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时空 发表于 2021-11-21 09:48:01

日本妖怪文化:“从人心诞生的妖怪”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消灭

三联韬奋书店(ID:slbook1996)
当城市进入午夜 书店就是灯火
日本妖怪进入绘画领域,是从平安时代末期开始。当时与妖怪沾边的绘卷作品屈指可数,其内容主要是描绘妖怪从出现到被降服的过程,降服妖怪的神才是绘卷主角。到室町时代,因“百鬼夜行”绘卷盛行,诞生出相传由土佐光信绘制的“影响了日本妖怪绘画”的经典绘卷物——《百鬼夜行绘卷》(大德寺真珠庵本),以付丧神为主的妖怪们组队出行,声势浩大,妖怪的面目逐渐清晰。到江户时代,妖怪们才被逐一、独立绘制出来,以浮世绘的形式介绍给大众。经过代代绘师的努力,妖怪画不仅风靡于世,更成为浮世绘中独特的风景线。
时至今日,“妖怪”俨然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标签,不仅有以宫崎骏、京极夏彦、梦枕貘等大师为代表创作的妖怪文艺作品闻名于世,还有针对广大民众的“妖怪博士”资格认证考试以及深入民俗、与妖怪相关的节庆。在现代创作人心中,“妖怪”不再是恐惧的代名词,而是一种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的信仰,给予他们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更多温暖人心、引人深思的作品。
*文章节选自《妖怪来袭》(王逸杰 著 三联书店2021-11)。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文末留言。

《大猫怪》
明治维新后,因“文明开化”的推动,妖怪们被冠以“迷信”“上个时代的遗物”等名号,成为笑话一般的存在。原本累积至江户时代的妖怪传说,成为没有价值、缺乏文化的象征,遭到社会各阶层大多数人的排斥与舍弃。当然,“从人心诞生的妖怪”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消灭。
明治二十九年(1896 年),佛教哲学家井上圆了创作了大部头著作《妖怪学讲义录》,试图将“妖怪”与“迷信”等同起来,站在科学且批判的角度进行妖怪研究。他随后创立了“妖怪学”,陆续发表《妖怪玄谈》《妖怪百谈》《天狗论》《妖怪学》《妖怪学杂志》等著作,对流传下来的绝大部分妖怪进行了探究与分类。在井上的理论中,妖怪可以分为物怪、心怪、理怪三种大类别,其中物怪、心怪为“假怪”,理怪才是“真怪”。物怪、心怪这些“假怪”,皆因先人知识不足而造成的认知偏差和恐惧心理作祟等造成,是可以通过自然科学与心理学解释的,唯有“理怪”代表那些以人类的智慧尚不可知的存在,它也可以被归类为哲学和宗教范畴的“真怪”。
                                                                                        展开全文                                                                            大正十二年(1923 年),风俗史学家江马务出版《日本妖怪变化史》,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多方面打破了井上圆了的妖怪学理论,重新定义了妖怪的概念,将妖怪分为“变化”与“妖怪”两大类,以是否能变形作为两者的区分。其中“变化”的本体有人、动物、植物、器物、自然现象五种,“妖怪”是这五种之外不知其本体为何物的存在。在江马务的论述中,妖怪从一开始便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对人类心理造成极大影响,也将永远与这个世界共存。

《土蜘蛛草纸绘卷》
明治四十三年(1910 年),一本记载岩手县远野地区流传的逸闻、传说等内容的故事集《远野物语》面市,书中包括天狗、河童、座敷童子、山童等妖怪,以及神隐事件、濒死体验、祭祀仪式和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内容。这本书由远野地区民间故事小说家佐佐木喜善讲述,由著名妖怪民俗学家柳田国男通过调查,以田野笔记的形式编撰而成,为当时没落的妖怪文化点燃了一丝微光。柳田国男也由此开启了自己以民俗为切入口的妖怪文化研究。他不仅将日本各地流传的妖怪进行地域性划分,解释了“妖怪”与“幽灵”的区别,还提出“神丢失了信仰才成为妖怪”这样的论点。昭和三十一年(1956 年),柳田国男出版《妖怪谈义》,收录了他从明治四十二年至昭和十四年撰写和发表的文章,大胆地批判了井上圆了的妖怪学,并为妖怪的存在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他认为当一个民族试图进行自我反省,只有流传下来的保有原汁原味本土文化、民众心理和信仰的妖怪传说才能提供最真实可靠的参考。
经过多位学者的努力,原本为了打压妖怪而诞生的妖怪学,非但没有扼杀妖怪的存在,反而将妖怪推向一个更有意义的高度,也重新建立了“妖怪并非是可笑的迷信”的观点。纵使从明治时期受唯物主义思想影响,到战后恢复发展期,妖怪故事在城市中的境遇并不好受,却还是伴随着人性坚持下来。

