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毒害青少年移出课本为何难被认同?
如果一味强调真空保护,不对就堵就禁,那么“四大名著”或许也不复存在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是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下有它赖以存在的基础,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在老师与家长的必要引导下,青少年们会更深刻地明白其中的区别近日,有网友在浙江省政府网站留言建议,把《水浒》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其认为,《水浒》存在“恶毒污蔑丑化女性”“情节极其不合逻辑”“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给武松、李逵、宋江这些人渣安排善终,给予他们无限的同情”等问题,并称这是自己见过的“最毒小说”。
对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发布了长文回复,一方面肯定了该网友的顾虑存在一定合理性,同时也从《水浒》文学价值巨大、可以帮助中学生提升语言技能和鉴赏水平,《水浒》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水浒》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对“庙堂失序与江湖理想”“个体失路的偶然与必然”等专题展开深度思考这三个层面入手,解释了《水浒》内容为何能被选入教材。
这是一篇充满人文底色的精彩回应,让人叫好,它没有简单地用各类抽象的“大词”去概括《水浒》的重要价值,也没有机械地援引历代名人的点赞式评价,而是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地回应了网友的主要质疑。可以说,这一回应本身,就是引导人们学会“把书读好”、懂得对经典著作进行批判性阅读的“理念性科普”。
要看到,该网友的表达虽然有些偏激,却展现了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水浒》等文学经典的常见认知误区。比如,不顾历史背景,简单用当下的道德标准去苛责小说人物及作者,继而得出小说“三观不正”等结论,并对作品进行全盘否定。类似因噎废食的“审判式”读书方式,是一种阅读上的偏执和短视,容易造成对人类文明精华的浪费。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学经典中的一些价值取向让人感觉很落后、很“违和”,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瑕不掩瑜,这些问题本身并不能遮蔽其在文学性、哲学性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也可以成为我们观测道德观念变迁的生动样本。对此,理性的态度是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探讨诸如“矮化女性”等落后思想背后的历史局限性等,而不是一味否定,“弃之如敝履”。
再如,该网友给武松、李逵、宋江等人贴上“人渣”标签的说法,也是一种典型的脸谱化解读。作家金宇澄曾说,自己特别反感一些过度简化的评价标签,比如年轻人动不动就称人是“渣男”。因为人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涵盖的,同样,我们也不该用如此幼稚的词去笼统评价一部文学作品。
很多时候,一部作品之所以经典,正是因为它超越了“非黑即白”的人物刻画,而是铺陈出了现实的复杂和人性的沟壑。因为使用暴力便简单将武松等人物定性为“人渣”,不仅有误读之嫌,也放弃了对社会背景的感知,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探寻。学会跳出偏狭的刻板印象,才能看到作品的深度,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人心。
另外,在该网友的吐槽中,不难看到一些对作品本身的曲解。比如,该网友认为《水浒》的情节“极其不合逻辑”,可是这一观点却脱离了文本,缺乏有力的论据支撑。同样是谈“逻辑”,作家毕飞宇在《小说课》中,通过林冲落草之路的必然性分析,得出“施耐庵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出了一位一流小说家强大的逻辑能力”这一结论,整个论证过程就更加严肃、更具说服力,这也再次凸显了文学讨论要回到文本、避免臆想的必要性。
而回到最核心的议题上,《水浒》到底会不会毒害青少年?且不说古往今来尚缺乏证据,单就一部小说就足以“毁人三观”也是夸张之语。小说固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如果就此盲目夸大其单方面的破坏性,也是想当然的臆断。现代青少年接收信息渠道多元,他们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什么是小说,什么是现实,这并非难以分辨。如果一味强调真空保护,不对就堵就禁,那么“四大名著”或许也不复存在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是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下有它赖以存在的基础,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在老师与家长的必要引导下,青少年们会更深刻地明白其中的区别——而这个过程,就是阅读与教育的意义。
正因这些认知误区非常普遍、极为常见,才更彰显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此番认真回应的宝贵价值。读书之事,往往越辩越明,开始谈论,是引导人们理性看待经典名著的重要一步。文学经典既不该被过度神化,也不该被无理吐槽,而应被用心阅读,被认真正视。未来,希望这样充满人文气息的互动和探讨更多一些,有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一起“把书读好”。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任冠青
编辑 汪垠涛
页:
[1]