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berto
发表于 2021-6-26 11:16:59
2020年更新:很高兴又陪伴大家走过了一年,如果关于语文成绩提升的问题,我把自己的一些新的思考写在了这里:如何学好语文? 供大家参考。由于2020年高考语文预期没有大改变,本答案的主要部分仍然可以继续适用。在这个新十年的伊始再次祝各位成绩进步,加油!
<hr/>这个问题下的许多答案的确很不错,但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来看,不少内容已经是陈年旧事了。
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前人这些优秀的回答基础上,结合高考语文改革的趋势和2018年新课标语文卷的结构,对这个问题做一个系统总结。这个回答中的一些内容也是我近期和几位非常优秀的教研前辈讨教的经验,或许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更前沿的信息。如果诸位同学真的有志于在2019年及以后的高考语文中考上130分,或者渴望取得语文成绩长足进步,我相信这篇“又臭又长”的文章,会让你有所领悟。
本文结构
前言:高考语文改革趋势解读现代文阅读解题原理与提升方法古代诗文阅读解题原理与技巧、资料语言运用题的命题思路和应对策略高考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首先,对于2018年以后参加高考的同学,你们不可避免地要与高考语文改革的三大趋势相遇:
语文阅读托福化:阅读材料字数增加、篇幅扩展、难度提升,客观题比例大大增加,对阅读理性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今年年中会议上发言称:“以后语文高考改革方向就是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理解运用实用化:原本语文考试的主观题(尤其是散文、小说、传记、古诗词阅读)常常有套路可循,但是现在的题目更加灵活,与材料、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仅仅凭借通用的陈旧套路越来越难拿分。这对一部分比较擅长考试技巧的同学来说是灾难性的。作文考察差异化: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相比往年,带有更强的时代性、思辨性,全国卷里”写给2035年的时光瓶“、“改革开放三部曲”让无数考生措手不及。新作文越来越脱离传统的风花雪月、书生意气的作文套路,更注重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反思,如果没有深刻的思想、清晰的逻辑,恐怕以后几乎不可能再写出高分作文了。
怎么办呢?这几年徘徊在语文教研最前沿的老师们无不是叫苦不迭,前一两年是因为改革风向不确定,这一两年是因为新高考语文越来越要求软实力,学生从小便不重视语文素养的大笔旧账太难补上了。
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想上130,就不能继续抱残守缺,而是应当有高瞻远瞩之明,把着眼点放到改革的方向上、放到语文素养上。为了让同学们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两点,接下来,我的回案将按照目前新课标卷的命题结构,逐题分析考察方向和解题思路,解读改革方向,分享相应的提升技巧。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满分9分,目标分数9分
这道题本应该是整张试卷最容易的试题,但却成为了整张语文试卷中失分率最高的题目之一,满分9分,拿6分、3分的同学不计其数,甚至有同学一分都得不到。
究其原因,有心的同学会发现,所谓“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我们从小到大阅读的课本是严重脱节的。课本上都是文言、诗词、散文、小说,而它考的是什么啊?考的是主要是社科类论文呀!说白了,这完全是把大学生科研任务里读文献这一块的技能下放给高中生去做,如果你没有经验,当然做不好。
想要做好这类题目,要从两个方面下手,其一是命题思路,其二是阅读学术文献的能力。
命题思路上,一般出题人都逃不出以偏概全、因果混乱、时模混淆、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混淆是非、主次颠倒等出题窠臼,掌握这些逻辑错误的基本特征,是战胜这类题目的必要准备。对这八种出题思路的讲解请见 陈白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各种题型和古诗解题方法? 这一回答。
仅仅有技巧不能解决问题,还要有阅读学术文献的能力。仔细反思一下,这道题是不是很像英语试卷的阅读题?很多同学都觉得做这种题目,看人家的文章,感觉跟读外语一样,每个字都认识,但不知道连起来是什么意思。这是因为你根本不熟悉学术类文章的写作方式和行文特征,所以读起来感觉艰深晦涩。想要熟悉这类文章,就要多接触同类的阅读材料。这里我的建议是每天可以到 中国社会科学网-全球最大学术门户网站 读一读感兴趣的学术论文。这上面的学术论文一方面可以在线免费阅读,另一方面还普遍与社会、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和高考出题的动向几乎如出一辙,是绝对不可多得的绝佳素材。如此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阅读这类文章的速度、质量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满分15分,目标分数13分
纵观2017、2018两年的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2017年是2篇散文、1篇小说,2018年是3篇小说,总体来说,基本摒弃了原有的传记、新闻与散文、小说并存的局面,并且形成了小说主导的格局。
那么,想要得130分以上的分数,这道小说或者散文题,丢分不能超过两分,选择题必须满分,两道主观题可以各失1分或者其中一道失2分。这是不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呢?我觉得不是。
首先,选择题的技巧在于两步走:第一步,把四选一变成二选一;第二步,在二选一里选出原则性错误。
2018年的三张新课标卷,都是要求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实际做题中你会发现,一般有两个选项的说法是明显正确的,可以直接排除。而且这四个选项的特征是:两个选项考“情节”,两个选项考“写法”(或者主旨),排除两个明显正确的选项后,一般剩下一个情节选项,一个写法选项。(说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不明白什么是考情节,什么是考写法,其实考情节的惯用出题体例就是,通过A事,说明了XXX,考写法的特点就是明显会提及某种写作手法或者技巧,比如本文标题……、两种氛围的交替……)如果你排除后剩下两个都是考情节的或者两个都是考写法的,你又对自己已经排除的选项很有信心,那么说明剩余的两个选项中有一个存在非常明显的不合题意之处,这时候只要你耐心地代入原文就可以轻松排除,这3分可以轻易到手。
当然,一般排除完的两个选项都有点模棱两可,这也可以理解嘛,不然怎么体现出这3分的价值呢?这时候有两个步骤:①把情节选项复位;②用全文主题、基调、思路来验证写法选项。对于情节题,任何与前后情节相左的都是原则性错误,表示这个选项所说的是不正确的。比如新课标I卷中《赵一曼女士》一文中B选项“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看似很有道理,但是把选项中节选的片段还原到文章中,向上找两段就能看到,这个说法与原文中“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完全相悖,这时候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个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了。对于写法选项,要检验三个要点,①检验是否与文章主题无关/背离,②是否与感情基调矛盾,③是否与写作思路脱节/过分超前。比如新课标II卷中《有声电影》的C选项,“思想意识转变”根本地与老舍所抨击的“思想意识陈旧与社会新事物蓬勃兴盛之间的矛盾”相背离,老舍批评的正是“没有转变”,所以这个选项完全违背文章的根本原则,说法必然错误。
如果实在模棱两可,无法确定,那就选择相对更接近“原则性错误”的那个选项。对于情节题,与情节不符就是原则错误,对于写法题,与主旨相悖就是原则性错误。这就像两条红线,谁触碰就选谁。
接下来我们说剩下的两道主观题。
第一道主观题必然是“情节题”,对于散文来说就是“概括题”,它考察的是归纳、总结的能力,这道题如果拿不到5分以上,说明答题技术欠缺,与能力关系不大。答这道题有三个步骤:
①确定答题范围。这道题的题干会提示你,要你归纳什么信息,可以基于此在文章中划定两条线,也就是寻找和概括信息的起止点,不要超出题目要求的范围去节外生枝。
②在原文中标号,筛选信息,组织关键词。以新课标I《赵一曼女士》为例,题目要求解读“文人气质”、“军人冷峻”,那么返回原文出现这句话的地方,往下到赵一曼同志就义,都是答题范围,根据读后的记忆,在其中有几个地方是潜在的答题点,包括丁香花、拷问无果、争取董宪勋、攻心韩勇义、笑对逮捕、遗书于儿6个情节,可以标下1~6的顺序。一般来说,每处情节中都有可能出现答题要点,这时候选择原文中1~2个关键词,连词成句,就可以拿下一个采分点,这里拿参考答案举一例,“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只要一个关键词“丁香花”,就可以拿下这里一个答题要点。
③最后一步是简评。很多人忽略了这步,所以6分只能拿3分。人家题目要求是“分析”,不是让我们罗列,所以即便归纳了关键词,工作也没有完成,还要稍微评价一下这个关键词,比如前面举例的答案中,“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情趣不俗”就是关键词“丁香花”与“文人气质”的连接点,哪怕只写出这四个字,这1分你也稳稳拿全了。
第二道主观题是“主旨/写法题”,散文小说都一样,这道题需要能够深入分析文章的能力。原来很多人都在归纳答题的公式、套路,现在改革后的试卷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灵活,让钟情套路的人越来越无路可走了。还是以今年的三张新课标卷为例,I卷问“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写法有哪些好处”,II卷要考生给幽默手法选出三个例子,III卷则更天马行空地要考生谈谈“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请问上面这些题目,哪个答题公式还能用到?恐怕没有。没有了套路,就要求考生真正吃透文章。怎么吃透文章呢?我的方法是,配答案读文章。我建议平时每次考试/练习之后,要对照语文试卷答案来重新解读文章,直到自己对答案心服口服为止。很多同学平时对答案的态度就是,“噢这个是这样答啊,我知道了,行了行了,下次我也这样答”,如果抱着这个态度,这道题永远也拿不了4分以上的分数。看过答案,我们应该重新读文章,为答案找依据、找例子,去说服自己,这个答案是对的,直到读了3遍、4遍乃至10遍,连自己都相信了,甚至能找到更多证据证明这个答案是对的的时候,你就对这个分析思路驾轻就熟了。通过这样的练习,不出一个月,你的答题能力就能提高至少一个档次。此外,对于想考130分以上的同学,不应该只把视野局限在课内,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近现代的经典小说和散文,分析名作家的写作思路和意旨,才能争取未来在这道题上十拿九稳地取得5分以上。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满分12分,目标分数12分
实用类文本在教研领域又被称作“非连续性文本”,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这道题目前难度系数比较有限,得分率还算不错,这里只说两个注意事项。
第一,这是最像英语阅读里科普类文章的阅读题,多取材于专业报刊、报告,因为技术性强,阅读时不必要花太多时间吃透全文,否则阅读压力很大,吃力不讨好。做这道题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把握每个文段(或表格)的核心观点即可,虽然几个文段讨论的是同一问题,但侧重点大有不同,所以把握每段的侧重点,很有利于在看选项的返回去对照原文,检验选项。实用类文本的两道选择题出题思路与第一道论述类文本题目相同,按同理寻找答案即可。
第二, 这道大题的最后一问,是一道归纳概括题,只要记住两点,就能保证答题的大方向不出错:①每个材料都要用到,并且一般只会用到一次,答案一般是三点,每个材料对应一个要点;②答题模式是:宏观归纳+原文关键词+简单说明。很多人答题时看到人家问的是请简要概括说明,就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这完全是错误的!答案里必须要出现每段材料的核心关键词,这才是最稳妥的方法。也有人只摘抄关键词,做了简单说明,但缺乏统领式宏观归纳,依然会被扣分。以2018新课标I卷为例,问《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除了要答出它们各自介绍了什么之外,一定要提纲挈领的说法概括一下,比如《人民日报》侧重“中国制造的自豪感和进步性”,《读卖新闻》侧重“给日本造成的竞争压力”,这样这道题才能得满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满分19分,目标分数18分
说实话,文言文这个东西,是有点玄的。爱它、懂它的人,甘之如饴;恨它、怨它的人,视若砒霜。
这里说一点小小的题外话,为什么文言文有人学得不错,有人却头疼不已呢?其实在于上高中之前读的文言材料的多少,但凡从小读《三国》、《红楼》、《水浒》、《聊斋》、三言二拍,背“三百千”、“唐诗三百首”和《诗经》长大的,对文言文都没那么怕、那么恨。小时候如果没怎么读过、背过,确实到了高中会力不从心。
文言有他自己的文法、节奏、语义等等体系,要掌握是要有方法的,不是硬背书、多做题就有结果的。在我看来,文言文的课外提升,至少有下面三个步骤:
第一步:扫清常识性障碍。什么是通假活用,怎么样叫动宾倒装、介宾倒装,有哪些固定句式等等。这些老师平时讲课,教辅书很可能都预设大家是熟悉的,就一带而过了,实际上下面的同学很多还不了解,至少或多或少有一些还不了解,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盲区,使得文言文阅读长期存在一些基础性障碍,导致学习根本没法进行,扫清这些障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建议时间紧张的同学们选择《知识清单》、《五三》等大教辅,先从文言文章节的“文言常识”入手,到“特殊句式”,再到“固定句式”、“文言虚词”,最后再背课标实词120。一项都不能落下,完完整整地读、背至少三遍。这件事或许需要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才能做完,但是会让你高考受益不尽。对于时间充裕的高一、高二同学,王力老先生的小册子《古代汉语常识》推荐给你们,良心之作,读过后终生受益。如果对古汉语有浓厚兴趣的话,王力教授主编的大学教材《古代汉语》会是更好的选择。
第二步:文言虚词、实词反复巩固。很多高中生抱怨自己文言文学不好,实际上连课标要求的120个实词,18个虚词都掌握得稀里糊涂,哪有抱怨的资格呢?上面说扫清常识性障碍里就说要读三遍以上,这里进一步要求每个字的所有含义都悉数掌握。当然这里说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有技巧可言:
