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文、俞灏明刻画粤商群像,《广州十三行》成2022最受期待大剧?
作者| 糖炒山楂令人窒息的喘息声里,一个消瘦的人影缓缓向前,拉开那扇略有些璀璨迷离的窗户,缓慢走向庭院的过程仿佛走过了自己的一生。望着空中四散飞舞的火烬,年轻的、沧桑的、不甘的、充满理想的,各种声音不断袭来:“我活着就是要登峰造极”、“我们的立场也绝不让步”……
地面上,白银融化的水流动着,只是很难说清这红色是被漫天火势映红的,还是其中呐喊的人的心血;长长的街道上一排排的屋舍被滔天的火势所包围,象征着繁盛荣光的十三行正在被熊熊大火烧毁。镜头的最后,塑造过众多帝王形象的老戏骨焦晃惊喜出镜,没有过多动作却也留足了悬念。
今日,《广州十三行》宣布杀青。不足一分钟的预告片里,火烧十三行的氛围感、跟随式人物独白的故事感都被拉满,而当时兴极一时的岭南特色建筑彩色玻璃窗等具有时代标签的服化道,也凸显了该剧的匠心和质感。“迫不及待想要看了”、“定档蹲住”,不少网友感慨。
《广州十三行》正在快速跻身2022年最受期待的大剧行列。近年来,大众对厚重题材的古装剧的渴求不断增加,而品质大剧也往往可以撬动全民追剧浪潮。该剧以粤商群体为主体,以新视角挖掘地域文化里的新故事新群体,也补上了近代商人故事最重要的一块拼图,皆令人耳目一新。
更重要的是,作为唯一外贸港口,广州十三行的故事里天然有着东西方文化碰撞、经济发展和时代背景紧密勾连、人物命运与民族风骨紧密融合的元素。换言之,在传统文化热潮再度袭来、文化出海成新趋势的当下,他们的故事也值得被更多年轻人看到,传承中华风骨、弘扬文化自信。
厚重题材、粤商群像、民族精神,再加上曹盾执导、盛和煜编剧,朱亚文、俞灏明、文咏珊领衔主演,资深主创团队和实力派演员阵容所带来的品质保障,共同构成了《广州十三行》最独特的市场通行证,也让其率先锁定品质大剧的头衔。
粤商群像与民族故事,为什么说《十三行》一定会好看?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去年十月,《广州十三行》首发剧照上,这个从18世纪就流传的段子将粤商群体带到了大众面前。更形象的,是乌云压顶、浪潮凶猛的海面上巨型船只引人瞩目,另一侧屋舍林立、星罗棋布的街道,有隐约可见的繁华。
展开全文 从《乔家大院》到《那年花开月正圆》,近代商人的故事虽然少见于荧屏,但却总能够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相比古偶剧为爱情造梦不断上天入地所带来的审美疲劳,商人群体的故事挖掘不失为一个新鲜视角,毕竟他们身上天然就有着造富神话、阶层碰撞等观众偏爱的戏剧元素。
只是,作为与两淮盐商、山陕商人齐名的中国清代三大商人群体,粤商的故事却成了影视剧创作上的空白点。以“广州十三行”为关键词搜索,能够得到的一个基本印象是:市场对他们的认知,要么局限于大湾区,要么来源于书本、纪录片等,市场始终缺少一种更老少咸宜、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讲述他们的故事。
电视剧《广州十三行》的出现,显然弥补了这一类型题材上的缺口。作为当时唯一外贸港口,又是中国最屈辱百年的开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封建王朝与经济发展的博弈,特殊的历史背景又决定了广州十三行天然就是最好的戏剧载体,人物故事张力强、戏剧性足。
电视剧的故事以林炳元(朱亚文饰演)的成长展开,而最终预告片中我们所看到的那个略有些沧桑的身影,也为人物留足了悬念。不过,他只是粤商群体的一个缩影,群像才是这部剧最动人的部分。在今日发布的人物剧照和主演博文中,虽然不能精准感知人物身份、命运,但也能够通过细腻神态、考究服化道以及群像剧照感知到这幅庞大群像里的起伏变迁,林炳元、郑仕承、卢畅云……这些角色正在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
而无论是火烧十三行所代表的历史大事件,亦或是中英文融合的表达、极具岭南特色的彩色玻璃窗等,也在不断将观众拉回到那个特殊的时代语境里,更置身其中地感知人物成长、也走进粤商群体和他们的故事。除此之外,岭南文化特色、商业故事、以及时代变革里的国民情绪,也都是这部剧的看点。
“二搭剧组”的新火花碰撞,率先锁定品质大剧头衔
沧桑的身影、严重前倾的脖子和头、微微举起的双手、缓慢向前的步伐、凝望火烬的神情,似乎很难将预告片中的林炳元和朱亚文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朱亚文所饰演的角色类型愈发多样,匪气、正气、孩子气、军人的阳刚之气,但唯独没有像这般让人情绪复杂、又不自觉被吸引。
最新发布的人物剧照中,光影斑驳里他端坐在桌子前,若有所思的神情、抿紧的嘴巴等则又是另一番感觉。作为电视剧的灵魂人物,林炳元的心路历程刻画和他所处的时代风云,显然对演员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目前来看,朱亚文显然承接住了这份厚重和复杂,也承接住了来自市场的期待。
