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gold289 发表于 2023-2-7 14:37:17

古代“官”和“吏”的区别

作者:学文知史
►“官”和“吏”的区别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说“官吏”。但在古代“官”和“吏”是不同的两种职业。简单来说,“官”有品级、有俸禄,是朝廷直接任命的“朝廷命官”;而“吏”则是隶属于官员的具体办事人员,比如都头、捕快、文书、师爷、笔帖式,都属于吏或者僚。这些人不拿朝廷俸禄,不属于朝廷公职人员。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随着世卿世禄制的逐渐崩溃,社会逐步进入精英统治时代,大量拥有一技之长,却无法入朝为官的士子便依附于一些官员,从事具体工作,在那个时代他们被称为“门客”,而“门客”其实就是早期“吏”的雏形。



►“吏”的发展史
到了秦朝,随着“三公九卿制”的颁行,世卿世禄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所有朝廷官员皆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免。不过,由于当时尚未诞生官员选拔系统,这个早期的官僚体制并不完善,地方也仅有郡守、郡尉、郡监、县令、县尉等高级官员由朝廷任命。但是由于郡县比较大,仅凭这些官员自身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的治理地方,他们只能从当地选拔一些有学识者作为自己的帮手,协助自己处理具体事务,而这些人便是“吏”。例如曾经做过泗水亭长的刘邦,以及在沛县做主吏掾的萧何和做县狱掾的曹参,其实就是“吏”的角色。
到了汉朝,官僚系统进一步完善,“官”与“吏”的称呼开始正式出现,《汉书·百官公卿表》将国家官吏分为三类,即主官、长吏和少吏,但这三类其实又可统分为两大类,两者的主要界限便是俸禄,俸禄在两百石以上者为“官”,俸禄在两百石以下的则为“吏”。
到了两晋南北朝,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朝中官员多为豪族门阀出身,具体的事务需要他人代劳,而寒门学子由于入仕无门,也只能依附于这些官员求生存,于是隶属于这些官员的门吏便出现了。自南北朝以后,吏员便成为了官员自行挑选的工作人员,不再隶属于朝廷体制,多由具有一专之长,却又入仕无门者担任。也就是自南北朝后,吏员就有了一个典型特点,那便是不再食国家俸禄,而是由官员私人买单。
自唐朝科举大兴之后,朝廷禁止吏员参加科举,使得官员和吏员完全剥离,官员特指那些有品级、有俸禄的朝廷命官,而吏员则特指那些不入流、依附于官员的办事人员。不过,科举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便是选拔出的官员“不通事务”,也就是说虽然学识出众,但却并不具备具体的执政能力,很多地方事务都是交给吏员来做决断。久而久之吏员的作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明末的顾炎武便曾感叹,“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也”。



►“官”和“吏”的关系
官员和吏员之间的关系,其实极为微妙,双方既相互依存,却又相互算计。
一方面,官员需要吏员帮助自己处理具体事务,例如公文的起草、盗贼的抓捕,税赋的催收等等,一任地方官能否做的安稳,能否做出政绩,很大程度源于吏员的能力水平和尽职程度。与此同时,吏员虽然有一技之长,但却要依附于官员谋生,毕竟他们可没有编制,薪水乃是这些官员们发放的。如此一来,双方便形成了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
另一方面,吏员由于多为本地人,结党营私、损公肥私现象屡禁不止,很多朝廷命官虽然自己没有贪污渎职,却往往因为吏员的贪赃枉法而遭受惩处。

Amei★Sherry 发表于 2023-2-7 14:37:30

大概就是财政拨款呗

a3261921 发表于 2023-2-7 14:37:36

有编制和没编制的区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官”和“吏”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