举例(来自《知识清单》)
怜
(1)可怜(怜悯,同情)
(2)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
(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疼爱、爱惜)
(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爱戴)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值得同情)
(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对于这样一个具有6个意思的词,是不是很难记忆呢?实际上并非如此,其中与怜悯、同情有关的(1)、(5)与今意差距不大,(2)(3)都可归纳为“爱”,(6)是(1)的演化形式,(4)又是(2)、(3)的演化,所以要记的就只有“惜”、“爱”两个含义了,其余的都像树枝枝杈上的叶子一样,可以随着语境补充。可能其中比较难想到的是“爱戴”,那就在旁边标上记号,下次看的时候专门强化,可以节约很多精力。
因此,善于归纳和观察,运用联想和树形图思维,是学习古汉语的不二技巧。
第三步:多积累。有人问提高文言文水平要不要读什么《史记》、《资治通鉴》、《古文观止》,我想说真的不必的。即便你想考130+,也只需要利用好课内练习材料就足够了。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一个高三同学一周做三篇古文(已经很少了,试卷加练习绝不止这个量,如果达不到这个阅读量请至少每周做三篇),以高考古文600字左右的长度为标准,一年的总阅读量也在8万字以上了。这8万字的材料如果你精读吃透,应对高考绝对不成问题。问题在哪呢?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人听老师讲试卷古文的时候都全部把笔记记在了试卷上、练习册上,随着试卷练习册一扔,读过的、学过的又全成过眼云烟。我的建议是,不管你现在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一定要有一个小本子专门积累文言文素材。随讲随记,随查随抄。这些摘录下来的只言片语,典型词句,都可以成为起床后、睡觉前、课间、早午读复习的材料,保持每两天复习一次的节奏是很必要的。
接下来我们按照2018年试卷的题型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第一小题是一个断句题。如果掌握了古文一般常识,并且能读懂文章,这个题不过是送分而已。要注意的是,做这道题千万不要企图凭借什么语感来判断,那都是错误的,只有揣测含义,把握实词和虚词之间的分寸,是最重要的。如果实在拿不定主意,那断句蒙题原则是:出现虚词要考虑断句,出现几个实词的语义暂时中断必须断句,实词前后含义相连绝对不能断。
第二个小题是古代文化常识及文言理解题,一般可以结合历史常识和文章推断。但是近两年这道题目有难度增加的趋势,如果同学们时间充沛的话,建议考虑专门对古代文化常识做一下加强。这里推荐一个一份尚且比较全面的总结 文言文100个文化常识常考古文常识归纳_高三网,如果条件允许,推荐商务印书馆的《学生古代文化常识辞典》,读起来也挺有趣的,不算枯燥。
第三小题纯粹是故事情节题,如果文章读懂了易如反掌。细节上要注意的就是错误选项经常把时间、因果关系、人物对应关系搞混,做题时要特别留意这几点。
第四题两小问都是翻译题目。比较可喜的是2018年的文言翻译难度有所降低,试卷中可观地减少了对课外文言实词的额外要求。由此,在掌握课内120个实词的基础上,要准确地结合上下文把实词翻译出来,除此之外还应检查以下几点,如有,务必翻译出来,否则白白丢分:
①省略:必须予以补充,常见的是主语、宾语的省略,谓语省略也要注意(如“一鼓作气,再而衰”里的“再而衰”就省略了“鼓”这个动词,应该是“再鼓而衰”)。其他的如修饰词省略、兼语、介词省略大家一般都会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进行补充,无需赘言。
②其他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必须按照特定方式翻译,没有商量的余地。比如倒装句里的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如果你译作“马匹里能跑一千里的”,虽然句意也能让人理解,但必然被扣1分,就是因为没有把“能跑千里的马”这个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前。
③虚词:虚词很多人打马虎眼一带而过,随便乱译,或者不译。在高考翻译题对实词要求降低的大格局下,这种情况很可能被扣分。比如今年新课标II卷中的“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应当翻译为“(任峻)声名威望超过了王涣,但是条理比不上他”。其中“而”的转折意味明显,最好译作“但是/不过”等,否则其他词句翻译再有小瑕疵必然加起来成为扣1分的理由。
④连续实词的拆分: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也就是一个单字词,比如擢、修、欺等等,所以遇见双音节词一般要拆开翻译。但是要小心地对待偏义复词(偏义复词_百度百科)和常见的双音节词,如果拆分就画蛇添足了。对于希望考130分以上的同学,这部分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推荐一个常用双音节文言词100例,可以打印出来以作参考:文言文常见常考双音节词100例_百度文库。
(二)古代诗歌阅读:满分9分,目标7~8分
古诗鉴赏题或许比文言文更令同学们头疼,不过其实问题的症结也很明确,就是读不懂诗。至于如何读懂,如何答题,我之前有一个答案做了非常详细的阐释,限于篇幅,请大家参考前一回答即可:陈白丁: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哪些技巧?
(三)名篇名句默写:满分6分,目标6分
这道没什么可说的,不管想不想上130,都必须拿满分。现在考察理解类默写,就要求大家读懂古文和古诗词,还要清楚地知道背后的典故。另外,生僻字、通假字也是平时记忆需要注意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满分20分,目标17~18分
语言文字运用题也是这两年改革中不断变动和创新的题型,内容繁杂,虽然总分只有20分,但是涉及的知识可能十几万字都讲不完。
其中成语题是比较容易准备的。2018年新课标卷把成语题放进了文段里,结合语境和语感,进一步降低了成语题的难度。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教辅中罗列的常用成语,按照每天10个的速度浏览、记忆三遍以上,基本可以保证这道题不会出太大问题。
病句题要求扎实的语法功底和语言逻辑能力,不过病句题现在以改错型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建议在做题时先简单浏览原句,如果没有发现语病的类型,只是觉得不通顺,就直接看选项,用笔把四个选项的不同之处标记出来,从而就可以知道“语病类型”的大范围,判断是语序不当,成分缺失,还是……这时候基本可以收缩到2~4个语病的范围,再联想相应的语法知识,进行判断,效率会高很多。做语病题最大的忌讳就是先入为主地凭借语感敲定一个选项,再用学过的修改病句/语法知识进行判断,这时候很可能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怎么看怎么对,陷入了出题陷阱。
语段补全题应该说是一道送分题,做题时基本能够凭借语感判断个八九不离十,接着可以按照承接、递进、转折、并列四种逻辑关系,以及前后照应、总分结构、虚实关系来检验选项放回原文是否恰当,一般出题都逃不出这几个窠臼。
接下来是两道“表达题“。这两道题目非常重实用,根据现在的改革趋势和社会需要,第一道5分题考“语体题”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了,所以就需要同学们在这上面多下功夫。而实际上语体题也很确定地集中在书面语体与口语语体的区别,以及公文事务语体(启事、公告、函件等)的规范上,这要求同学们平时留心生活中的常见公文,偶尔读读报纸、杂志等规范性的传统纸媒,有益而无害。
第二道6分题目现在主要以图文转换、说明型写作、事务型写作为主,这就是考验平日正式语体写作能力的时候了,一般来说得到4~5分是比较正常的成绩。
总体而言,语言表达运用题可以接受的是错一道选择题或者表达题被扣分2分以内,到此为止就基本上保持了130分以上考生在作文之前的正常发挥。实际上达到这个水平的考生也可能存在5分的上下波动,也就是最多能允许在全卷中出现2道选择题错误和6分以内的主观题扣分,基本上能够奠定一个良好的非写作部分得分基础。
四、写作
高考语文改革的趋势就是继续扩大作文题的分数比重,增加作文题的区分度,因此不管想不想取得130分以上的成绩,作文都是整张试卷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且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
对于希望取得130分以上的考生,作文达到一类文(51~60分)甚至一类中上水准(53~60分)是非常必要的。对此,除了系统的练习,写作技术和技巧也必不可少,对此我已经写过多个答案,在这里主要援引一下先前的这个回答:陈白丁: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如果有作文字数写不够的问题,也可以参考这个回答:
高三作文不够 800 字怎么办?(不知道为什么现在链接不能直接转换为文字了,只好用卡片了)
总结
以上是我对2018年及以后新课标语文高考的一个系统总结,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站在这么宏观的角度,全面地向同学们介绍语文高考的应试技巧和提高方法,中间难免有疏漏,希望同学们能够谅解。
这篇答案辗转用时一周才编辑完成,回首一看已有8000余字,也算是诚意之作,如果你读到了这里,希望你能用“赞同▲”来支持一下呀!
另外,限于篇幅的原因,本文无法对阅读、写作部分更多技巧详尽展开,渴望提升成绩的同学欢迎移步我的live:高考作文:写出文采和风格、高考作文:写出逻辑和深度 、应对高考语文,如何提升阅读能力?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人人都能考到130+,谢谢大家~
<hr/>感谢大家如此热情的支持,期间我也收到了不少同学们各种形式的感谢,受宠若惊,在这里一定要再向诸位道一声“谢谢”!
最后呢,我最近也开了一场新的live,和大家一起探讨读书的话题——也是语文成绩提升最根本的问题,欢迎大家参加:高中生读书课:优秀的人这样阅读。大家新年里加油鸭!
ljl7575
发表于 2021-6-26 11:17:14
码!住!
语文高一高二90多,高考逆袭130+,全国一卷学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语文一点也不难!(要不要狗头呢?当然不!)
语文不仅仅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更是需要技巧的运用,精心整理5小时,只为我这些经验与技巧可以帮助正在备考的你。
小伙伴们语文要想干到130+的话,那这篇就要死死码住了哦!
这篇6000字的干货绝对能全方位解决你的语文学科疑问,建议先关注 @程宇同学 再点赞、收藏,顺便准备一杯水时不时的顺顺,因为这货很干很干,别噎着哦hhh
(敲黑板)小本本拿好了,干货要开始啦!
一、干货目录
二、学习习惯
先问问自己:学语文的过程中,你有培养过什么习惯吗?
学习习惯?什么学习习惯?不就记记笔记、做做作业就好了嘛?
其实,语文学习非常非常需要培养一些小的学习习惯,从我的逆袭经历中得出学语文最重要的两个学习习惯:
l 坚持晨读
l 坚持总结整理笔记
(1)晨读——语文的生命(一定要打起精神,要不你语文这条命就没了hhh)
注意:①晨读每天至少需要40min,要提前做好计划并准备出背诵材料,以防你晨读翻东西玩,玩着玩着就下课了,然后你发现一节晨读毛也没干......
②要进行多任务阅读,万不要去死磕古诗文默写,那玩意儿高考才6分,但是有童鞋晨读除了背古诗文就没看过别的,这样玩,你语文能及格就说明你偷着烧香了。。。
建议背诵构成:古诗文,文言常识,文言重点字词,常见成语熟语及病句,作文素材和积累改错本(笔记本)等等,特别注意一定要多复习积累改错本哦!(那是你做多少题才换来的经验呀!)
然后,我还想说
可能有很多小伙伴早读都是睡过去的(暗中观察),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试试站着背书,以前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是,上课困了就站着上,瞬间成为视线焦点,加上站着真的很难睡着(认真脸),试了这个方法没有效果的小伙伴,欢迎找我,我再教你点更提神的方法。
我看到现在已经有小盆友在偷偷给我点赞了,那我就再分享一个提升古诗文记忆效率的小技巧吧:
准备个小本本,对于一些难写的字,在上面写两遍,这样比只看两遍印象深刻很多,考前也可以针对不同篇目复习不同的易错字。(这个效果还是不错滴)
(2)笔记本
语文笔记本非常需要逻辑性和条理性,但很多同学的笔记都是想着什么记什么,导致最后考前复习找不到重心、知识点混乱。当时我把自己的笔记本分成了以下几个部分
l 语言应用(成语、语言得体、病句)
l 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常考句式、文言常识)
l 小说、散文(不同题型答题要点、典型高考答案积累)
l 诗歌(不同题型答题要点)
l 作文(优秀范文框架、素材)
关于作文下面简单的放几张笔记哦
PS:语文笔记本推荐用活页本,便于分不同的部分,也方便适当增减内容。
平时可以每周给自己安排1个小时左右复习自己的笔记,考试前可以直接针对自己的薄弱项,对那部分的笔记着重复习,语文积累+及时复盘做好了,提分很明显哦!
上述的两个习惯每天耗时不多,但是效果非常明显,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发现!干它!
三、考试题型技巧
咳咳,能坚持看到这里的你,一定很想全方面地了解考试的套路,别急别急,我把自己高三一年总结的实战经验全都告诉你,嘿嘿,够意思吧,那麻烦你给我一点鼓励呗(比如,点一个赞,疯狂暗示)
接下来我会按照考试的不同题型,并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为你梳理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说到这里你又要开始记笔记啦,小本本走起来!
l 论述类阅读
l 实用类阅读
l 现代文阅读(小说/散文)
l 文言文
l 古诗文
l 语言文字应用
l 作文
1、 论述类阅读
这类看起来轻松的选择题,稍一不小心可能就错一两个,有时候感觉答案都可能看不懂,而且正确率也很难稳定,你可能会觉得:这难道不就是我吗?(暗中观察)
因为我也曾经历过做这种题的惶恐不安,别慌,这里有几点总结的经验,非常好用:
①写题之前先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不要精读!),再看题,看题的时候勾出各选项的关键词,找准考点,带着问题再去回归文本找答案。
②一道题涉及的选项一定放到整篇文章里看,不能局限于一个区域,切记不要断章取义!
③尽量将每个选项的内容在原文呈现,便于判断与比对,如果找不到也不要慌,将该选项的可能出错点先标注出,便于后续的排除。
④学会选项间的对比+排除法
很多时候,纠结在两个选项中,但最后还是选了错误的选项,因为我们只将注意力放在了一个选项上,而缺少了对比选项哪个更错/对,一定要仔细找出破绽,不能被选项的叙述绕到沟里去,切记不能急躁哦!
