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三叶草 发表于 2022-3-28 10:36:02

林黛玉发疯文学背后的流量密码

编辑导语:互联网上的文学潮流“此起彼伏”,比如先前的凡尔赛文学,到近来的发疯文学。而在流行的发疯文学背后站着的,却是《红楼梦》等一类老剧。为什么《甄嬛传》《红楼梦》等老剧可以引发众多年轻网友的注意?不妨看看作者的解读。
编辑导语:互联网上的文学潮流“此起彼伏”,比如先前的凡尔赛文学,到近来的发疯文学。而在流行的发疯文学背后站着的,却是《红楼梦》等一类老剧。为什么《甄嬛传》《红楼梦》等老剧可以引发众多年轻网友的注意?不妨看看作者的解读。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
看到这句话想起林黛玉的朋友,最近应该也在被林黛玉发疯文学洗脑。“发疯文学”即为发一大段疯狂的废话很解压,能让对方知道面对的是一个疯子,最好谨慎一些,是种快乐又实用的文体。
林黛玉温婉、娇弱的说话风格,被网友用来表达平日难以启齿的话语,诸如吐槽老板、拒绝请求、吵架缓和。也由此衍生了# 林黛玉发疯式聊天# 男版林黛玉发疯文学文案等热议话题,为发疯文学又添一文体,在互联网掀起一股“文艺复兴”。
除了以林黛玉为中心的《红楼梦》,《甄嬛传》也持续活跃在互联网中,在#甄嬛传十级学者#甄嬛传里的四种文学等话题中可以看到年轻人对《甄嬛传》的痴迷:模仿甄嬛语气、放大镜式观剧、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和甜宠剧、悬疑剧等当下新剧相比,《红楼梦》《甄嬛传》等老剧为何能在短视频时代不断吸引年轻人,并引发专属的网络狂欢?
一、年轻人偏爱“××文学”
林黛玉文学在年轻人生活中疯狂生长。
社交软件聊天时使用“妹妹这时候倒是想起来姐姐了”“何必在这说这些话”等林黛玉语录,再配上“我就知道一切都是错付了”的表情包,狠狠拿捏了林黛玉式的温柔与娇嗔。
林黛玉式语录的精髓在于对情绪的拿捏,表达远离书面语言及日常用语,和日常用语的直抒胸臆相比,重在阴阳怪气和委屈,在喜剧性效果中表达自我情绪。看似发疯,实则真情实感。
                                                                                        展开全文                                                                           
这种表达狂欢也可以看做是现实生活抽象化的产物,为缺少吐槽与批判机会的话题提供表达出口,以此实现情绪释放与观点表达。
同时,在讲究情商和表达技巧的现代社会,如何体面表达本来难以出口的话语,而又不受人讨厌,是年轻人一直在探寻的表达技巧,而林黛玉的自身性情以及在贾府的“生存之道”提供了“蓝本”。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虽然心思敏感,却在表达上率真可爱,就像薛宝钗所说:“颦丫头的一张嘴啊,叫人恨也不是,爱也不是。”
但随着这种模仿语录在互联网愈演愈烈,添加各种个人化表达,“林黛玉语录”的本质变得模糊,语录背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也逐渐单调。因此,有网友指出“发疯文学是在污名化林黛玉,林黛玉明明很好哄,无条件相信宝玉,和茶里茶气的句子没有半毛钱关系”。
偏爱林黛玉发疯文学是因为表达句式还是背后的人物形象成为进一步讨论的话题。有的网友出于文化审美趣味,使用林黛玉文体表达情绪、制造热梗;有的网友出于对人物形象的喜爱,探寻表达符号所承载的个人性格、独到见解。
不仅是林黛玉发疯文学,纵观引发年轻人群体式狂欢的“××文学”,背后往往隐喻典型的人物形象。“丫头文学”背后的“丫头,别嘴硬了,我知道你喜欢我”的霸总、普信男形象;“卑微文学”背后欣然接受拒绝依然自我感动的卑微人设。
也正是鲜明的人物形象,为网友的模仿提供了明确的特征。比如短视频博主对林黛玉的模仿,眉眼间充满情绪表达,说话的声音及手部的动作都共同建构了生动的模仿。
无论是林黛玉自身的人物特质还是表达方式,都成为这场狂欢的导火线。具有同样“互联网魅力”的还有甄嬛,《甄嬛传》更是常常登上热搜,“甄嬛传十级考试”“甄嬛传表情包”等话题都反映了网友“显微镜式”地观剧。不仅是观剧,网友也纷纷模仿甄嬛、华妃、沈眉庄等典型人物的口头禅及经典动作。
甄嬛传文学包括了废话文学、古典文学、四种文学(举例如下图)。林黛玉发疯文学、甄嬛传文学更像是经典老剧与年轻人“对话”的窗口。

