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提高写作水平的技巧分享?
作者:知乎有哪些提高写作水平的技巧分享? 提高写作水平需要不断练习和努力,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的技巧:
多读多写:多读其他人的作品,可以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并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
注重结构:写作时,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如引入、主体和结论等。
使用丰富的词汇:使用丰富的词汇和短语可以使文章更有表现力和丰富性。
注意语法和拼写:语法和拼写是写作的基础,需要注意每个句子的正确性。
修改和润色:在写完后,需要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润色,使其更加流畅和符合逻辑。
了解文体: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用途,并练习运用
学习记录下你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和想法,并将它们融入你的作品中.
多反馈:请别人评价你的作品并征求建议,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多读,多写。王晶说,写作不能靠灵感,如果靠灵感就不是职业手。 题主的问题是有哪些提高写作水平的技巧分享?其实我认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技巧只有广泛的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就足以理解其中的奥秘,但是有不少人对这个基本道理也弄不清楚,更别说已经学会了使用,一直到使用得运用自如其实都需要我们逐渐的提高自己的文章意识。
这里我只想跟大家说两个例子。首先大家先可以看一看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首诗里面是怎么运用辩证法思维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开篇第一句话,运用的是带有议论性质的语言。他的技巧在于先实后虚。好朋友在家里面已经把鸡肉炖好把粮食准备好了,然后邀请我们到他的田园家庭里边去。后一句的邀请是虚的,是比较抽象的,而前面的鸡和黍的准备则是比较实的,比较具体的。接下来写出了第二对矛盾:绿树村边进行聚拢,是描绘眼前的必经之路的近景,青山在城郭外斜线凹凸着,是描绘高处的必经之路的远景。这两句话的精彩之处在于,运用了对比手法产生了奇效,大大地拓展了造访朋友家庭的空间,也隐约地描绘了诗人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第三对矛盾——打开窗户来谈基本农业,拿着酒边吃边喝再来谈谈经济作物,说一说好朋友家里面的经济状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内心也获得了比较大的满足。第四对矛盾,大家酒足饭饱,道出了共同期待的友谊还有下一次共同聚会的时间。仍然利用的是一虚一实的手法。
美国的艺术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视觉与艺术当中曾经说到:
一件成熟的艺术品并不是将现存事物的多样性歪曲为千篇一律性而是通过将各种不同的事物相互比较,使他们的差别性更加清晰的显示出来。事实上,无论是对比性或者是虚实性写作,辩证思维技术,它的目的都是通过文本当中种种因素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生成对立冲突和紧张关系从而促成文本强烈的运动感和推动性、节奏感与新鲜性进而拓展文本的审美空间。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看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如何运用这种辩证思维的方式。因为他的篇幅比较长,所以我们在这里只是进行解答和描述,希望大家能够有机会再去从网上去看一看他的原文,体会其中的艺术力量。这篇文章通过六个自然段的描绘,在我看来只使用了几种重要的手法。他的基本写作方式和孟浩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一开始是使用的议论方式,然后自然衔接到叙述当中去,两种手法互相交替。而在其中的每一个自然段里,父亲都使用了一种拒绝孩子的不成熟的情感而采用自己哪怕是很笨拙的关心与爱护的方式。
第一段,父亲将自己的孩子回到家里边哭了,用一句话来劝自己的孩子保重身体。第二段,父亲并没有躺在家里睡大觉,而是下决心跟孩子一起打算到南京去谋差事来还自己家里边的钱。第三段,推掉了给茶房的关照和托付,亲自来送自己的儿子。第四段,不管儿子认为自己是不是机灵,还是亲自送儿子到火车车厢里。第五段,儿子劝爸爸走吧,但是爸爸坚持为儿子去买橘子。第六段,爸爸以前对笔者情绪很大,但是最近两年已经去掉了个人的脾气,只是惦记着儿子和孙子。
作者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把重点放在了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上,这里面描绘最细致的地方应该在于第五段。我们大家平时也要注意这种有重有轻的技巧。当然,第五段是作者最用力去写的一段,能够表达出内心里面的强烈情感,从艺术上看这属于是主次分明的写法处理。这里面还有一些颇有艺术力量的东西,作者又采取了一种隐晦和明显之间的的艺术调整,他只是明明白白的把父亲的愚笨和执着的一面描绘了出来,这一段在写作上是明显地书写;而作者当时只有二十岁,对父亲的表现方式比较个人情绪化,他已经几次显露,但是他也用眼泪委婉地道出了埋藏在个人心底的那份最真实的感情,在写作上是隐晦地书写,从而避开了说一些比较俗气的语言,改变了整个文章的思念与牵挂的氛围,比如说没有直白地提到“爸爸我很爱你!”之类的话抢夺了在第五段的那一系列的行为描写的重点层次。
写文章情感态度是必须要非常鲜明的,而他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形态,也需要我们一眼就能够读得出,就能够弄得懂,最后在写作的时候才能产生明明白白的效果。 写文言文,写古诗词,写白话文的技巧是不一样的,你说的是哪一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