⑤总结收集选项常出现的错误+典型的高考题实例
比如常见的错误有:偷换概念,未发生和已发生混淆,以偏概全等等,收集好这些常见错误,再找一些涉及这些错误的经典高考题选项,多积累、多反思,其中的门道自然会清楚很多。
怎么样,这波干货够给力吧,喝口水,咳咳,咱们继续~
2、实用类阅读
这种类型的题目不只是看起来简单,是真的比较简单,但是还是需要细心,特别是选项在细节上与材料的区别,这种题目的常见错误类型和论述类比较类似,可以触类旁通。实用类阅读在做题和答题上精益求精一些,拿满分不是很难。
①选择部分
一定得仔细啊,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不要因为一个选项是既专业又说得通的一句话就选它,这类选项一般都错,用一句和原文比较类似的话干扰你,切记要小心。
其实只要把选项细节和原文一一对应好,这两个选择题都么得问题。
②主观题部分
这类型的题目常考的是概括并简要分析(看题目的要求)文章出现的内容主体,答题的核心有以下几点:
A:联系全部的材料,不能只看某一则材料。
B:学会概括文章的内容:保留关键词+概括其余内容。
C:按照内容主体的不同方面分点,每一点的概括要从综合材料。
PS:比如一项政策的作用,一般是从个人,集体,社会等等方面考虑,并且概括个人,集体,社会等方面时,要尽可能把所有材料涉及到的点都高度凝练出来。
实用类文本阅读并不难,难的是处处小心、仔细,但我相信get到上述方法的你,这道题得满分应该不再是什么难事,嘻嘻,祝你好运~
高考公众号: 一只爱学习的沐头(免费领取高中各科学习资料)
3、现代文阅读(小说/散文)
这部分内容是拉开差距的重点题型,既考思维,又考对记忆的答题套路灵活应用,不过再难也有技巧支撑。①选择部分
这道选择题对的前提是对文章的人物、主题思想、各类细节理解到位,所以读文章的时候需要注重细节的把握,做了那么多题的我,发现了一个适用于大部分题的小规律:
当选项对于文章的解读过于绝对以及对文章细节把握过于片面,一般都存在问题。
比如,选项中过分解读文章的片面细节,随即得出了结论(包括文章主题、人物性格等等),这个选项往往有问题。你说嘞?是不是这样滴?
②主观题部分
答题的前提一定是立足于你对什么问题该答什么内容有一定的概念,比如,小说的环境描写该答什么点、散文的意象又应涉及什么内容等等。
如果现在还懵懵懂懂的同学,建议把记忆答题套路这个任务提上日程,知道这些不一定能保证你答对这一道题,但却能让你在答题时心中有点b数!
说白了,会玩模板的不一定能得高分,但是你连模板都不会,你还得个P分呀!
害,看着你们求知的小眼神和随时准备点赞的小手手,那我就再分享一些主观题拿高分的要点吧:
A:一定一定要分点作答(点多面广,重点突出!)
如果你敢胡写一气,毫无条理性的,那就回家等死吧,你给监考老师制造麻烦,ta反过来就会让你的分数难看!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留下了不争气的泪水。。。)
然后就是一定要多分点,短条多句,点多面广!
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就挺好的,多答点儿,你总能碰上采分点!在考试面前就别给国家省笔芯了哦!
B:直接回应问题,把要点放在每一点的最前面
很多同学回答问题总喜欢那种朦朦胧胧的美感,而且不直接回答问题,扯到十万八千里外,突然想起来,好像还没回答呢,草草添上一句答案。(暗中观察)
但是阅卷老师却喜欢直接捕捉答案,如果你躲躲藏藏,可能分数也会和你躲着你,所以,回答主观题时,问什么答什么,不拐弯抹角,直接给出要点,得分一定不低。
C:结合文本(精准提取要点)+运用套路
现在你可以翻出你最近一次考试的答题卡,看一看自己这部分的答案是否仅有套路而无文本分析,如果是,再看看自己的得分…(最怕空气突然寂静)
想想这个道理:如果任何问题用“承上启下”“直抒胸臆”就能回答,那岂不是人人小说/散文都是满分了?
所以,答题,除了“承上启下”,还应有承接…,启示…(把文章的情节带入);除了“直抒胸臆”,还应有直抒…的胸臆(把作者的情感带入)
一不小心说多了,不过我知道你肯定很开心,哈哈,这波干货难道不值得你点赞+收藏吗(旁敲侧击)
4、文言文&诗歌
说起文言文,那不堪入目的往事便在脑海里重现…三个选择,错两个起步,不过好的学习方法帮我及时刹住了车,我想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文言文只要用心,不可能拿不到高分。(不过,诗歌这种玄学,可能要另当别论了hhh)①选择题
A:多读,多读!
做题的时候,多读,把句子理通顺,尽可能翻译读通顺后的句子,其中断句这道题更是需要多读,划线错误与划线正确的文章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着用句法知识+语感解决这个问题。
B:在文章中精准定位,并准确翻译
对于人物事件选择题,很多错都出在翻译上,翻译过于粗糙或者重点实词没有掌握好,保证正确率的最好方式就是,定位选项在原文的位置,并且落实翻译。
C:最重要的前提是你有好好积累(暗中观察)
做题心虚,是因为没有好好积累呀,乖,看完这个回答就快去每天积累两个文言实词,好的积累+到位的技巧此乃王炸也。
对于文言文,多做一道题不如多积累一篇文章,好好消化,比盲目刷题更有作用。
说到这里,顺便告诉大家如何刷题
为啥当你被迫爱上题海后,却受尽了高分的冷落?②主观题部分
翻译题,最重要的是找准译点,建议翻译前先看题,勾出可能的译点,然后回到原文,联系文本,其中,一定要反复推敲译点,使其与文本的语境相通。
再偷偷告诉你一个小技巧(学霸别用!!!)
知道翻译题高考怎么采分吗?关键词+句意,你可能要问了,知道这个和我有什么关系?
hhh 没什么关系,不过你想想老师一天阅那么多张卷子,他是不是都要吐了啊,他有空去看你写了几个点吗?
不会!他只记得参考答案里有几个点,懂我意思吧?
知道怎么下手了吧,遇到拿不准的,翻译时把那些重点的词你能知道的意思都干上去!只要能碰上答案就会给你分!
你是不是很好奇:关于诗歌的干货去哪里了呢?
诗歌这样的玄学,真的很难有定数,而且变化也比其他类型的题目多,诗歌鉴赏的成败就在理解作者的情感、意象的含义。
虽然能够通过诗句的蛛丝马迹得出诗人是积极情感or消极情感,但有时连细节都难以捕捉,或者诗人反话正说…
(个人觉得,在这你可以给一个比较坑人的高考题,就是那种误导判断滴)
诗歌的选择题、客观题,都和小说比较类似,选择题捕捉诗句的细节,注意翻译,主观题掌握套路+联系诗句,你看,题目都是通的,一切只需要你用心。
5、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应用没别的,现在还不能拿满分的小伙伴,可以买一本专门练习,多练习,并且对于遇到的知识盲区进行积累,并且定期复习笔记就OK。
你可能觉得有时候语言应用(比如,病句、成语)有些捉摸不透,那是因为你缺少对这类题的感觉,多练,定时练。
这个贵在积累和练习,啥也不干你天天烧香也没有用hhh
6、作文
重中之重的作文来了,现在还在40多分徘徊的小伙伴,你们的曙光来了!
①平时的积累
积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素材和文章框架。
A:素材,来自于时事热点,所以,专心读书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热点(除了明星的八卦),我自己当时是每天看20min人民日报,对于可以运用的素材就收集到笔记本上。
B:文章框架,来源于解析优秀范文的结构,对其开头、中心论点、分论点、过渡、结尾的深度分析,把核心的框架提取出来,可以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上。
②高分作文的要点
A:标题主题明确,语言高逼格(可以积累模板)
相信我,标题真的可以决定一篇文章的高度。
比如,焠匠心之火,铸时代之刃(工匠精神),乘时代之风,踏革新之路(改革)等等,有没有感觉这些高逼格的题目,使文章的高度有了质的飞跃。
当然,聪明的你可能发现了其中的套路:焠…之火,铸…之刃,乘…之风,踏…之路,当然这仅是冰山一角,在遇到优秀范文时,注意积累其标题里的门道和模板。
B:找准立意,不过分解读材料
立意往往有两个错误的极端,过于普通,过于新颖。
过于普通:文章的立意只考虑了材料的表面意思,缺乏深度思考,建议对于一个话题多想几个方面,然后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再立意。
过于新颖:担心与其他人的立意重合,导致将原本清晰的立意和八竿子打不着的内容联系起来,提高了阅卷老师的理解难度。建议找准材料的主体,将立意新颖化的同时,时刻与主体联系。
C:行文过程中,时刻扣题
这一点是好文章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很可能自己写着写着,激情澎湃无法自拔,导致忘记扣题,使文章的主题不够突出。
可以想想,如果一直在你耳边说这个观点,很难不被洗脑,老师也是这样,不断突出主题+扣题,文章看起来也会更像一个整体。
D:开头和结尾简短有力
开头一定要简洁,看门见山给观点,切记不要让看你中心论点的老师等得太久,等着等着,ta可能失去耐心…
对于结尾,就更符合这个规律了,回忆一下,我们看过的很多好文章,它的结尾往往是干净、有力的,可以把这个规律运用在自己写作文时,结尾不拖泥带水,直接金句点题,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嘻嘻。
四、注意事项
啊,好累,我已经累趴下了,扶我起来,我还能写,不过我还是怕屏幕前的你先看的瘫了hhh
没事儿,我搭把手服你一下,给我接着看!下面阿沐还有话要叨叨一下,如果你太累的话可以先点个赞放松一下呢hhh
好了,我们接着来(小声比比:没点赞的ni们真的忍心么(靓仔落泪))
1.学好语文需要你用心思考
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现在语文高考题越来越新、越来越活、越来越不需要套路,可能你时常觉得考语文没有什么底,这很正常,一定不能心虚或是逃避,要正视新题型,多去分析、研究高考题,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是学会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学会套路。
2.既要细心仔细,又要大胆下笔
语文的很多选择题核心都是捕捉细节,所以做的时候一定不要粗心,勾出关键词,心平气和地做,当然你可能偶尔会有些畏惧语文,害怕自己写得不对,导致不敢写,这种畏惧的心理我也曾有过,过于提心吊胆的心情,最后往往导致自己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3.不过分依赖语文课:学会选择
很多人可能都感觉听语文讲课很难有收获,但看着大家都在听,自己也跟着听
然后不仅没听明白,还越听越糊涂…建议你学会衡量与选择,如果老师的课对你有很大的帮助,那你得好好听,但是如果老师上课天天扯淡,没让你清楚,反而更加糊涂,那你听课还真不如刷题。
不知道你遇没遇到过天天扯淡的老师,我有!要不要去看看学长的辛酸经历呢?下面这篇回答在该问题下排名第一,近两万个多个小伙伴认为很赞哦!
你们上语文课时都在干什么?
五、写在最后
学长我精心整理了5个小时,连续不停地打了6000多字,只为能给正在备考的你一些启示与方向,如果觉得这个回答真的很不错,可以给我点个赞呀,让更多小伙伴看到这个回答!
最后,送你一句我很喜欢的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只要你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干货很给力,真正让它起作用的是你哦(别让它在收藏夹里吃灰呀)
最后一句:奥利给!
下面有超全的语文诗歌小说和散文的表达技巧总结整理哦,有需要的小伙伴快来康康吧~
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傻傻分不清?这篇文章带你轻松搞定!
用好这个方法,让你玩转文科大题!
教辅推荐
在高中时,哪些辅导书给你相见恨晚的感觉?
值得长期坚持的学习习惯!
有哪些每天坚持效果显著的高中学习习惯?
最近更新了一个高考答疑群,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了解一下。
高中(高一高二高三)学习交流群
论述类文本在语文考试中被称为夺命九分,看了下面这篇攻略让你轻松搞定~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怎么做?
⊙∀⊙!历史不好的小盆友看看下面这篇哦!
如何学好高中历史?
据说这里有个浴罢不能学习方法,要不要康康呢
有哪些让人欲罢不能的学习方法?
没看够滴小伙伴请进下面的传送门
高考英语如何提到140分?
高考还剩100天如何快速提高文综?
怎样学好高中数学?
文科上六百有多难?
milk6lovel
发表于 2021-6-26 11:17:42
(文前小广告)咱家高中政治的答案也新鲜出炉啦~瞧一瞧看一看嘞!
如何学好高中政治?<hr/>19年一卷考生一枚,模考最高分136,作文也经常被拿来当(gong)范(kai)文(chu)念(xing),最终高考为133分,作文55+。
这个答案不能保证你看完就上130(谁都知道那不可能),但至少可以告诉你一个事实:通过细水长流的投入将成绩稳定在125+,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技术性操作。
(全文篇幅略长,信息量大,建议配合思维导图慢速食用)
那么,这篇文章主要解决些什么问题?