图源微博
二、林黛玉与甄嬛成为UP主的流量密码
林黛玉与甄嬛生生不息的互联网生命力也体现在B站UP主的视频中。
怀旧情结与新发现是人们反复观看《甄嬛传》等老剧的原动力。据云合数据显示,《甄嬛传》位于电视剧霸屏榜第七位。很多网友作为《甄嬛传》的十级学者,每次看剧都能有新发现,比如给华妃抬轿的人撞脸汪苏泷、甄嬛的眼睛里有打光板。
有网友表示“就像定期会看一下相册一样,是一种潜意识里的需要,或者说是一种习惯”“老剧会让我想起许多往事,它的背景、环境、服饰都让我产生一种认同感,证明我实实在在地走过”。
UP主如何利用对老剧的怀旧、新发现开启创作?
首先是剧集分析,在几分钟内概述剧集,并进行延展,比如值得反复推敲的细节、经典台词、剧情间的逻辑。点开抖音用户“堆力哥”的账号会看到“红楼梦精彩片段赏析”合集,更新至117集,播放量达到427.5万;“南妈的红楼视界”以“分主题、段落深入走进这本旷世奇书”为简介,更新《红楼梦》剧集至299集,播放量达1051.8万,还有自己对剧情细节的解读。
其次是以剧情为中心延展的二创,诸如绝美镜头混剪、手动控制剧情。在B站中不少UP主用《穷开心》《热爱105度的你》《ring ring ring 》等热门歌曲对《红楼梦》的原音进行魔改,并加入新台词;也有UP主剪辑《甄嬛传》的剧情,重构戏剧冲突与人物关系;甄嬛100秒绝美镜头cut更是让人忍不住一键三连。

来源:B站UP主“氧先森”
除了剧情外,人物IP也是UP主的内容方向之一。
以林黛玉命名的“世外仙姝寂寞林”“林隐栖迟”“林丫头的白玉簪”等UP主,比起剧情更关注林黛玉这一角色的个性特点,包括表达风格、神态变化、动作特点等,比如“林黛玉怼人合集““林黛玉在剧里笑了90多次”等视频。
对于甄嬛,UP主们更擅长剪辑人物一生的变化,“你看她几分像从前”“抬手臣妾,落手哀家”等视频通过集合头饰、笑容、对镜梳妆等细节,表现甄嬛从初进宫到当上太后的“进阶”历程。
也有CP党为林黛玉跨剧组CP,孙悟空、伏地魔、张飞、陈佩斯、迪迦奥特曼都成为林黛玉的CP搭档,通过角色的重新组合带动背后剧情的融合;还有温太医与魔仙女王的CP,讲述“权力至上却为等他一人”的故事,太后与沈眉庄“为她铺就荣华路”的故事。

剧情与角色之外,主创演员也一直备受人们关注,《甄嬛传》捧红了哪些女演员、开播十年演员现状、角色和演员的相同之处等热议话题延续剧集内容至现实生活中。
戏里的角色、戏外的演员,深刻影响着网友的生活,于是就有各种配音神似原声、模仿还原的视频,包括“一年一度甄嬛传演绎大赛”“川影学生配音甄嬛传神似原声”等内容。
不管是林黛玉发疯文学霸占聊天界面,还是甄嬛成为UP主视频主角,经典老剧始终影响着人们的互联网世界,并隐喻现实生活中难以启齿的现象与问题。我们不断加入一场又一场文学式狂欢中,以此作为聊天表达模板、视频创作素材。但当新的经典诞生、热搜褪去,又有多少人真的会因为曾经的狂欢记住经典呢?
作者:晓含;编辑:园长;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
本文由 @刺猬公社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黛玉发疯文学背后的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