜当红鲱鱼。
《笑傲江湖》中,为了隐藏岳不群,便安排了左冷禅当红鲱鱼。
但也有并不明显的误导形式:
【结局的误导】
老套的爱情小说中,故事往往只在「会不会在一起」之间拔河,而且通常都是「会」,这样悬念便少了许多。
偶像剧《犀利人妻》中,女主角除了「在不在一起」的可能性中,还添加了「跟谁在一起」的可能,「新欢」与「旧爱」两种可能,就算没有刻意安排假象,这种双帅结局竞争,也是一种误导。当观众都在猜测女主角最后会「二选一」选择谁时,结局却收在「无明确选择」的半开放结局。
双帅的锋芒让读者几乎忘了还有这个「谁都不选」的选项。
【角色的误导】
就算没有明显的「目光集中标的」,角色本身的立场转变也是常见的误导,《哈利波特》中也反复出现角色善恶转变的误导,石内卜、奎若、天狼星、穆敌等角色全都只是用了这套技巧:
要写好人,就先将他写坏。要写坏人,就先将他写好。
【剧情的误导】
有时格局更大,可以让整体故事都在误导中进行,金庸大师的也常有这类「欲左先往右」的安排。像《侠客行》中不断塑造侠客岛的残暴形象,前往岛上者有死无生,直到最后才揭晓只是误会一场,岛民全是出自于善意。
所以「误导」,最简单的安排就是「先虚后实」。
在真相揭晓之前,所有的线索都往「真相的相反」安排。
但这基本的安排已经有些老套了,我们要将「误导」再升级,反转再反转。也就是骗读者两次。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哈利波特》的「石内卜」。
一开始作者不断塑造他是坏人,之后真相揭晓才知道他并不坏(骗一次)。但全系列结尾之前却又将他写成一个「背叛者」,直到结局才又帮他漂白(骗两次)。
这种多次反转的技术读来让人目眩神迷,但实际做起来并不难。
只需要在编剧时先想好:一个「表面」真相、一个「假」真相、一个「真」真相。
要运用「误导」为故事安排惊奇并不难:「先想好真相,再布置假象。」大抵都是这样编排。
真正难的是:自圆其说的剧情。
表面剧情是让误导成功的关键。
如让读者看见:石内卜不断为难哈利、在魁地奇比赛中对着哈利下咒。
接着难题就是:如何让表面的剧情与真相斗得起来。
为难哈利是为什么?救哈利又是为什么?对哈利下咒其实是因为?
让假象与真相能符合逻辑,就是作家们要脑力激荡的地方了。
「误导」你可以视为一个「梗」,刻意在你的故事中放入,提振一下故事张力,但它也是一个泛滥的技巧,我们常常可以在看电影的时候很快速地猜出结局或凶手,原因并不是编剧没有使用「误导」,反而常常是因为「误导」太刻意了,才被人一眼看穿。
「误导」是伤人还是自伤,便留给你自己尝试了。
最后再次整理重点。
[*]「误导」的做法:先想好真相,再布置假象。
[*]「误导」的成立:让表面假象与真相能符合逻辑。
原则只是如此。第一篇「误导」就到此结束,希望这实用技巧对你有所帮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