打破那些对新高考语文的各种迷思(语文学习靠天赋?语文学习费时间?作文只要辞藻华丽就可以?);提供温和、可靠、不极端的语文复习提升进路(众说纷纭的「素养」「积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那些「学霸」们为什么这么说?);人人都在关心的「作文」,到底该怎么突围(辞藻华丽、名人名言已经不再有效,更好的「套路」应该是什么?); 一点私货:送你一份700分笔记和几万字的真题解析;-)。
以下开始正文。
<hr/>一、写在前面:焦灼的心态与过时的经验
关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疑问似乎从没有消失过:要稳定地拿到高分为何如此困难?它是否在功利的评价体系下属于「根本拉不了分」、「可以放掉」的的科目?高阅读量是必需的吗?……
并且,面对全国卷的发展趋势,许多考生会发现很多所谓「富有文采的高考作文」以及陈年的优美素材与自己笔下的作文题极度不适配。在大背景下失效的经验,也让考生需要重构对作文的认知。
「有路」与「无用」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都似乎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而我们试图给出一条温和的路径,助你稳扎稳打地爬上亦或接近130+(不贩卖大力丸)。
开始的开始,请明确一个观念:语文是无法速成的。
即使在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之后,低于两个月的努力都不会明显见效,更遑论应对高考。
高一高二打基础、阅读,利用好课本。高三一轮从头到尾复习每个考点和答题技巧,二轮逐渐形成体系。
语文二轮之后复习好的标准:具备适配高考的语文素养。能独立建构整个考点体系,熟知各种基础术语。吃透真题。在看到题干的时候瞬间反应这是什么考点、它本质上想考你什么东西、怎么快速组织规范的答题语言。
二、释疑:我们不走弯路
1.一个误区:学好语文一定会侵占我做理综/文综/其他科的时间。
然而,真的如此吗?
虽然语文的性价比的确最低,但敷衍是双向的。反过来说,适当的每日投入会在最后起到奇效;分配给语文的时间应该是:语文课和语文晚自习(水或不水都有大把时间吧)+每天的基础知识积累时间(甚至可不超过20min)+用于记忆的晨读+处理试卷与真题的时间+(*)可能拥有的课外阅读与思考时间;学不好语文=应试方法有问题/时间投入基本为零/对阅读大量文字的原发性恐惧/从不落实的学习态度;把语文提高到125+完全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但也是需要付出的。
2.一点黑话:语文连接万物。
语文学习的方法可以延伸出有益于其他科目学习的技巧,而其他科目学习中偶发的灵感也可反哺语文学习。 以下试举两例。
【复盘】
所谓复盘,就是在每场考试后(最晚当天晚上就要做,不然记忆会消失)对照试卷在心内重现考试时自己的答题路径,并进行分析和推演。
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为了攫取自己考场上的思路,与平时练习的思路相对照,揪出薄弱点。
你必须要明白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而不是现在怎么想。这个方法对数学和综合也非常有用。
【自己出题】
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吃透考点的方法。
遴选文本、设置题干,把自己变成出题人,思路也会随之转换。此之谓「换位思考,降维打击」。 在撰稿完成后一定要找水平足够的老师帮你修改、推敲。
你也可以将它变成一个具有互动性的行为,让不同的同学试做这道题并给出考生视角的意见。
3.一个建议:善用真题。
尤其是论述类文本阅读与主观题,低质量模拟题是会造成反效果的。即使做再多的前三题,如果题不精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真题是凝炼思考的产物,答案与题干都有深度挖掘的价值。
三、传术:如何提分?
总公式:核心素养+日常积累与内化+考点梳理与技法总结=极有可能的高分
1.核心素养
概念解构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考纲的重要性。每年发布的高考考纲指示了题型的变化、顺序的微调以及可能出现的设题方向,这也是我们找到提升能力方向的一个工具。
譬如对于论述类文本,考纲的要求是考生具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由此可以得到关键词:信息。
因为高考考查你对这篇文章的信息对照和分析,而论文的真正受众却要求从专业领域重构定义。所以,在对前三题进行针对性练习时,就可把重点放在提升上述能力之上。 同时,可配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文科试题分析》食用。
关于阅读与写作(输入与输出):丰富的阅读量对提升素养是绝对有益的。
语言运用的规范、作文文采的锤炼、理性思维的培养都可在输入中完成。
对于高一高二来说,完全可以抽时间完成定量的阅读。 但在高三备战高考的场域下,不可避免地,大部分人囿于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在精力无法调度的状况下放弃有效阅读——然而,稳定持续的「输入」一定是可以做到的。
功利地讲,身边的老师、同学们所推荐的时政类材料,对于文综和语文答题,甚至思辨都有着明显的效果,但我们在此推荐的是另一种——「学术类论文」。
保持阅读学术文献,并试着简单归纳每篇文章的结构、行文思路,你将会得到「分层能力」、「概括能力」、「高维度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对语文长文本/文综的降维打击。你甚至还可以从中汲取思辨与论证的方法,从而完成作文的蜕变。
「输出」也是有效的方法(此处特指持续的针对高考作文的训练)。
定期针对某一个话题写几百字的评论,从不同角度锻炼立意、语言。
2.日常积累与内化
积累什么?这是你应该在自己的笔记上出现的内容:
文常(平时积累+考试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作文素材(分话题积累)+作文方法论 诗鉴基础知识 成语(词典+考试)答题套路(总结)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同时,课本也是易被忽视的一部分;在文言文翻译的真题中,实虚词常常来源于课内篇目。
16年全国二卷中有「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一句,其中「矢通屎」就曾出现在方苞的《狱中杂记》——「矢溺皆闭其中」。
选修的注释部分也隐藏了许多可以运用于作文的典故。 完成这个步骤最好的时间,一是前两年,二是一轮复习。素养与能力也隐性地体现在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中,并在最后的解题中发挥作用。
当然,简单的誊写与搬运属实毫无意义,「内化」才是关键。譬如作文素材的积累,我们可以将一张纸对折,在右边写上运用方向和适配话题,并在日常输出训练中有选择地进行实战。
另外,要善于从考试(尤其是权威性大考)中得到经验。
规避纯手抄的、无意义的改错和盲目的题海战术,代之以针对个人的、结构化板块化的复盘反思。
做好复盘,不仅需要从老师对踩分点的细致评讲中获知「改卷人视角」,更需要你在课后时间去对照评分细则的踩分关键词按图索骥,找出给分的一般规律。
除开对客体的分析,对主体的探寻也不容忽略。我们更可以尝试横向与纵向对比,横向对比周围同学,找出自己「不应错」的地方;纵向对比以往自己,找出持续失分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修补性练习,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
从一套试卷中,我们还可以得到:
【隐匿的素材】文言文中出现的正面形象可选择性作为人物素材。
在考后自己对文言文进行逐句的简单翻译,可发现自己尚未掌握的课外文言字词(日积月累后的实虚词数目不小); 又譬如我会对论述类感兴趣的文本进行学术的reaction,然后记一些喜欢的学术观点和片段,再写一写短小的思考(谨慎选择)。
另外,诗歌鉴赏同样可提取人物素材,有些语言优美/哲理深刻的诗句可以积累。 优秀作文中运用的人物与名句素材。
【错误的思维定式】尤其对客观题,某些思维的错误会反复出现,此时需通过复盘来改善。
3.考点梳理与技法总结
合理且严密的一/二轮复习可以解决「主观题答题无头绪、不规范以及难满分」的问题,且这个步骤不完全囿于师资,自己也可以进行。
一轮:抓住每一个考点及延伸的答题方法。
注意,最大的误区就是拿套路套题目,而不是根据题目本身寻找考点和方法。看到情节作用第一句就套上「推动情节发展…」是思维的懒惰,更是对文本真正内蕴的忽视。
换言之,我们应该用文学的眼光审视文本,再用语文的方法构建答案。
在题型归类与考点总结这方面,《核按钮》系列不错。但排版与答案解析都是硬伤,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二轮:构建全体系。将所有考点织成网,你就有了宏观的指导。
此后的主观题作答步骤就明确为:审题→对接考点→搜索适配的答题方向→组织合适的答题语言。
四、全国卷作文:红专视域下的突围
1.风花雪月的素材失效,我们能做些什么?
重构作文训练的思路。保留此前训练中(譬如对野生园老虎伤人问题的思考,这一类题目)已拥有的思辨性,去除只重辞藻的陈旧观念。在「立德树人」的导向下将目光放得长远,站在社会和国家层面思考。调整素材积累的策略。更多地使用与时代紧密联系的人物素材(南仁东、王进喜等)和事件(港珠澳大桥建成)。同样,这样的素材同质化不可避免。想要进一步出彩,就要做相对有深度的挖掘来凸显特殊性。 保持对专题的敏锐度。「五四运动」、「建国七十周年」这样的大热点虽然有“越押越不考”之嫌,但和小热点的素材选择与写作结构也有共通之处。
2.空喊口号在高考中无法取胜
在此类作文的行文中,难以规避的问题是「落入呼吁与空喊口号的窠臼」,文质浮于表面,而在平时的劣质考试中赋分标准不尽相同,问题很可能因文采的出色忽略掉。
3.学习与借鉴:全方位提高
阅读《半月谈》、《人民日报》等官方素材如同真题练习,是最「正统且有效」的方法;另外,在一年之初时,将各大主流媒体释出的新年献词打印出来装订成册,比较其行文模式,也可进行融会贯通;文科生可以另辟蹊径,从政治题干中汲取素材;对前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进行反复研习,学习他们如何遣词造句、如何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摘取其中可以运用的素材(你可能想不到的)。
4.不丢掉优秀作文的基础架构:好的语言、立意与结构
【整洁的字迹】
被说烂的一点。不求极度美观,但求让阅卷老师舒心。注意,不用涂改带,不涂黑墨迹,写错直接画一条横线。
【准确立意与清晰的逻辑结构】
三段式有益于初学者建立逻辑链条,但很难出彩;把握行文的内在逻辑,不借助华而不实的辞藻堆砌。
再以最简单的选词为例:
第一层:热爱
有热爱才会有进取的方向,才会有动力,这个词回答了议论文的第一环——「是什么」:新青年应该拥有的青春,是一腔热爱,是拥有自己的志向。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拥有对国家对社会发展舍我其谁的态度,这也是一种热爱。这样就把热爱分为了两个维度,一小一大。
第二层:担当/成长
这三个词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拼搏是最佳选项。它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怀揣目标的青年。因为家国需要这样有担当、经过成长试炼的青年。 第三层:坚持/拼搏/闯
最后一个问题——「怎么样」:如何使自己成为这样的青年?
你们需要拼搏/需要闯,需要脚踏实地不鹜虚声。
【语言】
「陌生化与文言化」,通过日常练习来巩固语言习惯。
【标题】
同样是有关青年的话题,“青年之志,无远弗届”、“以理想之锥刺破平庸之囊”和“以梦为马,奋斗青春”的高下立判。
如果在四四式标题泛滥、同质化严重的语境下,可以尝试诗词化用。譬如“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就可成为常用的标题。
另外,有关作文更加具体的写法和提升策略的问题,这篇回答里面还有更加详细的展开:
高中生怎样写出格调档次高的作文?<hr/>五、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
作为一篇知乎回答,文章的篇幅受到限制,尚不能充分展开。不过仍然要感谢你能看到这里~
如果对你有帮助,别光收藏,也给我们点个赞呗~
你应该也注意到了,比起具体的知识点放送, 这篇回答更多集中在了技术性和理念性的内容上面。因此送佛送到西,我们还为你准备了这些额外的小礼物:
一套超级酷的侦探笔记,涵盖文科六科~具体介绍可以参见这位盆友的回答;一系列优质的试题解析和经验分享,并且还在持续更新;一个头像是棒棒糖的可爱公众号;一个很有可能会给你带来惊喜的APP。
下面的回答,和本文一样棒棒:
高考数学如何才能考到 130+? (数学答案现在有配套课程了噢(#^.^#))
高考全国卷如何提高文综成绩?高三一轮复习怎样才能达到质变?
