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关键是用词,需要反复练习,慢慢积累才行
你写了一篇文章,初稿花了6个小时,修改花了两天。文章里的结构、情节、表达方式,你都经过了反复练习,但这些读者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你的文章是不是足够打动他们。而能否打动他们,
靠的是语言。
比如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李娟,在描写她90多岁的外婆时,是这样说的:
在阿泰勒时,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口张望。她一看见我,赶紧高高挥手。
后来我买了一只小狗陪她。于是每天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一人一狗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张望。
我觉得外婆最终不是死于病痛与衰老的,而是死于等待。
寥寥数字,写尽外婆的孤独和对自己的依恋。
再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很有名的一段: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语言运用跟一个人的阅读、阅历和日常练习有关,这些都是非常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的。
一,用词准确,是写作的基本功
词语是语言中最小的单位,
准确的用词语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也是写作的基本功。
比如,要表达高兴,我们可以用的词有:兴奋、欣喜、愉悦、激动、开心。
但在不同的情境下,用法是不同的:异地恋的女朋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是“欣喜”的;你刚刚考试得了第一名,则内心无比“激动”。
那么,该如何提高自己用词准确的能力呢?
方法如下:
一个词找出10个同义词,去一个个查它的意思。不能懒。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写作文吗?那时候写的磕磕绊绊,经常词不达意,老师会帮我们把用错的词圈出来,旁边写上正确的,并要求我们课后去查这个词的用法。
现在也是一样的方法,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就像你刚刚开始学走一样,有特别的方法吗?还不是一步一步晃晃悠悠的去走。
二,用词丰富,可以让你写作从60分提升到70分
以前评价一篇文章好不好,是看你是否符合“信、达、雅”的标准,而现在,更多的是看你的用词够不够形象。
我喜欢的一个作家严歌苓就是用词高手,她的作品里,处处可见绝妙的用词。比如《少女小渔》的开头:
她们多是长袜子、高跟鞋,色开始败的浓妆下,表情仍矜托,走相也都婀娜,大大小小的屁股在窄裙子里滚得溜圆。
再比如《小姨多鹤》:
她的目光融化了,在他脸上身上荡过去荡过来。
可以经常进行下面这个词句快速练习:
(1)一个句子,换10种方式去表达。
(2)写一句话去表达一种情感,但句中不能出现你想表达的那个字。这样说你可能看不懂,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你想表达难过,那就不能直接说:“他今天特别难过”。而是想一想,一个人难过的时候,都会做什么呢?如果这个难过的人,是一个60岁左右的农村老人,你可以这样写:“他今天从外面回来,就一句话都没说,坐在那里一根接一根的抽烟”。而如果你写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儿,那他可能是:“窝在沙发上,双臂抱着膝盖,把脸深深的埋在胸前,偶尔发出一两声压抑不住的啜泣。”
这的确不容易。这个小练习逼着大家锻炼表达的多元化,尝试我们从来没有用过的表达方法,虽然过程有点“痛苦”,但对丰富写作中的语言是非常有好处的。
除此之外,还是要
多观察,多摘抄别人作品中好的描写。
就像严歌苓说的,聪明人,都是会用笨办法。
总结:任何技能,打基础的部分都是枯燥的,需要反复多练才能掌握
,与其执着于寻找好方法,不如踏踏实实的多练习。
如果你真的热爱写作,想提高写作能力,希望你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不偷懒,不着急,通过量的积累向质的转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