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闷声成爆款,影视作品×严肃文学“良配”不易
泪流满面、意犹未尽、不倍速、停不下、要二刷……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人世间》以平凡感人的年代故事、真实朴素的时代质感、全员在线的演技水平和角色魅力,让观众在开播至收官的一个多月里,频繁地自来水安利与刷屏讨论。昨晚大结局,该剧播放数据和口碑的双双大爆:收视率破3,创CCTV1近5年新高;爱奇艺站内热度破10000,是继《延禧攻略》《赘婿》之后第三部热度破万的爱奇艺剧集;豆瓣评分8.1,许多网友从痛哭流涕看到喜笑颜开,直接打五星……
虽然相比于去年的《山海情》和《觉醒年代》而言,该剧在热度、口碑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但毋庸置疑,《人世间》剧作扎实、价值深刻,已成为2022年开年口碑与热度双收的爆款之作。
年轻受众的占比影响了什么?
百度数据显示,《人世间》的男女受众比例相对均衡,分别为40.11%与59.89%。受众年龄在30-39岁的人数最多,占比39.4%,其次为20-29岁的年龄段,占比24.92%。而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占比超过了3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世间》获得了全年段观众的广泛认可,尤其是占比幅度很高的中老年观众,也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能够吸引大龄观众追剧的,是剧中关于知青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改革开放等特殊年代的记忆与情感,以及平民史诗的剧作与质感。
而诸如秉昆与郑娟、秉义与冬梅、周蓉与冯化成的爱情婚姻线、事业线,以及周家三兄妹与父母的情感线,秉昆、德宝等“六君子”的友情线等情节也切中了当下许多年轻人的情感共鸣点。这部剧可以被视为是“客厅文化”的重演,将不同代际的观众们再次连接在了一部剧里。
但与去年的两部开年大剧《山海情》《觉醒年代》相比,《人世间》受众中的年轻观众占比偏低,29岁以下年龄段的观众,《人世间》占比27.83%、《山海情》占比43.36%、《觉醒年代》占比51.2%,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世间》收视热度不断飙升但社交平台讨论热度不成正比,反而偏弱的原因。
《人世间》的火爆也是事实。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人世间》在CCTV1播出首周收视即破1,此后三周收视率持续破2,第五周每集平均收视率高达3.3,目前各项数据均位列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指标第1名。此外,该剧在2月24日登陆江苏卫视后,迅速拉高了收视,使江苏卫视在省级卫视中排名第一。
与收视齐飞的是该剧的网络热度表现。骨朵数据显示,《人世间》上线第4天热度即在电视剧榜排名第一,在全部剧集榜排名第三。2月6日至今,除2月14日短暂位居第二外,其余23天均稳居骨朵全部剧集热度榜第一。昨天大结局,该剧在骨朵的热度峰值已突破90。
剧好,但意难平
与屡破记录的收视、热度相比,《人世间》的口碑颇有些“意难平”。首先,6.9w人评分8.1的《人世间》与38.1w人评分9.2的《山海情》、40.9w人评分9.3的《觉醒年代》仍有不小差距。
其次,虽然许多人为《人世间》的平凡故事而感动,为多样精彩的人物群像而喝彩,为“穷人有的是力气,没的是钱”“苦吗,嚼嚼咽了”等金句与经历而共鸣,但也有不少观众“越看越生气”,或者说也是意难平。
比如从始至终都不讨喜的周蓉被网友频繁拎出来骂“自私”,就连宋佳自己都说“给大家添堵了”。实际上,在原著小说中的周蓉代表的是梁晓声对于思想独立的知识分子的理想化塑造,剧集中的周蓉有过于个人化和理想化的行为与性格,导致她变成了一个“从不为家人着想”、“自私且冲动”但“依然还会有暖男蔡晓光不离不弃守候”的“蹩脚人”。人物不讨喜的同时,还缺乏现实合理性。
还有网友认为,“诗人冯化成,前期疼妻子、爱女儿,后期出轨、抛妻弃子出国,结局直接让他出家洗白,看破红尘式的虚构使这个人物显得更加虚伪”、“曹德宝、乔春燕后期黑化然后结局强行洗白也并不贴合现实。”还有,“周楠死的太随意”、“骆士宾如何白手起家的?”以及“剧情中后期落入苦情戏的窠臼,给人物设置了太多人为的、不必要的苦难与折磨。”
一方面,结局的虚构式圆满削减了原著的真实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正如编剧和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使每个人都有一个妥善的结局”,是他们希望在小说沉重的底色中调和出明亮与温暖的最初设想。以积极达观的态度面对社会变迁与个体命运的沉浮,既是编剧的选择,也让一部分不喜“be”的观众有一个“he”的结局吧。
不过,与原著小说相比,剧中周父周母的故事线被极大地丰富了,“父母爱情”与“父与子”的矛盾被编剧处理地更为戏剧化,也将人物之间的张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周秉义和郝冬梅的结局改写也是剧中的一抹亮色:原著里,周秉义因为工作操劳、压力山大,导致癌症扩散,退休没多久就因病去世,而冬梅则是嫁给了一个70岁的华侨,剧中二人则重回定情地携手白头……
严肃文学的春天?
有差距并不意味着不好。《人世间》如今在收视和热度上的成功破圈,既是由原著作者梁晓声、编剧王海鸰、导演李路等主创人员及众多优秀的演员们强强联合打造出来的严肃文学精品,也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在现阶段经由政策、平台、公司、观众等各个层面助推发展的结果。
2021年《山海情》《觉醒年代》等剧集的火热与良好的口碑表现以及2022年《人世间》等作品的出圈,正激励行业转向现实主义、主旋律、严肃文学改编等紧抓时代情绪,塑造平民英雄与时代群像,展现国民精神作品的创作中来。
而在《人世间》产生巨大影响之前,一大批严肃文学改编潮也已来临。在此前“优爱腾”三大平台发布的2022年片单上,多部严肃文学作品的改编被提上日程。在爱奇艺的系列片单中,除了《人世间》,还有路遥的《人生》、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在腾讯视频2022年的片单中有金宇澄的《繁花》、余华的《文城》,王蒙的《这边风景》、贾平凹的《秦腔》、苏童的《黄雀记》、徐则臣的《北上》、滕肖澜的《城中之城》《心居》等也纷纷宣布将进行影视化。
严肃文学因其现实主义底蕴深厚、精神内核深刻,而被行业通常视作能够拍出“经典”与“传世之作”的大IP。早年间第五代电影导演的成名之作多由严肃文学改编而来,如《红高粱》《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近几年随着《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山海情》《觉醒年代》以及《人世间》等剧的热播,更加证明了观众对严肃文学改编影视的需求越来越高。
但严肃文学影视化也是一把双刃剑。考验的是主创团队从内容开发、编剧改编到制作发行等全方位的能力与实力。投资体量大、改编难度大、难于被年轻观众喜爱等问题也是摆在制片方面前的几大难题。
据统计,茅盾文学奖自1982首届评选至今,获奖的48部长篇小说中,共有31部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剧、话剧,除《人世间》外,为大众所熟知还有《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推拿》《暗算》等。有茅盾文学奖作品打底,一般影视化改编的作品口碑都不会太差,但在热度、收视等层面依然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与“沉没成本”。
尽管《人世间》在年轻观众群中的讨论度比较一般,但其已经形成了高收视、高热度与高口碑的市场反馈给了行业信心。相信未来,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好的严肃文学改编作品,兼具口碑、热度与市场的同时,逐渐沉淀为传世经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