嗳☆SaSa☆
发表于 2021-6-26 11:17:51
不请自来(终于找到一个能答的题)
高考语文137/150,广东省第二名,第一名的139也在我们班。
血泪教训,选择题很重要,我深谙其理,然而语文选择题于我又是那么地玄乎。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选择题错了三个,一个三分,统共九分。而我整张卷子只扣了13分,选择题就占9分,对比省第一,两分的距离一道选择题即可,我心很累的。
下面说说除了选择题这种靠天吃饭外的其他题目的答法。
1、作文
高一高二的时候曾经拿过新概念作文、语文报杯等等作文大赛的奖项,在校刊上连载过小说(毕业以后就让它烂尾了)也经常投稿然后成功赚取辣条钱。然而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我的考试作文得分并不好,现在我看回头,我觉得议论文特别是考试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文采文笔并不占大头,大头在于写作框架结构和逻辑讲道理上面。其实我高一高二也知道,但,那时候年轻嘛,不屑于靠写作模板靠素材堆砌,想着靠文笔感化老师(天真)事实证明,除非写散文,写议论文的话很难到55以上
后来高三以后,高考当头,我开始订阅作文素材,平时等公交车的时候看看它的素材事例和一些好的句子段落,看看它范文的框架,怎么造势啊怎么讲道理怎么深化,争取考试作文能用上一些,亲测有效。最后,考试的时候,全国一卷的作文题总是这么一本正经又红又专,所以,记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你的正能量。
2、阅读
很多人说明明能看懂文章可是为什么阅读题要么没法写出来要么写出来不高分。我觉得,像高考的语文阅读,即使每个人意会文章不同,但是答题框架即套路应该相同,答题术语应该相同(忽然觉得语文也充满了套路)那些高考总复习里面肯定总结有各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公式还有专业术语,你只需把你看出来的东西套进去即可,最重要,要分点答题,标1234!!!你按模板标明序号让判卷老师看清楚了,他不会为难你。尤其有套路的是那个诗歌鉴赏题啊,每回看答案字字对应着复习资料里的模板,可是我又记不住这么详细的模板,所以我高三后期专门把诗歌鉴赏的模板,答题术语抄下来贴在桌面,一低头就看见了,这样我就慢慢把它记下来了。
我觉得全国一卷两篇大阅读有一篇是任务型阅读,它的选择题可以说是整个卷子最简单的,记得要一字一字对照着文本看对照着文本想,不能想当然地忽略一些看似正确且符合常理实则不符合文意的点(任务型阅读没有常理常识可言,一定一定要仔仔细细地对照文本,文本说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它的简答题绝对绝对来源于文本,所以你答题的点、关键词一定要一定要来源于文本,最好跟文本一致。最后,记得分点记得分点作答。
(好像文学型阅读答题的词语句子不能照常原文,照抄没分;而任务型阅读是应该尽量照抄原文的关键词的)
3、默写简直就是送分,不说了。
对了,一定要用正楷,一定不能连笔写字(广东考纲这么要求,别的省份不知道),写得大大的方方正正的,让老师看得清清楚楚,我的语文老师说这也是一个拉开距离的题目,千万不要会写也拿不到分
然后,唠唠嗑点别的。像前面答案说的,语文是语数英主科里面最不能靠刷题而靠天赋的,我觉得有一点合理,至少我认为120以上可以靠多刷题,130以上还是要有一点别的东西。我的外公是以前暨南大学的国文老师,跟钱锺书先生是好朋友,家里至今保留着钱锺书先生写给他的书信。我小时候住在外公家,一开始说话就开始背诗词三字经千字文什么的,很多诗词我到现在都没有学过。然后我从小特别喜欢看书,家里什么闲书都看,装修啊优生优育这种书都看,然后特别喜欢去书城,因为家里的书都看完了。这个我觉得对于语文学校是有影响的,我以前有个语文不大好的同桌,我看书时候时不时给她安利一些文章,她哗啦哗啦翻一下,哎呀,这么长,不想看,其实也就是五六页的东西,而我是那种文章越长我越高兴的那种。样本太少没什么说服力,但是也稍稍说明,语文好不好这东西有一点天赋成分。还要表白我从小到大的语文老师,每个学期的语文老师都很好,像我高中的语文老师,一个带出了语文单科全省第一第二名的和蔼的老太太,是广东省高考改卷组的组长,广东省语文粤教版教材的主编,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总复习广东地区的特邀老师等等。
还有,不偏科很重要,答主高考,全国一卷,语文137数学141英语142,主科450的满分拿了420,然而答主高考只有630左右,文综真是不忍直视。。。所以主科固然重要,但不要偏科
前面回答有答主说到,语文比起数学英语很难拉开大的距离,确实是这样,像广东省语文高考,稍差一点的学生有105+、110+,好一点的学生120+,130+不多,像我的高中,很多重点班语文均分好的110+,差的105+,然而高考语文125+的考生广东省又有多少,总分同一个层次的学生语文相差是很小的所以努力把语文提到130+性价比真的不如刷数学英语题。答主的男朋友,高考语文92,照样上了985,然后自主招生(只考数学和物理)拿了第二名好像,然后就进了科大的王牌专业(想打死他)
所以。。。。不过语文这东西不能荒废,广东高考同分排名首先看语文排,无论文理科。广东的考生(或者全国一卷地区的考生)可以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叫语文阅刊,是华南师范大学开通的语文学习的公众号,会发布一些高考啊广州一模二模广东省一模二模的改卷老师的心得想法,各地区最新的模拟题作文题范文等等,还有一些总结的考点题纲之类很多很多,汇集大量的广东省顶尖的语文老师对于语文高考方向高考考纲的研究,可以说是广东省语文高考总复习的风向标,我个人觉得十分有用。就是下面这个
最后,想对2019届考生说,还有五个月,你们还有很多可能,所以,加油啦少年!
—————————我是分割线—————————
有人私信我诶,知乎小透明受宠若惊
现在答主吃饱饭了就私信还有评论关于文言文诗歌鉴赏啊偏科的问题再bb两句吧!
关于文言文
我个人特别喜欢文言文哈哈哈哈。讨厌古诗文鉴赏贼喜欢文言文阅读。文言文主要也是要正确理解文意吧。我高二完完整整地写完了一本高考文言文的必刷题,因为一卷的文言文多是一些古代的名人官员传记,所以我发现很多文言文的用于作为重难点考察的字眼句式还有文学常识,是相似甚至一模一样的。毕竟文言文的材料多是同一题材的,所以:
1:我觉得多做往年文言文阅读的真题模拟题,可以见识多一点常考的重难点字眼句式等等,有助于考试正确理解文意。
2:还有一些小技巧,看阅读之前,可以先看一下最后那个考察理解文意的选择题,一般选项是三个对一个错,所以看那个可以帮助我们等下看文章的时候顺利理解一下不太看得懂的地方;
然后,看阅读的时候,时间段和时间段之间划线分开,因为最后那个理解文意的选择题往往是从每个时间段主人公干了啥入手来考察,划线做标记以后回头对照原文的时候省时间。
3、另外,那个翻译题,我们老师要求是字字对译,尽量直译而不要意译,保不齐意译不小心就飘过一个踩分点了
关于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其实是我最没辙的题目,根本在于读懂诗歌正确理解诗意,一卷的诗歌鉴赏多是一些冷门难懂的诗歌,所以我往往只能违心谄媚地把我看出来的东西适当地套上每种提问方式相对应的答题模板、术语什么的来作答(就是各类总复习资料给我们总结的那些)。by the way,重视诗眼、重视诗歌的注释,感觉出题人给的注释总是需要作为踩分点
关于偏科
如果离高考还远着,那么就把时间多倾一点补足自己劣势科目。如果距离高考已经很近了,那就让劣势科目不那么劣势就得了,把时间多倾一点在优势科目上让它更有优势(班主任曾经给我的建议,希望对你们也有所帮助哦)语文偏科不是太过分的话没有那么可怕,理工科财经类院校可以不学语文的的了,感觉到了大学,数学英语才是王道了。答主的男朋友偏科得厉害,高考语文92数学148,现在高数满分大物数电95+(工科狗子到大学摆脱了语文)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我是分割线—————————
再恬不知耻地来更一次
关于啥是模板和怎么使用模板
跟踩分点想不到一块去,我觉得可能有很少一部分同学是真的没看懂阅读(如我家傻狗,真的是没看懂。。。没错我看似分享学习心得实则莫得良心撒狗粮 )但是很大一部分同学我觉得是能看懂然而答题就是跟踩分点没什么缘分(捂脸)
可能是对总复习里面总结的模板没有运用得很熟练,也就是阅读题做题不够系统思考。我jio得可以试着做题的时候,对照着总复习里面这个题相对应的类型题答题模板来看,按着模板列举的角度一个一个地想,如果这文章里面有体现,就写下来;没有就过,下一个。然后模板的角度想完了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毕竟模板是一般性的东西,文章各有侧重。这样多了,考试也就养成了什么类型的提问从哪个角度去答题的思维,答案踩分点一般会给四五个吧,中三个四个那个题基本上就满分了。
以上主要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之谈,很少跟别人交流过。所以到底有没有科学性。。。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我是分割线——————————
大家好,我又来了(不要打我)
一个小技巧,我习惯做题不按题目的顺序,而是遵循字词句篇的顺序,从作文前面的单道成语病句选择题还有那个写很多字然后五分的那个什么题不记得了开始做,做完以后再回到前面从第一篇阅读开始做,按照字词句篇我觉得更有利于我们进入语文思考的状态(不一定对于每个人都有用,如果你的语文成绩久滞不前,咱们不妨试着换一下做题的顺序看看)
还有一个小技巧,可能有些老师也说过。就是拿到卷子以后先看作文,然后就放到一边不要去想了,等做完前面的题,回来第二次看到它,一回生二回熟,有助于我们充分熟悉它然后构思它(这是我的老师说的我不知道有没有用)
最后,重点来了!!!希望大家别再私信评论找我要模板了,答主财迷心窍,高考一结束能卖的书啊笔记全卖给学弟学妹了,卖不掉的全扔了,所以,真的没有笔记、模板啥也没了,不好意思啦(T ^ T)
一笑释然
发表于 2021-6-26 11:18:32
我信守了我的承诺啊!
我信守了我的承诺啊!!
我信守了我的承诺啊!!!
不给我点赞你们对的起吗?
2019年的链接在这:2019年高考作文题押题
这是2018年的链接:2018年高考作文题预测
题解在这里:
2018年高考作文题预测题解
(这个题解我要三个赞可以吗)
我希望我这个答案能造福大啊,记得点赞,我就是想要你们点赞。
更新,更新,更新!
同学们18年的押题时间貌似是25号-27号的样子就会出来,至于公布的渠道我也不太清楚,平台应该会出的,时间上会稍晚一点。
我这么敬业,你们不给我点个赞对得起我吗
尼们自己守候着啊,不要错过,根据我自己的考试经验,押题一般只会压中方向,关键词一样大家就不要想了,我们重点要看的是老师给的立意。
(PS:如果把关键词都说出来了,那就叫泄题,都不会这么干的)
<hr/>先自报一下自身情况,17年高考(128/150)在我看来语文130其实真的很牛逼了,所以我觉得我这个考了128的也可以出来遛遛(生平考得最好的一次,平时最多121,可能是我妈去南岳烧香的作用)
我是典型的“随心而动”类型的高考选手!!!,那么我们来讲讲我这类人的特点:题目得心应手,发挥得好,可能是120+;发挥不好,材料读得不太明白,可能是90,甚至更低,90分对于考全国卷的我们来说,也就是不及格啦。
下面进入正题:
这话都说了一万遍了,奈何真的是事实啊!
放松心情,调整心态!
放松心情,调整心态!
放松心情,调整心态!
但是我不是叫你放弃语文啊,很多盆友经常会有这种想法:
1、哼,语文这种没有区分度的科目。随便考考吧,反正大家都这样......
2、语文,好像怎么考都不会提高,短期内又看不到效果就这样放着吧!放着放着可能就会要开始唱凉凉了
走点心可以吗!同志们,你要知道,不论你是文科还是理科,语文都是你要考的科目,不能拖后腿的科目,但是对于高三的同学,只有一个多月高考了,语文来点套路可能还能提高一点分数,但是要想着靠一些固定的方法来提高分数怕是有点来不及,所以这边给高三的朋友们的建议就是,焦虑没办法解决问题,刷题一定要有结果,语文也需要吃透,靠数量并不能取胜,现在这个社会不是你多劳多得!一定要做总结,复盘你做的每套题去寻找一些共同点提取。
高三以下的初高中生们,还是可以自救的,请记住你现在放弃语文,语文到时候一定也会放弃你的。
首先,把老师的话记牢了。比如老师说某篇背诵文章的某些句子是重要的,你就用记号笔记好!同样的情况包括一些成语和一些病句类型,你要保证,你的这些分数(默写5+成语3+成语3)是稳拿不失的。(送分题,你不拿,别人拿了,差距自然就来了,)我也知道很傻B,毕竟这东西就跟你大学学高数一样,大学里面百分之七八十的专业都学了,可是有几个人出社会会用到呢?没办法改变现状那么、、、
其次,训练自己的语感。这对于古诗文阅读非常有效。那么你需要每天,将最近考过或者练习过的课外文言文篇目弄懂每一个字和每一个句子的意思后,反复读,直至可以用较快的语速读得流畅为止。
对即将要高考的同学来说,按照目前离高考的时间来看,文言文的数量,至少需要读10篇左右。诗歌亦然,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后,尝试背下来,背10篇,那么你所选的诗歌,最好能在风格与内容上各所涉及,这个可以请教老师。
不着急高考的同学,可以每天给自己定个计划,每天半个小时,或者下课时间读一到两篇!保证每天的量就可以了,效果慢慢就会显现的,不求最高,起码不要让语文成为你的短板。
然后,每天阅读一些中外短篇。小说也好,散文也罢。比如,我所知道iphone手机可以下载日课app(绝无广告之意),里面每天有且只有一篇千把字的名家文章。所需不过几分钟。但力求这些文章你读懂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你身边读各种小说的同学,即使读的不是我们考试用的文章但是他/她的语文水平也不会很差,阅读量越大其实你的阅读水平自然而然的就上来了,我们不愿意读文学性,专业类的书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够,你读的书越多,量变引起质变,自然你的理解能力就上来了!
做现代文阅读题,要注意:
1. 把问题读清楚,不要急于动笔。问作用,还是含义,看清楚,不要混为一谈。
2. 分点,分层答题。前面的分点就是告诉你自己你将从哪些角度写答案。
3. 语言不要太啰嗦,要有概括性。
4. 把字写工整。
最后我们来说说作文。
1. 放下包袱,相信自己。
2. 注意分段,200字左右的位置注意点题,表明观点。
3. 句段里要有一些概括力较强的句子表明你说的重点。
4. 要知道自己在写什么,把想说的内容说清楚。
5. 卷面整洁。
字写得好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毕竟我们是个看脸的社会,我也想了解你的心灵美来着,可是我还是想看脸啊!!!
重点来了,你要知道你的卷子就是你的脸啊,再丑你也是能好好捯饬自己的吧,同样你的字再丑起码做到整洁吧,答应我,一笔一画写,憋着急,好吗?
再啰嗦一句,教育资源本来就不均衡,所以老师很重要,厉害的老师更重要,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名校的!接触到的教育资源本来就天差地别,互联网的优点就是告诉你很多资源你可以去获取,所以运气很重要了,语文这种科目跟对老师之后就会知道差别其实和你跟对一个数理化的老师一样,差别巨大!
考完了的我就大方的分享一下我知道的长沙牛逼的语文老师的一些语文作文指导吧!
当年我就看了这个押题,有点赚到的感觉!有想法的可以看看
2019年的链接在这:2019年高考作文题押题
2017全国高考作文题猜想(含题解)
福利!福利!福利!这个老师貌似今年还会押题。
来点干货,关于作文的一些具体点写法吧!毕竟提分才是关键,方法这东西别人说了这么多你总要试一个合适你自己的。
2019年的链接在这:2019年高考作文题押题
专业治病——告诉你高考怎么提分
最后,祝你们高考大捷!
