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对》2分钟售出超2000份 悄然走红的数字藏书到底是什么?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2022年,数字藏品的话题非常热。不少企业或相关机构纷纷开始发行自己特定的数字藏品。如今,数字化风潮也刮到图书出版业。5月10日,新华文轩四川数字出版传媒联合“阿里拍卖”,推出了全国首个数字藏书产品——阿来的《瞻对》。直购限量2999份,在开售2分钟的售卖量就突破2000份,销售界面更是引来了超过3万人次的围观。被称为是“全国首个区块链图书里程碑项目”打响了第一枪。
数字藏书不是收藏图书的电子版
什么是数字藏书?它是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的限量版实体图书和数字藏书票融为一体的图书资产包,首创性地实现出版社精选的实体图书与数字资产的结合。但这么说,可能有人还不是很明白。事实上,自4月29日上线预展以来,数字藏书项目已引起广泛关注。但什么是数字藏书?它跟普通的藏书又有什么不同?数字藏书到底藏的是到底什么?都是值得探究一番的。
听到数字藏书,或许不少人首先想到是电子书收藏。但其实,一份数字藏书并不是收藏某本书的电子版,而是收藏实体图书+作者亲笔签名的限量数字藏书票。比如《瞻对》的一份数字藏书就是一本实体书+限量数字藏书票。该藏书票画面定格于历史的某一瞬间,老旧斑驳的文物、被时间雕刻的沧桑脸庞,有人从远处策马而来,牦牛驮着沉甸甸的货物在逶迤的山路上缓慢前行。
传统意义上的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国际上通行在票上写上相应的拉丁文字,表示“属于私人藏书”。藏书票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财产,与藏书章有异曲同工之处,被人们誉为“纸上宝石”“书上蝴蝶”“微型艺术”。《瞻对》限量数字版的线上藏书票遵循被誉为“纸上宝石”和“书上蝴蝶”的国际藏书票的设计原则,与限量上链图书一一对应锚定,并由作者手写签名。
用区块链技术给你珍藏的书一个数字身份证
5月11日下午,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中心主任刘天骄。
数字藏书与数字藏品仅有一字之差,但在刘天骄看来,这两者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数字藏品往往没有线下实体存在物。但是数字藏书,则是实体与数字,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它包括线上的数字藏书票和实体纸质书。”
那么,这种数字藏书与普通的藏书有什么区别呢?刘天骄解释说,“在以前,如果读者喜欢、收藏一本书,就用一张藏书票来表示自己对这本书的收藏。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复制技术的提升,如果只是用普通的藏书票来表明收藏,其收藏价值已经变小了。数字藏书是利用现在发达的区块链技术等数字化手段,把一本书和它的藏书票进行锚定,并进行独一无二的编码。也就是说,你买到一份数字藏书,会收到一本实体书和线上数字藏书票,实体书和藏书票都印制有独一无二的编码,互相锚定,完全对应。这就大大提高了图书收藏的珍稀度和唯一性。每本数字图书也因此拥有了唯一对应的线上数字身份证号码,上了区块链,成了你的数字资产,可以查询,可以转让,可以收藏,有增值价值。”
《瞻对》图书原价为一本69.8元。一份相应的数字藏书是79.8元。购买者会得到《瞻对》实体书一本与阿来亲笔签名的限量版数字藏书票。
除了阿来的《瞻对》,在5月11日至5月20日,知信链数字版权资产官方店还将陆续开启首批作品的直购和竞拍。后续作品包括《永远的袁隆平》《望江南》《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第二辑:十二金钗》《三星堆青铜器线绘与拓片》《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大秦风云》等9部作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