《相马旧王城》
昭和三十五年至昭和三十九年间,被誉为日本妖怪漫画第一人的漫画家水木茂发表短篇漫画《墓场鬼太郎》。昭和四十三年,《墓场鬼太郎》更名为《怪怪怪的鬼太郎》(『ゲゲゲの鬼太郎』),以鬼太郎与他的妖怪伙伴们一起维护人类与妖怪间的和平为主线展开故事,并由东映动画制作公司制作成电视动画,在日本引起轰动,再度让妖怪成为热门话题,相关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随即蓬勃开展。
昭和四十七年,插画家石原豪人发表《日本妖怪图鉴》,开创了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妖怪图鉴出版热潮;昭和五十四年,“裂口女传说”暴发病毒式传播,造成了社会性的恐惧心理;昭和五十七年,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学家小松和彦发表学术著作《附体信仰论妖怪研究的尝试》(『憑霊信仰論 妖怪研究への試み』),在柳田国男对妖怪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即妖怪和神均是超自然的存在,两者都拥有善恶两面,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变。从学术领域到艺术创作领域,全新的妖怪研究格局由此形成,直到当下。

《新形三十六怪撰·清玄之灵仰慕樱姬图》
时至今日,“妖怪”俨然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标签,不仅有以宫崎骏、京极夏彦、梦枕貘等大师为代表创作的妖怪文艺作品闻名于世,还有针对广大民众的“妖怪博士”资格认证考试以及深入民俗、与妖怪相关的节庆。在现代创作人心中,“妖怪”不再是恐惧的代名词,而是一种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的信仰,给予他们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更多温暖人心、引人深思的作品。
- 浮世名妖录 -
雪女
女妖一直是浮世绘画家们喜爱的主题,有受传统美人绘影响的艳美造型;有充满怨念的恐怖造型;也有与民同乐的诙谐造型……无论风格造型如何,女妖们总是背负着令人唏嘘的故事,大多被情所伤,满怀冤屈,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与自身对爱的执着中,化身为妖魔鬼怪,完成生前无力完成的抵抗与复仇。

歌川国久《雪女图》
有关雪女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室町时代。据当时连歌师宗祇法师著作《宗祇诸国物语》描述,他曾在越后国(现日本新潟县)逗留时见到过雪女。雪女又名“雪姬”“雪女郎”“雪媛”,传说是山神的部下,生性冷酷,往往出没在积雪的山林,喜欢在下雪的夜晚以苍白性感的女子形象出现,夺走旅人的灵魂,是美丽而恐怖的妖怪。现在大家熟悉的雪女,是由青森、山形、秋田、岩手、福岛、新潟、长野、和歌山、爱媛等地流传下来的故事综合而成的。有的雪女会引诱并捕猎心仪的男子,逼迫对方同自己发生关系或直接将人变成冰柱带回山里;有的雪女会到山中小屋祈求水喝,如果给她凉水就会被她害死,如果给她热水或请她到暖炉旁取暖,她便会跑掉;还有的雪女会变化出外形如婴儿的雪童子,央求过路的人替她抱住,拒绝的人会被推下山崖,接受的人也将面临生死考验……
玉藻前
在众多日本妖怪中,有一些本领极大的妖怪,或称霸一方,或祸乱朝廷,虽然最终都被制服,但其故事代代流传,为无数创作者提供了素材,成为在民间热度不衰的日本妖怪代表。
以战斗力来说,玉藻前绝对是日本众妖之首。传说她曾凭一己之力灭了日本天皇的三十万大军,几乎令日本亡国。在日本,关于她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自室町时代前期,古籍《神明镜》和《下学集》、御伽草子《玉藻的草子》、谣曲《杀生石》都有对玉藻前的记载,这时的玉藻前还不是九尾妖狐,仅有两尾,只是以传说中迷惑鸟羽上皇的狐狸精的形象出现,与中国的“九尾妖狐”妲己无关。直到江户时期文化元年至二年(1804 年至1805 年),高井兰山创作的《绘本三国妖妇传》(『絵本三国妖婦伝』)和冈田玉山创作的《绘本玉藻谭》(『絵本玉藻譚』)面市,日本才开始将玉藻前与中国、印度的历史神话人物相结合,一个对玉藻前身份较全面的设定逐渐成形。