比你们厉害多了
发表于 2021-6-26 11:18:59
语文是用来锦上添花的,不是用来雪中送炭的!别光收藏,点个赞呗!
一、学渣考130必须打破学习有两个错误认知
1、从小功底深厚不等于考得了高分
高中学语文,学习是一回事,然而高考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两者并没有对等关系。
所以高考语文考的高分,
重点在与把握考试的技巧性。
2、语文英语基本定型了(我猜测这是你听过最多的一句致命谎言)
这句话是高中理科老师说过最多的,在学生心里也根深蒂固。
其实不然,有几种情况:
一般来说(不绝对),不偏科的学生。
成绩差的学生,理科提升比文科容易。
成绩好的学生,则是文科更容易提升。
偏科的学生,弱的那科是最容易提升的。
还有一点,语文是一个比较平缓的科目,
一般学生不会差到哪里去。
6.70分的同学相比90分以上的学生,占比较少。
二、考130如何做笔记?
语文,考130必须要有完备的知识体系。
只有知道考什么,才能有效备考!
考高分,从一轮复习开始。
先构建知识体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0版本的笔记
来自网络
这是大家在一轮复习时普遍的知识体系,
一轮复习可谓广撒网,以便把基础知识记牢。
2.0版本的笔记
来自网络
这是升级版的知识体系,在记牢的基础上,打破了次序,更加综合和方便提取。
有时为增进理解,我们也会把知识挪移或转化。
3.0的笔记是怎么样的呢?
5R笔记法(又叫做康奈尔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
由康奈尔大学教育学教授沃尔特·波克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风靡全球,这一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5R笔记法是最佳首选。它的步骤包括记录、简化、背诵、思考和复习五步。
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小右大两部分,右侧为主栏,左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2.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3.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4.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5.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这种做笔记的方法初用时,可以以一科为例进行训练。在这一科不断熟练的基础上,然后再用于其他科目。接下来就是整理笔记。 在课堂上做的笔记往往比较杂乱,课后复习不太好用。为了巩固学习成果,积累复习资料,需要对笔记进一步整理,使之成为比较系统、条理的参考资料。加工的方法是:
1.忆——课后即抓紧时间,趁热打铁,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这是你整理笔
记的重要前提。
2.补——课堂上所作的笔记,因为是跟着教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而讲课速度要比记录速度快一些,所以你的笔记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更完整
3.改——仔细审阅你的课堂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
4.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
5.分——以文字(最好用色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或课文)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索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等。
6.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简明扼要。
7.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摘抄在同一个本子上或一个本子的同一部分,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便于记忆。
举个例子(当然有这类笔记本卖,大家可以去买):
来自网络
三、重视考试大纲的重要性
很多高中同学其实没有这个意识去主动研究高考大纲。
其实怎么说呢?有句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高考题都是按照大纲要求。
看大纲这样你就知道考你什么,尤其主观题,你知道答什么?
四、搞定基础知识类题目?
字音、字形、字意、修改病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
这种题目没有别的技巧,就是积累,就是背。
五、如何搞定现代文阅读
1、对于内容理解类题目(比较多的选择题)
常见的提问方式:
根据材料/文章内容或者根据原文理解,以下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于.....赏析,以下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注意以下几类词:
①年代时间、数据;
②修饰限制程度或范围的词——大概、基本、关键、最、部分、凡、全、仅仅、几乎等;
③逻辑关联词——因此、由于、不仅……还、只有……才、只要……就等;
④分清必然和或然、已然和未然。
如下方例子
这是一个论述类文本,其实都是选择题(全国卷),考察文字的理解能力,很多同学答案正确率不高。论述类文本涵盖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包括说理散文、杂文、论文、评论等。分析什么呢?
考察分析在句意上是否【多了、少了、换了】
考察分析结构上是否【程度错误、关系错误】
仔细读一遍段文字。
如何来做?有以下几个步骤:
找不同。一句一句来找
选出文中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第一句:《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是解经的书(与原文意思一样)
第二句:所以尽管很重要(内容上的完全不同)
第三局: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与原文逻辑不符合)
提问题因为原文没有说“所以尽管很重要”,提问:这三本书到底重要吗?
回原文找出答案。(用原文来证明重要与否?)重要文献的编写大都是用二尺四寸的竹简,而《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用六寸,并非是重要的文献。
严格按照这三个步骤。轻松搞定论述类题目。
2、作用/效果题
常见的提问方式
1、以……标题/开头/结尾/布局,有什么作用/艺术效果?
2、赏析文中重要的语句或如何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3、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理解文章的思路。
4、如果将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注意:解答这类题,要积累答题术语,从思想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入手。
如何回答:
a、点明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和“结构上”的作用:
(1)开头: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照应题目;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2)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充实内容。
(3)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强化作者情感。
b、指出在“思想内容上”的作用:
(1)联系本句的含义。
(2)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3)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
(4)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3、含义修辞题
常见的提问方式
1、说明……词/句子的含义?
2、……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积累各类修辞手法的作用:
描绘类:生动、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
结构类:突出强调、凝练集中,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
表达类:增强语气,强调、强化,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总结到一张图片,如下图:
答题模版:
1、确认词/句子的修辞手法,联系修辞本身的作用。
2、结合具体的句子语境,联系前后句、文章主题深入分析下方举例说明:
六、古诗阅读,最重要的是掌握“套路”
古诗:重点考察
1.某字或某词的手法,分析
2.整体或者单句的意境
3.分析描写手法,分析诗人情感寄托等类别
高考的阅卷一般会寻找重点词(即采分点)
高三会遇到很多很好的例题。不要犹豫,抄下来。
然后把标准答案对着上面的模板看一遍,然后自己琢磨一下。
所以平时训练时自己分析,形成自己的答案。(学会做总结)
条理清晰,分条作答(123分)。
还有做题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诗文的题目、题干、注解。
这方面鉴赏的书籍我推荐《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
有些高考题目就是原原本本地从里面抄出来的。
最后古诗词鉴赏,送上一分资料吧。
同学需要的话,本回答后方回复:【我要诗词模版】
就可以马上领取哦。(还有,千万别忘记点赞哦,辛苦整理,不点赞,不给发,哈哈哈哈哈哈)
七、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地位很重,分值多达19分
从这些年高考选用的文言文看,无非两种文体,
一是人物传记,一是散文(古代散文包括议论文)。
人物传记
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姓名;字号;籍贯;家庭背景;学识;性情;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最初任职情况
人物的主要事迹:
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里做官,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
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权利。
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
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人物与之关系,处理后的影响等等。
人物的性格作风:
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
散文类文言文
古代散文主要有写景状物类、写人叙事类、议论性散文等
综合起来看,主要写的是人、事、景、物、情、理等六个方面。
基本散文类文言文,都离不开这几个方面的描写。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散文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方法
1、与记叙有关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2、与描写有关的:写景状物、铺陈、渲染、工笔(细描)、白描、虚实。
3、与抒情有关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4、与思维有关的:联想、想象等。
5、与材料结构关系有关的:比兴(起兴)、对比、衬托(烘托、烘云托月)、映衬、象征、拟人化。。。
【篇章结构】
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构思(巧妙、新颖)、点题(开篇解题、篇末点题)、开头(统领全文、为下文铺垫、埋下伏笔、与其他诗句构成比兴,对比、衬托、映衬、抑扬等表现方法)、过渡(承上启下)、层次(层层深入、及各种表现方法)、照应(内容照应、首尾呼应)等。
【文言文翻译方法】
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
调整。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文言文断句】
八、怎么搞定作文50+
首先是立意?
先考虑一下: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要体现什么思想,告诉大家什么道理。
最忌讳写了800字口水话。
分享几个立意的方法:
以小见大:用一个小的立意,扣住一个大的主题。一件小事,反映了一件更大的事,国家,社会现象等。
以反见正:形象地说,就是唱反调。比如:说到雾霾,通常想到危害,但我们反其道,通过雾霾,我们意识到环境的破坏,要举起保护环境的大旗。
如何写一个牛气冲天的题目?
可以理解我们常说的:标题党。
如果立意无法吸引眼球,这个重担就需要落在题目上了。
有一个方法,通杀所有立意。方法来自@叶修。
说白了,老师阅卷可能连续看了1000份作文,本来你的作文水平在45左右,
假若以《坚持》为主题,结果1000多分题目清一色的《不懈的坚持》《奋斗的一生》《越努力越幸运》。。。。
结果遇上这样的老师,一顿哀吼:“这群sb学生,能TM换个新鲜点标题吗!
然后毫不留情,多扣5分,给了个40分。然后,一首《凉凉》送给你。
如果你来一个《不灭的蜡烛》《不灭的灵魂》。。。
老师会怎么想?肯定眼睛放金光啊,无比激动,然后一高兴,多给6分,打个51分——完全有这种可能吧。
45到51,6分差距出来了。
OK,想必读到这里大家会有一个概念了,到底用什么绝招?
【联想象征法】按照立意,现联想做比喻,或者象征。制造出一个新颖的标题。
但要紧扣材料,不要超过8个字。
可能有些杠精不信,这么一个简单的小方法就能解决一切作文取标题的问题?
那么如何使用象征法来改善标题呢?
很简单,你就在原来标题的基础上,做一些比喻和象征的加工处理就行了!
比如16年上海卷作文,关于:评价别人是生活,题目自拟。
一般考生肯定想的是《忽略别人的眼光》《坚持做自己》《活在别人的嘴里》。。。。
其实要思考:别人的评价,这个东西,我能不能给它找一个比喻呢?它像什么事物?或者我用什么东西来象征它?
其实通过联想,我们是否可以把一堆吵闹的评论,比喻成一群吵闹的鸟儿,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到“鸟鸣”这个意象,可以用鸟鸣象征别人的评价。
但是一群鸟儿的叫声怎么能不影响我们呢,当我们的心足够平静,
不被外来的吵闹所影响,就比如在深山里,鸟儿在鸣叫,是不是越发突出山谷的安静?
所以连起来:鸟儿越吵闹,山谷越安静。
但是作文题目肯定不能这么长,是不是可以尝试用诗词来代替这段话,表达文化功底?
OK,你会不会想起王籍的一首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一辈子就写了这一首,但却流芳百世。
那么哪句更加合适作为标题呢?
当然在这里可以用《鸟鸣山更幽》来做标题啊。
最后,请记住这句话——没有什么作文标题是不能用象征法解决的。
很多杠精可能要问,会不会偏题?
都讲到这里了,我给你来一个开头,和标题呼应,简直完美。
开头就可以这样写:
这个时代,我们可能时常被他人的评价所包围着,此时的我们该如何面对他人的评价呢?是让我们的心绪被评价所撩拨扰动,还是固执己见、不畏人言?我认为,我们当如空山听鸟语一般,既要聆听那评价的鸟鸣之声,又要保持内心空谷般的宁静。
所以,如何?一片50分的作文题目,开头是不是成型了?
看到这里,内心是不是特别激动,特别想尝试一下这个方法,
但是有个问题,当你去做的时候,可能还是不会这个方法。
所以接下来要去做,去做,去做。
最后赠送给大家一点资料,还有写作素材。
刁哥:高考作文万能人物素材,不看可亏了!刁哥:古代文化常识,语文高考古诗词满分就靠这5点了。
dolphins
发表于 2021-6-26 11:19:41
我2016年参加全国卷文科高考总分700分,作文59。在这里从语文的各大题型的学习方法与做法说说高中语文如何达到130以上。
我们首先来聊聊占比最高的 作文
¨先 从两道高考题说起
2015 年全国一卷
<hr/>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hr/>这道题当年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的认为这道题对农村考生不公平的,有的觉得题型突变残害了当年不少考生。但是我们来仔细看一下这道题目。首先是写信的对象——任何相关方都可以,也就是说,你可以给任何人写信,你可以从任何相关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十分多元化。
将这则材料的中心抽离出来,便是——女儿因为规则(理性)举报父亲,吃瓜群众们对于女儿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产生了争议(也就是应不应该理性地举报父亲,不考虑亲情、不考虑父亲颜面等等)。也就是传统孝道(偏感性层面)和遵守规则(偏理性层面)的争论。
基于此认识,对于这道作文题而言,我们是否可以给老陈写一封信,分析他女儿的做法——用辩证的思维,有合理的一面(传统孝道的演变,今天的父子关系已经由无条件服从变为平等沟通;女儿的做法是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的表现等角度),也有不那么合理的一面(应该考虑到父亲的颜面,需要理性和感性的融合等角度)。
先分析到这里,我们再来看另一道高考作文题。
<hr/> 2003 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
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hr/>看到这道题目,很多同学可能已经知道我想通过这两道题目表达什么了。
这道题目,大部分人会这样立意:不能根据感情亲疏来看待事物,这样不符合理性。那么经过思维训练的同学会有怎样深刻的立意呢——情与理应当兼顾。那么,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反应过来了: 2015 年高速路的那道题目和这道题考的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一则材料,换了一种文章载体——让你写封信。除了形式不同之外,实质内容没有任何差异。
这是我想给大家说的第一个要点,对所有学科通用。要在高考中达到顶尖的位置,首先要充分了解高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充分了解高考呢?最基础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研究以往的高考试题。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就像以上两道作文题。过往的高考题,特别是优质的高考题,就像样板一样的存在,可以不定期换汤不换药翻出来重考,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第二个原因,每一种考试都有特定的模式和思维。为什么一样是英语水平测试,考托福的人要去学托福,考雅思的人要去学雅思呢?为什么不干脆一点说是去学英语就好了呢?正是因为这两种考试的思维不同。同样地,高考卷也是。当你充分研究了多年的作文题,你就会发现它的深刻立意的共同点,你就会熟练这种思维模式,那么再面对你自己未知的高考卷的时候,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思维模式以不变应万变了。研究以往的高考试题,也就是研究高考的模式和思维。
第三个原因,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高考命题人每年都会出新,都会想着去模板化、去套路化,但是都不会一下子就实现题型的巨大飞跃,思维的巨大跳跃,更多地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逐步一点点创新。所以,应对创新的方法需要立足传统。还是那句话,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上一部分我们主要讲了如何确定一篇高考作文的立意,那么这一部分,我们就具体来讲讲怎么写出一篇漂亮高分的高考议论文。
大家的传统印象中,写作文的天赋这种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你没有就是你不好运。的确,有些人是有这样的语言天赋的(当然,我就没有),但更多写作好的是由于从小的积累。但是,如果你小时候积累不够,还有两年或者一年就高考了,怎么办呢?就没有希望了吗?明显不是的。
正如以上所说,高考是具有延续性的,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一点点创新的。高考也是标准化的,比较公平的。那么标准化的考试就会孕育标准化的答案。也许你会说,对于语文这种科目,特别是对于作文这种题目,不可能有标准化的答案。显然是有的,我们也可称之为公式化。就像我这样的作文天赋不高的人,高考作文也考了 59 分,正式因为这种“公式化”的写作训练。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按照一定的方法训练,高考作文想得高分并不难。
那么,怎么进行公式化的训练呢?