其实《广州十三行》的故事并不好讲,看点也意味着创作的难点所在,但该剧的每一次露出,都不负期待。这离不开电视剧的主创团队和主演阵容:该剧由爱奇艺、鱼子酱传媒出品,曹盾执导、盛和煜编剧,朱亚文、俞灏明、文咏珊领衔主演,张天爱友情出演,徐璐特别出演,余皑磊、芦芳生主演。
曹盾和盛和煜的合作,奠定了该剧的品质基础。曹盾对摄影和画面质感的追求,在《长安十二时辰》等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他镜头下的长安更是带火了西安旅游,如今瞄准广州十三行这个同样地域特色浓郁的群体,自然令市场期待。预告片中考究的镜头语言,岭南特色的建筑文化等,剧照中精致用心的服化道,便是证明。
盛和煜用了十年的时间,打磨《广州十三行》的剧本,致力于凸显其中的民族精神、人物风骨。而在此之前,他所参与创作的《恰同学少年》《香山叶正红》,同样是无数人心中的经典代表,他在宏大题材叙事、群像刻画、人物挖掘等方面的功力毋庸置疑。
演员层面,虽是偶像出道,但俞灏明近年来在角色塑造上的成功已然在《那年花开月正圆》《大明风华》等多部剧中被见证;文咏珊同样在《风声》《误杀2》等剧中挑战并高度完成各种类型角色。而两人广州、香港的出身,同样是对表演的加持。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个典型的“二搭剧组”,导演曹盾与朱亚文、文咏珊、张天爱、徐璐、余皑磊、芦芳生等演员都是二次或多次合作,朱亚文和俞灏明也在《大明风华》中有过精彩合作,这也意味着更高的默契度、更一致的创作理念,以及全新的火花碰撞。这会是一次主创和主演高度协同合作的创作佳话。
“传统文化热”来袭,我们为什么需要《广州十三行》?
传统文化热、高昂的爱国热情,正在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社会大情绪。过去的几年里,影视剧尤其是古装剧,更是不约而同高举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而来。只是响亮的吆喝声下,市场同样在呼唤能够真正展现民族精神、弘扬文化自信的内容载体,并能够与当下的环境产生更强的勾连。
为什么说市场需要《广州十三行》呢?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中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时代里:除了上文提及的预告片里的彩色玻璃窗,剧照中留着辫子的清朝人与西方人的对峙、以红黄蓝为主色调的地毯等场景,同样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在更具象的地域、群体里挖掘某一历史阶段的文化特色,是宏观的传统文化热的新视角,也让更多人在其中感受文化融合的过程,感知属于地域传统文化的魅力。随着“古城文化”的崛起,这显然会成为新趋势,而《广州十三行》的播出,也意味着“广州”这个现代化经济语境下属于这个城市的传统文化价值正在被开发。
古装剧的文旅联动之外,这部剧同样拥有更现代化、更普世的精神内核。诚然市面上聚焦这一历史时代的影视剧不在少数,但却鲜少有人将镜头对焦商人群体,看到这一群体在特殊历史阶段的发展、挣扎和民族风骨。《广州十三行》以粤商群体作为主角,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拓展。
粤商群体的崛起,本身就是在西方文化和势力的强势入侵下时抓住机遇快速成长;以林炳元为代表的商人成长故事,则展现了中国人的经商头脑,有以茶为媒背后的种植技术、行商技巧,也有中国传统品德如善良宽厚、慷慨大方等;而特殊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与家国风云相勾连,则是人物风骨、民族精神的体现。
“我们的立场也绝不让步”、“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这到底是谁的错呢”……每个人都在其中选择、叩问、妥协抑或是坚持。这是一个足够复杂的语境,但人物身上的独立风骨、坚持坚守、赤子之心却足够动人。即使身处其中,他们仍然坚信:“这份耻辱与苦难,中华民族将绝不会永久承受下去”。
优秀的影视作品,总能够迸发出穿透时空的精神力量。回归当下,文化碰撞、文化出海已然成为趋势,这段具有中国风骨的商人故事也值得拥有更现代化的解读。我们期待《广州十三行》,不仅是一个好故事、品质大剧,还在于其中永远隽永和尝新的精神力量。最后,借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一把子期待,蹲守定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