杨洲周延《东绘昼夜竞·玉藻前》
在公元前11 世纪左右的中国,以阴气结晶修炼的九尾妖狐化身为绝色美女妲己,成为商纣王的宠妃,商朝被周朝推翻后,妖狐逃到印度,化身为摩揭陀国斑足太子的王妃华阳天,被识破身份后再度回到中国隐姓埋名暗中修炼,直到唐朝,才随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返航船只抵达日本,借由真言宗的荼吉尼天信仰,与稻荷神社结合,增加了许多妖力。潜伏数年后,九尾妖狐化身女童,被武士坂部夫妇收养,取名“藻女”,18 岁时因美貌出众被钦点入宫,成为鸟羽上皇的女官,因美貌和博识深得上皇宠爱,赐名“玉藻前”,由此开始在日本朝廷里兴风作浪。不久后上皇突患重病卧床不起,御医无法查明病因,请阴阳师安倍泰成占卜才发现一切诡谲均因金毛白面九尾狐化身的玉藻前作祟。再度被识破身份的玉藻前只好逃出宫,躲到那须野继续行凶作恶危害百姓。在那须野领主须藤権守贞信的请求下,鸟羽上皇命三浦介义明、千叶介常胤、上总介广常为将军,安倍泰成为军师,派遣八万军士出征那须野。几经大战,讨伐军损失惨重几乎团灭,终于在僧人、法师、阴阳师各大团体的协作下,以名为“犬追物”的弓箭术将玉藻前困住,最后三浦介义明用两支箭横贯玉藻前腹部,上总介广常用长刀斩其首。玉藻前死后,尸体变化为巨大的毒石——“杀生石”,散发毒气杀死了附近的所有生物,直到南北朝时代(1336 年至1392 年),会津元现寺的第一代住持玄翁和尚才成功破坏了杀生石,玉藻前及其遗留祸害终被歼灭。
天狗
与其他以单独个体存在的妖怪不同,日本天狗通过代代“进化”,形成了特有的族群。按照江户时代中期《天狗经》记载,全日本天狗数量多达125500只,其中能力突出、拥有姓名的天狗有48 只,更高阶的天狗有8 只,统称“大天狗”,被视为神一样的存在,接受人们祭祀。它们分别是爱宕山太郎坊、比良山次郎坊、鞍马天狗鞍马山僧正坊、饭纲山饭纲三郎、大山伯耆坊、彦山丰前坊、大峰前鬼坊和白峰相模坊。

鸟山石燕《画图百鬼夜行·天狗》
日本最早关于天狗的记录出现在飞鸟末期至奈良初期的著作《日本书纪》中,用来比喻彗星和流星,是发生战乱的预兆。到平安时期,《源氏物语》《今昔物语集》中出现的天狗的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欺骗、伤害僧人的妖怪,还曾引发僧侣与天狗之间的大战。平安末期白河院院政时期成书的纪传体物语《大镜》中指出,心怀怨恨死去的僧人会变成天狗,天狗形象也由此变成了长着翅膀的僧人模样。镰仓后期绘师高阶隆兼绘制的《春日权限验记》中,天狗是一群长着鸟嘴鸟爪、半人半鸟的僧人,永仁四年(1296 年)成书的《天狗草子》中记载,各大寺院因傲慢坠入魔道的僧人都会变成天狗。至此,我们现在熟悉的天狗模样逐渐成形:红脸长鼻,手持团扇、羽扇或宝槌,身材高大,穿着似山伏,长有双翼,……之后,随着各种传说故事的演变,天狗间也产生了善恶的区分,善者成为山神一般的存在受人敬仰,恶者继续作恶多端终被降服。
金太郎
在日本妖怪文化中,妖与神一直是一体两面的存在:有因乐于助人受人膜拜,从妖变为神的;也有因不负责任被人遗弃,从神沦为妖的。妖与神之间不乏各种争斗,妖怪的克星也大有人在,他们的诛妖故事平衡了人们对未知的恐惧,从而大受欢迎。人们或将其故事绘制出来广为流传,或将其画像作为镇宅辟邪的道具。

金太郎最早以他长大后的名号“坂田金时”出现在镰仓时代宽元三年(1245 年)的《古今著作集》(『古今著聞集』)中,作为源赖光手下四天王之一,以参与击杀酒吞童子事件被大众熟知。而在分别于江户时期万治二年(1659 年)和万治三年问世的古净琉璃作品《源氏的由来》和《酒典童子若壮》中,才出现了关于金太郎出生和幼时的故事。据元禄年间(1688 年至1703 年)大受欢迎的通俗史书《前太平记》描述,金太郎是江户时期日本民间传唱度极高的正能量代表。作为山姥和雷神的儿子降生,在森林动物的陪伴下刻苦训练,心怀抱负善良上进……金太郎幼年故事的版本很多,比较统一的是他穿着红色菱形肚兜、背着大斧、骑着熊的形象。其身影陆续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中,鸟居清长、喜多川歌麿、歌川国芳三位浮世绘大师更是创作了多幅以金太郎为题材的作品。


妖怪来袭
王逸杰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11
ISBN:9787108072610 定价:248.00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妖怪文化:“从人心诞生的妖怪”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