首先要完成四大环节——审题立意、搭建框架、丰富内容、美化语言。四大环节完成之后,然后再完善标题拟取、开篇结尾这些小细节,一篇漂亮的考场议论文就成形了。接下来我们详细地说一下这四个部分如何去做。
首先是审题立意。我们要做到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立意很简单,但是要做到深刻的立意,却是需要经过系统训练的。比如说这篇文章一开始举的两道作文题目的例子,你怎样才能确定情与理辩证关系的立意呢?这里提供一些思维的框架——辩证、古今、由小见大。同时,思维的训练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也不是我在这里给你说了这些思维的框架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这样的思维是需要在平时思考每一道作文题目的过程中慢慢养成的,这也是我在作文系列课上会每次课都穿插思维训练作文题目详解的原因。审题立意,简而言之,是大家在考场上写作文的第一步,但是是训练写作文过程中最后完成的一步。当你把其它所有环节做得面面俱到的时候,最终让你的分数登峰造极的,就在于你的思想深度。思想深度的根源,在于你的立意。
接着是搭建框架。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确定作文的结构;再通俗一点,就是作文的模板。也就是常说的三段式作文,会有很多人嫌弃三段式作文。这时候,我们需要更加理性一些来看待模板的问题。即使是大作家,在最初写作的过程中,也避免不了学习他人的写作方式,也避免不了模板。我们也一样,所以大家在面对模板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开始就嗤之以鼻。对待模板的正确方式是,在我们还在学怎么走路的时候,充分学习运用模仿,等到我们熟练了,渐渐长出了翅膀,这个时候便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开始在模板的基础上创新,直到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就是从一个学习模板到去模板化的过程。在训练作文写法之初,我给我的学生的要求是最初写并列式,并列式掌握后到层进式。层进式熟练后就要开始脱离模板了。再来看看丰富内容。丰富内容,说得简明扼要一些,也就是充分运用事例论证,这些事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作文素材。大家肯定看过 N 多充分运用很多你都没听说过的名人作为事例支撑的高分作文,然后你羡慕作者的博学多才,但是却很少人主动去思考怎么跟作者一样用高逼格的素材——很明显阅卷者已经对李白杜甫司马迁爱迪生产生了审美疲劳嘛。又或者说,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收集,收集了不知道怎么去运用,运用了不知道怎么运用得好。对此,我的建议是每个人要有一个素材库,属于自己的素材库,30 个名人就够了(稍微小众的),因为 30 个名人基本会囊括所有人性的光辉。其次,在审题立意部分我已经阐述了思维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收集素材也可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里(这很符合这几年高考作文的风向)。这里想给大家举一个详细的例子。前阵子《敦刻尔克》热映,看完电影后如果你对敦刻尔克的背景产生兴趣,你去搜了一下百度百科,就会发现这样一段话:
“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但正是这一逃亡,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将德意日法西斯最终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或许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决定刚刚作出的时候,会有大量的军人表示不解,甚至反对。在他们眼里,战斗,乃至是死亡,才是一名优秀军人的真正归宿。他们没有错,但有的时候,退却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为了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此外,蒙哥马利在扭转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困局中,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虽然他当时仅仅是一名不为人知的师长,但历史给了他一个宝贵的机会,而他没有因为职位的低下而退却,相反凭借自己的才华抓住了这一机会,所以才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历史。正如丘吉尔在 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亮点在哪里呢?“有的时候,退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辩证色彩浓厚吧?高考考过的主题。这里我想说的是什么呢?积累和思考,可以来自每一个时刻,一举两得。同时,你发现了这个有趣的主题,你再进一步地思考,还有哪些退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的例子呢?这就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你在这个过程中又会积累很多东西。建议你每周收集一个这样的例子,积累下来,你的知识储备会有多丰富啊。
然后说说美化语言。语言是跟天赋和从小的积累最挂钩的东西。但是我们也可以用模仿的方式,从句式到引用到化用,稍微“突击”一下,或者背一些自己喜欢的语句,文章整体语言的美感度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以上四个环节准备得差不多之后,这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语文作文达到 50 的基础,也有了巨大的积累和技巧,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花什么力气就可以完善标题开篇和结尾。同时将思维的训练贯穿整个过程,以上的基础加上深度的思考,作文达到 55 也不是什么难题。
现在我们进入第二部分问答题篇:
问答题对于诸多考生来说也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好像得分不得分都是靠运气,鬼知道答案写了哪几个点,好运就撞上了,不好运就没戏。但是不要忘了之前说的,高考是标准化的考试,包括语文也是标准化的。那么问答题如何标准化呢?
包括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在内的问答题,实质上考查的题型只有两种——问内容、问作用。这里我也举一个详细的高考例题。
<hr/>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摇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摇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 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冶的原因。(4分)问内容
(2) 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问作用
(3)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问内容
<hr/>首先来看问内容类的题目。何谓问内容?也就是你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概况、总结、归纳找出答案,不需要理论知识。像第(1)问,联系全诗,概括原因,也就是让你一句一句简单翻译找原因,然后再合并同类项。这里还要说的一点就是根据分数分点答题,这首诗一共 8 句,这道题 4 分,如果你对高考题稍微有那么一点研究的话,那么应该不难知道这道题 1点 1分,你任意答出 4个原因就可以得满分了。然后再看第(3)问,分析情感,也不需要什么理论性的内容,只需要根据诗歌内容概括就行,也是问内容类的题目。对于这类问内容类的题目,懂得得分分配,学会概括,是完全可以拿满分的。
然后我们看下问作用类的题目。如第(2)问,要求赏析写景艺术,这也是我们要用到一些理论工具了,比如说修辞手法(大家最熟悉的)之类的工具。那么对于诗歌鉴赏而言,理论工具有哪些呢?
<hr/>四大类:描写、抒情、修辞与其它
描写
1、 粗细(白描和渲染)
2、 五结合
动静结合:生动优美
远近结合:层次感、立体美
虚实结合:丰富内容、想象空间
正侧结合:突出
各种感觉(最常考是视听结合):身临其境
3、 作用:
渲染氛围、交代背景、刻画人物、感情基调
抒情
1、 直抒胸臆用……直接抒发了
2、 间接抒情借景、用典
借……含蓄地抒发了
修辞
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突出特征
借代:突出本质特征、生动形象
对偶:鲜明、整齐、便于传送
夸张:突出特征、豪迈
设问: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反问:强调语气内容
排比:增强语势
其它
象征、托物言志、以乐景衬哀情、奠定感情情调
<hr/>以上理论知识,基本覆盖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诗歌鉴赏问作用类题型。那么,怎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呢?我们回到第(2)问。我们在这个理论知识的框架内思考。首先看描写——颔联对山水一笔带过,没有细致描写,是为粗写(专业术语是白描),这是标答之一;门外水与远处山,是为五结合中的远近结合,这又是标答之一;眼前碧松与想象中的春日红药,是为虚实结合,这也是标答之一。(其实标答刚好就是这三点,完全在上述理论知识框架内。)并且基本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问内容类的问题都在以上框架内。这也就是说,其实你根本不需要去背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答题模板,有了框架,在框架内思考,运用熟练,学会答题格式,问答题基本就接近满分了。当然,说起来简单,从知道框架到熟练运用也是需要具体实践学习的。
简而言之,问答题满分的训练法则与答题法则在于:
1、 判断题目类型,问内容 or 问作用?
2、 问内容——训练,概况水平、阅读水平,争取满分
3、 问作用——掌握框架、熟练框架、熟练判断表达技巧
4、 最后,问答题基本扣不了什么分数,语文不再玄乎。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部分文言文篇
文言文唯一的两个字就是:积累。
那么,如何积累呢?如果你像我一样,高一高二基本语文课水过去,没怎么听课,没怎么记过文言文,高三怎么办,文言文部分怎么拿到接近满分的分数?或者你高一高二的基础很扎实,高考要冲刺文言文满分,那么该怎么积累?
首先,《乌有先生历险记》应该是很多学校都会用到的材料,但是没有充分运用。我们基本可以从这篇文章里面掌握高中阶段要求的所有文言文句式以及词类活用现象,也会掌握一些非常基础的字词。
<hr/>这里我也来举一个例子。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摘自
《乌有先生历险记》,第一段)
<hr/>这里蕴含了多少高考文言文相关知识呢?且不说有多少常见字词。先看句式。判断句(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和宾语前置句(惟读书是务)这两种最高频的句式就出现了。还有介宾短语后置句(朝廷数授以官)。词类活用(人以达士目之)也出现了。
希望从这个例子中,大家能理解应该如何利用这篇文章。那么在掌握了这里面的基础知识后呢?我们如何让我们的积累为高考服务?还是回到研究高考的观点。众所周知,特别是全国卷,每年都考的官员传记。那么官员传记有什么共性呢?它会讲这个官员的各项政绩,会讲他在官场的沉浮(提拔还是被贬),每篇传记也都会讲到皇帝的态度之类的,等等。为什么要提及到这些共性?描述官员政绩的文言文词语有哪些?哪些常用?描述提拔被贬的词语有哪些?跟皇帝相关的词语有哪些?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字词重复率】。
在传记类文言文中,如果你能读通透10篇以上高考文言文,从第一二篇的一无所知,慢慢积累这些词语,到第十篇,第十五篇,第二十篇的时候,基本没有太多不懂的,不懂的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了。前提是,一开始你一无所知的时候,坚持积累,坚持每个字词都搞懂,每个字词意思都反复看,直到滚瓜烂熟。两个月突破文言文,并不是没有可能。
在积累足够后,剩下的就是用一些技巧去争取分数最大化了。对于文言文而言,积累是首要的,技巧两周零碎时间就可以掌握通透了。比如说判断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正误,翻译的得分小技巧。
现在我们进入最后一部分 选择题篇:
以上分析的三大板块都是对于大家而言比较玄乎的主观题。那么最后,我们来说说客观题。对于高手而言,得选择题者得天下(无论什么科目适用,普遍规律)。
那么语文选择题怎么争取最高的分数呢?
首先看看最折磨人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它可能是选择题甚至是语文卷子中最难的存在,因为一上来就用一篇专业的学术文章弄晕你的大脑,并且还有诸多似是而非的答案难以判断。那么对于这类题,不要乱刷题,首先要刷好题——还是一样,从高考题的常见陷阱进行研究。
在选择题中,除了成语是允许有不确定性之外,其它的题目应该要求是达到满分的。比如说病句,你需要去了解病句的各种原理,在知道理论的基础上,像诗歌鉴赏一样,去熟练运用它,最后做到两秒钟之内判断出句子正误。
其实关于选择题没有什么特别的,该弄懂理论知识的要弄懂,该积累的东西积累,比如成语,多积累一些,语感就真的会有的。然后记得争取选择题满分(以此为目标去学习,虽然目标不一定能达到,但是差不多就行)。
Ps:欢迎有收获的小伙伴移步到我们的公众号【学海小灶】,不定期有学习的干湿货分享和知心的学长学姐答疑解惑。
胡小高`
发表于 2021-6-26 11:20:02
答主是19年全国2卷考生,
语文成绩134分,作文53分(估分),选择题全对
应该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全文较长,请认真看完.都是一个19年刚考完的考生的亲身感受.希望能给后来人一些帮助
先说最玄乎的阅读题:阅读题最重要的是答题角度和话术掌握.
思考角度很简单,写题之前把可能的角度先写在试卷边上,然后对着一点一点写.接着是话术掌握.
首先先说一下,我的训练方法和现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训练方法是一样的.即构建合适的模型后通过大量训练输入来达到模式识别的效果.很重要的就是训练集,必须是高考真题以及对应的原装答案.否则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我认为这个方法,即&#34;背真题答案,再对着真题进行训练&#34;是最好的对于语文非选择题的应试方法.
看到好多人冒出来说:刷题无用.实际上我说的是&#34;背会近十年所有真题的答案&#34;而不是刷一堆题,一定要把这些答案使用的话术掌握好.因为这些官方答案的话语体系就是标准答案的话语体系.只有你学会了这一套话术,把那些心里想的大白话用官方语言写出来,才能得分!!!高考语文再反套路,这个文学批评,文学分析界长久以来形成的的话术体系是不可能变的!!! 看到有人说的高考语文改革反套路,我想说,物理再改也改不了欧姆定律,语文同样,再改革也不可能超越文学批评界的这一套成熟的话语体系!!!
