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构思故事情节,脱离不了看过的网文,怎么做到合理地化 ...
作者:一点资讯你需要做的不是如何去避免别人写过的桥段,而是如何让读者认同情节发展是出于故事本身。
哪怕是完全相同的一件事,不同人讲述也是不同的。
你需要做的是自己去讲好这件事,根据你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观点来讲这件事。
……
模仿,是让你分析其他人如何讲好这件事的方法,手段,起承转合,时机把握,引导方式。
假设你看到一篇很典型的‘倒叙推理’侦探小说。
凶手是放在开篇的,这个凶手是谁,他怎么作案,甚至他作案的动机都在一开始告诉读者。
这个时候要怎么讲好这个故事。
如何将看点引导向‘侦探’的推理,如何展开‘侦探’和‘凶手’的互相博弈。
如何表现侦探破案的过程,如何取得关键性证据的手法,如何表现凶手的心态变化,这才是关键。
所要学习的是‘如何讲好一个倒叙推理故事’,
而不是说要去学原作的‘密室布局’‘破案手法’‘作案动机’‘人物设定’这些具体情节设计。
……
同样让你去写一个‘倒叙推理故事’,你有不同的人物设定,不同的行为动机,不同的作案方式,不同的博弈,不同的推理过程,不同的关键证据。
这样才能算是‘举一反三’‘灵活化用’。
你要在‘开篇已经交代凶手’的情况下,通过你学到的手法,自行去思考如何讲好这样一个故事。
而不是之前的凶手有情感矛盾,我这也要情感矛盾,之前凶手是密室杀人,我这里也要密室杀人。
……
这里的区别,我就不举例子复述了,大致清楚即可,毕竟问题是,怎么做到‘写出自己的故事’。
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不要产生可以偷懒,可以图省事的心理’。
实际上很多时候你下意识会照搬别人的情节,都是因为你自己懒得思考,本能的逃避思考。
这种心态不去改变,任何方法都没有意义。
同样是关于霸凌的故事,同样是平凡的主角,同样是忍无可忍。
感觉别人都喜欢用‘悲愤’当情绪助燃剂,那我也干脆这么写好了,感觉读者都吃这一套。
当你这么想的时候,自然下意识就会去照搬看过的情节。
千篇一律的校门口被堵,主角敢怒不敢言,校霸撂下狠话,主角心里悲愤,憋屈,深感弱小无力。
但是,如果你要写自己的故事,写自己的原创情节,就不能有‘读者爱吃哪一套’这种想法。
你以这种思路作为出发点,潜意识就只会是从你所看过到的情节里去筛选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正确的创作思路,应该是从你所设计的‘人物’角度出发,即‘作者的代入’。
假设你的主角是一个‘性格懦弱’的人,你要设想,如果你是一个懦弱之人,你应该会怎么去做?
这天风和日丽,你放学回家,玩着手机哼着歌,突然就被一群校霸拽进巷子里。
他们不仅抢了你的手机,给了你两耳光,还威胁你明天放学再带两百块钱来。
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你委屈,你退缩,你只敢心里嘀咕,结果换来的又是一顿暴揍。
你默默捡起被撕烂的书包,不知道回家该如何跟父母解释。
你回到家自己一个人把校服偷偷洗干净,然后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将门反锁。
父母下班回来之后将饭菜做好,喊你出来,你只说今天实在没有胃口。
你将过年存下的红包都拿出来,发现还是凑不齐两百块钱,突然间,你有了不想再去上学的想法。
只要不去上学是不是就不用挨揍,不用给那些人交保护费了?
你没敢贸然开口,因为你知道父母肯定不会同意,但如果不这样做,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似乎只剩下一条路,就是忍,只要再忍一忍,这一切都会过去。
第二天,天色有些阴沉,你背着昨晚缝好的书包回家,你很担心那帮人又会从哪个角落里窜出来。
这帮人的确是习惯在放学路上堵人,你离着很远就看到了他们拽住了一个低年级的学生。
你拉高衣领遮住半张脸,加快脚步,想趁他们还没发现快速通过。
没准今天可以躲过一劫。
但你突然听到一声惨叫,还是忍不住看了过去,你看到那个被围住的学生跟那帮人打了起来。
你看见昨天抢你手机的那个校霸被一板砖放倒。
这时候你突然意识到,原来,不是只有忍耐一个选择,你要有那学生一半的本事,你也可以反抗。
……
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只要确实是从自己的‘灵感,人物,情节需要’去展开故事思考,谁又能说这不是你原创的故事?
你给出的动机是真实的。
你人物的想法与行为是契合的。
你的整个故事思路,情节,场景都是合理自然的。
这就是照搬思路与原创思路之间最大的区别,别人的故事本身也是从别人的源点自行思考出来的。
作者的思考过程,虽然不会直观呈现在作品中,但读者却可以‘看见’作者的逻辑。
这些逻辑包含在许多细节之中,人物的思考,反应,行为,神态,动作,对白,乃至场景与氛围。
这些逻辑同出一源,彼此之间会非常契合,流畅自然圆润,这是一个无法被模仿跟替代的过程。
……
除了以‘人物’做出发点之外,还有些作者喜欢以‘灵感’‘设定’‘情节’‘场景’做出发点。
以人物做出发点的方法,上面例子已经讲了,本质是‘作者的代入’。
以灵感,设定,脑洞做出发点的方法,本质是‘层层扩展与组合’。
以情节,场景,时间线,故事线做出发点的方法,本质是‘逻辑与推演,从静止到运动’。
虽然‘方法’不相同,但作为养料的始终都是‘源于作者自身的海量思考’。
所谓原创思维,就好像埋下一颗‘种子’,灌注‘养料’,最终使之生长为一颗‘大树’的过程。
……
以上,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