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知州》:一幅千年前的苏州古城工笔画
2018年读到姞文的长篇小说《长干里》,我开始关注她的写作。姞文的创作速度很快,也保证了一定的文学品质。不多几年,她已经创作了十三部小说,获得多个网络文学奖项。姞文的写作,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旦选择了江苏题材,就再也没有离开,始终致力写好江苏故事,表现出作者成熟的创作理念,执着的艺术追求,和对家乡的一颗炽热之心。
这一次,姞文又出新作了,仍然是江苏题材,这一次她写了范仲淹。
范仲淹这个人物,他的经历,他的人生,他的故事,几乎是为天下人熟知的,正如姞文自己所说,通过范仲淹江苏故事三部曲的第一部《范公堤》的写作和发布的过程,她“惊喜地发现范仲淹在世界上的影响,各地一致推崇其为‘宋朝第一人’”。
选择这样一个热门的人物、热门的题材进行创作,无疑会增加写作的难度,也是对作者在写作中如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守正创新的一次考验。
所以,怎样写出一个读者既熟悉又新鲜的范仲淹,这是姞文面临的难题。
范仲淹的一生,给后人留下的无数宝贵精神财富,千百年来一直照耀着我们。他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他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他推行新政,在所不辞;他反贪肃吏,嫉恶如仇……从品格上讲,他又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风骨,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性,即使“谪贬下放”仍“与民同耕”;他还是宋代诗坛词坛上一颗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巨星,他的《岳阳楼记》千古绝唱,至今仍广为世人传颂……
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中的范仲淹”,姞文没有贪大求全,甚至放弃了多多益善的想法,而是选择了范仲淹在江苏的三个故事,一个是已经完成的第一部,写范仲淹青年时期任江苏盐城西溪盐仓监时修建捍海堰故事的《范公堤》;第二部是已经网上发布、纸质书正在出版中的《范知州》,写的是中年的范仲淹任苏州知府,整治水患促进农桑并创办郡学的故事;而另一部《高平堂》,则是范仲淹故事的延伸,可以说,这是从范仲淹出发,带着范式风格,走到明末清初,以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正义战争为故事脉络,描写随军南下的范仲淹后人留在台湾,开设学堂“高平堂”,将江南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在台湾扎根流传,成为台湾儒家文化的起始。《高平堂》既是范仲淹江苏故事三部曲之三,也是作者创作的“秦淮故事”系列之九。
就这样,作者选取了范仲淹一生中几个重要时间节点来表现范仲淹,这样的选择,果断不犹豫,在多而全的史料面前,能够保持清醒保持冷静,不左顾右盼,不东张西望,细致梳理后直奔目标而去,充分显示出作者的写作的成熟和自信,也体现出作者审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敏锐的目光和准确的判断。
这样的选择,一定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范仲淹的以民为本的“忧乐思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对于作者的影响和击叩,是不言而喻,十分鲜明而有力的。
三部曲中的《范知州》,故事有两条主线,一是范仲淹作为苏州最高长官,克服重重困难,率领军民同心治水促进农桑并创办郡学;另一条是范仲淹身为七品右司谏,心系汴京,直言进谏,与奸恶的宦官阎文应斗争,连遭贬黜不屈不挠。两条故事线相互交错,惊心动魄。范仲淹在故郡苏州的这段历史,时间不长,只有一年零四个月,但对他个人来说,这是他一生事业步入辉煌的转折点;对苏州、对江南而言,则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此之后苏州蓬勃发展,成为江南的经济与文化重阜;尤其是对后世治水,范仲淹“疏浚,修围,置闸”的策略,成为标准模式;其首创的“以工代赈”,更是成为常用的一举多得的良策。
长篇历史网络小说《范知州》传奇再现了一千年前中年范仲淹的人生轨迹,他为国为民,百折不挠;同时小说还塑造了范仲淹之子范纯祐、范纯仁、范纯礼三位名人的少年形象;并着力描画了勤劳质朴的苏州百姓和千年前的苏州古城风貌,可以说,《范知州》就是一幅千年前的苏州古城工笔画。
小说《范知州》故事跌宕起伏,情节曲折紧凑,人物生动,情感投入,文字既舒缓亲和,又张力十足,使得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一下子就能贴近读者,走进读者内心。
于是,我们早已经熟悉的范仲淹,从姞文的笔下再一次走向我们,走向更广大的读者。这里的范仲淹,这样的范仲淹,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也有了更大的 亲和力,更具可信度,更具价值感。
《范知州》将一直存在于我们想象中、揣摩中的范仲淹的形象,具象化了,生活化了,同时,又给了我们对于范仲淹的全新的认识,提升了我们今天以文学的形式纪念范仲淹的意义。
我们在姞文的《范仲淹江苏故事三部曲》中游历,在《范知州》中行走,感受到范仲淹的精神气息,仍然在我们身边回荡;触摸到范仲淹的喜怒哀乐,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千年过去了,故人的高尚品行,仍然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感谢姞文,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历史厚度有精神高度有文学温度的精彩的江苏故事,为江苏网络文学谷、为江苏文学的百花园增光添彩。来源:中国作家网 | 范小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