//而学会这套话术,除了背诵高考真题的官方答案之外,我自己感觉对我帮助最大的是阅读了<随笔><读书>这两个优秀的期刊,学校周围有报刊亭的一定要买,要看!对论述类也有很大帮助滴
//以下我先举个例子,这个是我自己学会了这套话语体系之后用在了业余爱好上.高考结束后,看卡夫卡的城堡时,主人公叫K.那么我自己就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主人公为什么叫K?
//毫不夸张的说,见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思路是啥,就可以决定你高考语文阅读题的分数.
//让我们分析,第一点,先判断文体,文体意识是重中之重!!! 文体是小说,然后想小说相关的答题角度:很明显,就是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背景环境.另外还有所有文章都要有的通用角度:主题,艺术手法,作者,写作时代背景
接下来,对着这些点开始写.
人物形象:k是一个孤独疏离,脱离大众的形象,因此,他之所以叫k,恰恰是凸显他和大众的疏离感.名字都是孤零零一个字,异于常人.一个k,就写出了他的矛盾、困顿与迷惘.格格不入之感令人想起萨特的<恶心>中的主人翁,巧妙的借助名字展示了存在主义语境下个体生命的困境.故事情节: 这个不相干背景环境: 模糊的命名暗合不确定的故事发生的时代,暗示着这是不论任何时代都有的普遍性的故事.主题: k的模糊命名表明这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缩影,甚至就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作者写k实则在写整个人类社会.艺术手法: 作者模糊化处理,k犹如数学中的未知数,给人神秘感,模糊不清,捉摸不透,契合隐秘荒诞的文风作者: 卡夫卡的姓名首字母,不用我说了吧,就是k写作时代背景: k一个字母,犹如资本主义社会下对于个体的一个编号,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下个人的渺小,人的异化,人价值的破碎与缺失感油然而生.
看吧,只要你会了这一套理论,即使想要自己探究个啥也是很容易
而另一方面还有作文的问题.
<hr/>
第二部分-->关于作文:
那些说作文把字写成书法艺术的都是P,都是P,都是P!
文字只是思想的载体,你只要字体清晰,易于辨认就行!答主的字一直以来被从小到大的语文老师诟病,说我会在字体上吃亏,实际上呢?当然不清晰的字会造成阅读障碍,那肯定不行.
这里给大家推荐,就是一定要平时在标准的答题卡上去训练,保持一定速度,易于辨认即可.我身边那些书法大师也没见作文有多高分.
说完了字体,我们来说说作文思想.首先我又要骂人了,高三的时候常常见到身边同学看人民日报,看什么作文素材杂志,不建议!那种东西只能让你变傻,推荐看鲁迅的<野草>,学学那种有感染力的语言,也看看<共产党宣言><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学习一下正确的思想三观,这样你写的文章才有深度.这些小册子我都翻烂了.
<hr/>
第三部分-->关于选择题:
论述类-->多看<随笔><读书>期刊,多思考.注意比对原文
文言文-->注意积累,推荐<高中生文言文助读>
古诗-->看命吧,今年全国二卷出的什么鬼玩意
总体-->选择题一般还是要看做题与积累的硬功夫
以上便是我关于高考语文的一些亲身体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同学看到这赶紧去学习去,别刷知乎了
<hr/>
顺便有啥问题可以直接付费咨询()
<hr/>点个赞,语文分数++哦
慢ban拍
发表于 2021-6-26 11:20:14
北大学姐血泪教训,肺腑之言。选择远大于努力的典型问题。
对于好学生,语文是用来锦上添花的,不是用来雪中送炭的!
语文是用来锦上添花的!
不是用来雪中送炭的!
语文本身是拉不开太多分数的。
在语文大120+想突破到130前先三省吾身一下:
数学上145了吗?
英语上142了吗?
文综上240/理综上280了吗?
没有,
没有你跟语文较什么劲呀!这门学科本身就不是用来给好学生拉分的!
如果你是个艺考生,六个月搞定文化课,解个方程人设是学霸的那种,那语文确实可以帮你雪中送炭。如果你是目标是C9乃至清北,语文真的只是热身科目!建议你关注我后,取关这个问题。
数学顶尖的学生接近150,一般优秀的学生120出头,
语文顶尖的学生130,一般优秀的学生大110。
都是天赋+拼命,凭啥一科高25,一科只高12分。
我是教自主招生面试的,国内TOP1不敢说,TOP3应该是有的,因此各地超级中学的TOP学生都有辅导过。看成绩排名高的清北种子选手,稍稍偏科数学/综合的大有人在,偏科语文的基本没有。即便号称“偏科语文”,数英综也普遍偏高。仅仅是“号称偏科”而已。
你说气不气!
更气得在后头。
教育部规定,每年985/211(现在叫双一流)拿出招生名额的5%用于自主招生。学校越好(清北复交),对于自招的重视程度越大。
自主招生分考面试的,考笔试的,都考的。面试语文/数学优势都显示不出来,天赋好的/上我课乖的,分数就高。
笔试就尴尬了,数学基本是必考科目。最常见的配置:
考语/数或语/数/英的,只有数学英语拉得开分。(自招数学英语会偏难)
考数/理或数/理/化的,压根没语文什么事情。
你说气不气!
<hr/>正题:语文怎么从120+上130?
1 找最近2次大考中,试卷中所有没有上平均分的模块
2 找老师问原因方法/找习题本每道题累积刷10个小时,边刷边总结/与老师同学交流方法,然后这题再刷10个小时。
3 下次考试成绩会有进步的。
如果没进步:
1 这次考试考得这类题实在太偏
2 你找的方法不对
3 你语文没有上130的天赋。
除非天赋凛异,不然语文130分上的每一分都是语感和大量的习题积累而来,仅仅靠答题套路上130真TM难。
有一个人看见魔镜:
“魔镜呀魔镜,我语文要怎么上130呢?”
魔镜问:
“你为啥语文要上130呢”
他说:
“我想上清北呀!”
魔镜说:“
数学上145了吗?
英语上142了吗?
文综上240/理综上280了吗?
有了,再来找我吧。”
一年后,他回来了:
“魔镜呀魔镜,我已经满足你说的条件了。现在可以告诉我语文怎么上130了吧”
魔镜说:“上啥130,准备上清北吧。”
千万别想着数学/综合的瘸腿用语文补!
语文是用来锦上添花的,不是用来雪中送炭的!
经评论区补充,此回答只适用于全国卷+北京卷地区,其他地区苏格拉晴没教过也没考过,不好逾越评价。
这篇文章针对的是语文128左右 想突破130乃至135来获得分数提高的同学~至于很多学弟学妹在评论区提问,自己只想要120、或者110的语文分数,可以看下面的帖子。
同步收藏,名言用例姊妹篇:
苏格拉晴:有没有什么清新脱俗的作文素材可用于高考?
苏格拉晴: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尼采?
苏格拉晴:有哪些作文素材或名言是你百试不爽的?
微博/微信公号:晴说语文 更新套路~
清北学霸私人辅导+Q:158313905。
http://weixin.qq.com/r/kigKEmnEAzR8rS1x932A (二维码自动识别)
一笑释然
发表于 2021-6-26 11:20:44
想要提高语文成绩,提高作文是不可忽视的。
全国一卷考生,语文 139 分考入复旦,作文模考可以稳定在 55+。
我自身对语文很有兴趣,从高一开始用电脑制作作文素材,高三时在家复习时间多,高中毕业时整理已经有 16 万字。
我对高中作文有一些心得,从笔记整理出高中自己的作文大法,希望能对看到的同学有所帮助。
首先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就是「思」。那么思想和观点是怎么来的呢?
一是「读万卷书」,在阅读中逐渐领悟人生和解读世界,这就是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是在生活中感悟和反思,耳闻目睹的事情都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反省。
其次就是把思想和观点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是「写」。重复练笔,多次练笔,我们才能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学会用文字把思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谋篇布局,选择材料,文字铺陈,这些写作技巧都需要在练习中得到锤炼和提升。
所以,写作是「思」与「写」的结合。
一、方法
1.积累题目
我经常在各种素材杂志看文章,积累一些精当的题目可以在考场上套用提分:
《筑(体育)之基,强少年之国》
《少年何以强,(强体)必为先》
《迈(小康)之图,展(山河)时代》
《融己于群,汇国宏图》
《前路漫漫当笃行,(初心拳拳)应铭记》
《用(心)(济贫),以(行)(济困)》
《执(科技)之灯,照(扶贫)之路》
巧组词汇:
《承重,方可出众》
《辛苦非苦,安逸非益》
《校训可「撞脸」,发展莫「撞车」》
……
可以扩宽思路,帮助构思。
2.设想成文
如果遇到好句,可以设想如何把它用到自己的文章里,以下是我的一些零碎小笔记,希望可以对各位的作文笔记有所启发。
万能句:
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继往开来,且看来日,舒天朝晖,磅礴东方!(结尾 or 论述青年人该怎么做)
山河犹可期,他日必将展现华夏民族的幅幅惊鸿。(结尾展望)
(前文举例成就)发自内心的一张又一张笑脸,凝聚成共和国时代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幸福。(这是我为小康主题准备的句子)
当我们在小我与大我的选择中徘徊不前时,我们听到了它的声音;当我们在利己主义的时代沼泽中不可自拔时,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里的「它」指的是中国精神一类)
历史总会这样演绎,走过百年泥泞坎坷,才能迎来今日光风霁月。
摊开现世卷轴,泛黄的书页里溢满了(普通人对民族沉甸甸的担当):(举例)退伍军人杨善州十年出入山间,为祖国华诞献上万亩林场;申纪兰扎根西沟偏远村庄,两鬓斑白时终见荒村入小康。
时代幕布之下斟满了意味不明的絮语,有人……(伤春悲秋怜惜自身),有人……(背弃责任自诩潇洒)。(举例不同人的想法)
3.整散训练,短句训练
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我想如果我做语文老师的话,我会这样训练学生写作文。
我不是什么天赋型写手,只能多花点心思了。
以下是一段比较粗糙的整散训练举例:
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翻雪山,过草地,艰难险阻不生畏,跋山涉水不言败的长征精神;中国精神是勇斗争,敢赴死,民族大义存心间,前赴后继保山河的抗战精神;中国精神是不放弃,克艰难,任劳任怨献青春,隐姓埋名创新高的两弹一星精神;中国精神是战激流,抗风雨,视死如归上前线,风里雨里守中华的九八抗洪精神;中国精神是促团结,为发展,坚持不懈破冻土,千里万里成通途的青藏铁路精神;中国精神是献爱心,送温暖,齐心协力复发展,团结一心救灾情的汶川抗震精神;中国精神是不言败,再出发,超越自我展新风,十年磨剑再辉煌的女排精神;中国精神是探未知,问苍穹,东方一曲响神州,嫦娥九天赴明月的航空航天精神;中国精神是人心齐,泰山移,百川汇流勇抗疫,勠力同心克时艰的抗击新冠疫情精神!
这样做的好处不用我多说:开阔思路、开阔思路。
在考场上如果太紧张可以直接背来用。
4.灵活化用素材
(1)化用句子。
比如说如果这次的文章写得比较偏古风,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时可用——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
那用到作文时就可以把它古言化——身若伏波,与子同海。若为落木,与子同枝。若为兰草,与子同室。
(2)引用句子。把短句糅合到自身的论述来。
比如「协和万邦,兼善天下」的中国智慧;「以义为利,舍我其谁」的中国担当。
能使论述精准,阅读体验更佳。
这部分还是要靠大家自己多琢磨啦。
5.议论文文段六大方法
(1)假设:例子+假设+结论
起初,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高尔基并不是一门心思做文学,他年轻时被合唱团录取,但还是放弃歌唱,拿起了战斗的笔。设想一次,如果他被眼前的利益诱惑,一门心思投入歌唱,那么世界上就少了一个伟大文学家。由此观之:人生的道路要慎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举例论证,切题、确切、简洁、新颖
①正反对举法
②单例(1 个详细)组例(3 个或以上)结合法
(3)引用论证
①叠加式:名言+解说
「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不知」,国家亦是如此,没有十全十美,却有长青的信仰。
②嵌入式:融合到句子里,变成句子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虚拟越来越现实,冷静的分析与正确的态度至关重要。一味投入与一味排斥只会「大道如青天,我独不能出」。而适当保持距离,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去选择,终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守望现实,涓涓不雍》
(4)归谬法:引申论证
①假设对方观点正确。
②引申推导。
③得出荒谬结论,反驳对方观点,间接证明我方观点。
比如:禁止男女一起游泳→那男女还呼吸相通的空气呢?
(5)串珠:中心线索+多个例子
人的一生由许多步组成,关键却只有几步,因而,我们的选择极为重要。(线索)
鲁迅放下手术刀,选择了战斗的笔,成为医治精神顽疾的良医;翟秋白放下华美的文字,选择了在最黑暗的时候肩负历史的重担,成为一名年轻的战士;秋瑾放弃优渥的生活,选择用青春捍卫民族的未来,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升华。
(6)比喻论证,构建相对复杂的逻辑体系,多个主体、喻体
面子就是《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件衣服,它美丽而虚妄,华丽而空无一物。
各位国王,你们难道没有见过这件华服吗?你们身上难道没有穿一件你以为人人都看得见,其实人人都见不着的衣服吗?难道你不曾穿着这件所谓的华服在别人面前走,觉得自己有穿吗?
你们都有这种经验,所谓尊严、面子、矜持,乃至社会礼教。
6.结构
我的学校老师从来没有系统地教过议论文,一开始写的时候我也是挺茫然。以下是我自己看满分作文整理的思维导图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